我的国土】国土生态文学硕果累累 魏州杯/生态文学征文颁奖典礼举行

2021-11-22 01:43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官网  主页 > 趣旨 > 我的国土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我的国土
(天下口碑数据库插播推特、点睛导读)


原标题:魏州杯/生态文学征文颁奖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18    点击: 624 次
 本网讯   10月16日,由《今日国土》杂志社、魏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魏州杯——生态文学作品”征文颁奖典礼在魏县举行,《今日国土》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梁衡,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今日国土》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柳忠勤以及自然资源部、文化旅游部等相关部门专家和文学名家参加了颁奖仪式,由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主持。 
 
 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建设成果和生动的故事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今年1月至8月,《今日国土》杂志社联合《中国青年作家报》《黄河》《草原》《散文百家》《北极光》共同发起,举办了“魏州杯——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目前征文活动已结束,共收到热心作者来稿3000来篇,《今日国土》杂志和专门设立的公众号“生态文学时间”已经刊登了部分作品,后期将择优在“国土文苑”文学栏目继续选用。
 16日上午魏州杯——生态文学作品征文颁奖典礼在魏县举行。
 
 魏县政协主席魏志凌介绍出席颁奖典礼的领导和嘉宾,魏县县委副书记崔凤震和《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柳忠勤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梁衡宣读获奖名单,此次评选出了特别荣誉奖一名,特别奖二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十名。会上评委代表:《今日国土》杂志执行主编王宪福、《中国青年作家报》主编周伟、《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王燕、《散文百家》杂志主编高玉昆等分别宣读了颁奖词,胡存智、梁衡等分别向部分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颁奖仪式上还分享了部分精彩段落。
 会前,理由、陶斯亮专门为颁奖典礼发来了寄语:恭祝魏州杯生态文学会议成功:好生态必有好社區、好社区皆因好作为。
 
 
 
 
 
 
       附:获奖作品名单
 特别荣誉奖
 理   由   麻雀的故事
 特别奖
 刘慧娟   倾听花开的声音
 高   峻    绿树缠绕的村庄
 一等奖
  苏欣然   在魏州,每一滴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
 二等奖 
 1.    汪再兴   千树万树梨花开
 2.    李治本   一村毗三省
 3.    汪   洋   森林就是比海更深的海
 三等奖
 1.   董明侠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孩子
 2.   吴颖丽   芳草青青塔塔墩
 3.   陈剑萍   鹮叟的故事
 4.   李付志   被一枚鸭梨砸疼
 5.   哈森高娃   最忆阿尔山 
 优秀奖
 1.    杨   先   沙尘暴下  八步沙上
 2.    肖   梁   信仰的泪水充满力量
 3.    邓士君   追赶北极光
 4.    张中林   黄河故道种树人
 5.    风信子   与鸟为伴
 6.    郑那君    戴云墨色
 7.    温江水   漳河柳
 8.    贾国勇   贾鲁河观鸟
 9.    陈永忠   屋后那匹山
 10.   陈慧君   蝶变 
“魏州杯/生态文学”征文
 评审委员会
 评审总顾问 
 周  建    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胡存智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文学总顾问
 梁  衡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
 评委会主任
 柳忠勤     《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评委会执行主任
 李青松   生态文学作家
 评  委
 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
 董宏君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王宪福 《今日国土》杂志执行主编
 周  伟 《中国青年作家报》主编
 陆  梅  《文学报》总编辑
 王  燕  《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
 黄  风 《黄河》杂志主编
 贾翠霞 《草原》杂志主编
 高玉昆 《散文百家》主编
 鲁   微 《北极光》杂志主编
 评委会秘书长
 杨巧英    《今日国土》杂志社编审
 获奖作品颁奖词
 颁奖词总撰稿  李青松
 特别荣誉奖:理由《麻雀的故事》
 颁奖词:著名作家理由的《麻雀的故事》,呈现了麻雀这一坚韧而奇特的物种与人的关系。麻雀是害鸟还是益鸟今天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它一度被当成“四害”之一,而遭到围剿,全民诛之。人类也会犯错,人对自然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其实,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也归属其中。理由写的虽然是小小麻雀,但视野宏大,时空交错,情感炽烈。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以雄健的笔锋,勾勒出了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人与麻雀之间截然不同的惊变关系。文中表达了理由对生态问题的深度关切,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理由以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轰动文坛。此次以《麻雀的故事》参与生态文学创作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作家个人来说,理由不需要这个奖项,但生态文学需要——生态文学会因理由的名字而获得荣耀。
 特别奖:刘慧娟《倾听花开的声音》
 颁奖词:刘慧娟用朴实、诚恳的文字全面记述了陆梅刚怎样由一个顽皮的农家孩子成长为著名花木企业家的励志故事。作品生动表现了陆梅刚的性格特征,对待家人、朋友以及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尤其是对陆梅刚“南木北移”所创造的种种令人赞叹的传奇,进行了详尽描述。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企业家的内心世界,以及谋大事敢作为的勇气和智慧。他是平凡世界里的一束光,照亮了一些需要照亮的角落。他热腾腾的生命,对花木及其植物的深情,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显得格外可贵而崇高。
 作品主调昂扬,气脉流畅,字里行间充盈着饱满的思想和温暖的人性。
 特别奖:高峻《绿树缠绕的村庄》
 颁奖词:高峻是魏县本土作家。他笔下的村庄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传奇,却有最淳朴的绿树、鸟语、云朵和田野的气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了树,村庄便充满生命的律动。生态需要空间的分布,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因之树,村庄里那些美好的事物便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等奖:苏欣然《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
 颁奖词:在魏州,每一滴草露都是一枚湿漉漉的太阳,每一种芬芳都值得珍藏。——苏欣然的抒情诗《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饱含深情地讴歌了梨乡的自然之美和梨乡人的幸福生活。在诗中,梨乡的一些重要元素巧妙得到体现,并在漫不经心处,时不时有惊喜和意外跳跃闪烁。诗句野性而灿烂,贯通了那片土地的根脉和气韵。开合明朗,想象广阔。一气贯之,酣畅淋漓。
 如果说,好的诗歌是让文字从形式上变得精美,在内容上变得含蓄,在审美上变得雅致的艺术,那么,《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具有这样的气质和追求。
 二等奖:汪再兴《千树万树梨花开》
 颁奖词:梨花开放时有声音吗?汪再兴的抒情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一定有的。——不但有,而且轰轰烈烈,喧嚣如潮。在诗中,美,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虚幻的。诗人有意用悖谬的逻辑,通过语感和意向的组合,呈现梨乡最生动最出彩的部分。诗句的背后,潜藏的是诗人的观察与思考。
 无论如何,花开的声音是不可能成为历史的。然而,因为诗人的书写,却可能成为历史,进而成为地理。
 二等奖:李治本《一村毗三省》
 颁奖词:青山、翠竹、古道、山溪、鸟语及花香,构成了边界山村——林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李治本用优美的文字勾画出了这个偏僻角落的自然样貌,并呈现了人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作品语言清新,鲜活灵动。我们从文中识得了竹木之名,也领悟了竹木之性。在古朴、平凡和固有的一套伦理秩序中,林丰村追赶着现代化的脚步。同时,它的乡村文化没有失忆,没有丢掉传统,生态经济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里,幸福生活不是未来的愿景,而是现实的存在。
 二等奖:汪洋《森林是比海更深的海》
 颁奖词:爱上一棵红松,就会爱上一座森林。爱上一座森林,就会爱上连绵不绝的小兴安岭。——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诗人汪洋的组诗《森林是比海更深的海》,以自觉的生态意识,饱满丰沛的情感,展现了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态之美,讴歌了林区人为培育森林后续资源所进行的种种努力。诗中涉及的森林、林场、伐木人、护林工及杜鹃花海等事物,构建了林区告别伐木时代之后宁静祥和的图景,体现了诗人的审美取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意味。
 诗句朗阔,稳健节制,闪耀着生命之光,充盈着向上的力量。
 
 三等奖:董明侠《每棵树都是我的孩子》
 颁奖词:把每棵树都当成自己孩子的人,一定是有慈爱之心的人。董明侠报告文学《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孩子》主人公——每天挥动着坎土曼的宋建江就是这样的人。在没有生命迹象,只有死亡和恐惧气息的地方种树,并且种活,如果没有一颗慈爱的心和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绿色的面积在一寸一寸扩展和延伸。新疆杨、胡杨、沙枣树,以及各种各样的树,在宋建江的眼里都是孩子。每天看到那些树,他才觉着自己活得踏实、安稳、安全,活得有意义。
 董明侠的作品中,没有大话套话和我们听腻了的话。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了爱树人的内心世界,也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应该礼赞的一种精神。
 三等奖:李付志《被一枚鸭梨砸疼》
 颁奖词:作品题目别具趣味,一个砸字砸出的不是窘态,而是梨乡人的喜悦和幽默。诗歌也能记录生活——梨乡的秋天,梨碰梨,梨碰头,梨碰笑,或许就是采摘时常见的场景。梨乡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当诗人的心灵与诗的意境相统一的时候,那片土地就能升腾出生命的云霞和无限美好。
 嘭嘭嘭。砸吧砸吧砸吧!——无须躲开,无须闪避,被鸭梨砸疼的日子,一定有浪漫的故事发生和不一样的记忆。
 三等奖:吴颖丽《芳草青青塔塔墩》
 颁奖词:额尔古纳湿地具有“亚洲最美湿地”之誉。吴颖丽笔下的湿地叫塔塔墩,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夏天的塔塔墩,到处是花朵、鸟鸣和跳跃着的生命。塔塔墩牵系着作家的一段人生,沉积着作家的一段情感和记忆。吴颖丽用诗意的文字把它们一一唤醒,并且找回了自己趣味横生的少年时光。
 三等奖:陈剑萍《鹮叟的故事》
 颁奖词:朱鹮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级野生动物,一度被认为在野外已经绝迹。鸟类学家刘荫增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他经过三年艰苦的寻找,终于在陕西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踪影并找到了朱鹮。陈剑萍在《鹮叟的故事》里采用倒叙的笔法,回溯并复原了当时的场景和寻找过程中的曲折故事,自然中的许多谜团也被一一解开。
 作品采访扎实,人物形象鲜明。鸟类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三等奖:哈森高娃《最忆阿尔山》
 颁奖词:阿尔山在蒙语中,是热的圣水的意思。蒙古族作家哈森高娃以抒情的笔调,细致地呈现了阿尔山的自然之美。文中描绘的山脉、河流、森林、湖泊、湿地、草甸和火山遗迹等自然景观无不令人赞叹称奇。历史与现实交融,时间与空间并置,既回溯源头,也关注当下。作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来就没有一座孤岛,人间真正的大静和大美,无不与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相牵相连。
 
 
责任编辑:肖海英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