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土】生物经济与国家安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宏广访谈录

2021-11-19 01:02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官网  主页 > 趣旨 > 我的国土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我的国土
(天下口碑翰墨推特-点睛导读)



生物经济与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 172 次

 —— 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

 作者:柳忠勤 党立倩

 编者按: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个论述丰富了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要素,完善了国家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时也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明确了路径。在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重视生物经济、重视生物安全,这不仅关乎到中国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关乎国家安全、关乎我们能否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前,本刊记者就生物经济、生物安全与立法、健康中国、疫后全球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对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

 记者:您在2000年就提出发展生物经济,20年过去了,国内外生物经济发展怎样?请您就生物经济、生物安全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谈谈看法?
 王宏广——
 生物经济决定国家命运
 2000年,我调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工作,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跟踪研究国内外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发展重点、方向与趋势,研究生物经济、生物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想分别从历史和当前两个角度回答您的问题。
 第一,从历史规律看,谁引领科技革命,谁就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三个经济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农业经济时代。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蒂森的资料,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我国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经济总量排名一直是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左右。可见,农业时代是中华民族引领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工业经济时代。英国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引领了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个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美国依靠对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高度垄断,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经济长波周期理论:人类近300年来,大致每60年左右出现一个经济周期。按这个规律,计算机从1946年开始,到2010年左右红利结束,所以美国IBM在把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了联想集团。信息网络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时开始,估计到2040年左右会结束高速增长期。人工智能最早在1956年被提出,最长到2050年会结束。所以,2050年前后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全球都在关注。
 未来的科技革命是什么?我们在2000年就提出生物技术将引领信息技术之后的新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2002年建议“像抓‘两弹一星’一样抓生物经济”,2003年提出“生物经济发展十大趋势”,2005年组织“首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学家认同我们的观点,新冠疫情让世界各国更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技术将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生物经济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我们在2006年就预测,生物经济的市场规模将是信息经济的10倍,现在看来是正确的,主要理由是,机械化、电气化增强了人的体力,信息化、智能化增强了人的脑力,而未来生物经济推动的“生物化”将直接延长人类寿命,“人活90岁成常态”,大多数人的健康生活、工作时间可能延长10年以上。按照2019年我国GDP水平,全国劳动者多工作一年就能创造近100万亿元。可见,延长健康工作时间,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可见,“生物化”不但能够像其它几次科技革命一样改造自然世界,而且还能够改变人类自身,其作用远远大于前几次科技革命。
 总之,中国引领了农业经济时代,英国引领了工业经济时代,美国正在引领数字经济时代,未来谁引领生物经济时代,谁将引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生物经济决定国家命运,不可等闲视之。
 
2005年首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第二,从现实看,中国需要、也有可能引领新科技革命
 如果说前三次浪潮的引领者分别是中国、英国、美国,那么,即将到来的第四次产业浪潮将会由谁来引领?从目前全球生物技术创新实力看,美国仍然是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引领者,论文、专利、人才、投入、产业等方面全面领先。我国已是第二经济大国,即使有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我国仍然有望在2030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历史上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都曾经引领过一次科技革命,我国要达到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必然要引领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我国已经成为有影响力的创新大国,经过未来30年的努力,我国将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有望引领或共同引领新科技革命。
 从国际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竞争的趋势看,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生物技术,全世界14个国家的领导人亲自兼任有关生物技术机构的负责人,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决战未来的分水岭。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谁占据了科技中心的位置,谁就逐渐拥有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生物科技将是核心。目前,全球约有26个国家的生物和医学领域论文超过了全部学科论文的一半。但遗憾的是,这26个国家中没有中国,我们在全球排第37位,生物和医学领域论文只占论文总量的30%左右。自四大发明中最后一个指南针的发明至今已经近900年,我们缺乏重大、原始创新,错过了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追赶信息化的后半程,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由32.8%降至最低时的2%,2019年回升到16%,也只有最高时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下决心把生物技术搞上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本再次失去一次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当前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仍有可能再次与下一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这是我们的“危”。
 从“新中国70年GDP增长趋势”看,1949年我国GDP是466亿元, 2019年GDP达到99万亿元,70年的时间名义GDP涨了2125倍,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改革开放之后40年更是出现奇迹,1978年到2018年涨了268倍。反观中国历史,1820年到1949年的129年,中国GDP只涨了7.2%,国民党执政的38年,GDP只涨了1.5%。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成就,也是我们可以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信心所在。
 
(注:数据由宏战略提供)
近10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0%左右,而对世界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投入的贡献接近50%以上,如此坚持下去,我国必然会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也就是说,2006年国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以来,中国科技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创新大国,13个科技创新指标中,我国有7个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数量不多的问题基本解决,创新质量不高成为主要矛盾。但应当指出,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与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仍然有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创新质量方面,有些差距短期内还难以缩小,我国还不是创新强国。如果美国对我国实施技术脱钩,中美科技差距短期内必然会拉大。但是,技术脱钩必然会激发14亿人的创新活力,只要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更大力度地重视人才、支持创新,“像炒房地产一样炒科技,像捧明星一样捧科学家”,我相信,曾经拥有1000年“科举制度”、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文明古国,必将成为新科技革命时代的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我国完全有可能引领或共同引领科技革命,中华民族必将在生物经济时代重回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必将是一个十分艰巨、充满激烈竞争的过程,但我始终相信,我国今天的创新条件与生态,远远好于“两弹一星”的特殊时期,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机遇,也是我们在新冠疫后世界大变局中最大的“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物科技革命之后的科技革命,还不知道是什么技术引领,但肯定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记者:疫情发生后,您首次提出了“疫后经济重点应是生物经济”的观点,请详细阐述一下这个观点。
 王宏广——
 疫后经济的重点应增加生物经济
 疫后经济是指在重大或者特大疫情之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政策而形成的特殊的经济形态。2008年“震后经济”的重点是盖房子,当前“疫后经济”,我认为首先要补上生命安全的短板。因此,建议在新基建、新信息、新金融、新农业等基础上,增加“新生物”,大力发展生物经济,主要理由有四个:
 第一,保障生命安全,把生命安全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必然要发展生物经济。这次疫情,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面对病毒的手足无措,技术与装备十分有限。预报难、控制难、预防难、检测难、治疗难、康复难,六难叠加、难上加难。住宅小区、机关单位预防病毒传染,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测体温、戴口罩,但在不发烧时也能传染,预防传染很难。目前,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也没有特效药,这些问题都说明了我们在生命科学上的储备不足,亟需解决。没有生物技术的突破,没有生物经济的发展,很难破解这些难题。
 第二,生物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短板。应对当前疫情,经济学家们提出新基建、新信息、新农业、新金融、新就业、新补贴等“六新”。诚然,这“六新”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都很重要、都很好。生命比网速重要,我们建议加上“新生物”,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网速慢一点没关系,生命健康问题却刻不容缓。新冠病毒每4.5个小时就繁殖一次,并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变异,疫苗能不能有效还不知道,特效药物何时出现,更难以预料。然而人类更需要防备的是,全世界约有160万种病毒,几乎每2-3年就会发现一个人类不认识的新病毒,随时有可能侵袭人民健康和安全。因此,保障生命安全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从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到SARS,人类不能伤疤没好就忘了疼,特别是面对这场全球化的重大疫情,要更加重视生物安全,既要锦上添花,更要发展生物经济,雪中送炭。
 第三,生物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疫情之前,全世界都在争夺5G。5G之后是6G,通过卫星上网,广覆盖、高速度,人类的一般需求都能够基本满足,而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则永远不能满足。前面讲过,2050年前后会到达信息产业革命的高峰期,信息消费将明显下降,信息产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因此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届时人们会更在意如何保持健康、延长寿命,如何更高质量的生存、生活,这些需要生物科技来完成。
 第四,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保障国家安全需要迅速补上生物安全的短板。小小病毒能够让全世界瘫痪,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体系、一流的生物技术,防御新冠疫情仍然捉襟见肘,我国运用体制优势,打赢了这场“准生物战”,而要应对 更大的疫情,保障生物安全、国家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生物经济。
 
 
 
 
向乌干达副总统介绍中国帮乌抗疟疾情况
 记者:您怎么看待生物经济与国土经济的关系?如何理解生物安全、国家安全,以及与国土经济相关的“能源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   
 王宏广——
 生物经济时代更需要国土经济、国土安全
 生物经济包括10个子领域,其中6个与国土经济、国土安全密切相关,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讨论。
 第一,生物经济具有十大作用。生物经济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为基础,以生物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流通、消费、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形态,也称第四次产业浪潮。生物经济不仅能够改变自然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人类自身。因此,生物经济的作用远远大于前几次产业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是在医学方面,催生第四次医学革命,保障生命安全,人活90成常态。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将会使人类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使人类健康寿命延长10年左右,人活90岁成常态;二是在农业方面,催生第二次绿色革命,保障粮食安全,全球10亿人口有望告别饥饿;促进能源安全,发展生物能源,将荒山、草地变为“绿色油田”;三是在工业方面,催生新工业技术革命,细胞成为“新工厂”,许多高端产品用细胞工厂生产,如当前防疫急用的抗生素、维生素、抗体等;四是发展生物能源,促进能源安全,利用荒山、荒坡、荒地种植能源植物,我国可能再造7个绿色“大庆”;五是保障生态安全,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再造秀美山川;六是保障生物安全,防御生物威胁。防御重大传染病、重大病虫害,防御生物恐怖;七是开发资源领域,使生物资源变为金山银山。如开发人参资源可形成1000亿元产业;八是强化信息科技革命的作用,发展脑机结合、融合,催生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上新台阶;九是探索生命规律,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人类从认识生物,正在转向改造、创造生命。科学家已经使动物生命能够延长2倍;十是生物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点,保障经济安全。初步测算,到2030年,我国生物经济就拥有40万亿元的潜力,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
 第二,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12个安全中,8个与生物经济直接相关。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包含“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安全,新冠疫情暴发后,又及时增加了“生物安全”,十分及时、非常重要。国家安全体系的12个内容中,防御生物恐怖、保障生物安全是保障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没有生物安全,就没有绝对的国家安全;生物技术安全是科技安全的重要内容;发展生物技术有利于促进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发展生物经济能够形成巨大的生物产业,发展生物能源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有利于经济安全。可见,国家安全体系中的12个安全中,有8个方面与生物安全直接相关。
 第三,生物经济时代更需要国土经济、国土安全。国土安全与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等国家安全问题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提供保障与支撑。构建“新时代万里长城”,守好国门,从生物安全的高度把病人、病虫、病毒挡在国门之外,防御外来生物入侵、保障国土安全,是防御生物威胁、保障军事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确保数量充足、无污染的耕地,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耐盐碱耐旱植物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基础;保护国土上的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是保障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根本。
 记者:您曾在2014年预测中国健康产业拥有8万亿元潜力,《健康中国2030》提出16万亿元,请问,新冠肺炎对健康产业有什么影响?健康产业与生物经济什么关系?重点应该做什么?   
 王宏广——
 我国健康产业应该办好“六件实事”  
 全世界面对这次疫情,主要有六难:“预报难、控制难、预防难、检测难、治疗难、康复难”,实际上是生命安全相关技术不成熟、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健康产业不完善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所以,当下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医药生物技术,推进第四次医学革命,让“人活90岁成常态”,这是生物经济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生物经济新时代的标志。抛开这次疫情,我们大致做过一个统计,中国14亿人,基本健康的有7亿人,4亿人亚健康,比如肥胖症、失眠、厌食症等,还有3亿人中近8000万是残障人,不能劳动,2亿多人不是在医院住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基本没有劳动能力,这就是我国的健康基本状况。要改变这些状况,就需要一个巨大的产业来支撑,这就是健康产业。
 当前,健康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机遇与挑战: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任务重了。习总书记说过“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重大成果就是国之重器”,要加速生命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二是老百姓健康需求变了,要求高了。中国目前大部分人的吃穿住行的问题都解决了,下一个重大需求就是健康,健康已经成为多数中国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过去看病难、看病贵,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病就治疗,没病就保健,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变多、变高了;三是健康科技进步快了、创新难度大了。相比17年前的SARS,我们的科研环境、科学家水平、科技人才创新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医药科技难度加大,开发一个新医药产品面临巨大压力;四是健康技术与产业国际化程度高了、国际竞争加剧了。新冠疫情一定会引起全世界生命科学的大竞争,就好比二战以后的核技术一样,疫后技术的核心就是生命科学,会加速生命科学的发展。
健康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2012年做过一次全行业发展潜力的测算,我国一产、二产、三产全部加起来共60个行业,潜力最大的、持续最久的是健康产业。当时测算,健康产业到2020年拥有8万亿元的潜力,目前看这个预测是很准确的,实现了预测目标。我国政府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提出2030年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新冠疫情之后健康产业将加速发展,加之国家统计局最近将医疗相关的建筑业纳入健康产业,我们测算,健康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在16万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5%左右,即达到20万亿元左右,仍然是60个行业中潜力最大、最持久的朝阳产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13个指标,其中突出的两个是:人均预期寿命2030年达到79岁;健康服务业总规模2030年达到16万亿。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我总结成“办好六件实事”:
 第一,制定国家生命安全的路线图。解放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35岁,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70年的时间,延长了42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按照这个规律,好像到2030年再延长3岁并不难,但实际上非常难。因为,到了一定年龄预期寿命再增长就很不容易,况且我国的医疗条件、技术、投入都仅处于世界中等水平。2018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是11172美金,而我国只有约644美金,差距很大。
 第二,要解决顶尖人才短缺问题。这次新冠病毒流行,我们检测病毒需要2小时以上才能出结果,美国只需要2分钟。他们的检测时间从2天到1天、2小时、1小时、15分钟、5分钟,一礼拜诊断试剂换了6代,没有优秀人才,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国要做出生物经济时代的“两弹一星”,就需要生物领域的“钱学森和邓稼先”,我们呼唤这样的人才,急需造就这样的人才。
 第三,要建国际一流的平台,英雄要有用武之地。当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正在加快转型,加速建设科技强国,生物技术作为未来科技革命的引领者,迫切需要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研发平台。
 第四,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医院。当前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疾病是癌症。我们最近做了一些统计,我国癌症五年存活率为42%左右,英国十年存活率是45%,美国癌症五年存活率到67%,都明显高于我们。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对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用32个指标计算医疗质量和可及性(HAQ)指数,2019年我国刚刚进入前50名。我们虽然有很多医院,但缺少国际一流的医院,亟待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医院,与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相适应。
 第五,打造一批千亿元的医药企业。2008年,国家启动“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时,我国6000多家制药企业销售额只相当于辉瑞公司一家的销售额。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综合排名,前40个制药企业中仍然没有中国企业,第一人口大国的制药企业规模仅列世界42位。14亿人吃药,居然没有一家新药销售额过1000亿元的制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第六,努力打造世界健康科技中心,引领生命科学发展。努力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体系,让一部分外国人到中国来看病。在人均医疗支出费用不足的情况下,推广中医优势和治疗方法,通过调养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养生馆、中医馆也证明了市场需求,很多外国人也对中医药“药食同源”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日、韩等都在潜心研究中医。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医药起到的作用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记者:您2002年起担任国家14个部门组成的“生物安全法”立法研究领导小组专家组总召集人,建立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立法的根本,至关重要。请您谈谈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怎样着手?
 
王宏广——
强化九大体系,修筑保障生物安全的“新长城”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没有生命安全保障,人们不会冒险去上班,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停摆,这次疫情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近20个国家都制定了《生物安全法》或相关法规,2018年,英美分别发布了《英国生物安全战略》和《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澳大利亚《生物安全法》多达645条,97407字。新冠病毒疫情,将使更多的国家重视生物安全。
小小新冠病毒让全球瘫痪,在严峻的生物安全威胁面前,亟需把国家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当作当前国家生物安全的短板,采取特别政策与措施,尽快补短板、保安全,迅速提升国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我国《生物安全法》从2002年14个部门开始立法研究与起草工作,2005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送审稿),2019年10月《生物安全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2020年4月26日再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从起草到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历时18年,足以说明生物安全法涉及面广、立法难度大。《生物安全法》立法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应对生物威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新冠疫情暴发必将引发新一轮国际生物技术与防御生物威胁的国际竞争,正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核技术竞赛一样,生物技术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热点,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等九大体系,确保国家生物安全已经刻不容缓,迫切需要强化九大体系,修筑保障生物安全的“新长城”。
一是保障生命安全,也叫公共卫生安全,目标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病防控、药品安全、耐药性、医疗用品安全等;二是保障农业生物安全,目的是保障农业生物不受疫病灾害侵袭,主要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动植物疫情防控、病虫灾难防控等;三是保障生物资源与环境安全,目的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特种细胞系与基因)遗传资源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保障并改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与草原保护等;四是保障生物技术与实验室安全,主要目的是坚决杜绝生物技术误用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防止生物技术误用、生物技术伦理、生物安全标准等;五是保障生物技术产品进出口安全,主要目的是构筑“新长城”,把好国门,把病毒、病虫、病人挡在国门之外,主要包括防御外来生物入侵、边境与口岸检疫检验、重点检疫对象的动态预警与预报等,主要由海关、检疫检验、商务部等部门负责;六是防御生物恐怖与生物威胁,主要目的是防御恐怖分子释放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危险生物、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监测与预警、预报,防御生物武器威胁的药品、疫苗与防护装备的研制与储备、生物安全隔离区、生物安全指挥体系等;七是建立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目的是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防御重大、特大生物安全事件的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应急处理队伍、后备人员培训、预案制订等;八是完善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并根据《生物安全法》对相关法规进行补充、修订、完善;九是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构建职责明确、高效协调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当前,世界上几十个国家都把生物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美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不是核威胁、不是网络威胁,而是生物威胁。众所周知,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的科技力量,全世界40%的生命科学顶尖人才在美国,59%的高等级实验室在美国,美国 P3实验室(一般做二类传染病)有1500多个,我们只有81个,P4实验室(研究如埃博拉等烈性传染病)美国有4个,我们只有2个在试运行。 在经费投入上,2000年到现在,网上可查的信息,美国在生物安全及相关领域已经投入1855亿美元,即使这样,美国还是没有很好控制新冠病毒,说明生物安全问题目前还是人类生物安全、国家安全的短板,亟待加强。
 在这场疫情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是得益于我们国家制度的优势,得益于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得益于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与和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生物安全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尽快补上生物安全这个国家安全的短板。2月14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明确,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我们的研究认为保障生物安全迫切需要强化“九大体系”。
 第一,法律体系,面对生物安全相关法规的重叠、交叉、空白、冲突等问题,要对现有生物安全相关条例、规章、办法进行全面梳理; 第二,组织体系,有了法规就需要有人执行,需要有高效、协调、有力的组织体系;第三,医疗体系,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就是防病治病,不仅要有现代化的防疫体系与装备,还需要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也要有高端化、市场化的医疗服务,政府保基本、保险保高端;第四,物资保障体系,这次疫情,最明显的就是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极大的短缺,当危机发生的时候,医疗物资保障储备由谁来统筹,谁来采购、谁来制定物资不足的预案等;第五,技术体系,生产物资需要技术支撑,需要有强大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标准体系等;第六,宣传体系,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及时消除虚假信息的危害;第七,社会稳定体系,重大疫情必然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全隐患,需要“防患于未然”;第八,国际协调体系。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需要共同对敌,需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共享保障生命安全急需有信息、技术、人才、物资等,坚决防止一国优先、推卸责任、栽赃陷害等人为制造的次生灾害;第九,评估监督体系,需要对各国、各地防疫工作进行总结、比较研究,总结经验、防止遗漏,明确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提高保障生物安全的能力与水平,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与荷兰皇家中国问题顾问鲍斯特教授讨论“第二经济大国陷阱” 
 记者: 您3年前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新冠疫情过后,您对中美贸易与综合国力竞争还有什么新的观点与建议? 
王宏广——
贸易战是世界经济大战,美国挑起大战就是制造灾难
我5年前就预测到美国可能加大遏制我国的力度,并开始撰写《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一书。从大国竞争的历史看,苏联、日本、英国、德国等国都曾经是第二经济大国,都与美国进行过激烈的竞争与博弈,结果都是经济衰退并失去第二经济大国地位。我国从2010年到2020年,做了10年的第二经济大国。
 从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的规律看,目前的中美竞争是正常的、符合历史规律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可能超过美国,美国必然会遏制。当前,数字信息依赖的硬件和软件两张牌都在美国手里,通讯技术的1G、2G、3G、4G等都是美国领先,必定不会允许我国在5G上领先,信息技术革命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动摇他的立国基础。当前中美竞争的一个核心实际上就是新的第二经济大国陷阱。
 我在《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一书中对中美贸易战真相的判断是:美国制造新的“第二经济大国陷阱”,在中国崛起道路上挖坑。对贸易战走向的判断是:美国不会容忍超越,中国不会放弃发展。新冠疫情将加速中美贸易战演变成综合国力鏖战,所谓的鏖战,就是会持续时间很长、手段更多、力度更狠。所以对中美贸易战、中美竞争态势的基本判断是:“回不到从前、稳不住当前”,要有底线思维、有工作准备。“中美关系回不到从前”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观点,我补充了“稳不住当前”。从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多日点名批判美国现任国务卿蓬佩奥等形势判断,由于美国领导人无底线地给我国摸黑,中美关系很难稳住当前,迫切需要消除“政治病毒”。长期看,美国GDP占世界24%、我们是16%,加起来占世界GDP的40%,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值占世界股票的53%,美元和人民币占世界货币流通量的64%,中美贸易战实际上就是世界经济大战。所以,疫情之后如果美国人继续让贸易战升级,就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错误、最大的灾难。相反,中美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则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000多年来,农业文明使地球能够养活、养好70亿人口,工业文明强化了人类的体力,当前的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强化人类的脑力,人类用科技基本战胜了贫困,但是人类社会仍然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霸权主义横行,人类用科技基本战胜贫穷,但文明战胜霸权尚需时日。人类需要共同推进新的文明,用科学战胜贫穷,用文明对冲霸权。但是,这是只是努力的方向,是善良人们的良好愿望,在新的文明到来之前,我们需要“底线思维、高线防备”。我们的底线就是防备“竞争对手无底线”,我国的高线防备就是全社会动员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
 
王宏广接受《今日国土》记者专访
 
责任编辑:肖海英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