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衰退的第二大经济体(2018)

2021-11-18 23:45 长江日报  主页 > 趣旨 > 我的国土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我的国土
(天下口碑翰墨推特-点睛导读)


王宏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衰退的第二大经济体

(受访谈者王宏广:
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官网 发布时间:2021-05-10    点击: 986 次  原载长江日报2018-12-04  
从今年初开始,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涉及的贸易额刷新了全球贸易纪录,不仅会严重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必然制约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
日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王宏广等撰写《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一书出版,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所谓“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概念。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它会步入这个陷阱吗?又该如何填平呢?长江日报读+周刊记者就此电邮采访了王宏广教授。
 
《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
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的128年来
第二经济大国更迭了八次
王宏广先后在美国五所大学做过访问学者,长期与美国政府与学术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他最初研究的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想厘清在这个过程中,大国兴衰的规律和逻辑。自然绕不开美国,也自然绕不开和美国竞争的诸多国家。
 
王宏广, 现任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先后赴美国、德国等6所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以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其实是一面可怕的镜子。在王宏广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象:
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的128年来,第二经济大国更迭了八次,平均16年更替一次;其中1960年以来就更替了六次,平均不到十年一次。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都曾在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上相继兴起,也相继衰落。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如果这是国家间的自然竞争,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二?为什么日本经济最高点时,美国要和它签订《广场协议》?为什么美国打仗,盟友买单;美国次贷危机,盟友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受害最深的却是欧盟国家;美国引发难民潮,却是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内部分裂?
 
诸多“为什么”像一条条线索,汇聚到一个点上。王宏广感觉:说起来满眼都是泪的事儿,其实背后满眼都是坑——老大为老二挖的坑。
中国将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
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之路
于是,他首次提出了“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的概念:“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是指第二经济大国经过一定发展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经济衰退并丧失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规律。从历史上看,自美国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以来,先后作为第二经济大国的旧中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等国家无一例外地相继衰落,因此本概念的普遍性与真实性经过百年历史证明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个陷阱的产生,第二大国自身国策的失误以及第一大国对第二大国的成功遏制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因。
用王宏广的话说:“不同形式的‘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使(人们看到)人类巨大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就丝毫不能对冲一些国家对霸权和金钱不断增长的欲望,根本无法填平不断加深的文化与体制的鸿沟。”
 
王宏广提出“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的概念是三年前,其后陆陆续续深化研究、撰写《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一书。正当书稿杀青前一周,美国发布针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开打。
贸易战对王宏广而言,有一种该来的终将要来的感觉。在他看来,贸易摩擦只是过程,遏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长期保持美国领先世界的绝对优势地位,才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最终目的。
他将贸易战称为“笼子”,与其他五“子”共同组成了挖“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的六把铲子:鞭子,以军事威胁抑制;框子,以制度改造遏制;票子,以美元体系控制;笼子,以美制贸易规则限制;幌子,以软实力挟制;才子,以人才争夺压制。这六子不会单独使用,常常是组合拳。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但他坚信从古至今,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制度上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这些不同在爱好和平、追求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境界上会变成明显的优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之路。
访谈
12种非常规竞争或战争的前5个已经开始实施
长江日报读+:我们知道现在经济学界很喜欢热议各种陷阱。您认为对中国而言,最迫切最难跨越的陷阱是哪一个?
王宏广:五大陷阱中最大、最难跨越的陷阱就是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的真相是有些国家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挖坑,其走向是美国不会容忍超越,中国不会放弃发展,中美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反复的过程。美国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是新的假想敌,中国则必须把化解或避免第二经济大国陷阱当做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这涉及经济、贸易、文化、体制、甚至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长江日报读+:以往的第二经济大国的衰落和中国现在有多少可比性、重叠性?
王宏广:历史上发生的8次第二经济大国衰落,原因各不相同。我们研究发现,当前中美经济关系与上世纪80年代日美经济关系十分相似,我们在书中列出了10个方面,最重要的是GDP都接近美国的70%,同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顺差占比同是40%左右,同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拥有美国国债的18%左右,GDP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GDP短期内可能超越美国等等。
 
美国遏制日本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三大协议,广场协议、巴塞尔协议和巴黎协议,导致了日本的长期衰退,也逼迫日本走出了海外投资的道路。应当看到,美国以及一些盟国对于中国投资已经开始采取限制措施,中国要走当年日本的路不一定能走通,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合作新路子。
长江日报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不会让第二经济大国崛起和超越,第二也不会放弃自己发展权利和机遇,那么两者之间的冲突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
王宏广:美国不会容忍超越,中国不会放弃发展,这是未来中美竞争的基本态势,大国竞争是常态,我们在书中列举了12种竞争方式,或者叫非常规战争,包括制度战、体制战、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货币战、网络战、粮食战、石油战、生物战、空间战、军事战等等。从目前看,12种非常规战争的前5个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实施。制度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美国从未停止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之争;体制战也没有中止过,只承认中国经济成就,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贸易摩擦“在竞争中求共识”,边谈边征关税;科技战和人才战实际上也已经开始,中兴事件是科技战开始的里程碑,科技战则是未来国力竞争的核心。与此同时,美国已限制一些高科技学科招收中国留学生,限制中国投资高科技企业,近期又出台了限制出口的14类技术,这些都是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政策组合拳。如果上述措施无法全面实现遏制中国的目的,货币战、能源战、粮食战、局部军事摩擦等等都会成为新的竞争方式。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题,中美已经有40多年的经济与科技合作与交流,我们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完全是美国人为因素造成的,理论上也在人为可控范围之内。只是美国在谈判中要价过高、态度多变等都超乎了预料,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大而不强是我们的主要差距所在
长江日报读+:您全面分析了目前中美诸多实力指标的差距,这些指标中哪些方面差距最大,哪些方面最小?以现在的走向来看,弥补这些差距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吗?还是我们需要方向上的调整?
王宏广:中美差距是当前研究、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不同机构、学者选择的指标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主要结论大致或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乐观派,认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六大方面全面超越美国,虽然这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但影响力很大;第二类是悲观派,认为中美差距巨大,短期内无法超越。第三类,我们自称为客观派,有优势更有差距。我们利用40个指标对中美差距进行了全面客观的透析,结果表明,70%的指标美国领先,30%的指标是我国领先,但美国领先的指标多为质量型指标,我国领先多为数量指标,大而不强是我们的主要差距所在,需要实事求是地找差距、找不足,才能有的放矢,迎头赶上。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赶上美国不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有战略与战术问题,方法与路径不对,短期内很难赶上或超越。例如,教育方面,我们还缺少高质量的科学大师和教师,我国许多一流大学的老师都是从国外招聘回来的,但其中外籍顶尖人才很少,华人人才为主,要形成世界一流的大学老师队伍还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和方法,只有一流老师才能支撑一流的大学,美国每年吸引全球100多万聪明人才赴美国留学或作访问学者,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红利,这是我们明显不足的地方,需要下大功夫改进。同样,没有一流的教育就很难有一流的科技。因此,缩小中美在教育和科技实力上的差距,不仅仅是时间问题,还需要政策和方略上采取一些重大的措施。
长江日报读+:很多人说,未来十余年中国的GDP就会超越美国。这样的判断您持何种态度?它对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有何助益?
王宏广:国内外许多研究组织和研究都表明,未来中国GDP会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我们对这种判断持支持态度。我们做了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时间的九种方案,最快是11年,最慢是18年。这个预测和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指出,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是因为13亿人口的消费群体远远大于美国3亿人的消费群体,因此我们的经济是“量大”,但质量不高,我们是一个经济大国,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靠人口数量多支撑起来的经济大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强国。
总之,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挖掘近14亿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潜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实现与世界上更多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我国一定能够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衰退的第二大经济体,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周劼   2018-12-04   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宏广)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