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先驱者

2021-07-13 23:18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网  主页 > 趣旨 > 口碑赢天下 > 品类 > 教育好口碑 >

打印 放大 缩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先驱者

曾帅 王雨 旷光彪2018-09-26 19:42浏览量:2.8万

 

  9月26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贵州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校农结合”集中采访来到了“校农结合”发起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据悉,2016年底,黔南师院负责对口定点帮扶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摆卡两个一类贫困村。

  在定点帮扶过程中,黔南师院利用高校人力、智力、技术、信息、消费等优势,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帮助解决贫困农户“卖难”为突破口,通过“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办法,开创贵州高校“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新模式。

  “校农结合”从破解“卖难”入手,接到任务后,学院从群众普遍存在的农产品“少了不好卖、多了又卖不出”的最大难题“卖难”入手,与贫困户联手“攻关”。最终,以学院1.6万名师生每天的饮食消费解决“卖难”。

  同时,专门成立了“校农结合”专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攻破”。

  “校农结合”不是简单收购“了事”,为加快定点贫困村调整结构发展产业,学院组织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在贫困村配套教育培训、科技服务、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实习实践等基地建设,先后建成7个规模养殖示范点、2个规模商品蔬菜基地、3个产学研基地、3个配送站及一系列配套设施。

  目前,“校农结合”由“校+农”发展成“企+农”“医+农”“机关+农”到“N+农”多种结合模式。学院建立的“校农结合”示范基地当年共向深圳、广东等地区销售10批次18吨、向县营养餐中心销售4批次12.5吨,向惠水、贵定、独山等地销售9批次10.5吨。

  “校农结合”建立“高校集团”实行配额换定单,黔南师院“校农结合”发展阶段是通过流通企业“配额换定单”形式采购农产品阶段。在“校农结合”帮扶下,2017年平塘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摆卡两个一类贫困村率先在全县出列,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18万元,同比增长58.5%;人均可支配收入8305.5元,贫困户减少398户14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68%,下降11.22个百分点,全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到93.5%。

  “校农结合”走向“互联网+”,黔南师院“校农结合”从采购方式分类,升级阶段是“线上订单、线下配送”,并向全国“农校对接服务网”靠拢并轨阶段。

  2018年9月,“校农结合预约直销平台”正式开通试运行。学院食堂、教职工以及商家,均可通过手机APP实行“线上订单、线下配送”采购,“校农结合”精准扶贫软件将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纳入网络管理,每个贫困户家庭、农产品生产、收入情况都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到,对贫困户脱贫程度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五个精准到户”监测提供大数据支撑。

  黔南师院“校农结合”实施一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乡萝卜增长4.11倍、莴笋增长3.54倍、土豆增长2.9倍、生猪增长1.15倍、鸡增长1.07倍,一批生猪村、萝卜组、莴笋寨悄然形成,基地生产产品除了供省内高校、机关、监狱、高开司外,已源源不断向广州、深圳、江苏等发达地区供货。

  从2017年秋季全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省内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达5.97万吨,采购金额约6.5亿元。2018年春季学期采购数量增至18.52万吨,金额约9.32亿元。

 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曾帅 王雨 旷光彪

编辑 李悦欣

编审 李劼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