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成果累累
(一)“校农结合”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为落实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重大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精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简称“黔南师院”)党委按照省州定点帮扶安排,从2017年开始,分别定点帮扶省安排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和摆卡2个一类贫困村,州安排的平塘塘边新建、新风、塘泥3个贫困村,先后派出9名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过程中,黔南师院党委按照省委“五步工作法”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及教职工,以党建帮扶为引领,深挖高校优势与贫困乡村“三农”需求结合,以消费助力产业发展脱贫为突破,开创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校农结合”新模式并不断发展提质升级,形成党建引领、消费助力、志智双扶、大地论文 、希望圆梦、扎根山区“1+5”校农结合新格局,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农结合”长效机制。2020年进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后,学校党委全面加大帮扶力度,实施领导班子带队制度,先后共实施督促督战10次,其中党委书记杨未率队督战3次,党委班子成员均带队到村进行了督战。今年5月28日,为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5.20”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杨未,党委副书记、院长石云辉率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程赴平塘县与贵州广播电台、平塘县委联合学习习总书记5月20日对毛南族整族脱贫重要指示精神,重温2019年5月3日省委书记孙志刚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毛南族学生回信精神以及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并专门督战我校驻村工作和“校农结合”产业发展情况。
2017年以来,黔南师院“校农结合”精准扶贫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肯定,成为省脱贫攻坚重要措施全省推行,2次成为教育扶贫典型在全国会上作经验介绍,中央、省30多家主流媒体数百次报道。2017年,学校组织部被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考核表彰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同年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8年,机关八支部获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学校帮扶的卡蒲毛南族乡3次被州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1次被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019年学校党委获州委表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特别是学校在平塘驻村帮扶团队,历年来扎扎实实工作成绩突出,多人被省州表彰为先进,整个团队被州委表彰为“全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学校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黔南师院脱贫攻坚主要做法有:
1.党建引领,构筑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重要指示,黔南师院“校农结合”以结对帮扶村党支部、贫困党员为着力点,认真写好“帮带建”。学校将23个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联合共建、与贫困党员实行“1+1”结对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为帮扶困难党员户、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个,帮助所有帮扶贫困户短期内实现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学校发动干部职工捐款2.5万元,用于5个帮扶村党支部建设,与塘边镇积极开展“同心战脱贫、奉献暖塘边、决战脱贫攻坚”爱心募捐活动中,学校党员干部共捐赠1.14万元。2020年,在“两场战役”中,全校有1924名党员自愿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3.09万元,其中党员捐款人数占党员总数的97.8%,非党员捐款133人4293.2元,支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通过先帮再带后建,逐步从帮钱帮物打造出不走“扶贫队”和永久牌“指挥部”。
一是党组织横向联动。与平塘县联合下发帮扶平塘毛南族脱贫“实施意见”,校县部门打捆实施项目43个,实行定人限时办结制。塘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远力,多方申请到项目资金400万元,在S315公路沿线实施金丝皇菊套种精品李子1680余亩,覆盖农户444户1573人(其中贫困户100户371人)。农户通过获得土地流转金及参加务工,实现增收140余万元。 昔日的“包谷山”已变为“中国天眼花果山”,成为州级乡村产业示范点。
二是党组织上下结合,通过组建联合支部、规范化建设、帮扶贫困党员、成立产业攻坚突击队等形式,增强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战斗力。新风村驻村干部王培慧自2017年驻村后,积极引进25亩头花蓼种植和黔南师院“一枝黄花” 项目,流转农民土地33亩作示范基地,找到一条符合新风村产业化发展的脱贫项目。为解决全程饮水问题,主动联系学校党委解决资金8万元,组织党员干部参与该村瓮同组地下打井取水,解决44户172人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组织党员办实事。将助力脱贫攻坚“怎么干”作为调研主要内容,形成“校农结合”综合调研报告,60个党支部共组织带领480多名教职工党员为定点村办实事500多件(次)。在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强力督战下,学校结对帮扶平塘县卡蒲乡新关村、摆卡村19个二级机构4个支关党支部对口帮扶21名困难党员、25户贫困户,共计下沉帮扶近300户次,直接投入食用油、大米、洗衣机、猪苗、鸡苗、树苗以及医疗救助和人员就业等帮扶物资折算人民币50余万元。
四是传递党的声音。利用“双语”教学优势,成立“双语宣讲团”,适时组织小分队深入边远少数民族偏僻山区,走村串寨,通过山歌、快板、花灯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2000余人(次),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是深化驻村帮扶。积极加派驻村力量,确保尽锐出战,2019年学校新增选派4名处级干部充实驻村一线,7名驻村干部组成的“黔南师院赴平塘驻村扶贫工作队”获黔南州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驻村干部吴承品所在的新关村党支部、周远力所在塘泥村党支部等2个支部被平塘县评为标准化规范化“五星级党支部” ,吴承品被州委教育工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村干部张学义、孟钦武所在新建村党支部、陆廷梅所在摆卡村党支部被平塘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2.消费助力,解决“卖难”带出产业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消费扶贫行动”“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消费扶贫,推动帮扶村产业发展。
一是学校积极创新“配额换订单”方式,加强与县级“校农结合”营养餐公司合作,将学校食堂、教职工家庭消费“打包”给流通企业供应,换取流通企业到学校指定的贫困村采购产品,既解决了学校直购贫困村农产品成本问题,又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卖难”问题,更提升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的积极性,一举多赢。卡蒲乡新关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承品主动作为,在村民蓝莓滞销之际,充分利用“校农结合”消费扶贫方式组织学校干部职工积极购买,今年直接帮助卡蒲乡亮寨村42户果农销售蓝莓5598斤,实现农户创收5万余元,还为新关村蔬菜基地销售白菜11000余斤,创收4160元;新建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学义、驻村干部孟钦武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采购“塘边五谷优养鸡蛋”3万余元,帮助销售当地蜂糖李5000余斤,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是建立“互联网+”线上线下直销,建成“校农结合”10个专区网上商城、“乡厂校店”农特产品体验中心、“校农结合”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大学生免费代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两种模式精准发力,仅2019年,学校就采购农产品1131.61万元,其中省内贫困地区农产品959.41万元,占比84%,采购金额和占比分别比2018年增7.7倍,增加了10个百分点,带动平塘1500贫困户6750人人均增收1100元。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学校食堂采购76.22万元,完成全年采购预算的14.7%。教职工家庭线上线下共采购926.29万元,其中贫困地区农产品采购657.65万元,占比71%。目前,平塘县未脱贫率已在全省降为0%。
通过不断解决帮扶村农户“卖难”问题,催生出蔬菜种植、禽畜养殖等多产业发展。新关村不断深化“校农结合”基地产业调整,吸引陕西杨凌金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康之源民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塘县达康农业旅游、平塘县天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平塘县校农对接供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基地,共流转土地1080亩种植珠子椒、香茅草、皇竹草等,同时创建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共实现土地流转资金48.5万元,惠及全村232户贫困户以及其他农户;摆卡村围绕“无患子、蔬菜、生态禽”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辣椒种植280亩,生态禽养殖2万羽,结合养猪优势重点打造“摆卡母猪”“名片”,积极邀请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润平博士为50多户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带动“能繁母猪”养殖1000余头;塘泥村发展金丝皇菊套种精品李子、蛋鸡养殖、岩黄连种植等种植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入广东伟泓教育公司投入400余万元创建旅游拓展训练基地,将乡村旅游、素质拓展与体验式种养殖有机结合,吸引塘边镇政府追加产业投资100万元。新建村流转土地600亩开展中药材头蓼种植。新风村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原600亩蜂糖李种植基础上拓展朝天椒120亩,香芋南瓜200亩,本地南瓜100亩。
3.志智双扶,思想扶贫与技术帮扶并举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黔南师院主要通过在帮扶乡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对困难群众进行志智双扶。
一是积极开展困难群众思想大调研,组织开展党的扶贫政策、十九大精神等宣讲,指导广大农户感受党的关怀,立下脱贫志向。塘边镇新风村干部张耀华、王培慧经过向学校申请获得支持,投入1万余元在新风村建设新风村党员活动室,购置可供40人使用的桌椅、书架,并发动教职捐赠上架各类党建图书900余册;并在新风村建设了12亩党员劳动示范基地,由黔南师院历史与民族学院党委与新风村党支部联合共建,采用党员捐赠出资+贫困户抱团出力的形式,今年辣椒种植预计产出30000余元,利润13000余元,可带动1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新建村第一书记张学义为解决新建村党建活动室无桌椅及现代化教学设备问题多方奔走,通过联系学校党委支持,为村党支部安装了音响、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等方式,实现了村级志智双扶思想教育阵地建成使用;新建村驻干部孟钦武同志发挥专长,指导帮助所驻该党支部创新开展党建工作,规范支部活动,带头在村党支部庆开展“七一”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宣讲》主题党日党课讲座,所作支部会议记录在迎接上级党建工作检查中得到好评。
二是立足破解贫困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成本高的突出问题,积极邀请省内外科技专家多次到帮扶乡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摆卡村驻村第一书记陆廷梅为推动摆卡村“能繁母猪”养殖产业发展,积极联系学校化学化工学院安排项目专家王润平博士到摆卡村培训农户,引发农户学习热潮,70多名群众自发参加养殖培训。塘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远力依托“天眼”、“天坑”,结合本村生态环境特色,积极邀请专家多次到村进行开发论证,与50余家旅行社及旅游机构合作开发原生态旅游资源,举办首届“贵州省洞穴探险旅游论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3年来吸引国内外游客4000多人次,为群众及村集体实现增收110余万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驻塘边镇工作队同心协心,体验、宣传及广推送,在县镇相关领导和部门带领下内引外联,对接学校与深圳佳音王公司联手开展布依非遗文化“八音弹唱”产业化研究与开发,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融合育人发展,推进全产业链育人。
三是在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础上,积极组织生产大户进行产业培训,强调产业长久支撑,理顺产业发展思路,培养一批能带动致富的农村经纪人。自2017年以来,共完成各种培训近2000人次。卡蒲新关、摆卡邀请贵州省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老师带领专家团队,多次到定点帮扶的卡蒲乡现场开展培训100多人次,指导建立高标准规范化蔬菜700亩,引入西安杨凌现代农业企业等带动全乡“校农结合”蔬菜产业发展。2018-2020年,推行错季节早熟辣椒2500亩,单价3-5元元/斤,超出常年市场近1倍,单项创收1500多万元。带动平塘69个“校农结合”村蔬菜比帮扶前增长100.34 %、食用菌增长156.3 %、新水果增长281.5%、特色家禽增长144.04 %、生猪出栏增长145.95%,增速创历史新高。成立科技服务团定期赴帮扶乡进行技术服务,推进帮扶乡建立种养殖7个产业示范基地,主导产品年增长3到5倍多,新关、摆卡2个一类村一年就脱贫出列,现己落户3家加工型企业,6家生产型企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布局。
4.大地论文,科研论文写在科技扶贫田地间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力点,实施“大地论文工程”,激活智力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针对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和集中度不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等难点问题,建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基地”,解决“能繁母猪”技术养殖、蔬菜高效栽培、禽畜高效清洁养殖、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生态防控、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土壤污染治理等问题30余个。同时,积极组织“校农结合”“互联网+”科技攻关,自主研发“校农结合”网上商城精准扶贫软件,建立了“互联网+校农结合”大数据平台,在2019年11月学校承办的“校农结合”展销会上,56家企业186个产品申请入驻“校农结合”网上商城,初步实现商家(农户)入驻、配送服务、产品溯源追踪、精准扶贫户一户一码等数据多口径、多角度采集查询与可视化分析统计,实现产品供销、农产收支、减贫进程数字化全程监测。目前,学校承担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重大招标课题2项,贵州省农业重大专项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专项课题2项,省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科研项目21项,完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报告50个,完成省州委托项目20个,研究覆盖全州12县(市)及平塘县卡蒲乡、塘边镇、大塘镇,荔波县水功村等10余个乡镇(村)。2020年,学校新增预算125万元实施8个针对卡蒲乡的科技扶贫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推进中。驻新风村干部张耀华、王培慧同志积极在塘边镇建设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社会学学科田野调查基地,张耀华与同事主持的1个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4个省级科研项目、2个省级教改项目、2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重点课题、14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社会学学科支持项目都在利用该平台开展相关研究和教学。
5.希望圆梦,领办学校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在“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黔南师院充分发挥师范高校教育扶贫优势,落实省委省政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拓展“校农结合”精准扶贫利益联结。
一是大力落实教育扶贫。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主动联系省慈善总会为5个帮扶村463位贫困儿童捐赠价值168995元“壹基金温暖包”;新关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承品积极对接学校为11名在我校就读的毛南族学子减免学费共计50040元;驻塘泥村第一书记周远力,着力解决当地教育保障,选拔20多名优秀师生到当地支教,联系企业解决村小教育物资价值16万余元,资助困难学生2.5万元;驻新建村干部张学义、驻新风村干部王培慧等积极联系学校多个多学院多名教育专家教授到塘边开展教学培训活动;驻摆卡村第一书记陆廷梅积极促成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定点帮扶卡蒲乡小学,为卡蒲小学培养全县、全州优质课一等奖教师1名,帮助12名教师普通话全部达标。
二是积极在全省率先领办三都县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七幼儿园、第九幼儿园及三都鹏程希望学校(初中)部,涉及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入住1万多人,学前适龄儿童630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1320人,派出5名领办教学副校长、副园长,选派118名优秀顶岗实习教师。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培训班”,培训全州易地扶贫搬迁中小学教师1822人,促进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深受易地扶贫搬迁称赞,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全省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现场会在学校领办点召开。2019年,“贵州省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师资培养人才基地”获批贵州省第七批人才基地。
6.扎根山区,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生力军
积极创新脱贫攻坚人才培养,立足培养“接地气、服水土”人才。
一是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设“习近平扶贫论述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重要论述以及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解读中央扶贫政策,介绍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模式和先进人物,帮助学生掌握基层扶贫工作应知应会知识。
二是按省委孙志刚书记给我校毛南族学生回信中“三个投身于”精神,充分利用班团会开展“扎根山区”教育。
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农产品包装品牌设计、文化创意、地理标志形象设计等有益活动,推动“文军”扶贫。组织300多人次党员师生前往帮扶乡完成校园围墙和乡村墙绘工作,完成墙绘1400余平米,节约资金60余万元。通过帮扶新风村完成“布依族土法南瓜挂面”产品包装设计以及领办学校校园文创设计,与深圳佳音王合作开发“八音弹唱”系列文化产品,帮扶场合村、水功村等进行村庄规划和乡风文明以及乡村治理体系打造等系列工作,在定点帮扶乡村建立实践实习实训、成果转化等基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激发广大青年学子了解山区、走近山区、思考山区、扎根山区。2019、2020近两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其中70%左右学生自愿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
“乡村振兴”新路探索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校农结合”中突出“三个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为群众办好实事。
抓好基层党建“强”基础。
一是坚持选派驻村书记不动摇。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脱贫攻坚之后驻村干部撤了怎么办的问题,坚持落实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不撤一兵一卒,不减帮扶力度,确保帮扶村每村1名驻村干部不动摇,新增1名处级干部赴塘边镇任第一书记,帮扶力量稳中有升,切实打造乡村振兴“永久指挥部”和“扎根工作队”,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确保群众心不散、神不慌,与学校驻村干部一同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坚持党建帮扶不弱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重要指示,以结对帮扶村党支部为着力点,认真写好“帮带建”,学校23个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联合共建,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五星级”党支部,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是坚持为民解困不松懈。学校党委书记杨未等班子成员多次赴平塘县领题调研推进驻村工作,从乡村治理着眼,从细节帮扶入手,为帮扶村群众办事解难,推动改厕改厨170户,庭院整治28户,帮助留守老人健康体检200人次;指导驻卡蒲乡新关村第一书记吴承品引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5万元购买路灯,由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完成基础安装,为全村8个村民组安装路灯80盏,群众投工投劳210人次,受益群众265户1038人,从照明“小事”着力,让群众安心。
抓好消费采购“稳”生产。围绕脱贫攻坚之后学校还买不买帮扶村农产品的问题,学校坚持定点消费采购不变。
一是继续落实学校食堂订单式采购。采取“配额换订单”等形式与帮扶村继续签订定点采购农产品合同,确保群众定下心生产,稳得住收益。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通过“配额换订单”方式直接采购省内农产品总数94755.4公斤,合计金额84万余元,预计全年学校食堂将直接采购农产品550余万元,其中帮扶村受益面达到60%以上。
二是推动教职工家庭线上线下指导性采购。帮助帮扶村设立“校农结合”网上商城和“乡厂校店”线下超市,线上线下相结合,让群众实现多线销售,增加出货渠道,切实提高收入。5月,学校教职工共采购卡蒲乡蓝莓3337斤,合计金额39049元,切实解决了卡蒲乡农户1000多亩滞销蓝莓“卖难”问题。
三是创新渠道商机动化采购。针对帮扶村农产品散、少、单等特点,综合其生产成本高、集聚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储存成本高等“四大难”,学校党委书记杨未在领题调研中专门就此问题与驻村干部和当地领导反复论证,充分考虑时下“渠道销售”重质走量、机动采购优势,及时联系相关渠道商与帮扶村建立起合作关系,对凡是达到质量要求的农产品实现随时随地应购尽购,解决了以往有订单无产品或有产品无销路的矛盾问题。
抓好科技服务“强”产业。学校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重要作用,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优势,立足“新三科”建设,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四化”展开相关科学研究和投入相关技术服务,服务农村产业发展。
一是深化大地论文。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为依托,鼓励相关学科背景教师“揭榜挂帅”,结合黔南州七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承担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重大招标课题2项,贵州省农业重大专项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专项课题2项,省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科研项目21项,完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报告50个,完成省州委托项目20个,研究覆盖全州12县(市)及平塘县卡蒲乡、塘边镇、大塘镇,荔波县水功村等10余个乡镇(村),将科研论文扎实写作贵州大地上。
二是强化技术指导。组建产业扶贫专家17人团队定期下沉进行技术指导,其中茶叶领域专家3人,辣椒领域专家1人,禽畜养殖领域专家2人,肉类质检、药残检测领域专家1人,水产养殖领域专家4人,石斛种植领域2人,食用菌领域专家1人,蔬菜领域专家1人,葡萄领域专家1人,中草药领域专家1人,培训和指导计100余人次,其中崔宝禄、郭治友等教授在蔬菜、中药材种植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的科研攻关,为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作出贡献;张雯、梅鑫、周才碧、韦承宗等科技特派员在生态养鱼、茶叶产业化、生态养蜂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百余次,全方位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出谋划策,共实施相关技术项目7个。
三是推动农企落地。学校与惠水县濛江区、都匀市斗篷山村、长顺县绿壳鸡蛋生产企业等开展“校地”“校企”合作10余项,实现“校农结合”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流转土地500余亩,推动卡蒲乡引入的“陕西杨凌金粟农业有限公司”投资落地,已建成温室大棚10个,总投资30余万元,投入“三联动”大棚144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45万元,规划内容建设辣椒、番茄、甜瓜、南瓜等现代化育苗基地,并进行相关蔬菜的新品种选育。推动板栗南瓜、脆甜瓜、普罗旺斯番茄、圣女果、猕猴桃等新特品种近10个,示范带动了当地3000多亩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