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

2019-06-05 13:58 成都新闻发布  主页 > 趣旨 > 口碑赢天下 > 品类 > 创新好口碑 >

打印 放大 缩小

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
时间:2018年02月13日 15:48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回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把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作为城市永续发展的最高目标。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衡化水平,做优做强生活性服务业产业支撑,增强舒适便捷、张弛有度、优雅时尚的成都生活魅力,进一步巩固拓展生活中心和消费中心地位,实现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

  (二)发展原则

  ——坚持生活导向,夯实生活城市底色。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转变。完善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筑牢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医疗、救助等基本生活保障网,引导社会多元投入,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品质导向,丰富生活服务内涵。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引领,着力解决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生活服务便民化、精细化、专业化,实现人民生活更加舒心便利。顺应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大趋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创造标志性生活场景,引领中高端消费和绿色消费。

  ——坚持特色导向,彰显成都生活魅力。弘扬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品牌,提高城市辨识度。聚焦特色优势,扩大城市竞争力,推进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带头带动示范引领辐射功能,强化成都“生活城市”“休闲之都”的鲜明特质和独特印记。

  (三)建设目标

  到2022年,全面优化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制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成城乡居民和国内外来蓉人士各得其所、乐享成都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向国际知名生活城市迈进。

  ——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满足高品质、个性化需求的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发展型、品质型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足水平。文化、时尚、体验等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领先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都味·国际范”的文化特色和“快工作·慢生活”的生活特质进一步彰显,全球创新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成都的认同感和向往度进一步增强。

  ——产业能级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区域带动力、全国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要素资源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催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批引领生活时尚的成都品牌和国家标准,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商圈和老字号特色街区,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

  二、突出发展重点,厚植成都生活新优势

  实施消费升级行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提质,做大做优特色强项、提升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亮点新标识,为新经济发展创造场景,为社区发展治理提供支撑,更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一)引领发展六种新形态

  1.智慧服务。鼓励企业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民生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促进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重点发展无人店铺、智能看护、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新型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数字传媒、游戏动漫、在线教育等数字消费产业,引领数字消费潮流。

  2.体验服务。推动零售、娱乐、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广泛应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现代技术,引导企业建设主题餐厅、主题乐园等应用场景,发展品质教育、娱乐和穿越体验服务,增强人的感官、情感、思想和知识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精神需求。

  3.定制服务。推进众筹定制、众包设计、柔性供应链等定制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针对不同人群和细分市场开展大规模量身定制服务。加快发展旅游产品、康体健身、精准医疗和品牌生活用品等私人定制服务,增强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水平,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4.共享服务。精准把握分众化需求,垂直细分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服务领域,推动时间、空间、数据和知识共享。开发面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新型共享应用软件和平台,促进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闲置物品等碎片化休眠资源激活共享,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再造,建设共享经济发展策源地和领先城市。

  5.绿色服务。重点推进绿色技术、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培育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餐厅、绿色社区。引导商品包装减量化和再利用,发展“互联网+回收”,探索“绿色兑换”。扩大城市公交、环卫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比例,发展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

  6.跨境服务。搭建国际消费新平台,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旅游、健康、体育、文化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直销、汽车平行进口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加快打造O2O跨境电商消费体验中心、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提升境外商品和服务消费便利度。建立成都特色产品和服务集中展示区,加快推进离境退税、免税购等消费服务。

  (二)提质发展九大领域

  1.商业零售。促进实体零售改造升级、创新转型、跨界融合发展。依托社区综合体和交通转换站点发展便利店,叠加政务服务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发展24小时社区便利店、无人超市等新型模式,满足居民便利化消费需求。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夜间消费。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网上购物、新型零售、快递服务、自助服务、网购店送(取)、移动支付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商业高端化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商圈和特色街区,提高零售业态复合度和知名品牌集聚度,国际一线品牌入驻率达到90%,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

  2.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建设多种文化共生共融的魅力社区。大力发展高雅文化消费,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层次和品质。实施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着力发展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动漫游戏等重点产业,建设一批萃取天府文化精髓的文创空间,汇聚一批文化创意高端人才。高层次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推动天府文化“走出去”、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打造百花齐放的世界文创名城。

  3.旅游休闲。发展全域旅游,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居民和游客休闲游、娱乐游品质。积极培育和发展低空旅游、自驾旅游、医疗旅游、研学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会奖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品质化、文创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西部旅游门户城市功能。推进国际人员往来便利化,扩大出入境双向旅游,建成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东方休闲神韵的世界旅游名城。

  4.餐饮服务。推进“明厨亮灶”,开展小餐饮示范店建设,提升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管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打造名菜、名店、名师、名节、名街川菜餐饮品牌,传承发展“老字号”餐饮。推动企业连锁化经营,发展中央厨房加工配送,拓展外卖送餐服务。引导现代商圈、特色街区和国际社区汇聚海内外风味美食和特色餐饮,凸显以川菜文化为代表、中外美食荟萃的国际美食之都魅力。

  5.医疗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进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以基层能力提升、家庭医生培养和签约服务为重点,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吸引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入驻,推动市域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打造高端品牌化重点学(专)科,推进健康城市示范市建设。

  6.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设施科学布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达80%。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构建“互联网+养老”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构建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机制,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建成“老有颐养”典范城市。

  7.教育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实施优质学校培育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支持和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社区教育,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基本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8.体育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打造“运动成都”品牌,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升市民身体素质。扩大体育产业社会投资和服务消费,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满足居民欣赏高水平赛事需求,形成群众体育、职业训练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体育市场繁荣有序、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世界赛事名城。

  9.居民和家庭服务。以满足居家服务刚性需求和品质提升为导向,推动居民和家庭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推进家政服务提质,加快家政企业员工制度、从业人员注册制度、家政信用公开制度、追溯公示制度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推广特约服务、定制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支持家政企业连锁化发展,打造成都家政服务品牌。推进物业服务提质,加快建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探索建立专业化物业管理第三方机构,实施“品质提升共享、创新发展共进、失信惩戒共鉴”三项举措,建成全国领先的和谐宜居物业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出行服务提质,高水平建设航空、铁路交通网络,促进高铁、市域城际铁路和地铁“三铁融合”,加快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常规公交优化提质、慢行交通成带成网,全面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多元绿色交通出行体系,提供高效便捷的市域、城际和跨境交通服务,让公共交通服务成为居民快捷时尚的生活方式。推进法律服务提质,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覆盖城乡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水平和依法维权能力,壮大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培育生活服务细分领域“互联网+法律服务”创新平台。推进信息服务提质,加快网络提速降费,培育餐饮、娱乐、家政、康养、出行等领域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新模式,建成国家信息服务和消费标杆城市。

  三、优化功能布局,建设优质生活空间

  以功能再造、形态重塑、产业重构为导向,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坚持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动迁徙和区域功能疏解精准匹配、动态平衡,推动生活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重大功能设施、资源禀赋和产业生态引导服务业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一)建设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发展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覆盖全域、布局均衡的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城市社区以社区综合体、配套设施为载体,打造涵盖政务服务、文体休闲、医疗养老等一站式服务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农村社区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引导法律、零售、养老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延伸。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按照“产城一体、职住平衡”的要求,同步配套商业、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生活配套服务水平。创新建设国际社区,对标国际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二)建设多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37个服务业集聚区,引导服务业总部企业、平台企业、研发中心等集聚发展。规划建设39个现代商圈和100条特色街区,引导大型零售、餐饮娱乐、文化演艺、时尚展示等集群发展。

  (三)建设三大休闲游憩带。建设龙门山旅游带,推动旅游与文化遗产、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生态康养等融合发展。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推动旅游与山水运动、休闲娱乐、创意农业等融合发展。建设天府绿道游憩带,推动户外游憩与体育健身、社交节庆等融合发展。

  (四)建设三大高端消费引领示范区。深度挖掘“中优”核心区域作为巴蜀文明根脉、成都记忆载体、城市发展源点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时尚消费引领示范区。依托“南拓”核心区域,发展定制服务、数字消费、展会展销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兴消费引领示范区。依托“东进”核心区域,发展集体育、医疗、娱乐、跨境购物于一体的消费模式,打造体验式消费引领示范区。

  四、实施重点工程,打造成都生活新场景

  围绕彰显天府文化特质、融合国际时尚潮流,打造生活服务重要载体,创造消费新模式、生活新场景,增强引领性和辐射力。

  (一)天府锦城。以两江环抱区域为依托,以老城少城皇城为核心,立足街坊里巷历史格局,建设“十景四园一带”,重点发展文商旅融合的国际化时尚生活服务。保护传承里坊古巷、三国遗迹、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元素,将天府文化与时代风尚显象活化于休闲娱乐、美食品鉴、体验购物,实现商品、服务和文化情景交互,个性消费与精神活动融为一体,使每一个消费行为成为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愉悦体验和美好记忆。

  (二)天府中心。以成都科学城以北、天府大道以东的城市区域为载体,推进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级私立美术馆、艺术品拍卖中心、国际酒店、国际医院、跨境零售体验店等建设,重点发展国际会展、智慧服务、私人定制、跨境服务等新兴业态,打造集商务社交、艺术鉴赏、时尚购物、美食品鉴于一体的消费场所,满足新兴消费需求。

  (三)天府奥体城。以空港新城为依托,按照“山水城共融理念”,规划形成“场馆核心区、水上运动区、山地运动区”三大奥体功能板块。推进奥体公园绿心、赛事场馆、水上运动中心和山地自行车赛道等建设,重点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创意等服务。推动以观赛、健身为主的大众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主题深度游、体育专业服务等定制化体育消费,增强消费者的视听感受和独特现场体验。

  (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依托龙泉山生态资源,建设三岔湖湿地公园、天府植物园、国际房车营地、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构建特色鲜明、品牌丰富的“国际旅游—城郊游憩—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体系,打造“城市绿心”和“城市会客厅”,实现自然资源与身心体验互动参与,满足游客生态游憩、运动休闲、户外体验等消费需求。

  (五)天府锦城生态公园。以500公里天府绿道网络为骨架,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态体验、旅游休闲、户外娱乐等服务,增强欣赏大自然、体验闲适快乐、增进社会交流、感悟生命意义等美好感受,满足有益身心、简朴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态消费需求。

  (六)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市级绿道骨干体系为载体,构建区域、城区、社区三级绿道系统。依托各类体育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特色小镇、林盘院落等,有机植入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项目,加快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体育赛事、商务展览、文化创意等业态,感受在绿道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田园牧歌生活节奏,实现在慢行中强身健体、在运动中陶冶情操。

  (七)都江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和都江堰精华灌区为核心载体,挖掘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特别是都江堰水文化、青城山道教文化,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运动、古蜀探秘等旅游服务,满足“千年古城、玉垒天府”的水城休闲、青城山健康养生度假和龙池·虹口山地户外健身旅游等体验需求,打造辐射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八)成都音乐坊。以“一心二轴三街多核”为核心载体,建设城市音乐厅、爱琴音乐街、音乐培训教育街、工匠大师街,重点发展原创音乐孵化、乐器产销、音乐培养教育、演艺演出、音乐文化传播,加强原创音乐作品版权保护。推动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与天府特色文化融合,形成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天府文化的推广平台,让消费者获得一流的艺术体验和熏陶。

  (九)熊猫星球。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部区域为载体,建设以诺亚方舟自然科学与现代博物馆为核心的8个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重点发展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传媒、科研繁育、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成都大熊猫IP资源,提供熊猫主题文化、科研、旅游、娱乐等服务,展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和全新自然观,增进消费者对生命进化、自然冥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获得与内心体验。

  (十)成都健康城。以成都医学城为中心,引进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和国内康养龙头企业,促进医学、医疗、医药融合,重点发展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医疗保健、研发培训、康复疗养等健康服务。构建“预防—诊疗—治疗—康养”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消费生态圈,满足健康体检、健康促进、健康管理、高端康养等多元化医疗消费需求,高标准建设西部医养度假区。

  (十一)欧洲产业城。以国际铁路物流枢纽为核心,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亚欧文化交流中心、临港贸易综合基地、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汽车商贸服务基地,重点发展跨境商品集散、进口商品折扣、平行汽车进口、欧洲文化生活体验、全球美食品鉴等,展示欧洲特色风貌,满足“在成都、逛欧洲”的跨境消费需求,打造欧洲主题跨境消费标志区。

  五、保障措施

  围绕服务基础、促进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一)夯实服务基础

  1.完善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板,建设城乡便民消费设施。在中心城区实施8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攻坚行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区规划实施率达90%以上。其他区域参照中心城区标准,制定辖区攻坚行动方案,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达标升级。加快完善能源利用、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和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等市政设施网络。推进高速、泛在、互联、智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启用5G通信,实现全市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超过90%,窄带物联网深度覆盖。

  2.推动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实施人才培育计划,造就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和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引进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支持行业协会、企业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评价体系,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竞赛活动。

  3.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建设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施企业网上信用承诺制,开放面向公民、企业、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信用查询和共享服务。探索企业信用积分管理,实行企业信用与市场准入、政策优惠、政府采购等挂钩,促进诚信经营、诚信服务。推广个人信用信息在贷款、消费、社保等方面的应用,促进诚信消费。

  (二)强化要素供给

  1.加大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创新支持方式,鼓励通过成都发展基金设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子基金,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重,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对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创新型成长性企业投资。产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关键环节和新兴领域发展,通过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2.保障用地供给。区(市)县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用地,新建或改造区域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依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重点保障农村养老、文化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探索灵活多样的用地供给模式,提高用地兼容性,在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和引导商业用地、商业建筑用于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和使用。推动历史文化核心区和特色街区实施整体功能转换、业态提升,鼓励符合规划和建设要求的居民住宅、办公用房等改建为文化、旅游、商业等服务设施。

  3.发展普惠金融。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互助保险组织等持牌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总部商务区。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权益类抵押融资、保理融资、贷款保证保险等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支持金融机构新增信用贷款产品、新增首贷企业贷款、创新责任保险产品等。设立金融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活性金融服务产品。

  4.开放数据资源。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按照市场化机制推动安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与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推进行业数据有序开放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支持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主动采集、加工并开放数据的生活性服务业大数据平台。

  (三)提升服务品质

  1.提升服务标准。推动服务产品、品质、流程、方式的标准化建设,率先探索建立绿色餐饮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一批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对牵头或参与制(修)订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机构给予补助。

  2.鼓励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创造更多优质“成都造”产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领军企业或机构,对具有先导性、原创性、带动性、高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省级、国家级示范企业,给予政策激励。深化供应链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加快发展平台经济,促进供需匹配。对生活性服务业总部企业和平台企业开拓市场、融资上市,给予专项政策支持。

  3.培育服务品牌。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塑造成都服务整体品牌形象。实施老字号品牌提升、大型企业品牌升级、中小企业品牌成长和小微企业品牌扶持行动,打造业内具有话语权的领军企业,形成企业塑品牌、政府推品牌、消费认品牌的格局,提升消费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

  1.创新政务服务。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供24小时政务服务。整合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构建直接面向公众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市民卡建设,将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自助办理范围,覆盖商超、银行、地铁站点、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代办点等,打造“一站式”“零距离”“全天候”的集中便民服务空间。

  2.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对外商投资贯彻落实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国际化商事仲裁机制和争端调解机制。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管理。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网上核准,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探索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3.培育社会组织。提高生活性服务领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适宜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事务委托给行业协会,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强化行业自律。改革和优化登记手续,完善相关领域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强化统筹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重点领域发展组会议和办公室主任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区(市)县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健全生活性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服务消费统计制度,建立常态化生活性服务业监测运行机制和多方参与评价机制,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协同共建、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

  2.开展专项行动。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细化落实目标定位、发展重点、功能布局、政策措施等工作任务,定期总结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各区(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相应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促进共建共享。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畅通民意渠道,了解民生诉求,汇集民智民力,强化社会监督,增强市民、人才和企业的认同感、向心力,形成全民参与创建、人人主动作为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