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国茗品|从符号学视角看唐代茶文化传播(作者:罗岸芷 杨 兰 胡 欣 丁以寿

2024-08-15 16:19 《茶叶》杂志  主页 > 趣旨 > 口碑赢天下 > 口碑夸奖 > 天下茗品 >

打印 放大 缩小






从符号学视角看唐代茶文化传播



 
《茶叶》杂志 2022年2期    作者:罗岸芷 杨 兰 胡 欣 丁以寿
 
(1.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江西 上饶 333200;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6)
 
1 符号学与唐代茶文化传播关系概述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符号是用来携带意义的,可以说符号学是研究存在世界的意义学。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人类文化发展依赖于思维与行为的符号化[1],这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文化哲学的首次提出。毋庸置疑,符号与文化形成、发展、衍变都息息相关,诸如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学科的各个方面都是符号在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中国茶文化是由中国茶相关的符号组成[2],即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是中国茶相关符号体系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依赖于符号,中国茶文化符号体系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代是中国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甚至形成“比屋之饮”之盛况,此时形成的唐代茶文化基本构建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框架和方向,是中国茶文化体系形成的关键[3]。中唐以前,茶文化的理论化、艺术化的文化属性不明显,大多处于解渴、提神等物质属性,中唐后,饮茶风俗迅速普及,形成一系列与茶相结合的茶相关文化艺术符号[4],它是一系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产物,并随着茶文化符号载体传播至中国南北和周边国家。
 
2 符号学在唐代茶文化传播中的表现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人类符号活动的产物包括人类的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5],故唐代茶文化符号则是人类符号活动的产物。一切信息、知识的外在形式是符号,且符号是人的信息、知识的传播必然途径[6]。因此唐代茶文化传播即是唐代茶相关符号的传播,唐代茶文化符号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2.1 美学符号
卡西尔的形式美学强调了形式对于审美经验的重要性[7],在唐代茶文化中,形式可以认为是事物的外在显现形式,一是茶之感官语言符号之美。如“枪旗”、“雀舌”、“醍醐”“甘露”等 “像似性符号”,在唐代文人的笔下,茶之形色与香味语言符号是一个个灵动的审美意象;二是茶之器符号之美。茶具符号是中国茶文化符号又一重要的符号,且极具中国特色。唐代茶具已成体系,煎茶茶具有近30多种,且制造材料多样,除最多的陶瓷制品外,还有金、银、铜、铁、竹、木、石等制品[8]。在当时煎茶的饮茶方式和功能性,以及符合当时人们时代要求的审美和民间文人学士对茶具的推崇,促使唐代茶具出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形式。三是茶之艺术符号之美。艺术之美必须以某种“符号”为媒介而得以展现[9]。唐代茶艺术之美则主要以茶事书法和茶歌舞等符号为媒介而展现,茶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精神文化符号,与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等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唐代茶文化符号,极大地丰富了唐代茶文化。
 
2.2 文化符号
“因创造符号,自然人成为符号人,凭符号人与自然相对立,文化即符号”[10]。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这个符号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里,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重要媒介。茶,自魏晋南北朝起,已成为一个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精神文化符号,它通过联合它周边的相关文化,早已不再是独立的物质符号。唐代茶文化的核心文化符号是唐代煎茶道,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标志是陆羽《茶经》,这也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其次,唐代是我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茶诗也在此时期应运而生。唐代诗人薛能在《留题》中云:“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茶因诗而雅,诗因茶而成,二者相融生生不息,因此,与茶融合的茶诗是最具带代表性的唐代茶文化符号[11]。除此之外,唐代还有大量的茶事散文、茶事书画、茶事歌舞等文化符号。
 
2.3 社会符号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一直都在进行着自己功能的强化及角色的转换,由最初只能扮演“药用、食用、饮用”角色的物质符号,渐渐扮演更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符号。到唐时,茶文化符号不知不觉在一个崇尚礼制道德的国家,已逐渐扮演一个社会礼制交往符号,这时形成的不同的茶文化圈,比如文人茶文化、宗教茶文化、平民茶文化、贵族茶文化、唐代皇家茶文化,无形之中印证了社会阶层的分级,也作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社会阶层和秩序符号的象征[12]。
 
3 唐代茶文化传播的原因分析
3.1 文化“符号载体”多样性是唐代茶文化传播的基石
符号载体是发送者传播“信息”的承载者,是所有符号的存在形式,因此符号才能被感知,茶文化符号亦是如此。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举例,“文字是载体,印刷是媒介,图像是载体,电视等是媒介。[13]”中国茶文化时至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无不归功于唐代文化符号载体种类的多样性,在文化艺术上,唐代茶诗、茶书、茶书画、茶事文学小说、茶歌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艺术都与茶相结合,成为唐代茶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数量与质量都是中国茶文化历史巅峰之一;在皇权政治上,唐代推行“贡茶”制度,虽然之前朝代也曾出现贡茶,但唐代史无前例将其制度化,这为封建礼制下的后世王朝宫廷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符号载体,茶宴活动盛行,宫廷贡茶礼制繁荣,茶文化活动流行于皇室贵族之间,一度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宗教哲学上,唐代儒释道将茶与之理念、哲学相结合,无形之中也成为了茶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儒家中庸、和谐、仁爱、礼仪的理念无形之中契合了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提倡以茶修德;佛教强调以茶养性修身,其禅宗思想更是形成了“茶禅一味”的佛家理念;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及“养生之道”与茶的平和特性及提神保健功效不谋而合。一方面,这些文化符号载体内容具有多样性,“能指”所能体现的“所指”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另一方面,文化符号载体类型具有多样性,涉及艺术文化、皇权政治、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因此文化“符号载体”内容及类型的多样性为唐代茶文化的快速有效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语意”的有效传达是唐代茶文化传播的关键
符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工具,茶文化传播的过程是符号不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也是符号携带“语意”的传播过程。发出符号信息者,需对符号信息进行编码,并依照相应的符码,关于唐代茶文化的“语意”被编制进符号文本,文本则带上了符号“语意”,符号信息的接受者再进行解码、二次编码,这是符号学视域下唐代茶文化传播的途径。唐代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得益于“语意”的有效传达,“语意”的有效传达依赖于两个方面:
 
特定的文化符码。符码是在符号表达“语意”时,控制解释时的意义重建的规则[14],所以符码是“语意”有效传达的基础,是茶文化文本解读、传播的根本。符码分为先天性符码与后天性符码,先天性符码是指与生俱来,体现人类共性的文化符号系统。如人们常有一些共有的审美角度,我们常公认为“黄金分割率”是最美比率;后天性符码是后天习得而成的符码。在茶文化传播过程,常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对后天性符码的理解差异过大,这是符码传播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在唐代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各国各民族各阶级都接受了唐代文化的熏陶,唐代社会习俗的普及、唐诗的广泛流传、大唐文字书法艺术的传入等,这些都为茶文化“后天性符码”的传播清扫了障碍,是唐代茶文化广泛传播的关键因素。
 
特定的使用语境。“语境”即“语意”传播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唐代茶文化传播过程文化“语境”具有高度一致性,为“语意”的有效传达扫清了传播道路上的文化差异障碍。唐代是几千年来国力最强大、经济最繁盛、文化最繁荣的空前世界性大国,周边国家地区纷至沓来学习大国的一切文化科技制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使得茶文化传播的文化科技背景趋于一致,这为唐代茶文化在周边地区有效传达“语意”创造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唐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语境”也具有不一致性,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内容多样性,丰富了“语意”的内涵。因为即使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理解方式,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会不一样,从而对符码所带的“语意”理解不一样。如果接受者进行二次编码并传播,符号将携带新的“语意”创造出新的茶文化符号,这是茶文化符号的不断丰富和扩充,丰富了茶文化的多样性。例如,位于朝鲜半岛的新罗,是中国茶文化接受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15]。它具有便利的地理位置,把唐代文化礼仪制度从中国带回朝鲜半岛的同时,也把中国茶和茶文化带回了新罗,所以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新罗茶文化的发展、演变几乎是同时的,从此朝鲜有了与中国和而不同的茶文化。总之,“语境”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意”的内涵,也为“语意”的有效传达制造了文化融合再创造的可能性条件,为唐代茶文化可持续传播创造了无限可能。
 
3.3 “符号三元构成说”下唐代茶文化“接受度”高
皮尔斯提出“符号三元构成说”,认为任何符号都由“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构成。“再现体”可以特指茶这个符,“对象”是符号载体直接指明的部分,其中“解释项”需要依靠接受者的自我理解与解释。唐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从对象到再现体,茶能够赋予文化符号载体更多更全的文化意义;从对象到解释项,唐代茶文化能够被接受者正确解读,这是唐代茶文化“接受度”高的两个重要原因。
 
从“对象”到“再现体”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16]。唐文化携带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唐代茶文化跨文化传播接受度较高主要因素。在中国封建时代背景下,唐代的中国堪为周边国家的中心,也是空前的世界性大国,这使得万国来朝,各国的遣唐使、僧侣、商人等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物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习大国的文化科技制度,并在学成时携带大量各类文化技术文籍和各类珍稀之物回国,茶作为国饮也自然在其列,茶再度物质化、符号化,同时赋予相关文化符号载体更多更全的文化意义,这一现象使得唐代茶文化传播过程“语境”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唐代茶文化在邻国能够高接受度的融合。
 
“解释项”是同一对象的另外一个表现形式,意味着解释项需要另外一个符号才能表达,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解释项会直接影响符号意义传达与理解,如陆羽《茶经》的问世,是陆羽对茶及饮茶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诠释,茶这个物质符号以另外一个文化符号——《茶经》的形式准确地表述了其内涵。《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无限衍义了一系列后续茶文化符号,陆羽对茶的正确解读,使得唐代茶文化在其“解释项”下接受度较高;其次,唐代茶文化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产生巨大影响,也得益于茶文化符号能被“意见领袖”的中介者正确解读,这些中介者主要包括遣唐使、学问僧、留学生、外国商人等等,其中又以遣唐使和留学生贡献最大[17]。唐代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及国家繁荣盛况,吸引了空前数量的能正确解读文化符号的中介者,他们在唐期间广泛吸收唐代文化,其中包括学习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中国饮茶文化及茶文化诗词典籍,这些携带重要信息的茶相关符码很好的被接纳吸收,这是对唐代茶文化进行高效“编码”的过程,为唐代茶文化跨文化传播进行了正确解读,也为茶文化译码的过程夯实了基础,减少了噪音干扰。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