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惠民书:醴 天下口碑数据库
酒业相对论 | 中国白酒年份标准该不该跟国际接轨?(附调查)
2020年06月02日 11:39:24
来源:凤凰网酒业
文 | 凤凰网酒业 翟庭俞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针对一些酒厂购买少量年份稍长的基酒做引子,勾调“年份酒”的乱象,提出了“从标准上着手,让年份酒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建议,一时间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讨论。
虽说,行业协会对年份酒的要求是:以传统白酒工艺酿造,经贮存3年及以上基酒勾调而成,标注年份为所用主体基酒加权平均酒龄,且主体基酒总量应不小于基酒总用量的80%,标注年份应取加权平均酒龄的整数。然而,很多酒企并未按此标准执行,市场上各种乱象丛生。
而随着消费升级,品质生活、品质消费成为新中产阶层的风尚追求,老酒市场的容量也在茅台、五粮液、郎酒、舍得等品牌的带动下逐渐扩容。年份酒乱象、建立标准化体系更是亟待解决。
国外蒸馏酒的年份,确实已有成熟的标准,且在产品上有规范标准。那么同属蒸馏酒的中国白酒是否应该跟国际接轨?如何接轨?
不妨随凤凰网酒业一起看看业内专家们的见解,以下是两位专家的解析: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专家: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 昝圣达
专家观点:建议从标准着手,与国际接轨,终结“年份酒”乱象(来源:公开报道)
1、 “年份酒”是白酒产品高端化的一种载体形式,代表着较高的品质和价格。特定消费者或收藏者就是冲着年份酒的“陈”而去花大价钱,现在却很少能享受到货真价实的优质陈酿。
2、 年份酒不能任由酒企自说自话。一些消费者与年份酒生产厂家及经销商频频对簿公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关键在于白酒行业“年份酒”的“自说自话”,导致“年份酒”失范,逐渐衍化成一个与“酒体”无关的忽悠。
3、 行业协会出台的团体标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中国白酒的高标准、高要求生产奠定了基础,但仍与消费者认知的“年份酒”概念有差距,还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
4、 消费者对年份酒的认知,一般是指窖藏时间。消费者不是酒业人士,不一定了解酿造工艺,但他们想喝到货真价实“年份酒”的要求理应得到满足。这就要求“真年份”酒的生产标准也应与消费者的认知接轨,决不能任由酒企各自表述、自由发挥。
5、 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应与国际接轨,认知应与消费者接轨。只有将“真年份”酒的生产标准与消费者的认知接轨,统一为“指酿造完成进入窖藏到灌装入瓶或入坛的时间”,消费者才能真正放心消费,同时只有标准与国际接轨了,才有利于白酒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易于被国外消费者所接受。
专家建议:
1、 白酒企业如有陈年窖藏的,想打‘真年份’酒之牌无可厚非,但不具备这些条件的酒企就该禁足。市场监管部门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严格监管,规范销售,对概念性炒作、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必须根据相关法律依法处罚,从而达到淘汰虚假、正本清源之效。
2、 目前,国内有些白酒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消费者本意,开始对外发售“真实窖藏”真年份酒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前往调研总结,形成“真年份”酒标准后再向行业推广,促使我国“真年份”酒在规范中更好、更快地发展。
3、 建立由公证机关介入,从开坛到灌装等环节,进行全程保真并出具公证书,再加专家与质检机构、还有由第三方机构邀请与酒企无关的评酒专家的鉴别,最后交由保险公司等三重外部保障,同时由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真年份”酒的行业监管。
专家:酒水行业研究者,凤凰酒业智库专家 欧阳千里
专家观点:中国白酒年份标准与国际接轨不可行(来源:微信采访)
1、 中国白酒缺乏有效检测年份酒的技术手段。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曾推过鉴别白酒陈酿年份的方法,但并未得到行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毕竟中国地大物博,白酒的分类复杂,不同区域、不同香型的白酒原料、工艺及生态千差万别,一套标准很难鉴别所有的白酒。更别提与国际接轨了。
2、 中国白酒的勾调技艺复杂,产品的风味复杂,陈酿酒与新酒、调味酒的配比也是千差万别,很难统一,与国外的蒸馏酒也不一样,标准很难统一。
3、 不同酒企的贮存条件(环境、容器)不同,酒体老熟的速度也不同,使用同一方法验证所有香型白酒的年份也不科学。同时与国外的蒸馏酒的贮存环境、容器也不一样。
4、 中国白酒独有的发酵剂(酒曲)而与世界其他烈酒不同,却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削足适履”的尴尬。年份酒与国际接轨,或许“黄酒”更为合适,而不是白酒。
5、 瓶贮年份酒始终不能被市场买单。先后有不少酒企尝试标明“酿造年份、灌装年份”作为营销创新手法,但并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事实上,酒质的提升有赖于“陶坛”等贮存容器,而非包装密闭的“酒瓶”,跟国际其他蒸馏酒也无法接轨。
专家建议:
1、 白酒的国际化任重道远,本质上并不是“标准”的问题,而是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认同的问题。
2、 伴随着祖国国力的提升,白酒国际化水到渠成,正如日韩对中国白酒的认可远远超过欧美。
3、 中国白酒的年份酒首先应该先解决质量监管,再逐渐完善不同香型的标准,而非邯郸学步。
0人参与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