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亚高原|万德权:亚高原环境对运动训练影响与亚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构想

2023-02-06 19:42 中国经贸杂志  主页 > 趣旨 > 山地国际 > 天下山旅 > 九彩亚高原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 九彩亚高原 (栏头署书:乔惠民)
    ——国土名片网-天下口碑数据库小编芬儿、李浩、张杨点睛导读



亚高原环境对运动训练影响与亚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构想

2009-11-05 05:09万德权
中国经贸 2009年16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训练

 

万德权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并从亚高原环境和运动训练的角度,对亚高原环境对训练的影响作了客观的分析,为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浅析亚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亚高原;训练;高住低训;基地建设

一、高原与亚高原训练的现状

1高原与亚高原的界定

在医学上,高原是指使人体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的海拔3000m以上的地域,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为2000-2500m。对高原高度的划分国内外的标准很不一致,国内现有将1500~1880m称为亚高原者,由于在高原训练中,1500m是一个高度阈(Threshold Altitude),即超过此高度,人体的最大摄氧量将随高度的升高而呈直线下降,1500m以上的高原对机体的刺激程度较大,理论上和有关资料表明,认为500-2200m之间的地域应称为亚高原,亚高原训练适宜高度大都在1200-2200m之间。

2我国高原和亚高原训练基地情况

具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全国13个省区海拔在1500m以上的高原训练基地就达27个,其中云南昆明、青海多巴,甘肃榆中是我国有名的三大高原训练基地。而甘肃榆中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一个相互距离较近,海拔呈阶梯式递增,相对高差较大的高原训练基地群,在训练上有一定的优势。

高原训练因其可改善的氧能力,所以常应用于耐力性项目。近年来开展高原训练的项目以扩大到20多个奥运会参赛项目,更加重视科研支持,鉴于高原训练对机体负荷大,涉及各种各样因素,为了提高其成功率,许多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总之,高原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但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3高原研究情况简述

许多体育科技工作者和教练员,医务监督者将目光聚集到这个领域,并进行大量的研究实践,比如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学影响。美国学者Levine提出了高住低练法,即是让运动员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原,以得到低氧的刺激,而训练则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进行,使其能够以接近平原的大强度进行训练,解决了传统高原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是通过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内在潜能。但是研究又发现,HiLo训练缺乏低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强烈刺激,1999年又有学者提出了HiHiLo法,即居住和低强度训练都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进行,但高强度训练则在低海拔地区进行。此研究最大的发现是,优秀运动员在HiHiLo训练后平原3000m成绩明显提高,其机制主要是由于EPO刺激导致传递到外周组织的氧量增多,虽然在回到平原后血浆EPO浓度下降到平原的基础值,但HB浓度和网织红细胞仍是增加的。综合国内外对高原训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传统高原训练的利与弊,寻找更佳的方法,使运动员既能够得到足够的低氧刺激,又能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从而提高其运动能力。

二、亚高原环境对训练的优势分析

由于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人体机能的生理学响,从早期开展高原训练到现在,运用高原训练的项目仍以耐力项目为主。认为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能力,对返回平原后的肌工作有利。认为在高原训练期间,Hb水平受到缺氧的刺激将引起体内代偿性增加,受运动负荷的消耗而下降,另外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高原训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很难保持与平原相同的训练强度,从生理机能和运动训练相结合的角度来说,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能够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缺陷,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

研究结果显示,亚高原组男子和女子经亚高原训练和平原训练后,其最大深蹲力量得到较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明显大于高原组男子和女子。亚高原组的骨骼肌最大力量的提高明显大于高原组,尤以主要做功肌群的最大力量的提高更为明显,这对于提高赛艇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三、亚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构想

1自然环境与亚高原训练基地

云南海埂、贵州清镇、青海多巴之后,甘肃榆中是第四个国家高原训练基地,理论上和有关资料表明,亚高原训练的高度大都在1200~2200m之间,随着对亚高原训练作用的认识,在高原训练基地的选址上,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一个相互距离较近,海拔呈阶梯式分布,相对高差较大的高原训练基地群,比如甘肃亚高原基地的建设,以榆中为中心,兰州-榆中-兴隆山高原训练群落,海拔由1540m、1996m、2200m、2800m呈梯次递增,适宜开展阶梯式高原训练和穿梭式,高原训练基地所在地临洮县洮阳镇平均海拔1860米,是理想的亚高原体育训练地域。

2加强训练基地科研团队的建设

做好科技服务与保障,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高原训练科研监测工作站和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设想,并以为国家队及各省市运动队高原训练提供科研测试工作平台,有效整合高原训练科研监测数据,做好国家队高原训练科技保障工作。除继续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外,采用长期或短期相结合的办法,拟引进或聘用高学历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提高科研和服务水平。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和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在职科研医务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加强训练基地实验室建设

目前国际上的高原训练基地,在科研设施方面要采用包括生物力学(用二维物力学分析动作的位移、角度和速度、位置重力中心的分析),人体测量,医学生理评定等实验室的先进测试手段,要有具备一个高水平的体育科研单位所拥有的成套仪器和设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为运动员提供运动机能、体能监测、营养恢复和伤病治疗等科研康复措施,以满足我国今后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而且逐步向社会开放,开展骨伤科、运动创伤治疗等与运动医学有关的专业,充分发挥运动医学在运动损伤、康复治疗方面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服务。使成为集休闲娱乐、运动训练、健身、康复治疗等为一体的体育训练基地提供科技支持。

4加强高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

继续加强高原训练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提高高原训练的科研及服务水平,力争在今后5-10年内建成我国高原训练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基地。掌握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体质水平及发展规律,探索高原低氧环境下适用于不同群体的健身方法,指导科学健身和锻炼,预防和治疗各类急慢性高原疾病的发生,提高高原人群的健康和体质水平,以及保证高原旅行者的健康,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持续开展,促进高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5合理调整训练基地布局和资源配置

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大学、医学院合作,共同探讨高原训练机理以及人类低氧适应问题;加强青海、云南、甘肃、贵州等省间的高原训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我国高原训练的理论研究与科技服务水平;同时对西部其他省份适合建立亚高原训练基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如四川省的阿坝、甘孜、凉山等地也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优势,合理调整亚高原训练基地布局和资源的配置;充分利用各种基金和政策支持,完善亚高原训练基地的体育设施,成立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大学、运动队等组成领导小组,有组织地、经常性地向社会广泛筹措资金和器材,应充分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因地制宜,以满足高原训练的需要。在总局这个龙头的带领下进行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值得重视,如多巴基地修建田径馆、射击馆、游泳馆、运动员康复中心、重竞技馆、综合训练馆、运动员宿舍楼、路网和基地设施的建设方案得到体育总局的支持,基于对训练基地产业资源、管理机带和社会、经济效益的调查研究并做出了综合评估,提出了训练基地产业资源重组和产业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方案,并对训练基地管理模式、资源联盟体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