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育人的生成、内蕴、方法和价值
谢丽芳
(1.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旁征博引了中国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以下统称典故),其时间跨度之广,囊括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品类之繁,涉猎历代经史子集;所用方式之多,包含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叠加引用和化用等,形成了习近平大量用典的文化现象,具有个性强烈的“习式风格”。聚焦教育领域,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贺信和回信中,习近平针对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规律和特征大量用典,是用典育人的生动实践。本文主要选取习近平在教育领域的相关讲话、文章、贺信和回信等作为研究文本,探究其用典育人的生成逻辑、精神内涵、具体方法和价值意蕴,以期能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价值。
二、习近平用典育人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在教育领域的相关讲话、文章、贺信和回信中,对典故旁征博引、运用自如。习近平用典育人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讲话或文章等的历史厚度、增强论证力度、增添风格气度,还在于典故内含深刻意味。文化自信是习近平用典育人的时代要求,典故的育人特性是习近平用典育人的逻辑出发点,习近平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其用典育人的前提条件。
(一)文化自信是习近平用典育人的时代要求
时代呼唤文化自信。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绵五千多年而不曾中断的文明。从文化自信角度视之,整个中华文明史中我们始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历史的车轮行至明中后期,西方社会逐渐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对外扩张和殖民,以农耕自然经济为经济形态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衰落。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急剧丧失文化自信的历史,也是一部仁人志士奋力重建家园的历史。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文化自信同样面临危机。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得以重建家园,寻得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在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条件下,对文化自信的需求达到历史新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道出了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逻辑关联。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发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内含更基本、更深沉、更具持久力的高度的文化自信,这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用典育人就是以用典的方式让教育对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用典育人的背后是习近平对文化高度自信的彰显,也是其培养教育对象高度文化自信的匠心之所在。
(二)典故的育人特性是习近平用典育人的逻辑出发点
典故之所以能被后人喜闻乐见并自如运用于日常,关键在于其内含真善美相统一的特性。首先,典故起源于历史,产生于历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历史实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关系时所凝聚的集体智慧,内含客观真理性,揭示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哲理思想的丰富与深刻,都被典故以其浓缩历史智慧的优势展现了出来,人们往往以史为镜得到深刻思想启发。其次,典故内含价值导向性,蕴含着培根铸魂、崇德尚志和砥砺品格等道德功能,意蕴着中华一体的价值认同,涵养着家国情怀,指引人们向上向善。最后,典故内含艺术性,通过内容所蕴含的意境之美和外在形式结构之美,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内容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滋养心灵、润泽灵魂,是在追寻真理、崇德向善基础上达到的物我合一的美的精神境界;外在形式结构之美在于其整齐的结构特征,语言精炼、易于记忆,表义深广、格调高雅,受人喜爱。典故所蕴含的合真理性、合目的性、合艺术性的统一赋予了典故历久弥新的魅力。其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可以依现实需要不断找寻与挖掘出属于本时代的意蕴。这正是典故自带育人光芒之所在,也是习近平用典育人的逻辑出发点。
(三)习近平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其用典育人的前提条件
实践是思想的来源,多年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实践让习近平的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并起到了助推与巩固作用。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从政经历对习近平文化素养的升华起到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正面临复杂深刻的变化,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家的迅速发展壮大、国内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等,都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先做好自己的事。基于此,习近平就治国理政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把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尤其是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科学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提出有效方法,并模范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之上。这一系列的思想与实践有力印证着习近平深厚的文化素养,并对其文化素养的升华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习近平用典育人的精神内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习近平用典育人立足时代最前沿,着眼教育强国战略,结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特征与实际情况,突出彰显了以崇德、劝学、创新和奋斗为主的精神内涵。不仅引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倡导“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崇德精神
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璀璨的贡献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会形成耀眼的崇德精神,与中国古代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直接相关。这种结构范式势必会促使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产生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如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5。崇德才是中国人的人格追求。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94,以崇德精神作为人兽之分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崇德为价值取向的人格追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始终处于优先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德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继承与发展。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寄语青年群体“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出自《礼记》的《大学》篇,它是指由个人达到道德的觉悟,然后推己及人,最后达到至善境界的修身之道,具体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之道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道两条道路实现“止于至善”的修身境界。内圣是修身的方法,外王是修身的目的,通过内圣达到外王,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说:“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以“止于至善”的两条实现道路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私德、公德和大德的价值要求,表明具有凝聚共识、承载着“最大公约数”并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意义不言而喻。
(二)重视“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的劝学精神
劝学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先秦诸子纷起,他们著书立说,阐释自己的观点,广招弟子,勉励弟子勤奋学习。这些言论有的被弟子们记录整理,成了最早的劝学文。《论语》开篇就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荀子》首篇《劝学》专门系统深入论述有关学习的思想观点,《礼记》篇目《学记》则更加系统阐释了劝学思想。先秦劝学思想的形成为后世劝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开辟了先河并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诗词曲中也广泛涉猎珍惜韶华刻苦学习等劝学思想。整体而言,后世劝学思想兴盛与儒学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科举制度的大力推行、古风运动的兴起紧密相关,如唐代韩愈有《进学解》、明代王守仁有《传习录》、清代张之洞有《劝学篇》等等。我国古代劝学思想一脉相承,内容博大精深,形成了古代劝学思想体系,是古代知识分子治学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世界迅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等时代特征,赓续民族优良传统,在许多场合大力倡导学习,并以自身学习经历深入劝学。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以《朱舜水集·劝学》中的“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说明新时代重视教育、劝勉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习近平尤其在教育领域的各类讲话中专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刻苦学习,寄语全体学生要下苦功夫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让学习成为时代风尚,形成新时代的劝学精神。用典劝学是新时代习近平用典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传统、开启时代劝学精神的有力载体。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明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有了丰富的学识,才能才会发挥作用;在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论述学习必须下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强调未来的教师更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在2016年4月26日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要求青年要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在2018年5月2 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寄语广大青年要珍惜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要求青年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习近平在有关教育的讲话中不断用典劝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是对自觉学习的大力呼唤,是对读书风尚的时代引领。以古人智慧育当代人才,用意之深,可见一斑。
(三)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究其缘由,正在于其内含生生不息、日新又新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推动了创新行为的自觉与持久,成为民族鲜活的个性。早在《诗经·大雅·文王》中就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10]364强调革新精神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周易》为源头形成创新求变的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8,要求人应效法自然不断进取、开拓创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11]682强调人应涵养革故鼎新、求新求变精神;“穷则变,变得通,通则久”[11]610说明面对常规的无法发展,必须改革创新以求新路。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追求创新的理论基础,被先秦诸子直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韩非子·五蠹》所言:“事异则备变”[12]789,强调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不能守旧,必须创新。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属于自己时代极其鲜明的个性,是创新精神的生动表现,如先秦诸子争鸣、汉魏风骨朗健、盛唐气象恢宏等等。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当下、回望历史、开创未来,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置创新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
MOTOREX公司专注于研制和生产高品质润滑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始终坚持传统和最新科技相结合的健康发展道路。今天,MOTOREX已发展成为瑞士最大、最富有创新力的润滑油技术公司。在MOTOREX品牌下,产品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油到添加剂等不同用途的1 500多种,其产品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环保无害而闻名。
在教育领域的各类讲话中,习近平多次强调创新精神对教育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精神。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礼记》中《大学》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寄语青年群体要勇于创新,该典故内含了动态反映自强不息、创造不止之义,契合了当今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深谙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其特征决定了对创新创造的孜孜追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客观规律,也要求青年必须主动适应时代,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创新精神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中,大力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正当其时。
(四)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奋斗精神
奋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奋斗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尝苦难而生生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更是一部奋斗史。我国上古神话其实就是一部部关于我们祖先奋斗的史诗。为了战胜来自自然的危胁,他们与天地抗争,演绎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一部部关于奋斗的史诗。这些与天地抗争的奋斗精神已内化为民族基因融入于中华儿女的血脉。如孔子提倡“发愤忘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等等。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13]新时代,习近平赓续奋斗优良传统,着眼现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而奋斗精神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魂。
新时代,把奋斗精神融入对教育对象的教育过程是站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继承民族基因的深度,以及涵养自身品格的厚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战略安排。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和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中,习近平都以“行百里者半九十”阐明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越要努力奋斗的深刻道理;且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还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告诉青年群体人生的美好是奋斗出来的。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寄语全体师生要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在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引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诫青年群体必须担当时代大任,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在2016年4月26日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引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强调青年的人生很长,要坚持奋斗,持续奋斗;在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2020年7月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们的回信中引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要经受磨炼,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时代是为梦想奋斗的时代,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借典故的力量激发时代精神,以时代精神拓展奋斗内涵,奋斗精神才延绵不断,历久弥新。
四、习近平用典育人的具体方法
育人方法的问题是指过河时坐船或搭桥的问题。它不仅能使育人的其他要素相互连接起来,还会激活与调动其他要素,最终达到育人效果。习近平用典育人的方法囊括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格局意识法,“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立志激励法,“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自我修养法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思行统一法等四种方法。四种方法是习近平对中国古代育人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立足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教育对象成长成才规律和特征,巧妙引入并创造性运用传统智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开启了新时代育人方法的新篇章。
(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格局意识法
格局意识是关于人的眼界、胸襟、胆识和追求等内在布局的思想意识。在教育领域的众多讲话与回信中,习近平常以大格局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要有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实现途径中。在2013年5月2日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14]。所引经典出自《欧阳修全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15]301欧阳修认为易经有大小之别,只有明白了《易经》的大道理才可通达《易经》各卦的小道理,得大才能兼小。
习近平取其精要,将其转化为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与方法,即树立格局意识。只有融个人理想到国家与民族事业中,个人才能成就事业。“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何者为大?中国梦为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历史证明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鸦片战争时期他们积极探寻国家生存发展之道,新民主主义时期他们满怀革命理想冲锋陷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又是他们深入基层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是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梦之队”。何者为小?个人梦为小。如何实现个人梦?习近平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新时代是有梦的时代,也是实现梦想的时代,但只有树立“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格局意识,个人梦才能顺利实现。同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16],无数的个人梦才能铸就国家梦。树立大格局意识,必须科学把握个人梦与国家梦之间的关系,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立志激励法
志者,心之所向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激发人的自觉性、鼓励人们立大志便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教育的有效方法。崇尚立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习近平借用典故浓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优势,依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特征,在教育领域的相关讲话、回信中以直接引用、叠加引用和转用等多种方式大量用典,以达到有效激励教育对象的育人效果。
立志不是抽象飘缈的,它体现于人生理想信念等相关内容中。在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直接引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青年学子要立志勤学;在2016年4月26日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直接引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告诫青年要有志向,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敢作敢为;在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叠加引用经典“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明立志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转用“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说明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中直接引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说明青年的人生目标不同,职业选择就会不同,要志存高远,激发潜力;在2020年7月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们回信中直接引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强调青年要志存高远、知难而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总体观之,习近平几乎在每年给青年学生的讲话或回信中都会以典故的形式激励青年学生立志,其深刻内涵在于作为心之所向的志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教育对象内心的真正转变。作为心之所向的志一旦被立,则意味着教育对象内心的真正转变与坚守,表征着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立志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自我修养法
自我修养是受教育者为了完善自我品德而自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实践活动,突出其自觉性与主体性,是我国古代历来重视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17]286。由此形成了向内探求的突出主体性的基本精神,而性善的价值取向成了中国人对人性尊严的强调与期待。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反省,积极改过。《礼记·大学》中所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在独处时要严于律己,突出践履道德的自觉和主动。自我修养成为儒家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前提,成为理想人格的写照。
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自我教育才是内因。习近平深谙突出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古代自我道德修养方法的重大价值,创造性地运用了此方法,并多次提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强调道德养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广大青年“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1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意为学好难似登山,学坏易似山崩,是古代劝世箴言。习近平曾在其他各个场合引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典故都表达了此意。在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014年“六一”前夕在北京民族小学召开的座谈会上引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学习榜样的自我教育意义。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习近平积极吸取我国古代道德修养方法,以典故的形式生动阐释自我修养的深刻内涵,以达到自我修养的目标。
(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思行统一法
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主张在处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关系时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学思要结合,但要以学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66。荀子也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9]9。学思结合最终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正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1,要广泛地学习,审慎地探问,缜密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践行,通过相互贯通的五个递进阶段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一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新时代,习近平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传统教育思想,而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教育对象发展规律和实际状况进行了创造性改变和创新性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讲话中多次提出学思行相统一的育人方法。在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基于大学生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信息时代思潮的激荡、社会的鱼龙混杂、个人学业情感职业等多方面考量,习近平转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善于思考就会明辨是非,明辨是非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直接引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学习、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认为三者相辅相成,知是前提、基础,行是关键、目标,学思行要统一;又直接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6]强调实践的关键性作用,只有通过实践,知识才可转化为能力。而真正的成功在于“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久久为功和滴水穿石的实践毅力。整体观之,习近平不仅提出要在学习中坚持学思行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而且把它拓展至处理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全新领域。
五、习近平用典育人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用典育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价值意蕴。从文化角度而言,既古为今用,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智慧,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的相互贯通;又以文化人,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既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又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整体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气质。
(一)传承与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
典故具有连结历史与现实的作用,既内蕴深厚的历史内涵,又契合现实,彰显着思想的现代性、启发性。习近平用典育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智慧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其所蕴含的崇德、劝学、创新和奋斗精神,抑或是其所运用的格局意识法、立志激励法、自我修养法和学思行统一法,无一不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紧扣现实育人需求,赋予典故新的时代内涵,不仅以他自身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而且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进一步而言,习近平用典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典故内含极强的文化穿透力,能够穿越古今,历久弥新。究其原因,在于典故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土壤,聚合了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经验,揭示了人们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经过不断地运用与升华,成为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生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着民族共识。习近平用典育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效释放了典故的文化穿透力,让带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民族共识启迪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达到了以文育之的效果,从而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崇德向善、求真求美的人文素养。
(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典故承载着历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启发性,可以说它是“一种经过历史传承和实践检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习近平用典育人的背后,不仅是他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于当代教育的文化自觉,更是运用中国古代育人智慧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成功育人实践。每一个典故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理、内含着深沉的价值追求、凝结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真理性、价值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所蕴含的真理性在于其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并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证明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价值性在于典故所含内容具有导向性,引导人们追寻向上向善的美好品格,创建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们成为更好的社会人。艺术性在于典故所含人文性内容有利于净化人们心灵,升华人们精神境界,给予人们美的精神享受。典故的以上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多层次性耦合。习近平用典育人便是充分发挥了典故内容的以上特性,融其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宽度,更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从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三)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用典育人,是基于语言文字载体进行的出于传统又高于传统的育人活动。习近平用典育人的成功还在于其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枯燥的话语表达方式,把深奥的思想与哲理以典故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做到言简义丰,又获得教育对象的普遍喜爱。
从教育者角度而言,用典育人实现了两次话语转化:第一次话语转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中系统吸收文本的经典,转为为我所有;第二次话语转化是立足时代需求,结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特征和实际情况,把为我所有的文本经典转为为我所用。因此,用典育人的前提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转化,在于知典懂典用典,养成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习近平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时代之需、现实之要,实现了用典育人的两次话语转化。转化的自如增强了话语说服力和表现力,与整个话语表达的相得益彰又形成了其独具魅力的话语风格。从教育对象角度而言,习近平用典育人的话语表达方式深受教育对象喜爱,从而有效实现了育人内容的入脑入心。究其缘由,首先在于习近平以自身的传统文化魅力感染了教育对象;其次在于习近平抓取有关反映教育对象发展规律与实际特征的典故启发之、引导之、涵养之,获得了教育对象心理上的认可;最后在于习近平对典故的运用,使得育人话语的表达不仅仅更加有理有力,而且更加凸显出生动饱满的情感,以典故作为载体表达情感话语,推动了教育对象情感上的认同。习近平用典育人是一门鲜活的育人艺术,不仅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了学科气质,还从各个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丰厚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