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典英译探究(作者:龚沁怡

2023-03-29 19:16 长江丛刊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典英译探究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 

 

■龚沁怡/华东交通大学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自中共十八大上任以来,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观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治国理政》)一书中收录了他于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间所发表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著作。该书不仅深刻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也在字里行间通过不断用典传递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既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杰作,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其英译本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与原文同步编译出版,一经上市发行,便引起了国外各界的热切关注,对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和传统的中国文化经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治国理政》用典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喜爱用典,常在谈话和文章中大量引用典故,这已经成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习近平用典》一书中,习近平的典故引用被精细地分为十三类,分别为《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 》、《天 下 》、《廉 政 》、《信 念 》、《创新》、《法治》、《辩证》,引文多来自《论语》、《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思想,虽引用的是传统之经典,却解决的是今时之问题,不仅为严肃的政治语言注入古典的魅力,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的文明智慧。

习近平用典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体系,可以尝试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阐释[1]。从思想内容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典故引用多来自于传统经典。其中不仅有治世之道,还包含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比如个人品性的培养和提升,待人接物的智慧与礼仪,以及倡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且每每提及这些经典,文中都强调“自古便有”,无不透露出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的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曲阜孔府时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名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他的旁征博引不是偶然:一方面,我们党历来便懂得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声音,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向世界传达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从语言形式来看,典故多为诗词文言,讲究对仗工整,言辞华丽,且无论是诗词抑或文言,都会为了语言形式而模糊语言的逻辑,需要读者自行体会其中联系。与之相反,英语则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句与句之间通常以逻辑关联词连接,明确表明转折、让步、对比等逻辑关系,这一不同在用典的翻译过程中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三、《治国理政》用典的翻译方法

(一)形式的兼顾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的诗词文言讲究形神兼备,文章词句所传达的精神内容固然重要,但对以何种手段传达、表现的形式又是如何也是十分讲究的。用白话讲道理固然可行,但若是能够行文工整、字句对仗,则更能显示出著作者的水平和功底。在中译英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形式的巨大差异,“形”通常是最难以保留的,而在《治国理政》的英译本中,却不难发现许多用典被译成英文后,依然留有中文里字句对仗的痕迹。

例1:学如弓弩,才如箭簇。

Learning is the bow, while competence is the arrow.

例2: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 wise man changes his way as circumstances change; a knowledgeable person alters his means as times evolve.

例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The sharpness of a sword results from repeated grinding, while the fragrance of plum blossom comes from frigid weather.

例1中的“学如弓弩,才如箭簇”引自于袁枚的《续诗品·尚识》。该句中以射箭为喻,将学习的过程比作拉弓,学习的成果比作射出的箭簇。而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中西方通有的武器,这样的比喻即使直译为英语,也能让英语读者清楚地明白原句的用意。例2、例3与例1则有所不同,在这两个例子当中,语义是有重复的,“明者因时而变”与“知者随事而制”是同一个意思,“宝剑锋从磨砺出”与“梅花香自苦寒来”尽管意象不同,但其表达的内涵也是相同的。英语表达重简洁明了,认为重复的词句有冗赘之嫌,因此一般遇上中文原文里有重复意义的词句,翻译时都会做删减处理。然而对于用典翻译,使用的翻译方法却有所不同。译文里不仅没有删除重复的词句,甚至前后句的内容和字数都是一一对应的,例如“a wise man”对“a knowledgeable person”,“changes”对“alters”,“his way”对“his means”,“as circumstances change” 对“as times evolve”。这种即使可能会违背目的语读者习惯也要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说明了译者对原文典故的重视,翻译它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曲意逢迎,而是为了展示中文原有的语言风格和用语习惯。

(二)补充说明

汉语文章尤其是古文有尚简之风,具体体现在用词之简和文法之简中[3]。而英语里文法严谨,讲究逻辑,对于中文原文里删减的内容,通常要在译文里进行补充。

例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Just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time will show a person’s sincerity.

例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The ocean is vast because it refuses no rivers.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均为汉语里惯常使用的引用,然在日常使用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两句话里实际上是省略了一些逻辑关系的。比如例5中很明显,省略了因果关系。而例4中“路遥知马力”与“日久见人心”也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利用“遥远路途能测试出马的脚力好赖”这一事实来例证“日子长远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因此译文中补充了一个“just as”,补足了两句之间的关系。

例6: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Proper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 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 and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for the country.

而在这一例中,译文还需对原文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此处的“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四种维度”,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其内容解释清楚。

(三)替换

出于对原文典故的尊重,在用典翻译中采用的翻译方法大多为直译,旨在转达准确的内涵。前文所举的例子里大多意象是在中英双语中都有对应的,但若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意象,则只有退而求其次,需求能产生近似效果来进行替换。

例7:君子以义为质

A gentleman takes morality as his bedrock.

例8:水滴可以穿石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例7中“君子以义为质”援引于《论语·卫灵公》,意为君子以义作为根本。但若译为“foundation”则缺少一些语言的韵味,毕竟汉语中“质”与“根本”也是有着文言和白话的差别的。译者选择的“bedrock”(基岩)一词本身便能引申为“牢固基础”之意,比平铺直叙的“foundation”更具趣味。而例8的“水滴可以穿石”也没有直接译为“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而是采用了英语中意思相近的俚语,用砍树的意象取代石头,旨在贴近目的语读者。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没有很好地体现源语的文化,且译文中与原文一般在引言处使用了引号,一定程度上会让目的语读者认为此处引用的就是英文俚语。

四、结语

在《治国理政》一书的英译中,为了目的语读者能理解书本内容,翻译大多简洁明了,既没有对原文亦步亦趋,也没有谄媚地一味模仿译入语的用语习惯。其中用典的翻译更是大多都从尊重本国文化的角度出发,旨在展示文化特色、传播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