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与启示
张贤裕 吴从芳
大别山干部学院,河南 信阳 4655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区别其它民族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常好的成分或因素,在内容上包括从自然到社会和人类自身,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军事、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善于引用古代名言警句来表达治国理政的思想。习近平用典过程,其实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一、习近平用典的特点
善于用典、精于用典,是习近平话语体系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2]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用典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研究习近平用典,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从用典数量和频次上看,习近平用典呈现出用典“多”的特点
一是引用典故的数量多。从2012年担任总书记以来到2018年底,习近平在各种讲话、书信、文章、访谈、贺信等文稿中有1300多处引用古典名句,引用的各种古典名句达880多种。在担任地方领导期间,习近平就开始在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典故,据不完全统计,从1989年在福建工作起到2012年担任总书记期间,习近平引用古典名句有310处、280句。从1989年到2018年的30年间,习近平不间断地引用典故表达治国理政思想,在目前公开的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中,这30年习近平引用古典名句共有1600处、1100条,呈现出用典数量“多”的特点。二是多维用典。凌继尧在《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习近平话语体系风格研究》中分析到,习近平用典具有“多维用典”的特点。所谓多维用典,是指为说明治国理政的某一项决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角度、多侧面地引用一系列意思相互补充、相互拓展的原典;或者为了说明某一种理念,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引用一系列意思相同、相近的原典。[3]例如,习近平引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的典故,表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典故,强调要注重从基层培养锻炼选拔人才;引用“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的典故,强调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而要多层次、多侧面地了解干部;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的典故,说明对人才要量才而用、扬长避短。这些典故反映了习近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述用人、育人问题,这些用典相互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才观,属于多维用典。
(二)从用典范围上看,习近平用典具有用得“广”的特点
首先是用典时间跨度广,习近平引用了包括上自西周、春秋战国,下至清、民国、新中国的各个时期的典故,例如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化用《周易·系词下》中的句子,而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引用的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提出的“计利当计天下利”名典。其次是引用典故内容范围广,习近平引用的典故既包括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引用了墨子、老子以及名家、法家、兵家、道家、杂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妙语。除此以外,他还引用了易学、唐诗宋词、名臣奏议、名家笔记中的名言名句。这些典故既包括人们日常比较熟悉的像“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经典,也包括一些人们比较陌生的作品,例如战国时期尸佼的《尸子》。从中国古代对图书的分类看,习近平引用的典故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门类的经典,例如,引用的“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出自《左传》,属于“经部”;引用的“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汉书》,属于“史部”;引用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属于“子部”;引用的“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分别是陆游和杜荀鹤的作品,它们都是“集部”。再次是用典覆盖的领域范围广,习近平既引用典故来指导文化领域工作,又引用典故来阐述经济领域工作,既用典指导党内工作又用典开展外交工作。习近平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引用典故“以百姓之心为心”来说明要密切联系群众,强调要维护好群众利益。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管子·乘马》中“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用典具有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广泛”特点。
(三)从用典的形式上看,习近平用典不拘泥于形式,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呈现出用得“活”的特点
习近平引用典故并不是完全照搬照用,而是根据使用的具体语境进行一定转化、创新,这些转化和创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例如十九大报告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出自《战国策》,原典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通过这样的减字技巧,使这个典故更加符合现在的语言习惯,也更加符合十九大报告的文体和语言风格。2014年2月18日在会见台湾同胞时发表的《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典故,该典故出自《周易》,原句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将“二人”改为“兄弟”,拉近了大陆同胞同台湾同胞的距离,彰显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些转化和创新使得这些典故更加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习近平用典不仅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这些典故更加符合语言规范,同时他还常常古意新用,表现出典故不同于古意的时代特点。例如,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中用了“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典故。这个典故原典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出自西汉桓宽《盐铁论》,引用此典故时习近平改“世”为“事”,这是因为原典表达的意义是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过去,传统一脉相承,但是时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智慧的人要“随世而制”。而修改之后,这个典故用来说明亚洲各个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但是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因“事”而来,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习近平根据当前的语言习惯和具体的使用背景对经典名句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运用,体现了用典“活”的特点。
(四)从用典的效果上看,习近平用典呈现出用得“妙”的特点
所谓用得“妙”,就是用典贴切、恰到好处。习近平用典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效果,就是因为他的用典十分得体恰当。例如: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分别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雄关漫道真如铁”表达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道路上的艰辛,“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指我们党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了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这三句诗分别引用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李白的《行路难三首(其一)》,三句诗来源于三个不同出处,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意义,但是习近平引用它们来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十分形象、贴切,浑然天成,妙不可言。为了说明我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道理,习近平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说明中国政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表达我们需要以更包容的胸怀对待不同的文明,需要从不同的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共同面对人类的各种挑战。这样的用典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包容性特征,又阐述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效果非同凡响。习近平用典贴切而有力,“丝毫不露用典痕迹,做到‘用事不使人觉’,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4]
二、习近平用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一)习近平用典具有重塑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导向作用
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种文化区别于他种文化的独特标识。一种文化是否保持、坚守自己的传统,决定了该种文化是否有连续性,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能够存活下去[5]。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三次转变。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发起“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的大清算;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破旧立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6];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重视,逐渐出现了“国学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7]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些文件政策的密集出台,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有制度安排,出台法律法规等给予制度保障,同时需要典型示范和先进人物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是党和政府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实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是中国社会当前面对的现实问题。习近平用典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生动实践,重塑了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习近平用典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转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禀赋。中国历史发展表明,历史上每个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对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在中国历史上,周人创造性地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命题,他们对于文化之“新”与“旧”关系的提出和回答,触碰到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文化自觉问题。[8]从周人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命题、战国时秦国实行商鞅变法的“法治”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和魏孝文帝实施民族大融合政策,这些都是文化的创新。魏晋的玄学、宋朝的程朱理学、明清的心学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到了近代,西方列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对我国进行了文化入侵,另一方面我们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主动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先是学习先进的技术,接着学习他们的制度,最后学习他们的文化。于是,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把西方“民主”“科学”的观念引进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是在向西方学习文化的时候把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丢了;第二个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没有兼顾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9]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让其“鲜活起来”。习近平把名言警句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习近平用典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用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他在国务党务活动中大量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实际上是在发起一场新的文化革新,旨在恢复中国思想的主体性、自体性、原创性。[10]近代中国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学日本、学德国、学苏俄、学美国,导致在文化学术领域一些人言必称古希腊罗马,或言必称马列,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重视不足,严重影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习近平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引领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运用,通过用典彰显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习近平用典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比如“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治思想,“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的民本思想,“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要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效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当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习近平借用中国古代经典,立足现实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新的阐释。[11]
习近平用典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齐家的人生智慧。修身齐家是中华文化永远追求的主题。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引用了“吾日三省吾身”的经典名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经典名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引用了“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经典名句。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中的事从来都不是自家的私事。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引用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的典故,强调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体现了传统文化强调齐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用典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这包括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中庸思维等诸多思维方式。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明代思想家李贽“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的典故;《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战国尹文子:“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的典故。这些典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辩证思维。习近平多次引用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名典,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整体思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引用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典故。这些用典都展现了习近平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指导当今实践的智慧。
三、习近平用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做到知行合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生存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智慧,学以致用。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除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重要典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外,最重要的是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做到知行合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跟自己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首先,学习古人修身齐家的生活智慧。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励志修身的内容,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生活情趣和人生目标。人无志不立,事无恒不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向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十分丰富的有关立志修身的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情怀,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其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内容,可以用来指导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重要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原则。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仁爱思想、平等思想、法治思想是指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虽然这些思想提出的背景与今天不同,但对指导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维智慧。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思维方式的内容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可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扩宽视野和眼界,提升格局。在综论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有战略思维,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他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明思考问题要有整体思维、战略思维、战略眼光。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勉励文学艺术工作者要有历史视野,建树正确的史识、史才、史德。历史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利用历史思维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向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凡事从细处着手,把小事当作大事干,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有利于指导我们做事情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水滴石穿,垒土为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通过亲身体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键点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实行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一方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面的文字都活起来。[12]习近平用典就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习近平用典通过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方面。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强调的是使传统文化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是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创新,重点是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培育发展新的文化,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巩固与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也是为适应新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思想进行转化、改造、重建;既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也体现了原创性和时代性。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鉴别、取舍工作。习近平所讲“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来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中阐发的,本来就是将这种转化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13]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紧扣时代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社会上存在对传统文化的种种错误认识,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儒学复兴论等层出不穷。为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澄清错误认识。“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复兴儒教、以中华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揣测,既不懂中国历史,也无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贻害匪浅。”[14]因此,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把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统一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要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具体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要达到振奋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坚持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是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世界,为了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和快乐的源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目的是为了推动文化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这样的社会实践给文化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提供了文化基础。
习近平用典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而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习近平用典启示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时刻紧扣时代主题,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融入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中;要坚持知行合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