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邢爽: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价值与实施策略

2023-03-29 18:18 长沙大学学报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价值与实施策略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邢 爽

(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浑化无迹,深刻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达相得益彰,展现了深邃的思想魅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用典(简称“用典”)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率先垂范。深入挖掘“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资源内容,认真探索“用典”育人的实施策略,对统筹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 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用典是对中华优秀道德品质、文化精髓的发扬。把“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入开展“用典”的育人实践,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对于提升思政课的理论底蕴、丰富思政课内容、完善体系、增强鲜活性、全面提升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整合各家思想,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去,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也体现了他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实践不断取得胜利,很多学生在传统思政课堂结束之后,有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然而,受传统文化修养不足所限,学生们普遍存在对典故的历史背景、哲学寓意、现实意义把握不准的情况,难以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因此,指导学生学习“用典”的思想基础、理论逻辑、特色精蕴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使之入脑入心。

(二)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164习近平用典善于去除糟粕、取其精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得以发扬,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习近平用典主题微宣讲、习近平用典主题研究性学习等育人活动已初步展开,但融入教学的形式还不够丰富,“用典”对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效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开展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发掘习近平用典的育人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人格,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2]。具备健全的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引用古代文化经典,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范例。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优秀品格也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学习“用典”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二 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选择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两辑《习近平用典》把“用典”归纳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含:忧民乐民、安民富民的敬民思想,为政以德、日夜思政的为政思想,修心治身、尚德弘毅的立德思想,检身从善、思齐自省的修身思想,惟志惟勤、避虚就实的笃行思想,好知乐知、崇尚勤学、注重积累的劝学思想,兴邦任贤、知人爱才的任贤思想,计天下利、求同存异、胸怀天下的思想,勤勉奉公、防微杜渐的廉政思想,忧国立志、自强不息的信念理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奉法强国、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居安思危、谋划全局的辩证思想,天下为公、各得其生的治理思想,以古鉴今、昭前惕后的历史思想,情经辞纬、观变须臾的文学思想等。《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历史”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3]334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五门主干课程,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呈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用典”都是教育青年以史为鉴的重要养料。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并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大学生要具备家国情怀。“先忧后乐”的实质就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大学生来说,爱国就是要坚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价值理念,以担当精神去践行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同向的人生规划。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典故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国报国。

(二)“敬民”与为民情怀的培育

中华文明历来秉承以民为根本、以公为要义、以国为依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用典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主体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3]67他多次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为民情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用典”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敬民、爱民、为民的民本情怀。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引用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一典,肯定大学毕业生到边疆基层工作的人生选择,鼓励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人生志向。

(三)“天下”与使命担当精神的培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阶段的思政课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为万世开太平”等典故鼓励广大青年要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求同存异,天下一家”等典故多用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阐述,旨在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对一些国家背道而驰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也借用了《管子》中的经典之句,“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用典”以中华历史典故诠释了当下时事热点问题。在思政课中加强“用典”内容的教学,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局势面前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发展之大势,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担当时代使命。

(四)“信念”与奋斗精神的培育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3]335他多次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典故告诫广大青年,“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1]52。习近平总书记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等典故来激励广大青年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激励广大青年要坚定在“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3]336的信念。“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贤而贤矣”“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等“用典”都是培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的丰富养料。

(五)“修身”与人格修养的提升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3]33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人才“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慎独慎微”等,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故为大学生修身立德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大学生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养料,在内省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明大义、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深度的人生。

(六)“笃行”与实干精神的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既是对中国传统笃行思想的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运用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用“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阐述实干精神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应该多创造机会让青年学生们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把握自己”。他还多次用典鼓励青年要靠本领成就事业,如“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等“用典”都是此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努力学习,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勇于实践,知行合一,努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 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将习近平用典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运用中,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新要求和思政课改革“八个相统一”的标准,合理、有机地融入“用典”内容,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全方位提升育人成效。

(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树立“用典”育人的价值理念

要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融合、共生共长的协同育人价值的认识,树立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加强“用典”的理论阐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弄懂,把习近平用典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关系理清,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不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入探究习近平用典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的内在契合点;精准发掘习近平用典的育人源泉,实现“用典”育人要素与思政课内容的有机结合;加大“用典”的资源供给。如在“原理”课程中,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时,以“忧民之思”的理念丰富唯物史观,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忧民之思”与“人民至上”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理路,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推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探索“用典”育人的有机融合模式

要不断创新“用典”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课后阅读指导、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传统文化选修课四个模块的有机融合模式,推动“用典”育人与新时代中国的实践融为一体。思政课教师要在改革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实现内外关联、密切协调、互动互助。课上加强“用典”内容的深度融入,课后创建理论学习社团,指导学生定期开展学习“用典”的分享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开展游学参观、实践宣讲、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丰富学习形式;积极开设国学选修课、传统文化选修课等课程,拓展教学渠道;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场教学,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多维度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三)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丰富“用典”育人的多维技术手段

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VR等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课堂、思政“金课”等高质量课程的建设;同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促进特色思政课程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思政课堂的信息化生态圈。一方面,拓展在线课程管理平台的学习资源,提供《习近平用典》第一季、第二季及百家讲坛《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视频资源,积极编写“用典”的案例集,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补充线上教学内容,以最新的“用典”微点评及时辅助学生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习近平用典特色实践育人活动,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开展习近平用典微宣讲比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展“用典”VR技术微视频制作大赛,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以“习近平用典与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贴近学生的专业和实际,让学生从“用典”中汲取精神力量。

(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用典”育人的双向效果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针对学生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发挥主导性作用。创新统一考试与个性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增加特色模块育人成效评价机制的科学性研究和实践,以评促学;重视信息化教学,分类施教、因材施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此外,思政课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领路人”,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和育人底气,夯实传统文化底蕴,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立德当表率,不断提升人格魅力,以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正气”带动和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用典”精髓和深刻的理论转为科学的实践,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使“用典”育人焕发新的生机。

四 结语

将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发展思政课教学理念、改革话语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迫切要求和重要路径,是把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培养青年文化创造力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使然。我们要利用好习近平用典资源,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