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七政七心”对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启示
熊作余
摘要:“习近平用典”是古代典籍的精髓,承载着治国为政之道。领导干部要牢记“七政七心”,即秉持天下之政,恪守和合之心;牢记民生之政,不忘为民之心;立足明德之政,涵养立德之心;推进法治之政,根植法治之心;探寻时代之政,熔铸时代之心;推崇贤人之政,胸怀贤人之心;践行为学之政,立志为学之心,汲取为政智慧,提升执政素养。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 领导干部 治国理政
“习近平用典”是中华优秀传统典籍的精髓,承载着大量的治国为政之道。截至目前,通过对7年来、1200多篇、360余万字的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原文)”归纳统计分析,选取出清代以前、有据可依、有文可查、不重复计算的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中华优秀传统典籍语句609则(如果单则重复计算1869条),这比《习近平用典》(第一辑135则和第二辑148则)283则的一倍还要多。我们从“习近平用典”中总结出“七政七心”,以期新时代领导干部能够汲取为政智慧,提升执政能力。
一、秉持天下之政,恪守和合之心
按照《习近平用典》的篇章体例,“天下”引用频次最高,共计85则、474次,其余的为治理(为政)83则、217次;辩证64则、145次;修身(立德)80则、206次;信念40则、129次;文学40则、75次;笃行39则、141次;劝学33则、92次;廉政30则、75次;敬民28则、85次;创新24则、86次;任贤23则、53次;法治23则、60次;历史17则、31次。“习近平用典”中的“天下”篇,突出了天下大同、和睦相处的理念。一是强调“和合之道”,如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二是强调“和而不同”,如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习近平用典”中的“天下”理念,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因,这对领导干部如何应对世界文化多元提供了有益借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的一种体现。”“习近平用典”揭示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在百年屈辱中奋勇前行、积极探索救亡兴邦的规律过程中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面向世界文化中,立足传统文化,保持中国本色,传承公正无私、自尊自强、合作共赢、知恩图报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二、牢记民生之政,不忘为民之心
“习近平用典”中的28则、85次“敬民”,反映了源远流长的“民惟邦本”思想。一是富民,就是让人民富裕,如果统治者要实行教化,想让人民知荣辱、懂得并践行礼仪,那么一定要让人民先富而后教。二是利民,就是为官者要给予人民利益,而不要与民争利。三是顺民,就是要顺应民心。四是乐民,就是要知晓人民的忧乐,解忧消愁。五是爱民,就是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护人民。
“习近平用典”中的“为民”理念,深深地反映了人民至上的精神,这对领导干部为谁担当、为谁服务提供了有益启示。领导干部要全心为民担当,察民情、解民忧。古代的官吏尚能为民造福,更何况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免费医疗,适时推进复工复产,狠抓“六稳”“六保”,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三、立足明德之政,涵养立德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习近平用典”中修德80则、206次,而中华传统文化最强调的就是“德”,经过“明明德”的教化,实现正己化人、崇德向善、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价值观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
“习近平用典”蕴含的明德理念,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给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为政以德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辨别中华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传统价值观才能定为“优秀”。二是要坚持修德养性。领导干部要汲取传统价值理念精华,要忠诚于党,一心为公,清廉自守,力戒“德不当位、功不当禄、能不当官”。
四、推进法治之政,根植法治之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传承千载,《资治通鉴》《群书治要》等均有“治”字,不仅强调德治,而且注重法治。“习近平用典”中的法治23则、60次,蕴含着古人“以法治国”的理念,法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凸显,如商鞅变法、维新变法等。但是,中国传统社会以人治为主,“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一方面说的是法律制度因人或兴盛或荒废;另一方面说的是在“人治”的背景下“法制”的尴尬处境。所以古代的尊德崇法、德法并治,其实只是一种理想而已,这也从反面反映了推进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用典”中的法治理念,蕴含着“依法治国”的历史基因,这给领导干部如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坚持法治思维。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秉持法治思维,尊法守法,依法执政,为建设“法治政府”而贡献力量。二是坚持德法并治。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人治弊大,坚持德法并治,把德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五、探寻时代之政,熔铸时代之心
“习近平用典”展现了浓郁的“时代”理念,在引用的历史朝代中,春秋和战国时期最多,分别为126则和98则,其余的为西周16则、西汉44则、东汉19则、三国8则、西晋5则、东晋5则、南北朝15则、隋代2则、唐代82则、五代4则、北宋63则、南宋29则、金代1则、元代9则、明代43则、清代40则。在“习近平用典”的“时代”理念中,国家兴衰的经验和规律得到显现。首先,春秋战国战乱频仍,思想纷呈,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治乱提出了多种时代路径。其次,“習近平用典”中的“辉煌盛世”用典特别多,而且大多出自宋唐汉明清,这些朝代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历史上大一统并辉煌兴盛的时代,国家得到治理,人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用典”的“时代”理念,蕴含着国家社会兴衰变化的规律,这为领导干部如何解决“时代之问”提供了有益借鉴。所谓“时代之问”,就是每个时代要直面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领导干部,需要处理好 “新时代”的一系列问题和难题。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领导干部首先要聚焦时代热点、难点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地调研,并认真分析总结。最后根据调研分析,找准突破点,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二是坚持求新求变。领导干部要求新求异,从而打破固化思维,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转换。三是坚持辨证思考。领导干部要坚持辩证思维,善于从危机中看到生机。
六、推崇贤人之政,胸怀贤人之心
“习近平用典”中有史可考的作者180余人,其中引用的前10名作者中,儒家人物孔子最多,共计66则,其余的为孟子23则、荀子22则、司马迁19则、左丘明16则、老子14则、周文王14则、苏轼13则、韩非子10则、庄子9则、司马光9则、朱熹8则、墨子8则、曾子8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用典”中的作者多为“古圣先贤”,“圣贤之治”是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蕴含着古圣先贤的睿智哲思、高尚品德,“圣贤”的教化对于规范、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用典”特别强调賢人的重要性。
“习近平用典”中的“贤人”理念,彰显了“圣贤”的高尚道德、政治思想,能够为领导干部如何选贤任能提供有益启示。一是尊重人才。领导干部只有尊贤敬贤,才能够让人才心甘情愿的留下来。如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尚贤者,政之本也。”二是用才以德。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要以德为先,否则任用无德之人,必然会落得如齐桓公的下场。又如西汉飞将军李广英雄一世却不能封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诱杀800余名羌人,违背诚信。三是任贤有方。领导干部任用人才,一定要懂得用人的方法,如2018年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
七、常思为学之政,立志为学之心
“习近平用典”中有据可查的书籍300余篇,在引用的前10名出处中,儒家著作《论语》最多,共计49则,其余的为《孟子》23则、《荀子》22则、《史记》17则、《礼记》16则、《管子》13则、《左传》12则、《周易》11则、《韩非子》10则、《庄子》9则、《尚书》9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用典”在引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方面,《论语》居于首位,凸显了儒家思想文化的优势。一是“习近平用典”彰显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善于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熟悉历史、辩证思考,才能够明白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二是“习近平用典”善于在传承中创新,赋予古典诗词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用典”中的“为学”理念,承载着传承千年、古今通用的为政之道,可以为领导干部学习、践行知识提供有益启示。一是学有所思。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学习古典精华,从多个角度审视、思考,并从中汲取为政之道。二是学有所用。领导干部要学用结合,躬身笃行,克难攻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基金项目:2019-2020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课题“河南省‘古圣先贤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研究”(SKL—2019—1104)。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十八大以来中央文献汇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3.
[4]张庆花,陈秉公.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论思考——陈秉公教授访谈录[J].学术界,2017.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