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缘起、认知与镜鉴:习近平用典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价值(作者:黄 超, 范雪莹

2023-03-29 23:27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缘起、认知与镜鉴:习近平用典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价值

 

 

黄 超, 范雪莹

(1.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2.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传承优秀历史典故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之媒,是树立文化自信之本,是培育时代新人之要。习近平同志作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的领导人,其演讲、讲话、谈话、发言对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涉及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重大场合中阐明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习近平同志都善于旁征博引历史典故,并赋予其时代新意,充分展现了他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深入研究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对积极回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使命和期待,以及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学界围绕习近平用典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习总书记用典内容的收录和整理。如,陈锡喜等对习近平用典的话语特点进行了分析,他基于人民日报评论部主持汇编的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习近平用典(第二辑)系统阐发了习近平用典的历史来源、时代内涵及引用意义。二是对习近平用典的内涵、立场、特征、价值等内容的具体分析。关于习近平用典的内涵,李素军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赋予习近平用典厚重的精神内涵,其中革命、崇德和民本是其精神内涵的重要内容[1]。关于习近平用典的当代价值,李美荣从文化角度指出,习近平用典对于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2]。关于习近平用典的根本立场,龚锦涛认为习近平用典从其价值立场上反映了崇高的人民情怀[3]。总而言之,以上研究虽就习近平用典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对习近平用典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多元价值研究尚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一个常提常新的系统工程,它关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笔者拟从习近平用典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系出发,在厘清习近平用典规律基础上,探析习近平用典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价值所在,以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深入发展。

一、 研究缘起:新时代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作为

历史典故是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言简义丰、意味深长的历史典故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厚重的文化支撑。推进优秀历史典故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青年文化自信、推进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之举。习近平用典是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的生动范例,深入挖掘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及当代启示,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意识形态功能和价值的时代要求。

(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4]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时代新人的培养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内涵式发展增强其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这种内涵式发展需要以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重要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将历史典故的文化精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之中,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道德情操的必要之举,又是对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有益尝试。一方面,将历史典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既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又可以融情于理,促进思想理论入脑、入心,厚植青年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推动历史典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使其既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又更加接地气,更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二)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的需要

“文化自信”自2014年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话语的高频词。文化自信的构建既与时代的发展诉求相衔接,又凸显出建构民族国家的现代意蕴。从内涵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从范畴来说,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高度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文化自信之“根”。中华历史典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成风化人、劝诫引导后人的重要使命。城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对未来”[6]。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更深厚、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 推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

只有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才能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要遵循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其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它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思政课要借助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使学生掌握完备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内容都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思政课必须遵循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坚持将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以科学的学理性服务于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贡献力量。及时、有效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也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深入挖掘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镜鉴意义,必将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动力,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价值。

二、 认知前提: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剖析

认识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是分析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多元价值的基本前提。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巧用历史典故,展现了中国气派,彰显了文化自信;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习近平善于借鉴历史典故的政治智慧与经验教训,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作为广大人民的良师益友,习近平善思历史典故中的为人处世原则,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作为拥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倡议者,习近平活用历史典故开展外交活动,推动了新时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一) 文化传承维度:以优秀历史典故彰显大国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4]历史典故是指在语言活动中所引用的一切业已发生过的、有确定文献依据并具有可溯源的历史背景的叙事内容或语言形式。它既可以表现为一个特定词语或成语,也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句诗词或一段叙述。历史典故经久传承,既象征历史的源远流长,也见证着文化的经久不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的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4]

优秀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习近平认为,“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7]。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习近平善于从国家层面的为官、为政、敬民思想到个人层面的为学、修身、立德实践中引经据典,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当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展示了大国领导人的文化自信。例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要善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他认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9]。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认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0]。

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对历史典故的灵活巧用,展现的是中国气派,彰显的是文化自信。在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习近平就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以历史典故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经典诗词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和圆梦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百年来仁人志士的“中国梦”。再如,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典故。同样一个典故,毛泽东曾用它来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习近平则用它来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程。历史方位不同,现实语境有别,但一以贯之的是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攻坚克难的豪迈气概和一往无前的奋斗激情。

(二) 国家治理维度:以优秀历史典故折射治国理政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源泉。以史鉴今是习近平个人思维方式的鲜明特点,也是其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无论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还是关乎内政、外交、国防,习近平的系列讲话无不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从其个人思维方式来看,习近平认为,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11]。因此,“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2]。

从其治国理政的特点看,习近平认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因而要注重对古人治国思想及规律的把握,以此观照当代治国理政实践。例如,中华传统文化讲求“修齐治平”,落脚于治国安民。习近平将这种理念融汇于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解中。他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政德建设,做到以上率下;以“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告诫千千万万家庭要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而努力。他通过“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治国信条指出治理国家要强本固基,而基础之牢固要靠实干。他借助“大邦者下流”表明中国所拥有的容纳天下百川的广博胸怀,勾勒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政治图景。

(三) 正己修身维度:以优秀历史典故凝练为人处世原则

历史典故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也给人以智慧启迪。习近平用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将历史典故予以呈现,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予以弘扬,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普通大众也能透过习近平的语言文字理解历史典故背后的经世致用之道,读后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乃至精神震撼。

一方面,习近平高度重视道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他认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否把握自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崇尚道德价值。他认为修身立德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他指出,“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13]。在他看来,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例如,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恪守做人的良知;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强调“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牢记个人作为一国国民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习近平认为,要从传统文化中领悟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使其成为个人修心之法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过程,但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焦虑心理等社会问题。无论是获得感的提升、幸福感的满足还是安全感的实现,都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和国民社会心态的现代化跟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社会问题。现代化的社会不仅需要有完备的外部治理体系,还需要有较强的国民自省能力。习近平多次引用典故谈及修心问题。例如,他曾引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等历史典故,劝诫人们以审慎的态度辨别是非,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得失,以道义的标准权衡义利,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总之,习近平不仅善于从历史典故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还善于以历史典故阐明修身与修心的人生哲理,生动诠释了优秀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

(四) 文明互鉴维度:以优秀历史典故拉近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糅合于不同场合的演讲和发言中,以极高的辨识度、自然的亲和力、流畅的表现力阐明了中国外交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促成了中华文化与不同国度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独特风采,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国崛起的精神力量。

首先,平等对待世界不同文明。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都有其发展特点,要以“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在习近平看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文明冲突,不同文明就可以实现和谐共生。同时,在国际交往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其次,正确平衡国家交往的义利关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华文化始终持有的胸怀和气魄。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认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14]。坚持义利统一是中国在与别国交往时秉持的外交理念。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在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密切交往的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应该共享世界发展成果。各国共同发展是世界更好发展的基础。“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等思维和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最后,以“和为贵”为原则处理国家间的利益和矛盾。中华民族历来有“尚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共同构成了中华崇尚和平外交的历史基因。中国历代先贤也早就认识到战争不得民心、王道优于霸道的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认为,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黩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持久的稳定,坚守道义才能赢得共同的安全。在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的新时代,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和平发展。

三、 有益借鉴:习近平用典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将历史典故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认真结合习近平用典的内在规律,借助优秀历史典故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因时而变、因人而新

一方面,习近平用典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彰显时代性。“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5]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要求,彰显时代精神。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5]。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成为其重要的时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典故承载着传承历史、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将典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重温富含教益的历史故事和富含哲理的圣贤之言,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经验,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习近平用典以朴素、大众化的话语风格传播中华文化魅力,讲述中华文明故事,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体现人文性。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可以夯实人的文化底蕴,净化人的思想情感,升华人的精神境界。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期,处世经验少但可塑性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彰显人文性,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和话语体系,引导他们通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热爱、认同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行为问题,逐步形成崇高的道德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并藉此将思想、道德、文化、审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传统典故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生命情怀和审美情趣,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要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核心

习近平对于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旁征博引与独到阐释,既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要义,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时代方向。纵观目前已经公开的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内容,其用典核心要义主要集中于“爱国与敬民”“修德与守法”“守正与创新”等三个维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要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与敬民观念为核心。“精忠报国”是习近平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在习近平看来,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而言,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16]。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到“以百姓之心为心”,从《之江新语》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到新时代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习近平认为,爱国和敬民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他要求青年学生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只有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爱国与敬民教育必须立足民族性,注重开放性,突出时代性,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新理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要以培养青年学生的修德与守法观念为核心。道德与法律是国家治理的两种手段,是自律与他律两种治理状态实现的基础。习近平在运用历史典故时多次谈到修德与守法问题。关于修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德之不厚,行将不远”。关于如何修德的问题,习近平认为要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历史典故中的经典故事与思政课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使青年学生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使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历史典故中的道德资源为媒介,赋予其时代新意,以此陶冶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操,锤炼其道德意志,引导青年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法治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信仰。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人们树立法治信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法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要着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学法、用法、护法、守法的现代公民,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要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守正与创新观念为核心。

守正,是基本底线。关于守正问题,习近平认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7]。那么,什么是当代中国的“根”与“源”?概括地说,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用典无论是为了彰显文化自信,还是为了表明治国理政理念,抑或是启迪后俊为人处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论改革如何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无论内容和形式如何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都要坚持政治性这一首要属性,都要围绕坚定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这个中心。

创新,是应变之法。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习近平认为,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思想,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青年学生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于,守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前提,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守正的关键。没有守正,青年学生就会失去正确方向;没有创新,青年学生就会陷入固步自封的狭小境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要彰显政治要求,但要注意将政治性内容纳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轨道上来,使政治性与生活性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改革创新。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接地气”的全人教育。利用好优秀历史典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历史典故的时代价值,借助历史典故的故事性、说理性和趣味性,提高传统文化的解释力、生命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生的亲切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习近平引经据典的内容涉及诸多方法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带来诸多启示。习近平认为,新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也应该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第一,以文化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首先是凝练以文化人的核心元素。习近平认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9]。价值引领是以文化人之旨归,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给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文化张力。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无论何时都具有永不褪色的育人价值。习近平用典围绕历史典故的时代价值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指明了改革方向。其次是在以文化人的教学情境中注重启迪学生因时而化、因事而化。历史、现实与未来是相通的。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在学习中提高思考能力,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只有将历史典故与时代背景、现实事件结合起来,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才能更好地体悟文化经典的时代魅力,领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智慧。

第二,典型示范,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习近平经常利用历史典故背后的人物故事,以达到借故喻今的目的。例如,在《知之深 爱之切》中,习近平用唐太宗不拘一格用马周的典故说明人才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慧眼识人、善于用才。在《之江新语》中,用“天子守国门”的典故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作为,做到守土有责。以历史典故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容易引发思考、鼓舞人心,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杂、政治性强,与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拉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化、大众化,用时代的话语、民族的语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娓娓道来、生动形象的时代话语、传播形式触动学生心底的价值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借用中国历史话语是为了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因而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要注意话语的语境转化,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第三,研习经典,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教育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双向互动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既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性,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主体性,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2014年习近平在澳门大学考察时曾说到,他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经典阅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改革有效融合的知识前提。引导青年学生自主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培养其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研习经典“就要学习和汲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10],自觉养成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其次,研习经典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或作为借鉴,或引以为戒,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做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第四,实践养成,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注重实践养成,坚持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更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启示。习近平曾引用“听其言而观其行”等典故说明身体力行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行动,青年学生才能不断超越自身局限,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开展社会实践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对传统文化经典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具体来说,这种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微课比赛、演讲比赛、文化展示活动,将传承文化经典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支撑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校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博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教师讲解经典,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文化经典的思想精髓;通过各类社会活动践行经典,与中华历史名村、名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考察学习中深化青年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总之,开展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必要形式,是联通课堂与课下的重要纽带。因此,要以各种形式将有关文化经典传承的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乘时代之东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历史典故既承载着中华文脉的历史记忆,又是当代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深入挖掘历史典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培养青年学生以史鉴今的历史视野、辩证分析的哲学视野、忧国忧民的国内视野、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