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异化角度探讨典籍翻译
——以《习近平用典》为例
周思瑜 曹琴琴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
1 前言
21世纪前,归化法一直是我国英语翻译界的重心。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国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存在“本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所以歪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俯拾皆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文化典籍英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而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学者从事中国典籍英译研究。其中以汪榕培教授为杰出代表的一批典籍翻译专家和学者在典籍英译理论研究方面所做的细致探索为后来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是必要的渠道。而极具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典籍著作是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因此为准确传播中国文化,在翻译策略上,译员必须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典籍翻译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化跨越式发展大背景下的重点研究课题。它就像一座桥梁,将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 归化、异化
在1995年发表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异化法”和“归化法”两个概念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即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为归宿,采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含义,旨在把源语本土化。异化是译者尽可能维持作者的原本意图,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保留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此展现异国民族语言风格特色。
3 英译策略及实例分析
典籍一般指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或指古代图书,如《左传》等。我们选用的《习近平谈用典》(以下简称为《用典》)一书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中用到的古代典籍、经典名句。《用典》一书在国内的发行反响热烈,具有极高的评价,对该书的英译也将展示当下中国典籍翻译的最高水平。本文将以归化和异化理论在语篇和遣词两个层面分析习近平著述及作品中出现的中国典籍语句及其翻译应有的处理方式。
3.1 从归化角度看——“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典籍英译若只是追求英文形式的转化,而忽略两种语言思维逻辑、文化背景以及句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那目标语读者很明显是无法理解这种译文的。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能使目标语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译者可以使用归化译法,让译文在风格、语言表达和句法结构等方面贴近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英语讲究明快简洁、逻辑严谨,在英译时,就要根据英文这一特点作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因此,我们从《用典》中挑选了部分引用典籍来探讨这一归化策略:
例1: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敬民篇)
译例1:So long as all God’s children be Relieved from hunger, free from cold,It cares not if, from wooded mountains It comes to vast sufferings untold.(王知还译)
译例2:Let people be well cared for And what do you care If you are dug up from the earth Through so many hardships.(丁祖馨译)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过为官的责任,真诚袒露了为民效力的愿望。王知还在译“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咏煤炭》)时采取的是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译法“苍生”一词翻译成“God’s children”迎合了西方人的宗教文化,体现了归化的译法,使读者能自然通畅地进行阅读。而丁祖馨的翻译相对平实,用语简单通俗,很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修身篇)
译:When we see men of worth, we should think of equaling them; when we see men of a contrary character, we should turn inwards and examine ourselves.(佚名)
该例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里仁》意思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贤”这一词描述的是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即“virtue and talent”。译文用 “worth” 更能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只要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都应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这种简明扼要的翻译方式,更能让读者清晰流畅地理解原文,看完后立即明白其意义。该译法说明了好的归化作品就是充分考虑进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以及表达习惯等因素。
例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笃行篇)
译例1:He who wants to accomplish a big and difficult undertaking should start with easier things first and make sure that all details are attended to. (佚名)
译例2:Crack the nut from a cut.Seek the land from a sand.(赵彦春 译)
该例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老子·第六十三章》表达做难事、做大事需从易事、小处着手的思想。例1就忠实的进行了该含义的翻译。“crack the nut” 引用于 “a tough (or hard) nut to crack” 表示棘手的问题或难处的人。“Seek the land from a sand.” 则源于William Black 的《A Grain of sand》一诗中的“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原文的意思,并借用了英美人熟知的文化背景知识,既能够体现源语言的意蕴,同时更加切合目标语言读者群的理解。这样地道的英文短句使译文既能“通情”,又显“达意”,达到了古典引语翻译所要求的简明特点以及与正文语境的一致性要求。因此以归化的方式英译典籍,则能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
以上例子说明,归化是翻译典籍的一个很好的处理模式,用“模仿”的方式在英语中找到与汉语内容和形式相对应的表达,以减少西方受众的认知障碍,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3.2 从异化角度看——“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就是通过较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及语言特征来保证原文的准确传递。所以在处理与文化相关内容时,异化策略可以优先考虑。而《用典》英译时,准确性是这类文献翻译的基本要求。其中的经典语句包含了众多中华思想,为中国文化所特有,这些是需要传递出去的“原味”。例如: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敬民篇)
译例1:Could I get mansions covering ten thousand miles,I’d house all scholars poor and make them beam with smiles.(许渊冲 译)
译例2:How I wish there are tens of millions of spacious mansions to protect all the poor scholars of the world from the attack of rain and wind, thus making them all happy and bold!(佚名)
该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许渊冲的翻译非常传神的再现了原文要表达的内容,即诗人宁苦自身以利众生的济世情怀,对于此句的翻译,除了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还要在风格上忠实于原文,“miles”和“smiles”体现出中文古诗的句式对仗以及句末的押韵。例1在形式上显出了条件关系,而汉语将逻辑关系隐藏在文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2句式冗长,还运用了感叹句的形式,用词不够简洁。相比之下,许先生的翻译更能传达出句子特有的中国文化。也更能传递我们的文化特色,真正的做到了信、达、雅。本文建议采用许先生的译法,在保留典籍传递的思想文化的同时,让海外人士领略中文的韵律之美。
例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信念篇)
译:As heaven maintains vigor through movements,a gentle man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for self-perfection.As earth's condition is receptive devotion,a gentle man should hold the outer world with broad mind.(李长全 译)
该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殷周至秦汉的《周易·乾卦》)并不能完全体现中文之意韵,如“gentlemen”一词很有英国特色,在西方人读来也很容易理解。但“君子”其内涵是“有道德,有操守的人”,而英语中的“gentlemen”的着重点则是“行为优雅,风度翩翩”。若将“君子”译为“man of moral integrity” 既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又能为西方人所接受。而“heaven”一词,又比较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再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来翻译,比较而言,这种翻译过于客观,失去了源语言中典籍与诗歌的韵味,也会误导西方读者认为中国人都是信仰基督教的,此时采用异化的策略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反而更好,既能够表达出“天”的含义,又能够构建文化中的共情,使目标语言读者产生共鸣与无限遐想。因此,我们在进行典籍英译的时候应尽量减少损害中华文化,相反应该努力张扬我们的文化个性,从而摆脱来自强势语言文化的羁绊。
例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笃行篇)
译:A huge tree that fills one's arm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a nine-storied tower rises from a heap of earth;(佚名)
该例的含义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其本意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因此可以看出该例采用了异化法,原原本本的表达出了典籍的字面意思,展现了中国古代学者的哲学思想,从身边细小事物琢磨出对人生的思考。对于“台”字的解释,在《说文解字》中写道“观四方而高者”;《尓雅·释宫》记载:“四方而高曰台”。而塔是高耸型点式建筑,可见,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台不同于塔。此处的“tower”应该为“platform”。由此可见,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够译出原文原作气息,同时又能揭示出不同文化中的各自深刻内涵。异化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易于失真的不足,从而彰显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
4 结语
本文本着探讨《用典》应有的翻译译策略,引用大量来自不同学者的译例,进行英汉、英英比较,说明文化差异是典籍翻译工作者应仔细考虑的一点,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调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过,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欢迎,以保留源语文化为原则的异化法在典籍英译方面已成为主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典籍翻译研究将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吸引无数学者探索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