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邓小龙: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读《习近平用典》

2023-03-29 23:06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读《习近平用典》

 

 

邓小龙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读《习近平用典》

邓小龙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

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约26万字,历时一年编写、校订,搜集了时间跨度长达27年的习近平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文章,包括《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2007年以来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从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每则典故采用解读、释义结合,解读部分阐述了习近平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解说古典名句的出处和义理。全书分为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辩证等13个篇章。编辑出版这部《习近平用典》,旨在对总书记用典进行追根溯源,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梳理《习近平用典》一书发现,习近平引用最多的是儒家经典名言,其中引用《论语》11次,《礼记》6次,《孟子》4次,《荀子》3次,《尚书》《二程集》等儒学经典著作也被多次引用。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全书收录他引用苏轼的地方达7次。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在《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句。

当前的中国,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治理千头万绪,深化改革繁重复杂,各种思想碰撞激荡,习近平引用的儒家经典,或谈敬民,如《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或谈为政,如《论语》中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谈立德,如《二程集》中的“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或谈外交,如《礼记》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等,无不是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出发,针对当下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所谈。

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这也是习近平重视儒家经典的原因。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就参观儒家圣地曲阜孔府,并在孔子研究院拿起《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翻阅,说要“读一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大看望了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北京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论述成了当时的舆论热点,充分推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关注。在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随后,他列举出了多种文化菁华: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以德立人、以诚待人、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居安思危等等。儒家思想中饱含着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这些思想科学地阐释了人生历程中,立志、学习、工作、从政以及修身敬业、忠恕待人、廉洁为政、爱民富民等方面必须谨记、恪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使每个人都能从中悟出激励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的深刻道理,而且对完善人际关系,提升领导素质与执政能力,加强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经典之外,道家的经典语录也是习近平讲话和文章中的高频词。在《习近平用典》中,道家的经典言论出现8次(《老子》6次、《庄子》2次)。道家主张“怀素抱朴”,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腐败与奢侈,这对今日中国的社会转型仍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早在2008年的中央党校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亦引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老子》中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会纵容贪欲之火,最终会导致欲火燎原、洪流溃坝。习近平反复强调,为官发财,应该两道,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决不能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最终“不仅毁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害”。《老子》中有这样的警世恒言:“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一道理早已被历史所验证:古今为子孙谋取万世富贵的人,莫过于秦始皇。他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铸成大钟,无非为了愚弱天下人民,不能起事反抗。谁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刘邦相继起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的十五年时间,便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戮。这是欲令子孙得永世安乐者,反使其速得灭亡的典型事例。人生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推其初心,无非要留给自己和眷属、子孙以富贵尊荣。而究其实效,反令子孙遭尽灾难。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独断专行,以谋取威势权力。他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削弱君主的威势,增大自己的权力,只谋划着自己一死,儿子便能称帝。到了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就真的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而且曹操的尸体还没有收殓安葬,曹丕就将曹操的嫔妾收纳到自己的后宫。历史验证,这流传两千多年的真理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必然规律。在当今的反腐案件中是不是又一次得到了验证?“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信仰迷茫和由此引发的道德缺失。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核心凝聚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在不少场合,习近平都态度鲜明地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风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党员干部提升自身境界、做好本职工作、谋求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所必须要学习的内容。正如习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到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学习、落实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要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明心见性的真知灼见与西方文化中以意识思维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思想知见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点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源。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要切实遵循格物(经多方考证,“物”为妄念和烦恼)、致知(“知”为自心本自圆满具足的智慧,孔子认为五经之首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可作为“知”的注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诫勉;要崇德兴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通过阅读《习近平用典》一书,让读者感受到阅读传统经典文化所带来的益处,提升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习总书记频繁用典告诉我们,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走进现实,其实并不遥远,就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作者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编辑)

责任编辑:王玉华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