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麻晓宏:《习近平用典》中的文化自信与执政智慧 ——读《习近平用典》

2023-03-29 22:13 治理现代化研究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习近平用典》中的文化自信与执政智慧
——读《习近平用典》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4期 

 

文麻晓宏

《习近平用典》中的文化自信与执政智慧
——读《习近平用典》

文麻晓宏

在全党上下朝气蓬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再次打开《习近平用典》,眼前似乎又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户,它引领我们进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吸引着我们探索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的中国思维与中国智慧。

有什么样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而思想决定着行为方式。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也塑造了中国人最独有的气质性格与精神家园。中国人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中国精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取舍,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奉献精神,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家风传承,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谆谆告诫,这些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国的未来和发展一定是根植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土壤,中国的事情应该由自己做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离不开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刻认知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表现出深厚的历史学识和文化涵养,令人称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被海外媒体称为“习式风格”。有评论说,习近平有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他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正如美国《时代周刊》对习近平入选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评语中评价得那样:他的稳健风格中散发着自信,吸引了全世界思想领袖的目光。

习近平总书记的自信与智慧源于对为政之要的深刻感悟。今天的中国,举世瞩目,这目光中有期冀与肯定,也有猜忌与怀疑。面对着千头万绪的治理与繁重复杂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头脑冷静,意念坚定,他清醒地意识到治国先治党、正人先正己,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必须率先垂范。就像他在《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一文中引用《论语》中的话说得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一再告诫大家,为政者一定要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以上率下、清风劲吹。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为政以廉是政治主张也是为官准则。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避免“塔西佗陷阱”,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和良好的形象,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牢记党的宗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是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的自信与智慧源于敬民爱民的原始情怀。他在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的讲话中,引用《史记》中的话:“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三千多年过去了,商汤的叮嘱言犹在耳。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古代民本思想推陈出新,把它融入新时期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认可不认可,人民幸福不幸福作为共产党执政的量尺,而不是其他别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再强调大家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告诫大家要以人民为镜,扶正固本、正心诚意,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自信与智慧源于开放包容的大国气质。人类的文明进程总是离不开互鉴互融、共同进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尚和合,求大同,为人类的发展和世界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演讲时谈到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问题时所讲得那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为了说明“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我们向来尊重各国的人民和历史,我们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境界,我们秉持“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高尚情操,追求和平是我们民族的基因,共享发展是我们民族的厚德。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用典展示给了全世界,传播出中国声音,传达出中国思想,让天下人为之深思与动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自信与智慧还源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的定力与魄力,源于“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自律,源于“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警醒,源于“功崇唯志,业广唯勤”的笃行,源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思,源于“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运筹。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那样,“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一个不忘本来的民族具有无比绵长的生命力,一个不忘初心的政党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一个善于向历史学习的领导者具有永续的智能。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让我们重回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意气风发走中国人自己的路,也向世界昭示了一个伟大民族在未来的征途中,将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一幅更加壮丽的中国画卷。

(责编/刘博)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