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时政文献中“用典”语言修辞艺术研究
陈文博 毕 聪 包宇飞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近年来,时政文献中出现了很多修辞格,其中“引经据典”即“用典”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频繁。我们阅读学习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的时政文献(均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时期发表的讲话稿、演讲稿等),发现其中几乎每一篇时政文章都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这种“引经据典”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这些时政文献增加了魅力,让整个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用典”即引用典故,引用古代典籍、名言佳句或民谚俗语来阐发、佐证自己的思想观点,这种手法在修辞学上叫“用典”。
我们通过搜集整理时政文献中“用典”手法200条,概括出时政文献中的“用典”具有以下特点:
一、时政文献中“用典”的特点
1.“用典”广泛,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贯通古今
时政文献用典范围广泛,涉及诸子百家经典,从我们搜集整理的200篇时政文献中,可以归纳出有些篇目引用了《孟子》《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有些篇目引用了《庄子》等道家经典,还有些篇目引用了《管子》等法家经典以及《墨子》等墨家经典。例如:
(1)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选自《习近平2019年6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例(1)句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运用这一“典故”,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生”的价值,典故中用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的八个字阐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习主席信手拈来的这一典故,既朗朗上口,又给人警策。
(2)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选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
例(2)句中引用的典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出自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学记》,其含义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习近平主席将这一典故运用于讲话中,阐明“有人格,才有吸引力”的道理,指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深刻地说明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引人深思。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选自《习近平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例(3)句中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出自儒家经典《论语》,意思是:“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运用这一典故,突出地说明了党的显著优势和特点。
(4)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选自《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例(4)句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大学》,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主要在于彰显人人自身所具有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要做到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且保持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运用这一典故,讲述的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任务在于道德的提升,并对社会起到示范作用,推进整个社会使之达到一种完美的道德之境。
在我们所搜集的时政文献中,被引用作为典故最多的还有古诗词,例如: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选自《习近平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例(5)句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引用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意思是:你看啊!那滔滔黄河之水就好像从天上倾泻而来,翻滚着波涛直奔向东海,从来不再会往回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运用李白诗歌中的名句,深刻地阐明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倡导把黄河打造成为人民造福的幸福河。
(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选自《习近平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例(6)句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歌《乌衣巷》中的一句诗。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考察调研时选用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既有内涵又通俗易懂,显示了讲话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从我们搜集整理的时政文献典故中还可以发现,这些时政文献所引用的典籍亦是包罗万象,古今贯通,既有《资治通鉴》《古今贤文》,也有《史记》《汉书》;既有《毛泽东选集》,也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既有选自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集,也有选自韩愈、王安石、欧阳修的文集。这些时政文献中所引用的典故辩证地结合了“古”与“今”,“中”与“外”的有机联系,深刻地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传统智慧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从而巧妙地展示出典故与现实之间的本质联系,使旧典故焕发出新的强大的思想力量。
2.“用典”结合中外时事,贴合大众
通过认真研读,我们发现时政文章中所有的“用典”之处,都结合了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生活状况,结合了中外时事、时情,“典故”中的明喻、隐喻等不仅能反映现实,反映国情,还密切贴合大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例如:
(7)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选自《习近平2020年1月23日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例(7)句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经·大雅·民劳》中的诗句,其含义是说老百姓太辛苦太劳累了,也该稍稍休息得到安乐了。习近平总书记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在新春伊始的团拜会上就表达了带领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的决心和信心。
(8)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选自《习近平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例(8)句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出自《古今贤文》,意思就是:一枝花盛开了不能说明春天到了,但是如果各种各样的花都争相盛开,那么很明显,春天将要来了。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用这一典故比喻追求幸福的生活不只是一国人民的愿望,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应该坚持包容普惠,各国共同发展。
(9)“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制度、文化不尽相同,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传统友谊。(2018年7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卢旺达《新时代报》发表题为《中卢友谊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
例(9)句中“用典”语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唐朝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其含义为:相互了解相互友好往来不应该有远近的距离之分,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可以像亲近的邻居一样建立深厚的感情。习近平主席在此用典比喻国家与国家的交往,重在相互了解而非距离远近。
(10)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选自《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例(10)句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一典故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学记》,其含义是: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例句中习近平主席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此通俗易懂的典故以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才的道理。
二、时政文献中“用典”的语言修辞价值
1.“用典”修辞增加文献的理论深度
纵观搜集到的200篇时政文献,我们发现在时政文献中“用典”可以增加文章的理论深度。在时政文献中结合当下时代、结合国情区情社情,采用“引经据典”的语言修辞手法,可以使“典故”作为“已知语言”自然而然地融入“硬道理”中,将“引经据典”的内容作为时政文章的有力论据,把“新内涵”寓于“旧典故”中,既可以增加时政文献的理论依据,又可以体现出便于受众理解吸收的现代语感。
2.“用典”修辞突出文章表现力
我们在时政文献中发现,大多数的典故语言简短有力,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有些典故只由几个字组成,却可以阐述一些深刻的道理,有些典故运用得恰到好处,常常与现在的中国国情相匹配。“引经据典”可以突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有了更强劲的“生命力”。引用名家名句同时可以视作一种有力的论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如果在时政文章的写作中经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会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用典”修辞体现作者文化修养
考察这200篇时政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利用“典故”的修辞手法非常频繁,作者在写文章或讲话时如果运用一个恰到好处的“典故”可以起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效果。时政文章中引用的内容贯穿古今中外的历史名家,“引经据典”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所想表达的意义,“用典”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能体现出作者的个人文化修养以及作者本人对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社情的深入了解。
4.“用典”修辞彰显文化自信
在时政文献中恰当使用传统文化元素,援引典籍中的思想观点、历史事实、书面语料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怀,也就是引用典故,可以体现中华民族尊重历史、敬仰圣贤、珍视文化典籍的“崇古”意识,彰显文化自信。
三、时政文献中“用典”修辞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用典”修辞手法对时政文献的语言表达非常重要。时政文献中的“用典”修辞带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在时政文献中“用典”,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既能使文章不失庄重,又有深化说理的作用。而人们在阅读和学习时政文献时,也会被“典故”中生动的故事打动或被唤醒了深层意识里记忆过的言语表达,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献内涵。
其次,在时政文献中“用典”,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辞采美,还可以站在国家的高度,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政文献中“引经据典”,既能彰显文献作者的思想能力和文化素养,又能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第三,在时政文献中“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还可以使文章朴实而又大气,既突显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社情联系起来,内蕴丰富,贴近生活。
总之,“用典”修辞是写好时政文献的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如何恰当地“引经据典”,将“用典”说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增强时政文献的语言表达效果是一个初具雏形的课题,理应受到重视和更深层次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