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学习用典|习近平寄语青年的用典研究(作者:肖辰

2023-03-29 22:11 南方论刊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学习用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习近平寄语青年的用典研究

 
南方论刊 2022年12期 

 

肖辰

(同济大学 上海 2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是我们党在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一重要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重要场合的讲话频频化用古典名句,言简意赅传达思想内涵。

在讲话中借用典故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深厚的底蕴,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华文化发挥当代价值提供了现实依托。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血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古典文化互补交融,二者的相容性为寄语青年中引经据典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青年富有朝气和梦想,是最有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工作举足轻重。

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够掌握中国群众。新时代对青年群体的培养五育并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于青年的基因与血脉中。发掘中国古代经典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之处,在寄语青年时化用古典名句唤醒中国青年的文化基因,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理论也将更加深入人心。

一、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文本分析

(一)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来源考察

习近平寄语青年时用典次数多、范围广,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包括古代典籍、诗词、名言在内的古典名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扎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土壤,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在各类讲话、信件、座谈会等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用典寄语青年共计58次。通过整理可以将所用典故的溯源分为以下三类:

1.先秦典籍

先秦典籍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和先秦史书。习近平尊重热爱传统文化,先秦诸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寄语青年引用先秦典籍频次较多,共计18次,占到31%(文中数据由作者根据习近平重要讲话系列数据库自行统计)。其中儒家孔孟经典尤甚,寄语青年时孔孟名句常挂口中,四书五经涵盖其中,更涉及《战国策》《国语》《管子》等各名家史书,可见习近平学识渊博,不偏信,不盲从,不狭隘,兼各家之所长,国学文化造诣深厚。

2.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名片之一,更是深深印刻在中国人骨血中的文化骄傲。诗词可以明理明志,抒发情感,诗词鉴赏不仅能够增长见识更能陶冶情操。在寄语青年时,习近平常引唐诗,偶引宋词和其他朝代的诗词名句,所引之句耳熟能详同时意蕴隽永,借用古诗句将自己的人生见解融汇其中,以勉励青年,清流脱俗又让人印象深刻,引发青年人的共鸣与遐思。

3.名篇名言

除了先秦时期的典籍,其他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或名人名言也常为习近平寄语青年时的“座上宾”,这类用典共占15次。其中宋明理学朱熹和王阳明的名句被高频引用,宋明理学兼容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据主流思想高地时间较长,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果实,当然宋明理学放之今日并非可以全盘吸收,对此习近平加以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程度发挥了宋明理学的警示启示作用。同时对名篇名言的引用也不乏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明朝冯梦龙的《警世恒言》、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中的名句。

(二)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意涵阐释

在这58次用典寄语青年中,习近平用意至深,意味悠长。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负民族复兴重任,但仍处于三观未成,需要思想引领的人生初期阶段,故习近平的青年寄语多在勉励青年时用典,寓意深邃,生动传神,对青年极具启迪意义。此处,笔者将列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借用传统文化典故的青年寄语作为论证:

1.寄语青年立足时代,承担使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寄语青年主动承担伟大使命;“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寄语青年勇于创造新的辉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寄语青年切莫忽视精神意志的伟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寄语青年放眼未来,目光长远。“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寄语青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前进的动力;“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寄语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完成历史使命,与时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习近平多次在用典中强调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在这样的历史机遇期,青年一代作为助力国家发展的先锋力量,要以积极的态度担当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使命,积极投身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能够自觉担当,积极奋斗;能够挑起重担,绝不辜负期待。

2.寄语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中的根本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青年成长的重要性不仅关乎青年的个人发展,更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寄语青年积极向善,抵制恶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寄语青年通过学习和培养成为才干;“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寄语青年树立新时代礼义廉耻的观念,成为有道德感的新青年;“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寄语青年君子和而不同,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

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重要部分,他多次强调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而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有马克思主义的源流,同时又熔铸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于其中。习近平借用中国古典勉励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通过内涵于国人基因中的中华文化唤醒青年对正确价值观的追求,成为青年成长成才,追求理想的精神力量,从而勉励青年学之践之,又是外化于行的过程。

3.寄语青年磨砺意志,持续奋斗

正所谓“艰难苦困,玉汝于成”,所有的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正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以来一路的艰辛探索,离不开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地奉献付出。青年的成长也需要奋斗助力,青年的成才也需要意志坚定。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寄语青年在坎坷中昂扬斗志,重振旗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寄语青年珍贵的品质和美好的才华都是来之不易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寄语青年从小事、易事做起,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最终攻破难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寄语青年平凡中包含着不凡,成功需要反复试错;“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寄语青年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在迎接挑战中持续奋斗。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方能成就事业,青年人需要练就吃苦耐劳的本领,养成兼济天下的胸怀,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最一线的地方锻炼本领,磨砺意志,让民族复兴的梦想在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

4.寄语青年加强学习,增强本领

奋斗是新时代青年最厚重的底色,而学习便是立足本职,努力奋斗的开始。学习是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青年时代是最佳的学习时代。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寄语青年学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开始;“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寄语青年勤学善思,冷静钻研,抓住本质,追求真理;“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寄语青年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寄语青年既要学习知识,又要锻造本领;“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寄语青年莫负春光,把握人生出彩机会。习近平多次引用古典名句勉励青年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珍惜韶华,趁着青春时代最充沛的精力和最强健的体力,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奋斗。

当今世界发展风云变幻,知识更新也不断加快。对于青年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为青年带来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又为青年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而学习则是化挑战为机遇的钥匙。广大青年只有自觉加强学习,并坚持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个人素质,锤炼过硬本领,跟上历史发展步伐,引领时代发展浪潮。

二、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特征与导向

(一)习近平寄语青年化用典故的形式特征

1.引用方式灵活多变

习近平古典文化底蕴深厚,在各种场合讲话和文章中都能够信手拈来,借典寄语青年。不仅有很多经典儒家名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融汇其中,也包含很多知名度不高但借用于此恰如其分的典故,既典雅风趣又含蓄别致,画龙点睛。不仅形式上引用了古典名句,直接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更在内容上借典为己所用,借古讽今,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青年受到教化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习近平寄语青年化用古典名句明引暗引交融,既能保持对原典的尊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增强教化与号召的力量;又能紧贴表达内容自然融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死板僵硬。

在引用方式上,有时用典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引人注意,又确定了中心思想,奠定基调,言简意赅,语言精练;有时将典故自然渲染其中以强化论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赋予古典时代新意

习近平在寄语青年中引用经典文本和传统名句,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立足中国实际进行辩证扬弃,对于符合时代发展,对当代社会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的内容,进行灵活引用和创造性化用。

时而继承其内涵,发扬古典名句中的优秀思想,发挥它在当代的启示作用;时而借用其形式,运用其中耳熟能详的表达,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习近平将经典名句中难于理解的内容加以改写,重新编排以适应现代表达方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通过转换视角的借用方法,使同一古典内涵丰富,因条件背景不同而产生多重含义,更好发挥其强调和启示作用。提炼思想精髓,延续中华文化的文脉,向青年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习近平寄语青年化用典故的现实导向

1.蕴含哲思,引发人生之问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3]习近平有意识地将历史、诗词和伦理融入寄语青年的用典范畴中。学习典故,通晓历史,挖掘史书、诗词中的人生智慧,以史为鉴,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视野;化用各类诗词歌赋,体悟文人墨客的风流雅韵和凌云壮志;而伦理在今天的青年教育中,更多的是融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大丈夫和君子品格。

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生活智慧,是激励青年保持乐观向上精神面貌、妥善处理处世态度价值的良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学习还是生活抑或是工作的求索中,青年遇到难题都要主动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答案,汲取养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听取古人的智慧和箴言,自觉结合自身实际,为解决个人发展和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方法和思路。

2.立足时代,聚焦历史使命

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责任担当思想是读书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家国大局观为世人称颂。主动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是一代代中国优秀青年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够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与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离不开的。

习近平在与高校学生、青年代表座谈等直接沟通谈话的场合借用古典名句寄语青年都是针对当代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具体的现实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并围绕其治国理政核心思想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其中最紧迫、最重大的现实问题以古典名句进行点题、聚焦,既旨在培育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问题意识,指明当今时代的尖锐矛盾和现实问题,又借用古典名句中蕴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给予现实问题以启示和借鉴,启发青年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济世良方,胸怀“国之大者”,切记为国为民,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历史使命。展现了习近平经世致用的观点。

三、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的积极影响

(一)提供了传统文化“双创”的新思路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其中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淬炼出的实践结论。

“第二个结合”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颇有历史渊源。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说道:“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并创造性地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习近平知行合一,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他在寄语青年的讲话、文章中通过多变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对古典名句进行灵活借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创”打开了新局面,即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

只有贯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才能借助中国本土的文化力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价值输出。特别是对于青年这一承载历史使命,象征国家未来的群体,无法脱离中华文化沃土,抛弃中华文化基因,自发产生理论自信。“第二个结合”在习近平寄语青年中的生动贯彻实则为我们踏上“第二个一百年”的新征程添砖加瓦,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在寄语青年中创造性借用典故,展现着习近平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原则和方法,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文化自觉,也使青年更有张力和活力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践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要求,更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二)促使青年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抵御文化虚无主义

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产生于近代社会的西学东渐过程中,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伴随着时代变迁,存续于中国社会中,在当代社会借助网络传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6],但同时由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独立思考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文化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在长期网络蔓延的错误思想熏陶下,青年的理想信念易出现淡漠缺失,从而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影响其发挥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所应承担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来的,虽然时间、条件发生了转移,但其根源于中华大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今天社会发展、国家稳定、文化繁荣仍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指导意义。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部分陈旧思想观念已经无法适用于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实际,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智慧以及它对当代社会的价值与作用不容忽视,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树立青年正确的文化观,预防精神上“自我矮化”,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意义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凝固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恒久基因,作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无论中华文明发展到什么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到什么程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抛弃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就相当于否定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在辩证看待的基础上,我们要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分辨精华与糟粕,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在结合当今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从而进一步呼唤内涵于青年身心的“文化基因”,增添中国青年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荣耀感。

(三)培育青年文化自信,自觉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几千年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青年理想信念之‘根’”[7],培育根植于青年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与青年的讲话、文章、座谈中引用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是总书记躬身实践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的独特地位,以其个人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引用典故的影响力和效用度,更具有驱动性和示范性。习近平寄语借用古典名句这一文化实践,竖起标杆,潜移默化引领着青年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引发青年主动寻找暗藏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并逐步思考如何在生活和实践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局限于形式上的继承,更注重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中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不断培育充实文化自信的志气,坚定作为中华儿女身份的骨气,增长身体力行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

四、结语

习近平用典寄语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其寄语青年时用典次数多、范围广,体现了深厚的理论意蕴。从对习近平寄语青年用典的来源考察和意涵阐释感受到习近平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在各种讲话和文章中都能够信手拈来,借典寄语青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青年思考人生,承担使命。为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新思路,促使青年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抵御文化虚无主义,培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勉励青年为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