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网 “学习用典”
栏目合作:北京典院(用典读书院筹备组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19号大院)
主持人:陈宗泰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习近平用典英译策略研究
齐珂悦 陈杨 杨复正
摘要:本文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里面用典英译的整理、对比和研究,探讨用典翻译的特征,分析其如何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让译文更好地传达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典故英译 外宣翻译 翻译策略
1.引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于2014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并已发行中、英、法、德、俄、西等20多个语种版本,收录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内的重要著作,語料内容涉猎广泛、较为新颖(何,2016),有力的阐释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状况的重要窗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量运用了谚语、格言、惯用语及歇后语等手法,展示了习近平同志鲜明的讲话特色,突显出当前我国国家领导人语言的新风貌。目前英语是国际交流和工作的主要通用语言,因此该书的英译研究对于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及国家政策的创新点以及语言风格上,对于讲话英译文的研究相对较少,故而本研究拟从用典英译策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中国人爱用典,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许多典故;另一方是好的用典能最大限度发挥说服力、形象性、典雅性。(罗,2005)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我国文化瑰宝就是通过多次用典展现出来,并传递了重要的交流信息。(谭&刘,2019)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必须经过合适、深入的翻译过程,而对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可以说,典籍翻译的研究有力的推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
韦努蒂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和异化法策略,这两种策略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归化是以目标语为归宿,旨在把源语本土化。这就要求采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方法来表达原文的含义;异化则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这就要求译者尽可能维持作者的原本意图去创作,因此异化在展现异国民族的语言风格特色的具有一定效果。(周&曹,2019)。
2.英译策略及实例分析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文化信息和风格,让目的语读者读起来感到自然流畅;而异化法则是要使译文不按照目的语的常规方式,而尽量保持原文本来的文化底蕴,异化翻译法要求译者采取相应于原文使用的表述方式,传达原文信息。归化倾向于译入语文化和译文读者,能消除文化差异,增强可读性;异化则倾向于原语文化和原文作者,能丰富本族语言,促进文化交流。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典故”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古义,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典故的今义,意思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本文的典故都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该书的英译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但是典故承载了太多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所以在外宣场合翻译时要考虑理解和传播这两个角度。就是说是归化让外国读者好理解呢,还是异化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或者是两者并存。
2.1归化——方便读者理解
在外宣这种特定情境下的习近平用典英译,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某个特定语境下,为什么用了某个典故,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想表达何种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文只是转化为英文的形式,而不考虑两种语言之间思维模式、逻辑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那这样的译文可能比较难以被目的语读者接受,也不能使其很好地理解特定场合下引用典故的意义。因此译者选择使用归化翻译法,努力使译文在语言表达风格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靠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阅读习惯,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同时提升其阅读体验。(周&曹,2019)因此,我们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挑选了部分引用典故来探讨其英译运用的归化策略:
(1)原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If a gallant steed leaps only once, it can cover a distance of no more than ten steps; if an inferior horse travels for ten days, it can go a long way because of perseverance. If a sculptor stops chipping halfway, he cannot even cut dead wood, but if he keeps chipping, he can engrave metal and stone.
分析: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意思是,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会刻断;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空。此处用典意为鼓励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典故原文格式工整,包含较多中华文化负载词,比如“骐骥”,意为骏马、千里马,而在译文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隐去了这一文化负载词,直接用“gallant”来表达,更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除此之外,“锲而舍之,……”在中文里是没有主语的,而译文根据英语的句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增添了主语“sculptor”,使译文更加的流畅易懂。
(2)原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译文:We need to build on past success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in Asia.
分析:此处用典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原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此处用来表达亚洲地区需要继续协调各方利益诉求,更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原文“百尺竿头”,意为“百尺高的竿子”,而译文中没有直接译出这一点,而是结合语境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译为“build on past success”,将“百尺高的”这种抽象描述具体表达为“past success”,省去了“竿子”这一无关意象,“更进一步”的翻译也添加了“cooperation”一词,表明是要“更进一步的深化合作”,同时在末尾添加了“Asia”一词,紧扣演讲主题。整个译文自然流畅,切合主题,目的语读者也可以轻松领会该典故内涵。
2.2异化——传播中华文化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习近平用典英译要在读者可理解的基础上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包括原文的文风、意象和句式等。把富含中国文化的典故尽量原汁原味地传达出去,促进文化交流。
(3)原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The sharpness of a sword results from repeated grinding, while the fragrance of plum blossoms comes from frigid weather.
分析:此句用典出自2013年5月習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的座谈,借以鼓励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此句英译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宝剑”和“梅花”的意象,而且巧妙地忠实于原文的文风和句式,将原文中生动的表达方法引入目的语中,丰富了目的语的语言文化。
(4)原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译文: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speak, but they are so attractive that a path is formed below the trees.”
分析:此处用典选自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用宣传,就自然能受到尊重和敬仰。在此处用来表明“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成果丰硕,全球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并参与到建设“一带一路”。译文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原文的意象“桃李”,以及原文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译文也十分的生动形象,同时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成果。
3.总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发行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同志用自己的鲜明的用词特色以及对于有典故的有力把握形成了生动形象的当下国家领导人语言的新风貌。在达到外宣的作用的下,采用归化策略处理译文能够有效的消除文化差异,顾及两种语言在语言思维和逻辑方面的差异,而异化则能尽肯能保留原文的文风和意象,传达文化韵味。用典英译通过对归化异化策略的解析运用尽可能展现了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风格和特色,达到了较好的对外交流效果。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习近平用典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YCXS078。
参考文献:
[1]何明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类比英译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70-318.
[3]谭善琦,刘菁,师梦存..用典英译的归化与异化——基于习近平讲话《习近平用典》[A]..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19:4.
[4]周思瑜,曹琴琴..从归化异化角度探讨典籍翻译——以《习近平用典》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