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文化桥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智利作为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多姿多彩。智全国共有六处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奇洛埃教堂群、瓦尔帕莱索港口城市历史区、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塞维尔矿业城镇以及印加路网。今日我终于有幸亲临“六大奇观”之一的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于漫漫黄沙深处探寻这秘境所在,湛蓝清空下清风徐来,恍若纳斯卡古老民谣飘临肩头,低吟浅唱这座智利“楼兰古城”传奇的前世今生。
(硝石矿遗址鸟瞰图)
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遗址位于距塔拉帕卡大区首府市伊基克城东48公里处的潘帕斯沙漠地区,由200多个采矿点组成,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硝石堆积地。自1880-1960年的近一个世纪里,数千名来自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的矿工聚集于此开采硝石矿,生产化肥硝酸钠,为推动美洲和欧洲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智利带来了巨额财富。正因如此,智利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被誉为“硝石王国”,当地人把硝石亲切地唤做“白金”或“白色珍珠”。
(硝石采样标本)
如果将采石场的前世比作一位佩戴珍珠耳环的烂漫少女,丰饶的硝石矿层和伴之而生的社会文化则是她珍藏已久的心事,她沉睡于“世界干极”阿塔卡玛沙漠深处,只待后人唤醒那段盛极一时的绝代风华。为何这人迹罕至、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能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沙漠中的“白金之城”究竟有何奇妙魅力?在博物馆馆长迪亚斯先生的细致讲解下,采石场神秘面纱下的“真容”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特色的运作模式。
亨伯斯通和圣劳拉是两座相邻的采石场,均成立于1872年。由于地处沙漠,交通闭塞,采石场除了工厂车间、工人宿舍外,还配备有教堂、市场、医院、剧院、广场、运动场等设施,俨然一个小型城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各采石场使用自铸货币,不同采石场之间货币不能互相流通,工厂根据工种和工时以货币形式向工人发放工资,以此达到减少劳动力流失的目的。更令我惊奇的是,早在150年前遥远的南美沙漠地区,亨伯斯通采石场就开始实行食品配给制,牛奶、鸡蛋、面包、肉类等必需品每人每天限量分配。漫步于展厅内,仿佛一秒穿越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又好像置身于古巴街头市场,不由感叹历史的惊人巧合。
(剧院) | (学校) |
二、独特的历史贡献。
在硝石开采的鼎盛时期,亨伯斯通和圣劳拉采石场规模超过4000人。这些来自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工人,因硝石缘聚于此、成家立业,在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里,在恶劣而偏远的环境下,用汗水和努力共同塑造了独特的潘帕斯文化。这种文化彰显出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以及勇于争取社会公正的先锋精神,如沙漠夜空中驱散黑夜、指明方向的启明星一般,对智利乃至特定历史阶段的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面包制作人物模型) | (圣劳拉采石场硬币) |
三、艰辛的申遗之路。
1960年后,由于国际需求骤降,两座采石场彻底关闭并被废弃,加之地震频发、沙漠风蚀、偷盗猖獗,采石场损毁严重,面目全非,“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令人痛心。所幸智政府和地方各界高度重视采石场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奔走筹资和大力修缮下,亨伯斯通和圣劳拉采石场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来,通过对遗址进一步的保护管理,采石场于2019年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最终以正式身份加入了世遗大家庭。
(博物馆馆长迪亚斯先生耐心讲解中)
纪伯伦曾说,“如果你歌颂美,即使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三个多小时的参观讲解中,75岁高龄的迪亚斯馆长全程陪同,滴水未进、一步未停,他时而叙事恢弘、旁征博引,时而幽默逗趣、娓娓道来。临别前,馆长先生微笑着说,“愿你们感受到我对硝石博物馆的爱,并把这份热爱带给更多人”。返程途中,我依依不舍地回望后路,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残破的钢铁和砖石也终将堙没于尘土,但采石场矿工们勤劳不屈、乐观团结的“潘帕斯之魂”却得以永生,幻化为沙漠中的不朽丰碑。正午的烈日炙烤着脚下的大地,硝石如白金一般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正如老人热忱的赤子初心,正如一代代日复一日坚守着这片热土的潘帕斯后裔。致敬这位沙漠深处的硝石遗址守护者!致敬每一位坚守初心与热爱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