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双碳3060|碳达峰、碳中和:城市如何破题(作者:张积英

2024-04-06 19:53 《党的生活》杂志  主页 > 趣旨 > 绿色国土行 > 双碳3060 >

打印 放大 缩小





碳达峰、碳中和:城市如何破题
 
《党的生活》杂志(青海) 2021年11期 
 
作者:张积英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已经向世界宣布,对外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对内它将引领中国实现绿色低碳,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然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增长是所有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面对基础设施更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对于不同城市来说,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绿色低碳的进程是不同的,碳排放的程度是不同的,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也是不一致的。因而,处于青藏高原的青海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类型、发展特点与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措施,提出符合城市状况的低碳发展轨迹。
 
一、施行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低碳良性互动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是城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更是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机遇。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容纳了各种生产、生活及创造性活动,进行着各种物质与能量交换,对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城市節能减排低碳对建立健全多层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青海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不同要求。碳达峰是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一个自然结果。实现碳中和,则意味着现有经济运行的基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型,是一场自我革命。实践中,当前城市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存在大量同质企业、低端产品趋于过剩,绿色创新投入缺乏、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同时绿色发展政策制定存在差距,环境标准“一刀切”也不利于城市发展。为此,青海城市发展要着重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有序开展,坚持碳存量和增量“两手抓”,在着力减少生产生活必要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同时,大力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存量。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山林田草冰沙生态治理和资源开发利用,冰川与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废旧工矿区治理开发、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荒漠化、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面积增加生态资源总量,大幅度提升生态资源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三、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的青海城市发展责任与担当
施行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技术的综合性问题。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体来说,城市发展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建筑、低碳政策、低碳技术创新,加快研究碳达峰后青海城市经济社会深度脱碳路径。
 
(一)低碳能源。目前全球都认识到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里程碑,就明确指示或标明了本轮能源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城市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能源)系统。对于青海城市而言,要在清洁能源上多做文章,让城市有更多选择新型能源的空间。着力推动能源利用高效化,统筹技术、产业、市场和减排,做大做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探索氢能等新能源利用途径。
 
(二)低碳交通。城市最严重的问题是交通问题。交通领域如何控制碳排放是必须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青海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在逐年升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私家车的使用比例在提高。城市可以说又是“重灾区”,交通拥堵和噪音严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但是现在的城市交通设计是以“行车”为本,而不是以“减碳”为目标,如何降低交通碳排放则被放在次要位置。要制定实施以道路、航空运输等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交通行动计划,为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三)低碳产业。城市发展靠产业毋庸置疑。只不过在新的“双碳”目标下,青海城市发展应重新审视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双碳”目标要求我们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尤其要推动现代服务业进步,从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青海城市要推进转型升级突破,根据城市产业布局的特点,“十四五”时期,将现有的传统产业和战略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发展,降低技术链低端产品的比重,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通过集聚经济效益加速推进绿色经济。根据循环经济理念,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以产品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节能减排,建立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打造循环型工业主体。
 
(四)低碳消费。城市管理或城市治理现在最大的“难点”是废弃物处理。消费者可能还没真正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是不是低碳的。关于废物处理,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垃圾填埋,但是这一处理方式的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对地下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可能性也极大;较好的办法是采取“废弃物能源化”,即做燃烧处理,但其产生的污染和次生废弃物量也很大。所以,低碳消费要从我做起,重视废物循环利用。再者,要着力推动生活消费低碳化,改变过度消费等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开展零碳城市、零碳社区、零碳校园等试点示范工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开展“气化”城市、“光伏”城市等重大工程和行动,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鼓励绿色出行,加大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力度,推动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五)低碳建筑。据统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的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审视城市建筑是否为低碳建筑?我们应该在建筑节能减碳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或对城市建筑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气候适应性建筑”。要因地制宜地依托工业和民用建筑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要加快推进以全周期低碳化为导向的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不断提高新建节能环保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六)低碳政策。好的政策重在落實,而政策工具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政策工具作为政策目标与实施结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看其发挥作用的情况。于是,其一,应重视低碳城市政策工具的科学评价与有效性研究。低碳城市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点:一是行政命令控制型政策,如能效标准;二是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如碳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多样化试点,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将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纳入试点。针对不同的城市,可能采取的低碳政策工具不同,针对同一座城市处于的不同阶段,也需要对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为此,青海城市施行碳达峰和碳中和,要着力推动城市建设节能化,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培育碳交易、碳资产管理服务公司。聚焦零碳技术与产业,以“碳”为抓手,全力引领城市绿色转型,将“绿色”打造成生产的“底色”。其二,完善绿色政策制定,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在进一步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细化禁止“一刀切”的措施,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环境友好成长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优化服务与严格监管并重,引导激励和约束惩戒并举,为企业绿色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落后产能淘汰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产权和定价方式改革,建立对资源产权的保护和补偿机制。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绿色创新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无缝对接、创新与产品无缝对接、项目与市场无缝对接、人员待遇与创新力度无缝对接。按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确立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为产业结构调整储备高科技、高知识人才,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七)低碳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领域改革创新,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力度,降低绿色低碳发展成本,提高高耗能、高排放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的效率效果。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发创新,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技术水平,增强安全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尤其是与煤电的竞争力。
 
积极施行海绵城市建设。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建设理念,通过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等增加碳汇,缓解热岛效应。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净化等,也能间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