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真迹:守以松节
(天下口碑插播导读)
“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85岁在家乡病逝,25亿财产全部捐给国家
有人问曾宪梓,为何要把辛苦了一辈子的钱捐给公益?
“钱,没有饭吃时很重要,但在有了钱之后怎么去用就更重要。”曾宪梓的回答时常差不多,他觉得能够回报祖国,是人生的乐趣。
曾宪梓是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小子,打拼几十年成为金利来领带大王,攒了一大笔财产,却没有把自己的财产留给三个儿子。
领带大王曾宪梓的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方面他气度不凡出手阔绰,一方面又是吝啬节俭。
他从小出生贫苦,深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曾宪梓有件暗红色毛衣,腋窝部位已经裂开了,但他觉得没关系,缝了一下又继续穿。
身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在家里穿没所谓,你去北京做治疗透析的时候要脱掉衣服,不太好看。”
他考虑了一下,答应了:“好,那就换呗。”
曾宪梓的晚年时代疾病缠身,肾透析已20多年,日复一日不间断。
曾宪梓平时吃的饭菜很简单,工作忙的时候经常吃盒饭,盒饭里面没有汤,但经常很快就吃完了,他觉得能吃饱就行,非常随便。
在贴身护士曾女士的记忆里,曾宪梓很少哭,但他会讲起母亲的故事,在曾宪梓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三个人相依为命。
有一次,曾宪梓被别人打了,母亲拿起棍子就揍他。
那时候,他们在村子里无依无靠,母亲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错,但没有更好地解决办法。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时常打着赤脚干着和男人一样的农活,辛苦可想而知。
而母亲会在半夜悄悄出门,跪在父亲的坟前垂泪,那时候她的辛苦没有人诉说,曾宪梓跟在母亲后面把她拉回了家。
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坚强的母亲,曾宪梓就会忍不住掉眼泪。
那个年代的梅州,很多人去南洋打工,父亲也去了泰国打工。
母亲怀着曾宪梓的时候,一直待在泰国,那里是热带雨林的天气,后来曾宪梓的肤色也是黑里透红。
曾宪梓长大后也延续了父亲的足迹,他去过泰国,后来又到了香港,但一直忘不了梅州的家乡菜。
曾宪梓很喜欢吃梅菜扣肉,贴身护士曾女士担心他的身体指标,就阻止他吃梅菜扣肉。
平时曾宪梓很平易近人,这次忍不住骂了曾女士几句。
等到冷静下来的时候,他赶紧向曾女士道歉,说着说着就掉眼泪了。
曾宪梓临终前有两大心愿:
一、希望自己能葬在家乡梅州;
二、愿意把自己的家产捐给祖国。
2019年9月20日下午,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在家乡梅州去世,走完了85年的人生。
家乡遇爱,国家补助完成学业
曾宪梓在1934年出生,父亲去世后,哥哥曾宪概长大一些就去泰国创业,曾宪梓留在梅州上学。
由于家里贫困,12岁那年曾宪梓不得不辍学当农民,那时候,新中国成立恰好改变了他的命运。
一个搞土改的同志看见他喜欢学习,把他送到了学校。
靠着三块钱一个月的国家补助,曾宪梓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从17岁到27岁,国家养了我10年。”曾宪梓一直记着这个“恩情”,时常想着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后,能够报效祖国。
在梅州东山中学,曾宪梓还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爱情伴侣。
“丽群啊,如果当初不是你对我穷追不舍,恐怕我还不会娶你呢。”曾宪梓总是喜欢对夫人进行调侃。
实际上,高中时是曾宪梓对黄丽群穷追不舍,黄丽群是校花级别,长得很漂亮,而曾宪梓又黑又结实。
在高中时,曾宪梓的成绩很好,还很喜欢打篮球,是学校的篮球队长,他经常会帮黄丽群补课,两人的关系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在高考前检查身体的时候,黄丽群被医生查出有肺病,取消了考试资格。
黄丽群得知这个消息非常头疼,不敢告诉曾宪梓,不知道曾宪梓会不会嫌弃她,这时黄丽群的心情很低落。
曾宪梓得知这个情况后,对黄丽群说:“我对你欢喜的不得了,爱都爱不完。”
曾宪梓决定向黄丽群求婚,那天说好要去黄丽群家,但是当天倾盆大雨雷电交加。
黄丽群让妈妈通知曾宪梓不要过来了,山路泥泞非常不好走,很危险。
但是到了晚上,曾宪梓却出现在黄丽群家门口,全身湿漉漉的,身上沾满泥水。
黄丽群非常感动,同意了他的求婚,外面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屋里面却很温馨。
黄丽群和妈妈两人在家,不方便让曾宪梓留宿,所以不得不在黑夜无边、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晚上把他又赶回了家。
就算几十年后,在黄丽群的心里,一直有那一幕留在心底,怎么也忘不掉,这是人生中最难以忘怀、激动人心的甜蜜记忆。
1957年1月1日,曾宪梓和黄丽群领了结婚证。
两人家里都很穷,一切都是旧的,没有钱请客吃饭,就是叫几个亲戚朋友到家里坐一坐。
曾宪梓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填的是清华和北大,其他的学校压根都没在考虑范围,放榜的时候毫无意外,落榜了。
认真学习了一年后,曾宪梓考上了中山大学,国家补助一直支持到大学毕业。
那时候黄丽群怀孕了,两人相伴去复诊时,发现黄丽群没有得肺病,是原来体检时的X光机不好,让两人哭笑不得。
气度不凡,把“敌人”变朋友
曾宪梓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哥哥曾宪概跟他联系,让他去泰国“争夺家产”。
原来父亲在泰国给他们留了两间店铺,交给叔父看管。
1963年,曾宪梓在香港呆了三个月才千辛万苦到了泰国。
曾宪梓到了之后为了不伤亲情,还是放弃了两间店铺的继承权,引起了哥哥的不满。
曾宪梓原本在哥哥在厂里干活,但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就搬出来了。
在泰国时人生地不熟,这时妻子和三个儿子已经来了泰国,几个人等着吃饭,日子过得很困苦,哥哥曾宪概也不愿意给予帮助。
和哥哥分开之后,曾宪梓用身上的相机换了钱,买了点便宜的布,手工做领带,有的客户怕得罪哥哥曾宪概,不愿意买他的货。
走投无路的时候叔父找到了他,想给一笔钱,但曾宪梓拒绝了。
叔父又想了个办法帮他,拿了布料让他加工,曾宪梓很开心,加工好了之后叔父给他一万元港币的加工费,曾宪梓只收了900元港币。
曾宪梓打算回到香港发展,900元港币已经用得所剩无几,到了香港之后,叔父又转给他一万元港币,并且说明是给三个孩子的安家费。
曾宪梓很感动,他拿出一部分在香港租了房子,并购买了制作领带用的缝纫机、熨斗等工具,这时还剩下6000元港币,叔父从泰国采购布料寄给他,就这样开起小作坊。
曾宪梓到处去推销自己手工制作的领带,他的广东话有客家口音,被很多人取笑。
但是为了生计,曾宪梓不得不忍受这样的冷嘲热讽。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曾宪梓汗流颊背地拎着两盒领带推开洋服店的大门,老板马上凶巴巴地骂道:“干什么?你进来干什么?出去!出去!走!”
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流下眼泪,不停地想,为什么会这样?
到了第二天下午,他还是来到那家洋服店。
这时是香港人喝下午茶的时间,面对老板诧异的目光,他说:“老板,不好意思,昨天十分对不起,惹你生气了,我今天是特意来跟你赔礼道歉的。”
曾宪梓这次特意准备好了在隔壁的下午茶店订了咖啡,这时正好有人把咖啡端进来,曾宪梓递给了老板。
洋装店的老板非常惊讶,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板开了这家洋服店,每天都有不同的推销员来销售产品,他已经习惯了用那样的语气去对待他们。
洋装店的老板觉得这个人非同小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你这个人很特别,我昨天骂了你,你竟然还回来跟我道歉。”
原来,那时店里正在有顾客上门,而曾宪梓不修边幅,衣衫褴褛进来很不礼貌。
曾宪梓后来才知道,店里有顾客在的时候,一定不能进去打扰。
曾宪梓在抽纱店进行推销的时候,又被人赶了出来。
当时他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抽纱店老板随手翻了两下就说:“你这样的东西想拿来赚钱,这也叫领带,简直是一塌糊涂,走开走开,走的远远的!”
第二天曾宪梓登门的时候,没有带任何的产品,只是请老板喝了一杯咖啡。
“老板,非常感谢你昨天对我的批评,我今天是特意来向你致谢的,我刚刚入行,不懂得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过几天我又有新的领带作品,如果方便的话,我想拿来请你指点指点。”曾宪梓非常诚恳地说。
抽纱店的老板非常惊讶,一般像他这么骂人的话,销售人员都不会再上门了,他做了一辈子生意,都没遇到这样的人。
抽纱店的老板脸上露出歉意的表情,表示愿意帮曾宪梓看货。
曾宪梓做出了新品再次拜访,抽纱店老板很友善地接待了他,并且认真地帮他看货,哪几条很好很时尚,哪几条花样强差人意,都指了出来。
后来,那两个曾经轰他出门的老板都成了曾宪梓的优质客户和好朋友,经常帮他出谋划策。
创立金利来领带王国
曾宪梓一个月推销下来,收入还有富余,一家老少的吃饭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夫人黄丽群也跟着他一起熨烫领带,算帐也是她做,什么苦都能吃,老母亲也到了香港,一起来帮忙。
时间过得很快,半年的时间曾宪梓自产自销,大约卖出了一万条领带。
在泰国的叔父知道,他做小本生意很艰难,采购的材料时就帮他垫付了大约三万港币的钱款,说明这是送给他做生意的本钱,不用还。
曾宪梓攒够三万后,还是把钱还给了叔父,叔父说他太固执,两人推来推去,叔父无奈只能收下。
后来叔父经常把侄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从来没有见过不要钱的人,这下我算是见到了,很自强很自尊!”
叔父觉得,只要他说“谢谢”两个字,就能把三万元港币拿到手里,曾宪梓并没有那么做。
曾宪梓忙了一年之后,辛苦劳作也只够家人吃个粗茶淡饭。
那时候百货商店里的领带都被国外的品牌占领了,香港本地生产的领带只能放在街边卖。
曾宪梓研究了高档领带的裁法,自己做的领带质量和材料都不比国外品牌的逊色,但还是没人要。
有一个百货公司的经理对他说:“香港货不要,就是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也不会要,你想想一个没有名牌的商品,最后还是卖不出价钱。”
曾宪梓听了他这番话,默默地思索着。
他把自己的领带命名为“金狮”,但只是这个名字用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在广东话里是“金输”的谐音。
有个潮州的客户坚持不要他的领带:“我才不要你的领带呢,金输金输什么都输掉了。”
品牌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但曾宪梓听了客户的话,也得到了不少启发。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陷入了深深思索中,直到把领带的名称改成了“金利来”。
1969年曾宪梓注册了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国际名牌诞生了。
头脑灵活的曾宪梓在报纸上打起了广告,那时候,领带行业是一个冷门,利润也不高,专门为领带做广告的商家也屈指可数,可以看出,曾宪梓胆识过人。
很多百货公司都找他订货,慢慢地,金利来品牌港人所熟知。
很多顾客看到领带时会说:“哎呀,是金利来。”
营业员会巧妙地询问:“你要不要金利来呀?金利一起来呀!”
这时候很多顾客都很难拒绝,会想要买一条。
做了几次报纸广告之后,效果很好。
1971年曾宪梓用3万港元的巨款孤注一掷,赞助乒乓球比赛,投放了电视专题广告。
那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的广告语在电视上滚动播出,也为曾宪梓和金利来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成为他创业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
回报祖国,传承爱国心
曾宪梓功成名就后,时常想着如何报效祖国。
在香港回归前,有些港商把资金投资海外,而曾宪梓相反,把原本投资到美国的资金,转回了内地。
他是最早一批到内地投资的港商,“作为商人回到祖国投资,既有光明的远景,而且还能报效祖国,何乐而不为?”
1978年,曾宪梓回到了母校梅州东山中学,那时候学校里的宿舍和教学楼都很破旧。
曾宪梓拿出了30万港币新建教学楼,虽说那时候已经事业有成,但是30万港币在当时也是一大笔巨款。
从此之后,他的捐款行为根本停不下来,先后捐赠的项目超过1400次,多数在教育和体育领域,还有一些在科技和医疗领域,总金额超过12亿元。
他的捐款项目也有底线和原则,并不是无差别的捐赠。
有一次一个导演想拍记录片,曾宪梓很支持,但还是婉言拒绝了。
很长一段时间,曾宪梓的生活很简朴,每天的开支在30元左右,后来物价飞涨,每天开支涨到了50元。
曾宪梓年少时喜欢足球和篮球,长大后也喜欢看球赛,他觉得,体育运动也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退休后,曾宪梓时常教育儿子们要为国家多做贡献,这已经成了一条“家训”。
儿子曾智明接管金利来集团后,仍实行父亲每年捐赠5000万元以上的“家规”。
2021年12月,曾宪梓的儿子曾智明代表曾宪梓体育基金会,出席金牌运动员颁奖仪式,祝贺奥运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曾智明为体育健儿颁奖2520万,支持内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曾宪梓六岁的孙子曾兆骐也亮相了,他穿着小西装坐在嘉宾席上,两手放在桌子上,戴着口罩一脸认真。
国家曾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奖励曾宪梓对航天领域的贡献,曾宪梓非常开心,他说:“等我离开人世,我就住到小行星上去。”
曾宪梓年轻时代离开家乡,这里是他人生的起点,老年时又回到了梅州,这是魂牵梦萦、落叶归根的赤子情愫,他在热爱的家乡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曾宪梓走了,但他曾承诺:只要金利来公司不破产,基金会就会延期下去:“这些钱对我个人是大数,对国家而言只是小数。”
他是位赤诚的爱国者,至死不渝、呕心沥血,把爱国刻在了骨子里,并且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参考资料:
《曾宪梓传金利来创始人》,1995.03夏萍著
《中外文摘》,2019年第23期与“爱国先生”曾宪梓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