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查建国 夏立 陈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2021-10-29 17:25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主页 > 趣旨 > 大丝路 >

打印 放大 缩小



学习金言: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
它性价比数据库插播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2021年09月14日 14: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字号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8月28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提出,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厘清和辨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同时,还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承和超越,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性特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态与构成。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应从一般形态和特殊形态相结合的角度来深入把握。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靖北认为,可以从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征、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全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精准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处的阶段、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原则、深刻诠释我国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准确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等七个方面来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历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靖北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福祉,向世界阐述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所提供的全新选择,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认为,中国没有也不可能在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状态下,沿着西方现代化既定的路径解决自身的现代化道路选择问题,而是沿着世界历史前进的大方向,遵循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国情和文明传统,独立自主地开创出一条非西方的、非资本主义、非扩张称霸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其自身的出场语境和总体逻辑,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接力“百年奋斗”的自主性发展新道路,二是积淀“伟大成就”的实践性发展新道路,三是应对“百年变局”的中国式发展新道路,四是立足于“战略全局”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认为,从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来看,相比于西方率先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后发型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充满了艰巨性和繁重性;从现代化的目标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规模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超大规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发展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发展途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国际视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包容的现代化。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着迥然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特点,一是由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引领的现代化新路,二是由科学的发展理念为导向的现代化新路,三是由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支撑的现代化新路。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绩引起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化进程,三是注重借鉴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经验教训,四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活稳定。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提出,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作比较后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首先,应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其实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承认“两种制度”并存前提下的现代化,反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两极对立和零和博弈思维。最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则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把资本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更是一个对内坚持共同富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顺应人类文明进程的现代化道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划定资本界限和范围内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利用与限制资本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要素内植于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与为民族谋复兴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契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现代化的同构性;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性;体现人民作为现代化建设者和享有者的同一性。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绪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民族复兴的使命逻辑(历史维度)、社会主义的价值逻辑(理论维度)、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实践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历程表明:第一,现代化模式不是“单数”而是“复数”;第二,发展中国家要始终坚持现代化的主体性;第三,中国现代化运动具有独特的“时空压缩现象”,这就需要坚持以“复杂现代性”理念探索、拓展、创新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现代性”理念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绪明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在发言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现出特有的价值追求:第一,坚持人民立场,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主线。第二,坚持普惠性原则,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重要特征。第三,坚持协调性原则,秉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现代化发展理念。第四,坚持可持续原则,把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和解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追求。第五,坚持包容性原则,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提出,“走自己的路”是贯穿百年历史进程的基本线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约束,打破“西方化=现代化”的理论迷思和思维定式,彰显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现路径,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本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世界呈现。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表示,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价值,需要将其放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这条道路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它植根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借鉴吸收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是一条既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又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新探索,对于克服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局限性、对于回答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家林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除了具有世界现代化道路普遍特性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二者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独特方案,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中国智慧,具有独特的中国价值。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的是人类共同价值,解决的是人类共同难题,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家林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道路的原创性世界价值。他认为,“中国奇迹”的成功不仅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而且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为三点:中国道路彰显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新文明)、提供了现代化的中国模式(新模式)、贡献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新智慧)。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文明呈现新形态。二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中华文明新形态。三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这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出文明新形态;四是在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中华文明形态更加丰富并呈现出世界性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玉华提出,现代化进程的实质就是新文明出现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生活的整体变革。现代化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重大变革。伴随这两个方面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均发生深刻变化;二是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以一批批国家逐步步入现代化行列的形式推进的,也是先发国家向其他地区不断扩展的形式向前推进的;三是新文明的出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用现代文明改造传统文明,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玉华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政治论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实践内容和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尤其是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提供了最宽广的世界历史的哲学视野。在此视野中,透彻地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明形态”内涵,关键是要紧扣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和现代西方文明形态这两大历史经验上的参照系,同时面向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展开的生动实践,深入剖析和会通“中西马”这三大思想理论资源。

  《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坤如认为,从理论层面来看,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等西方著作都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和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主流的必然趋势;从现实观照来看,我国在物质文明上取得重大进步、政治文明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精神文明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社会文明上注重人与人的友好关系、生态文明上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等多个维度的共同发展,这些鲜明特征都可以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坤如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属性和根本规定。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自主创造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为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它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重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是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崭新形态。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创新性贡献,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实践场域。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制度优势和价值准则,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越性中不断彰显的,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全方位建设中不断巩固和完善的。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仁富认为,人是社会的核心要素,人的现代化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增强社会创新创造力的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要以人的现代化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激活人的创新创造能力、进一步创构有利于人的现代化的社会生态。既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又以人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两者构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仁富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提出,要坚持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中的应有之义,旨在建构呈动态式演变发展、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日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从而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一玲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带领人民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一玲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创造弘扬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更具有强大的信服力、感召力、引领力。

 

  会议其他发言嘉宾汇总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