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言:人类文明新形态 (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
天下口碑数据库插播
[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的思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是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文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从内涵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中国和世界发展两个方面,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对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资本主义旧文明
[作者简介] 杨金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P13-14)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深入理解这一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推进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是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五大建设”,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受到世界的广泛赞誉。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看,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本主义文明历经500多年发展,曾经对人类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给予充分肯定,即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2](P33)“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P36)但今天看来,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病越来越多,特别是其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本性越来越明显,集中体现为一些西方大国的倒行逆施,饱受世界人民批评甚至谴责。在此种情况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成为时代的呼唤。
同时,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实践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是一个文化上“文明先进的中国”。[3](P663)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明确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P345)1954年,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5](P350)在毛泽东看来,新中国的文明主要是经济和文化上的现代化。据此,周恩来在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提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内容稍作调整,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P43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还十分重视加强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根本目标是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人。
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83年,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P49)这个“中国式”现代化或现代文明是什么?就是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两个文明”。他多次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越资本主义,“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P378)这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性和规律性高度,进而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总体性和规律性高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规定。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头12年,党中央进一步丰富了“两个文明”建设思想。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8](P4)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文明”,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9](P574)并把建设“三个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和长远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这样,就形成了“四个文明”,并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P620)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社会文明”。2016年12月12日,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并强调“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1](P353-354)这样,我们党就把“四个文明”发展成为“五个文明”。
同时,习近平更加重视从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看待世界文明发展的问题。应当说,这是我们党在文明观发展上的一次跃升。在党的十八大以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我国自身的发展,因为我们还处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追赶阶段”。十八大之后,我国稳定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始从世界舞台的边缘向中心迈进。总体上看,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在不少领域,我国已经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也就是处在“平跑阶段”;在个别领域,我国具有领先水平,处于“领跑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就不仅要回答如何学习、引进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如何与发达国家对话、交流、竞赛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为世界文明发展做贡献、领航向的问题。所以,即使考虑中国的发展问题,也要注重把中国放到世界发展的高度去看待。习近平多次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潮流发展和世界格局演变的高度来看问题的。同时,习近平围绕人类文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集中体现为提出了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发展道路的大国外交思想,树立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等。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的思想为当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应当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要扬弃资本主义旧文明,实现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文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看待文明的。在他们看来,文明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讲,文明是人类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表明人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素质。正如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中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2](P536)恩格斯在晚年的《自然辩证法》中也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P988)正是因为人能够从事生产劳动,特别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才最终超出了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才逐步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若没有人类的劳动、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出现精神生产,特别是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文明就进到了“以文化人”的阶段。这时人类就从蒙昧阶段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明阶段。
由此看来,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从历史上看,文明在先,文化在后。比如,我们通常说黄帝是中华文明始祖,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很多生产、生活的方法,但不说他是文化始祖,因为那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文明主要指人的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是人的实践、行为,是文化的内容;文化则主要是精神活动,是传播文明行为和文明成果的一种形式,是“文明之普遍化”。比如,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更好的生活方式,把它传播开来,这就是文化现象。文明不一定需要符号、文字,如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但文化一定有符号或文字,否则,不能告诉别人,更不能广泛传播。我们学习文化,首先是学习文字、符号等,但从根本上说,是学习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文化教育成为传播文明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文明不只是个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事情,关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和谐,乃至社会整体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所以,文明又是一种社会素质,它标志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展示人们有礼貌、有教养等优良社会品质。总的来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的行为,又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结果。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当然,由于在阶级社会中,人具有阶级性,所以,文明概念在不同阶级中常常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文明区分为不同的形态。比如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区分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根据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区分出五大文明,即原始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根据人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性质不同区分出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以及相应的文明成就。他们有时还借用前人思想,把人类历史区分为蒙昧、宗法、野蛮、文明阶段,这里的“文明”实际上是狭义上的文明,即资本主义文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都是不断生成、发展并最终都要为新的文明所代替的。资产阶级文明也是这样,尽管早期它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随着其固有矛盾的发展,消极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其“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13](P518)资产阶级文明危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在国内残酷剥削工人,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两极分化;在国外推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到处发动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还常常打着“文明”的旗号,强力推行其反动政策和价值观念,被马克思、恩格斯痛斥为“文明贩子”。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扬弃资本主义文明,才能实现未来社会的新文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根本特点是彻底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本逻辑,体现人民主体的逻辑;破除金钱万能的社会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合作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联合体;强调集体主义,反对单子式的个人主义;反对极端享乐主义,主张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等等。实现这个目标,不能凭空想象,而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逐步推进,还要靠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列宁的文明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列宁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有了新认识。他认为,我们面临的时代变了,这是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文明,就要采取灵活策略,既要反对资本主义,又要学习资本主义。针对当时激烈的思想争论,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14](P309)他强调要善于学习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15](P285)他还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社会主义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16](P520)列宁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必须从实践出发,而不能根据书本来争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些基本理论和观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文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实践者。正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发展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优秀文明思想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要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要义和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的关键。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对于人类文明旧形态而言的。这里讲的人类文明旧形态是什么?就是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尽管它在今天有了不少新特点,但本质没有变,其根本内容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今天的信息化;也包括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如现代政党制度、代议民主等;还包括文化的现代化,如西方的人文科学、所谓的“普世价值”等。由于西方现代化道路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加之西方思想家长期的大力宣传,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西方现代化道路就是人类的一般现代化道路,甚至是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唯一选择。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神话,给人类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这是21世纪人类文明观的新启蒙。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证过社会主义新文明思想,但究竟这种新文明是什么样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没有实践,也就不可能科学回答;在列宁之后虽然有了一些实践,但由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经验不足,挫折和教训很多,也没有能够很好回答。在当代中国,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称赞,也就为科学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这一世纪课题提供了基本答案。
第二,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国内发展方面与国际发展方面。就国内发展方面讲,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五个文明”,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应当说,这是从人类文明发展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概括,其中既包含我们以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内容,又增加了很多新内容。
“物质文明”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这是对西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这种超越最根本的体现在于我们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而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切以资本的逻辑为基础。就经济现代化的内容来说,我们的现代化与西方也有不同之处。当然,我们关于现代化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加深的。1954年,我们提出的现代化主要是“四个现代化”即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1964年调整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013年,习近平根据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他说:“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17](P24-25)新“四化”的提出更好地体现了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特点。经过长期努力,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由此,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有优越性的,是适应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的。
“政治文明”主要是指政治制度及其运行体制的现代化,亦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的政治文明与西方政治文明本质不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本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则是为人民服务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根本原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这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为基础,还有一系列体制运行中的重要制度。实践证明,我们的政治制度有巨大优势,是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
“精神文明”主要是指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我国的现代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有根本的区别。资本主义文化本质上是替资产阶级说话的,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文化发展的“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创造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化发展道路,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和世界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实践证明,我国现代思想文化有明显的优势,它为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社会文明”主要是指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宏观的社会文明进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文明进步。狭义的社会文明则主要指人与人日常社会关系中的文明行为,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等中的文明行为,主要体现为人们的言行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规范。在社会文明中,家庭文明是基础,正如习近平所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社会和谐是关键,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区内外关系、企业内外关系、城市内外关系等稳定和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个人文明素质是根本,包括每个人的内在修养、精神境界,也包括个人道德素质的外化,如言谈举止、行游坐步、待人接物、社会交往等,为人称道。社会风气是旗帜,社会风气正,则社会兴旺发达,否则,必然衰败堕落。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加之我们十分重视社会文明建设,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社会稳定程度、社会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很高。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打下了稳固的社会基础。
“生态文明”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是近几十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生事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反对破坏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自2007年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以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我们确立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共识。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8](P39)以此为指导,我国制定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逐步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践证明,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有巨大优越性,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保障。
五个文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我国现代文明发展的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是精神支柱,社会文明是群众基础,生态文明是自然环境保障。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核心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
这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对我国全面现代化的新概括,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以往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五个文明建设不仅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文明发展模式,而且超越了我们以往的认识水平,因而,它是当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就国际发展讲,人类文明新形态还有更多的内涵。一方面,就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推进现代化,需要在“五个文明”建设方面发力。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不可能采取完全统一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从多个方面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为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就整个全球社会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新形态,是未来人类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P16)这就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文明进步紧紧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有着内在联系,不可分割。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为推进全球治理、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高度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将创造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就是在“一球两制”(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并存)条件下的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文明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法是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合作最大公约数”。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又是未来人类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习近平“七一”讲话擘画了这条新道路的宏伟蓝图:“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1](P16)这就告诉我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思想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在国际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政治上主张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经济上,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价值理念上,主张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战略策略上,主张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目的是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也许有人会担心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因此会受到质疑。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中国共产党人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永远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但我们绝不强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而主张根据世界社会发展的实际,倡导各国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逐步推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逐步向人类的理想社会目标前进。
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显示了新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的逻辑。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可行的,是尊重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决不是唯一正确的。从长远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应当说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类文明观,是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从世界潮流发展高度看待人类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条件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中国应当如何作为的时代之问,对未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方面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新文明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在实践上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设想没有能够付诸实施;列宁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对社会主义新文明进行了探索性实践,特别是开始探索在“一球两制”条件下如何建设新文明的途径,但由于列宁的这种探索时间较短,加之后人缺乏经验,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和挫折,创造社会主义新文明尤其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习近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我国现代文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把握世界潮流,审时度势,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人类新文明形态,如何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展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必将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空前的话语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人类文明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提出也很好地回应了国际上人们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种种关切。近几十年来,围绕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国际上出现了各种理论,包括“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以及各种民族主义理论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习近平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以及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人类文明论述,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问题,有力批判了各种错误论调,特别是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等错误论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唯一论的神话,也化解了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误解,阐明了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道路以及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等,树立了社会主义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形象,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赞誉。
从实践方面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提出必将极大推进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就我国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华文明在历经古代辉煌、近代衰落、经过百年奋斗后再次走向新的辉煌的开始,因此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初现,伟大梦想正在开始逐步成为伟大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很多,首先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但同时也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作出贡献。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促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必将促使我们进一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包括参与全球经济发展、国际政治建设、全球社会治理以及世界文化发展、全球生态治理等,这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我国五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共性问题上,需要参照国际标准深化改革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参与全球社会发展,并在全球社会发展中从跟跑变为领跑,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逐步向中心迈进。
就世界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500年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历经辉煌后开始走向式微,同时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在历经艰难曲折后开始走向辉煌。这必将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认清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进一步认清在旧文明的理念、秩序下,世界社会只会乱象丛生;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不断努力探索和创造超越旧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新文明。在人类探索新文明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人类新文明的目标、原则、任务、途径、举措等,必将成为重要参照。
总之,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新旧文明形态正在悄然发生转化,旧文明正在衰落,新文明正在上升。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提出适逢其时,必将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中正在发挥并将进一步发挥重大作用,对人类新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在这一伟大历史洪流中迎来中华民族自身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