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资产”迎来爆发期 华夏幸福成“大赢家”

2020-04-17 04:50 证券市场红周刊  主页 > 趣旨 > 特色产业群 >

打印 放大 缩小


证券市场红周刊2020年10期






“国运资产”迎来爆发期 华夏幸福成“大赢家”

 

在房地产白银时代,率先开启转型的头部房企们也是先一步享受行业“增量红利”。在国家城镇化迈向都市圈化的历史机遇面前,华夏幸福围绕核心都市圈布局,其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已然是政策利好下的“国运资产”。尤其是在政策加码都市圈建设的当下,华夏幸福主要业务签约投资额不断突破新高,这表明其正在成为历史机遇期的“大赢家”。

签约额不断突破新高加固华夏幸福产城“护城河”

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份以来,多行业延迟复工,各地商品房售楼处也不得不暂停营业,这给一季度的楼市交易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就在房企纷纷降价促销、转战线上营销的同时,坚持核心都市圈布局的华夏幸福,正渐渐迎来其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的“回收期”。

在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项目中,大厂产业新城、溧水产业新城自1月27日起开启了全面防疫工作,固安产业新城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于1月30日全面复工,截至发稿,华夏幸福在京津冀、成渝、郑州、杭州、南京等都市圈的产业新城陆续复工。

在项目落地方面,公开资料显示,二月份以来,华夏幸福约有逾436亿投资规模的产城项目于近期陆续签约或开工。其中,规模最大的浙江泰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于3月3日正式奠基开工,该项目仅一期投资额即达16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幸福产业服务收入已经于2017年起步入回收期,并于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分别录得新增产服收入230.9亿元、238.9亿元、118.7亿元。此外,《红周刊》梳理华夏幸福近五年产城项目相关指标增长情况注意到,其新增签约入园企业数量及新增签约投资额也迎来爆发式增长,上述指标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43.8%和27.0%。华夏幸福的产城“护城河”正逐年加厚。

政策加码“国运资产”华夏幸福成“大赢家”

2019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发展都市圈不仅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产业,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项目,则是通过与政府合作以打造城市建设的重要枢纽。

可以说,投资“城镇化”和“都市圈”,就是在投资中国经济。而国家城镇化迈向都市圈化的历史机遇,也让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战略成为政策利好下的“国运资产”。

近期,在“政策催化剂”的作用下,都市圈建设再次按下“加速键”。

3月1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市和自治区批准,首批试点省市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八省市,试点期限1年。试点区域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都市圈内的主要省市,符合加快建设都市圈协同经济的思路。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全文,确立了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政策催化之下,华夏幸福成了“大赢家”。《红周刊》注意到,近年來华夏幸福不仅在环京区域的产业布局规模逐渐扩大,其产业新城的异地复制也进入全面加速时期,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5个核心都市圈(见附表),累计布局近80座产业新城。

附表 华夏幸福2019年上半年各都市圈产业新城新增签约投资情况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