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夏养号|邓万里:贵州抢占避暑经济“风口”

2023-09-12 15:20 当代贵州杂志  主页 > 关注 > 气候经济 > 避暑名城 >

打印 放大 缩小




贵州抢占避暑经济“风口”

 
当代贵州杂志 2017年32期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邓万里

贵州抢占避暑经济“风口”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邓万里

贵州的“清凉一夏”不仅给游客带来阵阵凉意,也成为激活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创意。

这个夏天,在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下,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却以一抹清凉迎来旅游热潮,成为国内外最为热门的避暑目的地之一。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贵州的“清凉一夏”不仅给游客带来阵阵凉意,也成为激活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创意。

释放生态红利

8月5日,在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水头寨,一位身着布依族服装的少女端起一杯迎客酒,来自香港的游客刘力一饮而尽。

“今天气温才20多度,早晚还有点凉,气候太凉爽了,我们决定再多住几天。”刘力说。

和刘先生一起组团到贵州避暑旅游的还有20多名来自香港、广东等地的游客,他们两周前乘坐贵广高铁抵达贵阳。近几个月,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贵州避暑休闲。多位受访游客说,贵州凉爽的天气、秀丽的山水、多彩的民族风情是吸引他们前来游玩的重要因素。

7月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名单显示,全国5个城市中,贵州就有两个(贵阳、安顺)上榜。此外,六盘水晋升为“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

据省旅发委副主任汪文学介绍,贵州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夏季平均湿度在65%左右,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至25℃。

从海拔高度上来说,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上,平均海拔1170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贵州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高原性和多样性立体气候特征。”贵州气候中心专家汪卫平表示,贵州大部分地区湿度适中、夜雨多、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都促成了贵州的“清凉一夏”。

除了气候宜人、山川秀美的先天优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更是积极培植了良好生态的后天优势。

生态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去年6月到9月,全省接待来黔避暑游客8184.77万人次,同比增长51.8%;实现避暑旅游收入936.32亿元,同比增长49.9%。

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为3.51亿人次、3140.58亿元,分别增长36.6%、40.1%。

省旅发委运行监测处分析预测,今年贵州避暑旅游入黔游客、旅游收入均将大幅度超过去年。

掀起“井喷”热潮

“杭州去贵州旅游半价啦!”今年夏天,诸如此类优惠政策在各地居民朋友圈常见,贵州的旅游政策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清凉一夏”成为各地景区的避暑招牌,避暑经济的“风口”价值也逐渐被发现并引起重视。

在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军看来,气候条件是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避暑有持续的驱动力和深厚的文化基因。避暑经济具有文化经济、气候经济、产业经济、形象经济和候鸟经济等特征,消费潜力大。

为抢占避暑经济“风口”,贵州从7月18日至9月15日,对重庆市、福建省、浙江省等10个夏季高温城市所在省份居民推出门票挂牌价5折等避暑旅游优惠政策,同时执行的还有航空、旅游包机、旅游专列优惠及补贴政策。

为推广避暑旅游产品,全省上百个景区积极推出以漂流体验、消夏疗养、避暑休闲等为主题的系列避暑旅游方式及消暑纳凉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入黔避暑旅游。

在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贵州不断加大避暑旅游推介力度。今年7月以来,贵州9个市(州)政府和贵安新区管委会组成十支旅游推介分团,分赴重庆、杭州、武汉等地进行“避暑度假游”的密集宣传推介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来自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贵阳火车站、贵阳北站累计发送旅客249.5万人次,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高铁客流人数首次超过普铁。

过去因受限于经济、交通等条件影响,贵州众多旅游景点不为外人所知。随着交通的改善和推广力度的加大,贵州旅游正在从“养在深闺”到惊艳世人,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嬗变之路。

如今,“避暑之都·贵阳”“中国凉都·六盘水”“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安顺”等避暑旅游品牌已享誉中外。

升级旅游品质

贵州在协调各种力量和资源;抢占避暑经济“风口”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直击游客“痛点”。

多位受访人士坦言,贵州发展避暑旅游存在产品供给与“体验化、品质化”避暑游需求不匹配,旅游线路与“长周期、舒适型”避暑游需求不匹配,服务品质与“散客化、自助化”避暑游出行方式不匹配等短板。

针对避暑旅游的短板,贵州正广泛依托大数据发展,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在营销、门票、支付以及旅游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更精致的避暑游消费产品。

在提升旅游质量方面,继2016年开展的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后,今年2月,贵州省启动2017年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持续打响攻坚战。

贵州探索建立起“1+3+N”综合监管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黄果树、西江、荔波、赤水、梵净山等4A级以上景区所在市、县,建立健全集投诉受理、矛盾调解等为一体的旅游市场综合管理机构。

“我来过很多次,小摊贩不见了,随时还有监管人员在餐馆等场所检查,我们用餐也很踏实。”从内蒙古到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游客储女士说。

出行不堵心了,关键还要游玩起来舒心。除了职能部门发力,贵州还广泛发动社会“朋友圈”积极参与,将活动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今年5月启动的“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发动和邀请广大游客尤其是省外赴黔游客,发现和提出贵州旅游服务在旅游行业监管服务、旅游公共设施及服务、旅游企业服务等方面,以及直接影响和制约游客旅游活动的痛点、短板、不足等,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贵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8月5日,省政府召开2017全省暑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攻痛点、守质量,进一步加强暑期旅游服务工作,提升贵州旅游接待保障水平。

“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旅游口碑会越来越响亮!”汪文学表示,贵州避暑旅游坐拥天时、地利,加上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用贵州人民热情汇成的“人和”,避暑经济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从“养在深闺”到惊艳世人,贵州旅游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嬗变之路。图为安顺黄果树大瀑布。(贵州图片库供图)

(责任编辑 / 李坤)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