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天下观止|秦淮灯火甲天下( 作者:李馨 秦天宇

2024-07-30 17:25 《大观》杂志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天下观止 >

打印 放大 缩小






秦淮灯火甲天下


 
《大观》杂志2015年2期    作者:李馨 秦天宇
 
 
摘要:通过对民间灯彩艺人的走访,追溯秦淮灯彩艺术的历史渊源,探寻秦淮灯彩艺术的传统制作工艺,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荷花灯,作为本文装饰艺术研究的范例。下文将以全新的视角与方法,理解、分析荷花灯花瓣造型的扎制手艺与表现形式,并以此来深入研究荷花灯花瓣造型的装饰艺术所在。
 
关键词:荷花灯花瓣造型;扎制手艺;装饰艺术
 
一、引言
 
所谓“灯彩”,就是人们通常在传统节日,吉祥喜庆之时所张挂的彩灯。由于其在形状,色彩,以及灯火等方面常呈五颜六色、如花似锦,因而民间亦称之为“花灯”。它以原始艺术为基础,大致从灯具艺术发展而来,可以归结为扎艺范畴,主要是为观赏,装饰所用。自古及今,灯彩艺术客观的反映了秦淮和南京地区从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
 
二、追溯秦淮灯彩的艺术渊源
 
秦淮灯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举办传统元宵灯会,曾出现过“灯火满市井”的壮观场景,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招徕天下富商建设南京,营造盛世氛围,竭力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南京就逐渐开始享有“秦淮灯火甲天下”之美誉了。明代吴门大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就形象的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明代后期《正德江宁县志》所描绘的灯节,更是繁华的让人目不暇接。
 
秦淮灯彩艺术是南京灯彩艺人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是南京民众难以割舍的传统习俗,虽然发展历史迭经起伏,但却薪火相传延续至今,为民间手工艺的艺术研究留下寶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三、划分秦淮灯彩的艺术类型
 
秦淮灯彩作为我国传统彩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承载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吸收并融合了多种传统艺术于其中,如中国传统的纸扎,绘画,剪纸,书法,皮影,刺绣等,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制作工艺更是借鉴综合了塑形,编结,裱糊,传动,声光等系列工艺。一种类型为传统的单个花灯,如荷花灯、兔子灯、狮子灯、金蟾灯、花篮、飞机灯、金鱼灯、元宝灯、麒麟送子灯、开瓜见子灯等;另一类型是带有故事情节的大型组合灯,如“孔子周游列国”灯组,“状元巡游”灯组,“十二生肖”灯组等,花样繁多,构思精巧,但灯型巨大,适合灯展期间观赏。
 
灯彩的造型种类繁多,新颖别致,且结构造型中皆蕴含着灯彩艺人丰富的生活经验,感情色彩,以及社会历史的文化内涵,运用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突出形式与趣味的探求,讲究丰满浑厚,简约夸张的艺术布局,为世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化、装饰化的彩灯。
 
四、探寻秦淮灯彩之荷花灯的装饰艺术踪迹
 
在种类繁多,细致精巧的秦淮灯彩中,最常见且极具地域特色的彩灯便属荷花灯。与北方的不同,江南的荷花灯总是透着股浓得化不开的氤氲秀丽,比如那纤巧、坚韧的竹制骨架,交错迭起的纸质彩瓣,纹理清晰的微卷荷叶。这一处处细致入微的设计与创新,都散发着江南特有的温柔、细腻与精致,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采。
 
(一)传统荷花灯的扎制过程
 
通过对秦淮灯彩艺人的走访,了解到,纸扎荷花灯的扎制主要经过下料(竹条),扎架,染纸,裱糊,压瓣等几大步骤,下面具体来说:
 
1.扎架,即用分割、打磨好的竹条将荷花灯的骨架扎制出来,一般在3月至5月期间完成。
 
2.染纸,制作荷花灯通常采用的纸张为薄硫酸纸,也就是常说的拷贝纸。在染色之前通常会先将纸张裁剪成尺寸不一的“长方形”,利用晕染的方式,将半透明的拷贝纸渲染成色泽渐变的艺术效果。染纸一般在8月进行,炎热,干燥的的天气利于纸张的上色与晕染。
 
3.裱糊,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彩色的玻璃纸将荷花灯的骨架覆盖起来,以便花瓣等造型元素的黏贴。
 
4.压瓣,即在用于扎制花瓣的纸材上制作出特殊的肌理效果,使花瓣的造型脱离平面化,向着立体感,层次感,节奏感,以及一定的趣味性而去,体现一种传统的,独特的装饰美感。
 
在扎制荷花灯的过程中,压瓣与染纸是最有意思,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当然这也正是整个荷花灯的欣赏与艺术价值的所在。
 
(二)荷花灯花瓣造型的装饰艺术研究
 
艺术源于自然,源于手工艺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会,纸质花瓣的扎制自然也离不开这些。仔细观察现实中荷花花瓣的纹理与脉络可以发现,其花瓣并不是光滑,湿润的,而是带有一种参差的错落粗糙感,以及那种略显干燥的颗粒感。这一条条细细的脉络为荷花的花瓣增添了自然地装饰效果,极富美感。因而,在荷花灯的花瓣制作中,便将这种自然形成的纹理装饰美融入其中,从而产生了造型概括的、夸张的、抽象的、折叠起伏的纸质花瓣。
 
压瓣的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准备好染纸(一匝)与压瓣工具(木棒与木臼);
 
2.将染纸卷曲贴于木棒工具上,用工具上的棉线紧紧的去缠绕染纸。缠绕时,棉线的间距应当相等,且疏密适中;
 
3.染纸均匀缠绕上棉线后,将木棒工具插入木臼工具中,并用力向下挤压,使染纸按照棉线的缠绕轨迹进行收缩,从而形成凹凸的条纹效果;
 
4.将棉线从染纸上松解下来,取下染纸,花瓣的肌理效果完成;
 
5.将染纸的一边按照条状纹理整齐收起,用细铜丝缠绕扎紧,完成花瓣的扎制。
 
由上花瓣扎制过程可知,在通过对染纸规整的卷曲与挤压后,染纸可以形成特殊的折叠、凹凸效果,而这种立体的肌理效果也为花瓣的造型增添了一丝节奏感与趣味性,使纸质的花瓣看起来更为生动,鲜活,且富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晕染渐变的半透明彩纸,细密整齐的条状肌理,将荷花瓣原型的特征进行了抽象化、概括化,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视觉、触觉效果,给人一种清新、细腻的美的体验。)
 
结合装饰艺术来说,荷花灯的花瓣由普通的平面化造型转变为立体化造型,即不再仅限于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的平涂来进行形态特征的诠释,而是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视觉、触觉可感的立体造型,是具有一定实用性、象征性、概括性、抽象性、程式化的立体装饰塑造。而这种立体的装饰塑造形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生动的触觉感受力,因而更能够吸引世人的眼球,受到世人的青睐。虽然其没有画像石,画像砖那样精美、恢弘的雕刻技艺与艺术境界,但却拥有细腻、精巧地艺术美感。无论是作为从属于荷花灯的花瓣,还是作为独立的造型纸艺,其都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具体来说,前者是以自身的美感与艺术价值去衬托整个荷花灯的立体造型,以增加荷花灯的层次美与细节美,起到装饰主体,突出主体特征的作用。而后者则是从主体当中独立出来,显示出自身独有的审美价值,而这种审美的意味拥有能超脱于主体性能和使用价值观念的趋向,且具备一定的纯欣赏性的因素,因而,独立而出的花瓣造型纸艺同样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同属于装饰艺术的范畴。
 
因而,真正的装饰美不应当是冗杂的、繁复的,而应当是简明的、精巧的、有价值的。从属于主体造型时,具有衬托、装饰主体的作用,并能够提升主体造型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而独立于主体造型时,同样能够经受得起审美与艺术的考究。装饰美的产生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设计或创新,有时只需要通过材料的改变、肌理的变化、以及色彩图案的润色便可以达到装饰的效果,从而增加一定的美感与价值。
 
(三)荷花灯花瓣造型艺术的未来展望
 
每逢元宵赏灯时,满眼入目的皆是造型相似,颜色略有区别的荷花灯,缺乏一定的新意。因而,能否通过对制作材料(纸材)的改变,或是更新肌理效果的制作方式来完成。
 
1.从纸材选择的角度
 
不同的纸材薄厚程度不同,肌理效果不同,给人带去的视觉、触觉感受自然也有所区别。在传统花瓣造型的制作中,灯彩艺人通常选用的是拷贝纸,这类纸材拥有纸质轻软,弹性佳,易折叠,易染色的优势,但却同样具有不易定型,容易损坏缺点。因而,这里作为对花瓣造型制作的未来展望与探索,尝试推荐选用几类颜色鲜艳,肌理特殊,且独具特色的纸材。
 
比如:丹迪纸、瓦楞纸、纤维纸类、俪纹纸、云宣纸、友禅纸、银箔纸等。
 
多样化的纸材选择可以为花瓣造型的制作增添别样的风采。鲜艳的色泽,妙趣横生的肌理效果,在为荷花灯带去别样的装饰美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其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2.从肌理制作的角度
 
表面肌理的效果有时是通过纸材的选择而直接呈现的,而有时却是通过人为的制作与创新而完成的。传统花瓣造型的表面肌理是以一种规则的,经过固定的缠绕轨迹挤压而形成的。因而,这里推想,如若改变对纸材的缠绕轨迹,那么挤压出的肌理效果是否也有所不同呢。比如说,倾斜向上或向下的缠绕轨迹,交叉的缠绕轨迹,或是没有固定的缠绕轨迹,只是随意的挤压等等。当然,肌理的形态也可以从自然界中进行汲取,并加以改进,比如说云纹、水纹、石纹、木纹等等。可以想象,其所产生的纹理效果一定是生動的,有趣的。
 
五、结语
 
荷花灯的花瓣造型于整个荷花灯来说,起到装饰并衬托主体特征的作用。当然,其的装饰艺术效果并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花灯的制作中,而应当更多的运用到其他物什的设计中,比如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所达到的装饰效果也同样具有艺术与审美价值。因而,对于纸材的创新与设计是值得更好的继承与发展的,这种纸艺应当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周安庆,杨保平.秦淮灯火甲天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2]吕品田.流光溢彩——中国民间灯彩艺术[J].东南文化.2001(02)
 
[3]张群.秦淮灯彩甲天下——访南京夫子庙工艺彩灯艺术中心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顾业亮[J].档案与建设.2007(05)
 
[4]张勇.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诉求——从夫子庙花灯看中国传统灯具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2)
 
[5]郑军.中国装饰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