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丽田园】荷兰·羊角村

2019-12-31 01:09 环球杂志  主页 > 文旅 > 田园博览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田园”数拓推特   六岁乔杨       天下口碑数拓库插播
-------------------------------------------------------------------------------------------------------------------------------------------------------------------------------------------

荷兰·羊角村

羊角村位于荷兰西北方Overijssel省,De Wieden自然保护区内,也有有“绿色威尼斯”之称。

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公路,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运河和176座桥。

虽现在这里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这并不影响羊角村的安静,游客只能将车辆安置在村外,划船游览羊角村。

乘坐平底木船穿梭宁谧的村落,一面聆听船夫兼向导娓娓细说各个房子的历史与特色。

羊角村:荷兰的小桥流水人家
  新华网 ( 2018-01-09 14:01:51 ) 来源: 《环球》杂志
 

    村里没有汽车,没有公路,道路就是曲折运河,交通工具全凭一叶扁舟,舟楫泊在水边,就像汽车停在门前一样。乘punter(典型的羊角村平底船)出行,是当地老辈人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夏有乔木

 

  我是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来到羊角村的。那天,绿野上笼罩着一层轻薄的白纱,木桥、流水、绿头鸭在静谧的晨雾中隐现,小船划过铺满鲜花和草坪的河道,草庐农舍的倒影在水面飘摇……眼前如梦似幻的田园风光,几乎就是孩提时代对童话世界的全部想象。

 

流水绕柴扉,人家尽枕河

  羊角村坐落在荷兰上艾瑟尔省威登自然保护区内,距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20公里,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也被誉为“欧洲最美村庄”。

  绿意盎然的村落里,河网东西交汇,水路南北贯通。小桥是连接外界的通道,户户农舍都有“护城河”。游船轻轻漂来,小河潺潺流过,水面上架设的老木桥据说有150座之多。

  欧洲最美村庄,美在意境上。村里没有汽车,没有公路,道路就是曲折运河,交通工具全凭一叶扁舟,舟楫泊在水边,就像汽车停在门前一样。乘punter(典型的羊角村平底船)出行,是当地老辈人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这正应了东晋五柳先生陶渊明笔下的诗句佳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最喜欢这些水畔人家,多是翻建于18世纪或19世纪的老宅子。说这里像中国的江南水乡,却又不尽相同。按照国人约定俗成的标准,这些“农舍”实际上就是一幢幢独栋别墅。

  家家前有花园,后有菜地,人人都在精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各家各户的别墅设计各擅所长,细细看去全村竟无一户重复。

 

挖泥煤挖出个“北方威尼斯”

  世外桃源式的羊角村也并非一片净土。蓝天碧野鲜花间,还是能找出明显缺憾。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三两只优雅的天鹅游过,让我想起骆宾王的诗歌。但实话实说,羊角村逗留期间,就从来没有看到过绿水清波。

  这就是羊角村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么一处梦境中的净土,画卷里的水乡,蓝天绿野,鲜花别墅,唯独河无清流,水翻浊浪。

  询问荷兰居民方知,这褐泥色的水面,和小镇的来历有关。

  时光倒流数个世纪,羊角村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的沼泽,只有丛丛芦苇迎风摇摆。所幸的是湿地上虽然不长庄稼,地下却储藏着丰富的泥煤。1230年,一批地中海的难民辗转来到这里,靠的就是挖泥煤维持生计。

  起初,为了运输泥煤,他们需要凿出一道道人工沟渠,并把挖出的弃土垒砌成堤岸,权作栖身之地。慢慢地这些旱地成了水上孤岛,往来不便,又逐一搭桥相连。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挖出了波光粼粼的湖泊,挖出了纵横交错的运河,挖出了羊角村初具规模的水乡格局。

  我相信,这批难民中一定会有城市规划工程师类的能人藏身,具备城建专业知识,因为很明显,在创业之初就有人目光长远,为日后作了规划,挖掘泥煤形成的河道分布合理,居住的民房排列有序,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村落。

  18世纪中叶,羊角村一带发展成为欧洲西北部最大的泥煤产区。

  这就难怪,这个地方取名羊角村。最早的一批居民在采掘泥煤的劳作中,从地下不断挖出被洪水冲来的野山羊的羊角,村庄故而得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羊角村人历史上是靠泥煤谋生,靠泥煤致富。如今虽然草舍茅庵变别墅,村里的一切都在旧貌换新颜,但脚下这富含泥煤的土壤不会改变,褐黑色的水质依然如故。

  曾为谋生而苦苦挣扎的先民们,或许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整日在污水里挖掘黑煤的泥泞之地,日后竟成了名满天下的游览胜地。

  挖泥煤挖出个“北方威尼斯”,这就是发生在羊角村的真实的故事。最美好的生活创自最艰苦的环境——和这个发展路径奇葩的村庄一样,为了生存而填海造地,坚忍不拔地与天地抗争,亦是荷兰这个国家走过的历程。

 

不曾改变的茅屋顶

  乘一条小船游弋,是游览这个荷兰水乡的最佳方式。船头划开平静如镜的水面,野鸭扑楞楞地飞开,两岸一座座鲜花簇拥的木屋茅舍依次闪现,真的美如画卷。如今,这些老房子已经换了主人,出入都是些衣着闲适、举止文明的律师或医生等非富即贵之人,再看不到从地中海逃难来的挖煤工人的身影。

  毋庸讳言,这些人多为煤矿工人的后代,但他们接受了教育,走出乡村,改换门庭,早就跻身于荷兰社会的富裕阶层了。

  只是最早的一批移民的某些生活习惯依然保留了下来。譬如,家家的坡屋顶几乎都覆盖厚厚芦苇,形成独特的景观。这是因为羊角村当初是一片芦苇荡,早期的移民没有财力住进砖瓦房,只能就地取材,结草为庐。羊角村人珍视这一前辈的传统,现在仍不约而同地把茅屋顶作为造房的首选。

  时过境迁,现在手工编织的茅草屋顶反倒造价昂贵,已成欧洲豪宅贵邸的标志、家境殷实的象征。

  新编织的芦苇屋顶是新鲜的麦秆色,一片爽眼的灿黄。待经年累月褪变成晦暗的黑灰色,更换的时候就该到了。茅屋顶经久耐用,更换一次的周期大约是40年。

  厚厚一层芦苇覆盖的屋顶,遮阳挡雨,冬暖夏凉,这正是早年北欧乡村农舍的朴素建筑风格。满眼拙朴的茅屋顶,增添了羊角村世外桃源的韵味,仅此一项,就让全世界的摄影师趋之若鹜。

 

“中国人来了”

  羊角村居民约为2620人,人数多年来没有明显变化。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重重叠叠的拱桥,掩映着中世纪保存下来的古老村庄和淳朴民风。一道栅栏门上,竖着木鞋加风帆,说不尽的荷兰风情。

  坐着小船游览,沿着小径漫步,倒是处处赏心悦目,但感觉上就是走不进羊角村人的生活。多亏有这么个去处——Binnenpad 39号,一位中国朋友在羊角村的临河别墅。

  我们受邀来到屋里小憩,听主人笑谈在这里开餐馆挣大钱买宅子的故事。他告诉我们,羊角村对购房有种种人为限制,不愿外乡人进入他们的生活。他在荷兰打拼20年,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破天荒地在羊角村先后买下3套房子,不免引人瞠目。

  “中国人来了”,一时间成为羊角村议论纷纷的新闻事件,不少荷兰原居民发表见解,大谈今后中国人若大举进入该怎么办。那一阵,连他本人也在媒体上露面,不情愿地当了回羊角村新闻人物。

  木船悠悠从窗外划过,窗景是风景,窗框是画框,这样的房子让人多喜欢。更令人惊讶的是房价,如果把北京三环附近的一套100平方米的单元房卖掉,真可以买下羊角村一套“无敌水景”花园别墅。

 

悠闲慢生活

  羊角村不只是供游览的景点,更有一份自己悠闲的生活。村里有教堂,有民宿,有酒馆,有咖啡厅,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

  一间水畔乡村小铺,是羊角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里和一般乡村店铺不同的地方,是到此购物需要划船来。小铺简单的橱柜陈设雅致,居家的风景透着温馨,新鲜的奶酪看上去就让人眼馋,多彩的皂块散发着鲜花和水果的馥郁香气。

  羊角村外是开阔的运河,一头牵着小桥流水的村落,一头通向阡陌纵横的原野。

  暮色降临,笑语喧哗的运河两岸人声渐远,泊位上的红船排得齐齐整整,自成一道静物画般的风景。

 

来源:2018年1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荷兰素有“欧洲花园”的名称,那里的风景非常之美,去过荷兰的人都感慨就像个世外桃源,美得让人不想走了。

大图模式
 
  •  

  •  

  •  

  •  

  •  

如果你想寻找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风景如画的荷兰羊角村一定会是个好去处。

羊角村位于荷兰西北方,有“绿色威尼斯”之称。小木桥、茅草屋、河流和布满河道的鲜花与草坪,这风景让人陶醉了。

大图模式
 
  •  

  •  

  •  

  •  

  •  

这里只有纵横密布的运河和176座连接着家家户户的小木桥,游客能以最亲近自然的方式,享受生活的愉悦。

游羊角村最好的方式是乘坐小木船穿梭于村庄内,漫无目的的游荡于村间小河,一路上欣赏美景,太惬意了。

每所房子外面都是一个小花园,这里房子的屋顶都是由芦苇编成,冬暖夏凉、防雨耐晒,环保又实用,一点不比现在砖瓦差。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