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田博会视野】张抗抗:凝视德清——外婆老家人的性格衍变

2019-09-10 15:26 北京青年报  主页 > 文旅 > 田园博览 >

打印 放大 缩小





凝视德清

外婆老家人的性格衍变

2019年01月05日 星期六 北京青年报
 
 
 
 

    ◎张抗抗

    可曾听说过德清人呢?德清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2018年1月19日,搭载“德清一号”遥感卫星的火箭发射成功。“德清一号”轨道高度为535公里,可视频成像亦可推扫成像、具有夜光成像能力、可提取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视频拍摄功能最长能持续两分钟,属于世界领先,因为长时间的“凝视”不是一般遥感卫星能做到的。

    德清——这是我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遥感卫星。这个距杭州半小时车程、隶属湖州市的一个县,若是没有非凡的吸引力,何以一飞冲天,县名响到太空上去了。

    2019年11月,国家地理信息小镇在德清落成,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此举办,这是德清之大喜。凤栖湖湖心岛上的国际会议中心,一座椭圆形的银色建筑,覆以天穹般的金属球体屋顶,轻盈流畅灵动,有如可仰望的星空。主体结构由两个对开的半球组成,中分空间为建筑主要入口。越过湖面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形似刚刚破壳的鸟蛋,预示有凤来兮,凤栖凤兮凤起飞。许多年来,德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传奇。

    本文作者张抗抗:1950年出生,浙江杭州市人。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曾连任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聘为国务院参事。著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等。

    历代艺术大师学养之根,均系于丰润的德清故土

    宋代葛应龙在《左顾亭记》中云:“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德清青山环绕、碧水相连,境内的东苕溪水系和大运河水系,构成丰饶润泽的“七大潭、八大漾”的细密水网湿地,风调雨顺气象和谐,可谓江南富甲一方的蚕桑丝绸鱼米之乡。更是一片厚德载物、溪清人和、清秀仁德之地。往上追溯至古代,战国时期留存的德清火烧山古窑遗址,将古代陶瓷艺术和青瓷文化的历史源流,向前推进了600多年。春秋时代隐退太湖流域的越国大夫范蠡西施,在此留有动人的传说。中国舞蹈史上绚丽优雅的“前溪歌舞”,在东晋时代大都督沈充的青睐扶持下曾盛极一时;南朝词宗沈约,少年时曾在英溪河畔栽种桃花;唐代诗人孟郊曾在武康城内苦读,为官后写下著名诗篇《游子吟》;苏东坡、杨万里,都曾游历此地并留下诗篇;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青年时代曾在德清避难,并娶德清才女管道升为妻;清代花鸟画家沈铨东渡日本,传习画艺,影响了日本一代画风。历代艺术大师文化成果斐然,其学养之根,均系于丰润的德清故土。

    德清人是有来历的。

    我关注德清多年,因为德清是我的外婆家,我曾在德清度过了童年少年的寒暑假,还有青年时代短暂的插队生涯。几十年来,德清在成为传奇的衍变过程中,我已写下了许多有关它的文字。这片沃土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居住,是江南“马家滨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令我困惑的是,吴越文化一脉传承的德清故土,原是一个适宜避世退隐的闲适之地,一处文思才情飘逸的桃源佳境。人有德行,溪有清流,苕溪水系养育的德清儿女,性情精明细腻、勤俭聪慧,生活美雅精致,极少离乡背井外出务工。小时候在洛舍镇上,从来少见邻里争执吵架,外婆领着我去走访亲戚,只见每家老屋齐整,壁上好联好字,桌上清茶美食,男人女人说话温和谦让有礼,和善知足、与世无争。

    昔日安逸安稳的德清人,究竟怎样成为今天坚韧坚毅的新德清人?

    我记忆中的老德清人,就像雪白光滑的洛舍鱼圆,悠悠哉轻松松浮在清汤上;好比活蹦乱跳的青虾(方言名“弯转”),大头软壳无忧无虑。早年的德清人,好似香喷喷油汪汪的煎肉饼、软糯细腻的肉馅糕,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早年的德清人,也像酱红色的洛舍豆腐干,薄薄的小方块,色泽含蓄体型精巧;早年的德清人,更像花纹美丽肉质鲜美的鳜鱼、银光闪烁的鳊鱼、结实有劲的黄鳝,审美与食用相兼。从古到今,德清著名的新市红烧湖羊肉,都是把羊皮连着羊肉炖,羊皮不是用来卖的,羊肉也贵气。我从小到大去德清外婆家,吃得最多的是甲鱼,好像周围的河港稻田里生长的都是甲鱼,红烧清炖清蒸火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活甲鱼碰一碰就会把脖子缩进壳里去,胆小得很,安于现状息事宁人……

    还有外婆家轻软柔滑的丝绵被呢,需要多少根蚕茧丝,才能绷出一床轻盈的丝绵被?丝绵被用大被单绗得整齐,年年必须拆开添丝翻新。白云般的丝绵裹在里面看不见,却也丝丝缕缕决不含糊。水土养人、人养水土,生活讲究懂得享受的德清人,看重内里的品质。

    那是一个谦和的德清、温和的德清、祥和的德清。

    在地理地貌上成为全美景全要素的完美之地

    岁月的大运河一路流淌,河岸引导了运河,运河也塑造了河岸。德清人温良儒雅的文化性格,注定要在历史的演进中发生突变。

    穷则思变是顺应天道,但富而进取,就有了探究的空间。

    溯水近代史,早在清末甚至更早,湖州商贾与外界的关系已然十分密切;直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清与上海有了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民国时期,上海南京杭州各路达官贵人纷纷在莫干山建造别墅避暑,为山区带来了乱世繁华;都市文化、商业文明开始滋养孵化德清,以至上海有一条马路,以德清老县城“武康”命名。

    德清古镇新市,水路八方通顺,当年之鼎盛繁华,被誉为“小上海”。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的母亲童益君,就出生于新市镇一个开明的官宦之家。童益君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后,走出家门,到苏州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求学,成长为一名知识女性。民国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的黄郛,回乡兴农桑办新学,近代史上的经学大师俞樾、红学家俞平伯、著名导演沈西苓,都是德清人并在德清留下印迹。文学前辈茅盾先生的姑妈家在德清新市;夏衍先生的外婆家在德清乾元镇。抗战时期,德清境内发生过重要战事,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此抵抗日军发生的几次战役……这也许是德清的第一次性格嬗变。

    在如此耕读勤学氛围中养成的德清人,被鱼虾滋养得聪明灵慧的德清人,见过大世面,历来喜欢“动脑筋”。1958年,德清县与武康县的行政区划并为一县,原来的德清水乡,增添了武康莫干山地界起伏的竹林茶园,德清县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北部温软精细的“吴国”文化系,与东南部山区彪悍的“越国”文化系重组交融,稻米渔业蚕桑使得山民变得聪颖,而越国曾出产精工铸造的吴越之剑,莫干山“铸剑池”的干将莫邪刚烈之血,也使“平原客”变得铿锵。吴越之剑古老的遗传基因,或许早已输入了德清人的血脉。自此,德清县境水网湿地山林湖泊古镇应有尽有,在地理地貌上成为全美景全要素的完美之地。

    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疾风骤雨刚刚启程,德清人从运河震荡的声呐和水汽中,早早地听见了鼎新求变的召唤。80年代初,德清的乡镇企业悄然崛起,与上海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星期六工程师”为代表的“德清模式”,也是德清钢琴厂最早的由来。1994年,德清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大胆决策——毅然将县城由原城关乾元老镇所在地,“迁都”武康镇,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大幅度创新之旅。新县城的位置紧临铁路,方便与铁路客货运输接轨、与沪杭宁市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加之原有的大运河水路优势,德清占水路公路铁路“三通”融汇之便,如虎添翼,开始跨越式飞翔。10年过去,一座道路宽敞、高楼林立、舒适整洁的现代化新城,行政商贸金融医疗教育文化各种硬件设施齐全的新兴家园,赫然屹立于秀丽的莫干山下。

    这是德清人文化性格上的第二次重要嬗变。

    古老乡俗悄然转身撤离,现代游子文化闪亮登场

    智慧的德清人。

    进入21世纪,商品经济的快速衍进与发展,将德清两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进行了大幅度的换血,这才是德清改变命运根本性的历史拐点。古老乡俗悄然转身撤离,现代游子文化闪亮登场。以孟郊“游子吟”为底蕴的“游子文化节”以及“游子文化论坛”已连续举办多年。2006年,德清请来余光中、余秋雨先生同台论述经济发展与当代游子的关系。德清人热情欢迎外乡游子“走进来”,德清人也开始勇敢“走出去”,出去后再回来,就有了不一样的眼光。

    春晖广场与千秋广场之间,那座宏大气派的德清会展中心(如今已成为德清新闻中心),其中多功能厅的硬件设施之先进让来宾惊叹不已;书画文章诗情向来是德清人的最爱,近年来新建的德清图书馆,更是县城最亮丽、最具人气的建筑之一,每周都有各种文化活动在这里举办。早些年洛舍有一位热心文化事业的孙则民馆长,把镇文化馆办成了全国最佳乡镇文化馆。如今洛舍的乐韵钢琴厂,又有一位热爱写诗的董事长章顺龙,走进他的企业大楼,抬头见诗歌,低头听琴声,可谓德清一景。新市古镇建有童润夫先生纪念馆,陈列了大量家庭历史图片。童润夫是资中筠先生的舅舅,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开拓者之一,新市名人走廊墙上有他的雕像,亦可知德清对文化与历史的崇敬之情。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德清乡镇企业起步,经过近40年磨砺,民营企业如今已逐渐发展为德清工商业的主体:中外合资的欧诗曼珍珠产业、洛舍钢琴产业、德华木业、矿业、养殖业……把木业资源缺乏的德清,做成了以木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德清工业。

    莫干山经济开发区,新市、洛舍、钟管工业园的相继落成,用诚恳优惠的招商,吸引投资和人才。多家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纺织电子工业大型企业落户德清,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形成具有德清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农业渔业一直是德清的立身之本,如今优质茶、笋、竹、茧、鳖、鱼、虾等农渔产品行销海内外,“莫干溪谷”等传统文化+休闲观光项目,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高效生态农业、智能农业、电商平台,一起形成了德清农业的大格局。故而德清连续多年居于全国“百强县”前列,人均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被誉为杭州的“后花园”。

    集恒心与耐力、智慧与韧性于一体的新德清人

    德清甲鱼如今已变身为“清溪花鳖”著名品牌,采用鱼菜、稻虾、稻鳖共生(轮作)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其实,甲鱼貌似木讷隐忍,却有自己厉害的绝活儿,若是有东西被它一口咬住,它绝不轻易松口——低调执著的甲鱼,是否有点像德清人的脾气,一眼看准绝不松手?

    那么青虾呢?青虾对水质的要求甚高,水清无鱼,水清则有虾。鲜活的青虾,颇如素有道德洁癖的德清人,凡事不作假、恶事不迁就。

    那么漫山遍野的春笋冬笋毛笋呢?也符合德清人务实的品性,竹园土层下的鲜笋三季皆可食用,蒸煎炒炖皆美味。一旦钻出地面蹿高成竹,便可制成竹地板竹家具竹篮竹匾。德清人便是如此刚柔相济、秀外慧中。

    最像德清人性格的,莫过于“防风神茶”——烘青豆茶了。德清乡下史有习俗,用碧绿的烘青豆加腌制的橘皮丝、卜(野)芝麻,再加少量绿茶沏成(比例很重要)。制作方法颇费工夫:将新鲜毛豆一粒粒剥出,用盐水煮熟晾干,然后用微红炭火烘烤至青豆蔫软。青豆绿如翠玉不改色,存放多时不变味。泡青豆茶应当用盖碗,如今都用玻璃杯了,一杯绿盈盈的琼浆玉液,清香微咸解渴,喝到最后,在杯底击掌叩击,青豆可如数入口,反复咀嚼满嘴生香。据说青豆茶起始于远古防风氏年代,至今古风犹存。烘青豆茶耐喝耐嚼余味绵长,恰似德清人的品性。

    德清还有一种绝世佳茗“莫干黄芽”,始于民国,是受众小的隐者之茶。产茶的高山茶园如块块碧玉,镶嵌在翠绿的竹海林荫之中,大竹海构成的天然屏障,营造了茶区小气候。黄芽茶外形细嫩多毫,色泽玉润嫩黄,香气嫩爽甘醇,汤色嫩黄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不输著名的安吉白茶。在莫干山这般云雾缭绕山泉叠涌的地方,才会产生喝茶休闲放空心情的“裸心谷”文化创意。满目青山、白鹭翩跹,悠悠清茶洗心涤尘,快节奏中藏有慢生活的底蕴。

    幸福的德清人。

    有好茶的地方必有好水,水是世世代代德清人的魂魄。德清地处长三角腹地,现有河道1211条,湖漾池荡无处不水,舟桥有如德清人出门的鞋履。下渚湖一带,曾是距今4000多年的防风古国,防风氏治水的气势与气魄至今仍在流传,因而德清人与治水有特殊的情缘。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德清人说“五水共治”就是“吾水共治”。我在德清的日子,河港里清淤船、挖泥船昼夜不停,以填泥回矿、吹泥入堰、捻泥入田等多种方式,让淤泥变废为宝,加大水生态的修复力度,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德清现有无数“河长”,“洋河长”“企业家河长”“乡贤河长”“巾帼河长”,河长的责权延伸到小微水体,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水域管理全覆盖。河长掌上办公、管道机器人、电子监控……先进的科技手段让“智慧治水”的技术不断升级,形成了“水陆空”一体化智能管护体系。为此,德清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大禹鼎银鼎”。在河港纵横的德清,如今人人都是河长,河长湖长,成为德清人的别名。

    还得说说朱鹮。下渚湖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完整的湿地之一,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珍稀濒危鸟类朱鹮,在消失50年后,被德清人恭迎回乡,在下渚湖深处一个小岛上重新安家落户繁育后代。如今朱鹮已成为德清的生态品牌,温情善良的德清人,是朱鹮的代言人。偶有一瞬,觉得德清人也是一种“稀世珍禽”。

    莫干盘山道,百年马拉松。一次又一次的长跑“跨栏”,一个又一个时间节点的飞跃,老一代德清人最终完成了文化性格的转型,成为集恒心与耐力、智慧与韧性于一体的新德清人。

    话题回到地理信息小镇。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卫星导航、位置服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无一不直接或间接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相关。联合国在2011年专门成立了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为各国提供地理信息领域交流合作高层平台。德清的“地理信息科技馆”用高科技的光电成像图片视频,对地理信息的原理和应用,做了丰富形象的展示,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前沿,

    写不尽的德清人。

    遥望高远的苍穹之上,“德清一号”此时或许正在飞过我们上空。它是否“遥感”到外表平和而内心执著的德清人,以“防风之力”“铸剑之技”“孟郊之情”,铸就了德清也铸就了自己?而我却能遥感到,在卫星收集的信息中,有着无数开拓进取的优秀德清公民、新一代德清创业者的名字,正在被GPS定位。

    我们对那些有个性的地方,喜欢冠以:温州人宁波人绍兴人……

    从此,应该再加上一个“德清人”。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