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明秘域|“屯”字村名考(作者:老梧桐

2024-08-12 00:14 360个人图书馆  主页 > 文旅 > 大明秘域 >

打印 放大 缩小







“屯”字村名考



 360个人图书馆  老梧桐 2011-03-20   |  
 
 
“屯”字村名考
[来源:原载《齐鲁地名》 | 作者:李宏升 | 日期:2009年11月16日 | 浏览848 次] 字体:[大 中 小]
    在夏津境内有不少带“屯”字的村名,当地人亦有夏津县有“七十二屯”的说法。在明嘉靖本《夏津县志》中的地图上标有34个村庄,其中带屯字的占28个。
 
    这些带有通称地名“屯”字的村名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据考这些村名来源于明代大规模的移民屯田与军垦屯田。
 
元朝末年,连年的战乱、灾荒,使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元末之兵燹、灾荒创伤未复,明初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又接踵而来,德州、济南、临清、东昌等地成为重要战场。因此,夏津县地就成了荒野无垠,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夏津仅有687户,4279人。(见明嘉靖本《夏津县志•食货志》)
 
    明政府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及军队屯田的措施。洪武初年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的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并免三年租税。“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又诏天下卫所军以十之七屯田。”(见《明通鉴•P495》)迁来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济南、兖州等府。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食货志》载:“洪武二十五年徙二十七屯于此(夏津),则生齿繁矣”。此二十七屯即指来屯田军民的聚居点。明代的屯田制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为军屯、民屯及商屯,来夏津的主要是军屯和民屯。这些屯田户初来夏津的聚居处多为没房屋院落的荒地,因此带“屯田色彩的地名便应运而生了”,“屯”也就成了统称地名。
 
    现在夏津县带“屯”字的村名计有52个。这些村名大体可分三大类。
 
    ×官屯  如李官屯、张官屯、赵官屯等。这些带有“官屯”字样的村庄,就属于原来的“军屯点”。军屯户世代为军籍,不受州、县地方官的管辖,也不向地方交纳丁粮,其管理机构也不同于地方行政机构。据清黄本骥的《历代职官表》载:“……外卫皆统于都司及行都司,卫以下为千户所,千户所又辖百户所。其官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自卫指挥以下,其官多世袭,为明代特殊制度之一”。当地各屯田点的首领多是千、百户以下的总旗、小旗军衔,因这些人是世袭的,姓氏是固定的,人们便因其姓氏习惯地称为“张官”、“李官”等。为了便于区分,因之在各屯田点称谓上,加以首领的姓氏以相区别,便产生了“张官屯”、“李官屯”、“赵官屯”等地名了。
 
    ×里长屯  如于里长屯、张里长屯等,这些带“里长”字样的村庄,属于原来的民屯点。屯田户多为移民或招募来的乡民。民屯辖于地方,被编为里、甲。“里”为行政区划名称,长官称“里长”或“里正”,明代改称“里长”。明“洪武十四年(1381),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岁役里长一人……”(《明史•食货志一》)。夏津县编户为三十里,后增至三十一里,但是其中以“×里长”命名的村庄仅七处,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本《夏津县志•建置志》作了很好的解答:“按邑屯有七,以里长名,冠以某姓,里制之设由来久矣。”“所举各屯以里长命名者,数仅七,以情势论,似不应只有此数,或当时充里长者品类不齐,唯兹七姓乡望素孚,籍以名村。”上述记载合乎情理地道出了“×里长屯”的来历。
 
    二――八屯、九营  这类村庄亦属军屯点,归德州左卫管辖。原为9屯,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修武志》载:“军屯,德州左卫拨军耕种,凡九处”。又据清乾隆本《夏津县志》中地图标示,德州左卫之军屯点均在西沙河以西,分布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与今西沙河以西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屯及九营(屯田亦称营田,故军屯点形成的村庄亦有称“营”者)颇相仿。由于清代军屯的逐渐淘汰,为了便于漕粮的储运,因此,除傍卫运河漕运河道的军屯点外,其他军屯均改隶州、县,变为民屯。德州左卫设在夏津县境内的军屯点有9处,因靠运河,所以仍为军屯。为了与民屯相区别,遂以数序为名,而成为二――八屯、九营了。除上所述,另有南屯子、张屯、贺屯、陈屯等。据民国本《夏津县志》载:南屯子原称周里长屯,张屯原称张里长屯,名称之别均属后来更改。大概贺屯、陈屯等也不外乎此例。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