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朝卫所制度的建立以及发展
维权骑士历史
2019-06-15 12:28
探索一体式卫生间的新趋势,为您的生活注入舒适与美观!
贵阳有哪些好玩的景点,看完这篇攻略,驴友教你省事!
张家界凤凰古城游玩的6天安排,吃喝玩乐全齐!出行更省心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朝代都会建立自己独特的兵制体系,比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那时候的主要兵制是全民皆兵制;再到秦汉时期,这时候国家一统,则主要是以征兵制为主;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主要是府兵制;而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设立卫所制;清朝时期,则主要是八旗绿营制。以上就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几种主要兵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明代的兵制——卫所制。明朝开国之初,在废除了元朝旧制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其中一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卫所制”。而关于卫所制的设立,则是朱元璋手底下的谋士刘伯温提出的。据《明史·刘基传》记载,明朝建立后,刘伯温曾给朱元璋上书说: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选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之遗意。 我来给大家大概翻译一下这段话:说是明朝是以武力平定的天下,在废除元朝的一系列陈旧制度后,从京师到各个郡县,都应该设立卫所……有战事的时候,由政府专门指派将军担任总兵官,率领各个卫所的士兵进行战斗。战斗结束后,这些将军上缴兵权,率领的士兵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而关于明朝的卫所制,和隋唐时期的府兵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是明朝模仿隋唐时期的府兵制。而在卫所制建立后,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据统计,明朝初期总共有军队二百七十余万,在任何人看来,供养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所需要的军费肯定是难以计数的。但是,在明朝初期,军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这就得益于卫所制度的建立,因为卫所制的主要原理就是“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在农闲时,士兵加紧训练,提高自身战力;在农忙时,士兵则充当农民的角色,种地收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种地所收获的粮食完全由他们自己支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同时他们自己也能够自给自足。一举两得,这就是卫所制建立的好处。以致于在卫所制建立后,朱元璋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粮”。
明朝卫所旧址介绍完卫所制,我们再来看看它是如何构成的。关于卫所的组成,《兵志二》中记载: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一郡者设所,连郡者为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 意思就是,在国家的重要地区设立卫所,卫所的总人数为5600人,在卫所底下,又设立千户、百户。千户的组成人数为1120人,百户的组成人数为112人。同时又设立总旗和小旗,其中,总旗管理50人,小旗管理10人。同时,在每个地方都设有都指挥使司,而这些卫所全部归都指挥使司管辖,都指挥司的长官为“司有都指挥使”,为卫所所在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全权管理卫所所在地的大小事宜。而在都指挥使司的基础上,朱元璋又在中央设立了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和兵部相配合,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关。后来,朱元璋又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这五个都督府分布全国各地,掌管不同的地区,统一听命于中央。由此一来,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军事体制便形成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相当高的,我们国家现在的五大战区的设立貌似能看到明朝时期卫所制的影子。
说完卫所制的构成,我们再来看看卫所军兵的来源。据《明史卷·兵志二》中记载: 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戎。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 这便是卫所军兵的三大来源,主要有从征、归附、谪发。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从征:这个主要是在明朝建国前后,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由那些将军所率领的士兵组成。为了巩固疆域,很多将军所率领的士兵便长时间留在了此地。在建国后,为了好管理,便将这些人所在的地域都定了下来,让其守卫地方。同时,这些人为了生存发展,在土地上进行劳作,军屯结合,为卫所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归附:这个属于建国前,在朱元璋消灭别的割据势力时所投降的诸部,比如元朝旧军等。为了便于管理这些人,便建立卫所制,这也是卫所士兵最早的来源之一。谪发:这个就和前两者的区别比较大了。因为这一项卫所士兵的主要来源是以罪人为主。在很多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大官犯了罪之后,除去诛九族这种大罪,大多数人的家眷都会被充军流放。他们按理来说都是要被杀头的,但是,因为皇帝法外开恩,才使你们保住了性命。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恩军”或者长生军。以上就是卫所军兵的来源。但是,从这上三个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征、归附还是谪发,这些士兵的来源都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的需求,比如犯罪的人就那么些,总不能为了充军让所有人都犯罪吧!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以上三种方式不是卫兵最重要的来源,而卫兵最大的来源则是“垛集军”。关于垛集军,《明史卷·兵志四》中记载: 明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成祖即位,遣给事等官分阅天下军,重定垛集军更代法。初三丁已上垛正军一,别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至是令正军贴户更代,贴户单丁者免。 明初,颁布了垛集令,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充军,这就是垛集军。而垛集军又被分为民户和军户,对于民户而言,一旦他们被佥发入军,由政府供给军装和盘缠,但是子孙后代都要入军籍,永远都不许更改。 一被征发,便世世子孙都附军籍,和居户分开。 ——《明太祖实录》 同时政府为了补偿他们,便会免去他们老家所在地的一个人的徭役。对于军户来说,他们的待遇比民户要好点,出发时,不仅有家族补偿的优厚待遇,政府而且同样也会免除其本身家族一个人的差役,每月政府给的粮米也比较多。当然,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补偿,只不过是按照地位的高低来进行补偿的。
明朝卫所旧址总之,明代卫所制的建立,在明朝前中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更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上的负担。如此一来,财政上的负担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就减轻了,从而更加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完】作者:王不二参考资料:《吴晗说明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