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最早街道都司路
《贵阳文史》杂志 2017年1期 作者:万泰华
东西两端连接中华南路和瑞金中路的都司路,所在区域三面环水,贵阳的主要河流南明河、贯城河、水磨河(市西河入南明河段)蜿蜒曲折,在都司路区域形成几个明显的矩形河湾,交汇后向东流去。唐武德四年(621年)建的矩州,是首个辖地在贵阳的治所。学者覃雨甘先生根据文献上(矩州)州南“水方如矩” 的记载,认为唐宋时代的矩州城或黑羊箐行政区域的治所,就在这三河之汇的现都市路区域;并推断,南宋嘉定十年的“经略安抚司署”和后来的“矩州刺史署”就设在此片区。从都司路区域的地理特征看,该处地近南门,城墙沿河修建,濒临南明河有险可守,控制了东西向的驿道,把行政治所设在这里应该是必然的。
据确切的文献记载,历来贵阳地方政权的主要机构都是设在这片区域,元代的“八番顺元都元帅府领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和“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代的“贵州都指挥使司”、“贵州卫指挥使司”等都设在这里。设置在此片区的还有太府、贡院、南察院等政府部门。因为明朝贵州都指挥使司建于元朝都元帅府的原址上,并且在这里驻扎了260多年,都司路因此而得名,也成为贵阳城最早的大街。以致到了清朝,虽然“贵阳府”、“法庭”、“贵阳守备署”、“贵阳营”、“新贵县”、“贵筑知县署”、“贵阳典史署”等官署也都设置于此,但这条街道仍然叫都司路。这条街靠中华南路口有一座桥称都司桥或振武桥,是贯城河穿过的地方,所以这条街也称为都司桥街。
都司路上的次南门城门在贵阳古城西南角的西門与南门间,古城门在原一中桥前民族巷口,即今都司路与公园南路交会处河边。次南门原叫德化门,也叫广济门。在次南门的城墙上还建有关帝庙,城门两侧曾刻有清代著名文人刘韫良所撰的对联,上联:“排闼双峰青对峙”;下联:“绕城二水翠交流”。
都司路西端市西水磨河穿过处,原只是一座小桥,后来因为要方便众多军队、车马通过,在原桥上加建加固,成了双层桥,俗称“桥架桥”,就是现在都新桥的位置。从西面过都新桥的右边,原有一小山,最早是贵州卫衙署和驻军之处,俗称卫坡。现已被平掉。
这条街上还设有一个驿站叫皇华驿,还有一个关于明朝贵州都指挥使马烨“裸挞奢香”险些挑起民族动乱的龙门阵。1941年贵阳设市时,将都司路改为都市路;最后贵阳市地名办决定,还原都司路的名称。
上世纪90年代,在都司路上架起了高架桥,桥下为都司路,桥上为都司高架桥路,这座高架桥与经过贵阳的几条高等级公路连接,直通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这也是贵阳非常独特的一条路两条街的立体交通大街,现代“桥架桥”显现了都司路今天双重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