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研究
《武术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作者:刘 莉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鲍家拳作为我国古老的武术之一,被称为武术“活化石”,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鲍家拳已传播到中国各地。在国家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利条件下,多数地区的鲍家拳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 选题依据
1.1 弘扬传统武术的重要性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点,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文明史发展进程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1.2 传承安顺鲍家拳的必要性
鲍家拳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武术项目之一,在传承历史中,多数地区的鲍家拳得到了较好发展,但同时,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仍然遇到了严峻挑战。安顺鲍家拳作为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国家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的契机,对安顺鲍家拳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1.3 保护安顺鲍家拳的迫切性
自明洪武二年(1369 年),鲍氏后代振威将军鲍福宝,奉命率部远征贵州,将鲍家拳由安徽徽州府歙县带到贵州安顺,安顺鲍家拳便在鲍家屯世代传承延续,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安顺鲍家拳的发展,是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服务的,而社会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时,安顺鲍家拳自然需要作出适应性的改变,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如今,安顺鲍家拳的发展面临困境,因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转变而引发传承人缺位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冲击以及文化自信的缺失等问题。目前安顺鲍家拳传承人数量屈指可数,表明了保护和传承安顺鲍家拳的迫切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研究,促使人们了解和认识鲍家拳活态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助力,从而使安顺鲍家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 安顺鲍家拳的起源与发展
鲍家拳又称鲍家武术,相传是春秋时期中国鲍姓始祖鲍叔牙所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居民可知多为此类表述,但暂未见权威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这一说法。明洪武二年(1369 年),鲍氏后代振威将军鲍福宝,奉朱元璋之命率部远征贵州,将鲍家拳由安徽徽州府歙县带到贵州安顺。由于当时西南地区疆土混乱,抵御敌寇、防御盗贼、保家护院便成为鲍家拳的主要作用,鲍家拳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在安顺地区得以发展并传承下来。在安顺地区传承下来的鲍家拳表现出较强的攻防技击性,这也是安顺鲍家拳在发展中与其他地区的鲍家拳发展逐渐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它在安顺地区发挥的主要作用决定了它“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因此,今天的鲍家拳在山西长子县鲍店和鲍庄、山东牟平县、江西万载县等地都得到了较好发展,而贵州安顺鲍家拳的发展由于受历史发展进程和传统思想的束缚,其发展面临严重阻碍。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的实战作用大大降低。今天,安顺鲍家拳已经成为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适应发展需要,它的一些套路和动作被编入地方戏中,以另一种文化形态继续传承。逢年过节之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3 活态传承的概念界定
对于“活态传承”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准确权威的定义,李泽文(2012)在《活态文化在图书馆》的研究中将其定义为:活态文化大都源于民间,属于典型的地方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高度依赖于语境及社会、自然环境空间的人类活动结晶,是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具有极强的活态性、本土性、民族性、传承性特征。[1]关于活态传承,百度百科(2019)将其界定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2]龙伟(2015)在《湖南武术文化活态传承研究》中指出,“活态传承指的是技艺在传授过程中,传承人和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进行一系列的口传身授、肢体语言模仿等活动的过程。”[3]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如今社会生活中活态文化的现存情况,本研究认同龙伟的观点,结合目前我国活态文化的发展传承现状,本研究认为,活态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应加以适应性创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便为其传承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4 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内容及其特点
4.1 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内容
将活态文化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领域是近几年研究兴起的新潮,而活态传承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鲍家拳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形态,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传授进行传承。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武术的灵魂,是安顺鲍家拳传承的核心内容。在战争中形成的安顺鲍家拳,主要承担着抵御敌寇、防身自卫、防范盗贼的作用,这是安顺鲍家拳得以持续传承的先决条件,它的传承拥有良好的群众和社会基础,传承中注重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性。武术本身属于活态文化范畴,安顺鲍家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过程具备鲜明的“活态”特征。事实上,这也是安顺鲍家拳能够在百年传承中久经不衰的秘诀。“攻防技击性”曾是传统村落武术生存的必要条件。虽然,目前武力不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安顺鲍家拳作为传统村落武术能传承至今,足以证明即便不再发挥保卫家园的作用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安顺鲍家拳今天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在传承中已逐渐淡化对其本质及核心的传承,保持活态文化自身的生命力是活态传承的本质所在,而攻防技击性当之无愧作为武术的生命之基。
4.2 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特点
4.2.1 以口传心授为径
安顺鲍家拳的传承,通常是在传承人或师父的引导下,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直观感知等教学法,对受传承人进行教学。中国武术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所谓内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动,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是武术运动的关键,但对意识的领悟并不是简单通过看、说就能学到,关键在于意识的主导。经走访传承人了解到鲍安清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受传统体育运动的熏陶和外部文化的影响,愿意学习鲍家拳,鲍安清的父亲对他的教学是口传心授最好的体现,意识和动作的协调统一是“心授”的外部表现和外在特征,这也证实了耳濡目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领域,大部分文化都以口传心授为主,尤其是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文化形态,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典型。
4.2.2 立道德传授为本
中国古代武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武德是中国武术理论观的核心,表现为以道德规范武术行为与方法,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准则。[4]在过去,武德首先表现为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是品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安顺鲍家拳在传承过程中要求传承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宽广的胸怀和气魄。安顺鲍家拳在鲍家屯的传承中,对传承人的人品、道德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在幼儿时期,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进行引导,使其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少年时期,根据他们的言行举止,综合多方面判断是否符合传承人的要求;如果能达到要求,才会考虑将鲍家拳的功法技艺传授给他,如果不能达到要求,仅会传授套路。当然,传授套路意义非凡,一方面,使鲍家拳的传承群体广泛,受众群体多则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挑选传承人的选择就多;另一方面,套路传承的难度远远低于功法技艺的传承,难度降低后,安顺鲍家拳的推广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4.2.3 行场地传授之便
身体文化的传承并非纸上谈兵,“真枪实战”、身体力行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所在。在现代武术的传承中,或是武馆,或是学校,都有相对规范固定的场所。但安顺鲍家拳在实战中形成,练习的场地、形式等不受限制,因此,其传承场地灵活多变,顺应自然。今天的安顺聚集着一支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语言、服饰、居民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绎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为“屯堡文化”。[5]鲍家屯完好地继承了屯堡文化的精髓,如,房屋构造、民族服饰、节日风俗等。每逢节日,鲍家屯的文化戏台上就会有各样的表演活动,其中包括安顺鲍家拳在内的节目数不胜数。当然这也成了安顺鲍家拳为数不多的演出活动之一,鲍家屯作为安顺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也为安顺鲍家拳的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据了解,安顺鲍家拳没有固定传承场地,平时的传承教学或是在家中后院或是在村中广场,其活动的开展也在村中的文化戏台,没有固定的场所,这也为其适应环境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使鲍家拳的传承常态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为安顺鲍家拳能适应当地环境,不断创新其传承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方式
5.1 血缘传承
在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文化为内容的宗法统治,曾是历代帝国的统治方式,甚至可以说,血缘文化主导了中国历史的进程。[6]安顺鲍家拳的活态传承,在过去几百年的传承中,都深受血缘文化的影响;即便是受各种外来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也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传承观念的束缚。(1)直系血亲传承。以血缘为纽带聚集的传统村落——鲍家屯,正是现代社会在血缘文化影响的结果,自明洪武二年(1369 年)鲍氏族人进入贵州以来,鲍氏村民世代在此生活,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体系。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自然也就秉持了以家族血缘为主体的文化传承体系。在过去,鲍家拳的传承同中国古代多数传统手艺一样,素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安顺鲍家拳在战争时期作为保命的看家本领,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在此条件下,父亲便扮演着师傅的角色,承担教授技艺的责任。据走访了解,安顺鲍家拳第21 代传承人鲍安清,在父亲的积极引导下,对学习“家族瑰宝”产生了兴趣,其父亲鲍吉祥希望传承百年的家族文化。(2)旁系血亲传承。在封建社会,当以直系血亲为纽带的统治不能继续维持其统治时,为确保其家族统治地位,保证个体之间的联系,增加群体凝聚力,旁系血亲作为新的群体,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如果说直系血亲传承作为传承的起点,那么,旁系血亲传承则是鲍家拳的主要传承方式。传承鲍家拳和学习鲍家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承鲍家拳指的是学习鲍家拳之后,作为传承人将鲍家拳传承下去,对传承人的品行有一定的要求;学习鲍家拳指的是学习鲍家拳之后,作为受众群体,进而扩大鲍家拳的传承人群,对学习鲍家拳凭兴趣即可。因此,在鲍家屯如果想要学习鲍家拳,只要你愿意学,就会有人愿意教你。这也正是鲍家拳能延续几百年的主要传承方式。一方面是对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安顺鲍家拳传承的局限性。就如今安顺鲍家拳的传承现状来看,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严重冲击,如果不能加以创新,走不出固有的传承思维,消失在社会的发展中是必然结果。即便如此,血缘关系仍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不可割舍的精神纽带,当今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仍是以家族式血缘传承为主体。
5.2 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本身就作为一种文化延续至今,是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徒传承也可以说是血缘传承的一种,即模拟血缘传承。安顺鲍家拳作为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也必然遵循传统武术的传承特征。
5.2.1 有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
中国人向来注重礼仪,自古便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尊师重道作为重要礼仪道德在现代教学中被熟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安顺鲍家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传承过程中,为弥补血缘传承的不足,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也出现新的传承方式——有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即在家族中的拜师学艺。血缘传承不存在传承束缚,理论上受传承人仅凭自愿,没有传承意识,这就造成了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危机。在受传承人存在传承意识的前提下,师徒关系作为新的精神纽带,存在于鲍家拳与受传承人之间,更加坚定了受传承人的传承信念。鲍家屯是以家族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村落,村里绝大多数人脉关系为旁系血亲,这为鲍家拳有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据走访了解,安顺鲍家拳第21 代传承人鲍安清,除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鲍家拳之外,他还同时师从第20 代传承人鲍安洪,更加系统地学习鲍家拳;在两方面的作用下,成就了鲍安清成为安顺鲍家拳第21 代唯一的传承人。安顺鲍家拳第20 代传人鲍吉祥,曾在鲍家屯将愿意学习鲍家拳的儿童少年组织到一起,免费收徒教学,持续了两年多,最终迫于种种压力,不了了之。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期间的收徒教学对安顺鲍家拳的宣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2.2 没有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
武术作为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方式的活态文化,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主要以没有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为主,在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发展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传承,便证明它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今天,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人虽已不再心存“传内不传外”的思想观念,传承人或是年纪稍长的老人也都愿意招收外来学徒,但今天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仍任重道远。
5.3 本土传承
受多种现代文化的影响,安顺鲍家拳的认可度受到挑战,为了使鲍家拳得到更多鲍屯村民的认可,也为弥补血缘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不足。2017 年,由安顺市武术协会牵头,成立了安顺市武术协会鲍家拳分会。该协会的成立,对安顺鲍家拳传承的意义非凡,一方面,鲍家拳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有助于安顺鲍家拳的宣传,这对安顺鲍家拳的发展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安顺鲍家拳作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局限于此,还拥有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打破仅在鲍屯村传承的束缚,为安顺鲍家拳的生存和创新提供更多可能,让安顺鲍家拳真正“活”起来。
在民间,鲍家屯广泛开展有关安顺鲍家拳的相关民俗活动,农闲时节,在鲍家屯的文化戏台上,安顺鲍家拳是鲍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表演的主要内容。此外,在独特的鲍屯地戏中融入安顺鲍家拳的内容,而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可见地戏的身影,这也间接展示了安顺鲍家拳的内容。今天安顺鲍家拳的传承,仅仅是套路的延续,对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并未涉及,这对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并非有利。
6 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的危机
6.1 内部危机
(1)核心传承人缺位,传承堪忧。(2) 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国家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如果得到认可,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6.2 外部危机
长期的和平环境和社会安定,出现武术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降低的局面,习练安顺鲍家拳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不能被真正认可,其传承仅停留在套路表面,安顺鲍家拳的本质和精华是否得到继承便有待考量。西方文化在中国快速传播,并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新兴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在中国日益普及,而安顺鲍家拳作为传统武术,其套路一招一式相对繁琐复杂,加之其观赏性不强,娱乐性较差,很少有人愿意学习鲍家拳。
7 应对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危机的对策
7.1 以师徒传承为核心,以社会传承为动力
师徒传承是安顺鲍家拳活态传承最主要的方式。安顺鲍家拳为战争而生,在传承中不断提高技击能力是传承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活态传承的意义所在。师徒传承保证了安顺鲍家拳的延续,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鲍家拳传承人缺位的问题。
7.2 加大对安顺鲍家拳的宣传力度,树立文化自信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是必由之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各种形式的传承方法都是徒劳,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传承观念,使安顺鲍家拳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其文化价值才能在今天得到更好的发挥。
7.3 突出安顺鲍家拳的攻防技击性,重视体系化传承
身体文化的传承区别于物质文化的传承,传承要在人与人之间。安顺鲍家拳作为一种身体文化,传承不能只在博物馆里,而应在大众视野中应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突出安顺鲍家拳的攻防技击性,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7.4 推陈出新,促进安顺鲍家拳的校园传承
就安顺鲍家拳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活态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融入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体育运动相结合。将安顺鲍家拳的传承引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安顺鲍家拳的传承模式,借助现代教育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传统传承和现代传承相结合的活态传承体系,力争使安顺鲍家拳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