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安“潘公戏”音乐文化构成
摘 要:德安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县城,在未正式定名为德安之前,有个美丽的名称——敷浅原。“德安”这个词有德政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之意。在北宋乾德年间,从京都到江州来做官的潘氏三兄弟,他们领兵剿匪,驱赶野兽,开荒种粮,为民造福,佑保平安。“潘公戏”的由来是因百姓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五都会举行大型祭祀和歌舞表演,当地人称为潘太公戏。
关键词:德安“潘公戏”;表演方式;传统音乐文化
1 德安“潘公戏”传统音乐文化的起源
德安“潘公戏”盛行于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境内的吴山乡、爱民乡一带。自北宋起,该区域的“六桂”“三胡”“二李”“一陶”等12个村组,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表演潘公戏,俗名潘太公游春。
潘公戏的剧目名为《德安潘公戏》,源自北宋乾德年间,当时从京都汴梁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为当地带来了宋朝都城盛行的歌舞杂剧花棚会,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并将其称为“锣鼓潘太公戏”。整场活动的主要内容包含“白天游春”和“晚上开棚做戏”,同时当地人还要举办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当地的参与者们便进祖堂开始请出潘太公等供奉的7位木偶菩萨,开始行锣游春,队伍最前面有一人举红布黄字令旗,随后由笛、鼓、锣3种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7位木偶执掌者将潘太公等7位木偶菩萨高高举起,并边走边念诵词。游春队伍需游走完12个姓氏12个村庄,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设香案红烛和祭品,并望门迎接,全家膜拜相送。进入祠堂后,全村老少在香主的带领下再次依次膜拜。
《德安太公戏》将宋朝都城“元宵舞队”的演出形式、曲目文本、表演技艺、演奏音乐、原始称谓等内容保存了下来,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价值和文物价值。尤其是现存的9个傀儡节目和19个真人扮演节目,与史书的相关记载高度一致:宋人《武林旧事》和《繁胜录》两书记载,南宋京都临安元宵舞队演出形式由“全棚傀儡”和“真人扮演”组成,临时场地称为“棚”,傀儡在棚上表演,真人于棚下表演,其节目有近乎戏曲的故事,有舞蹈,也有单传的技艺展示。由此可见,现存的潘公戏是一份难得的反映宋朝文化的活性文物资料。
1981年,德安县文化部门首次整理出了德安“潘公戏”,因其中有戴面具表演,因而把它作为傩舞上报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曾定为“布帐傩”。
2 德安“潘公戏”的音乐表演形式
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上午9时许,太公在某案主家起神再到另一案主家,所到之处家家户户设香案红烛和祭品。太公菩萨经过时必放炮相迎,待喝了祀神保断,受了香烟,香主念完了长保断,准了圣筶后开始送太公出行。所经过的地方望门迎接,全家膜拜相送。进入祠堂后,全村老少在香主的带领下再次依次膜拜。而游春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令旗,令旗红布黄字,以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紧接着的就是笛、鼓、锣3种乐器组成的乐队一路吹奏,随后就是潘太公、柳七娘子、药王、唐王李世民、二太(太尉)、三佰公(徐茂公)、头太(太尉)等7位傀儡高高举起,呼啸而行,百姓簇拥在后,浩浩荡荡。7位傀儡执掌者边走边念诵词,驱邪逐厄。正月十六至十八集中在场院上进行“穿旗”表演,意为“收兵”,仪式隆重热烈,非常好看。
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剧聚乐。白天游春时要念诵词,一共有8个保断,分别是起神、田太公长保断、三佰公公保断、三佰公公长保断、望门保断、进门保断、敬果酒、出门保断。晚上整场表演需约2小时,演出9场节目,主要包括棚上杖头傀儡与棚前面具化妆两种表演。表演时首先在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的布帐(当地称为“花棚”)作为表演区域。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诵词,再在锣、鼓、笛3种乐器的伴奏下表演节目。棚上的傀儡表演由一两个演员分别用左手撑杖头傀儡,右手握着傀儡的两膀在布帐内左右摇摆,翩翩起舞。棚下的假面表演由演员戴着面具随着剧情在布帐的中间出入,或舞刀剑或翻杠踏跷,或跳或舞,但都不开口,其唱念全由场外一个叫“参军”的代唱代念。主要是棚上的傀儡歌舞和棚下的假面表演。表演前首先在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的布帐(当地称为“花棚”)作为表演区域。一晚演出9场节目,每场节目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断本”中的词,再在锣、鼓、笛3种乐器的伴奏下进行棚上或棚下的节目表演。花棚上的杖头傀儡表演由一两个演员分别用左手撑杖头傀儡,右手握着傀儡的两膀在布帐内左右摇摆,翩翩起舞。
《德安潘公戏》全棚24个断本分别为开棚做戏、开山、城隍社令上棚、大鬼出棚、小鬼上棚、春四上棚、将军断、十四贺歌、将军回棚、跷脚秀才、矮钻滚呕、上棚捉虱、和尚小娘、舍人上棚、张令公上棚、柳七娘子孟姜女子上棚、下棚捉蛇、田三上棚、太尉上棚、太尉出棚、乐王帝主上棚、关公出棚、赵公上棚、勾棚。
《德安潘公戏》用一面锣、一面鼓、一根竹笛以及乐手称鼓乐郎吹奏音乐。表演风格奇异独特,集歌、舞、唱、做、念、打艺术表演手段于一体,有场次故事、人物角色。表演时有棚,即布帐,一般为蓝色,从中间对分开,棚上开口处配有红布黑字,写有“大显威灵”,棚上有木偶表演,棚前有面具表演,演员从布帐中进出表演。布帐下的表演服饰简单,头面戴系着各不相同颜色的大小鬼脸壳;使用道具是古老的武器,如锏、剑、关公大刀、渡船艘棍、将士打棍等,脚穿的是布鞋,表演的内容丰富,表演者是无声的,帐内有旁白演员(无化妆,无服饰打扮),布帐后台时而有锣鼓击点和歌声帮唱。
《德安太公戏》的杖头木偶是由装有3根支杆、二尺来长的杖组合而成,均在棚上表演。其中的7个大傀儡菩萨分别是传说故事中的潘太公、柳七娘子、头太(孩子像)、二太、三佰公公(药王徐茂公像)、唐王(唐朝李世民像)、岳王(孙茂公像)。11个小傀儡菩萨名称分别是城煌、秀才、孟姜女、春四、判官、社令、田山、帝王、舍人、药王、开山。
《德安太公戏》的吹奏音乐朴素而古老,全棚乐部共3人,一鼓一锣一笛。《德安太公戏》的“真人扮演”演员不唱不念,全由棚外一位名叫“参军”的局外人代念代唱。棚外人参军,始终指挥和提示着表演角色的上场或下场。这种表演角色极似宋代的“肉傀儡”,有学者认为宋代“元宵舞队”的真人表演即为“肉傀儡”。《德安太公戏》为研究宋代“肉傀儡”提供了动态的戏曲资料。表演者称为行锣先生。演出时,他们头戴大红披风冠帽,身穿蓝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红色的绸带,盛饰衣装,也似宋代傀儡舞队打扮的描写一样“珠翠锦绮,眩耀华丽”。
3 德安“潘公戏”的音乐保护价值
《德安潘公戏》保存了唐代的音乐、宋代的杂剧、街市的傀儡歌舞、古老的驱傩祭仪。它有完整的文学剧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贵的傀儡造型和古朴的戏剧面具。
1987年起已做有关普查抢救的文化成果和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的工作,之后把这些资料载入了《德安县志》的“艺文志”之中。
2015—2016年,確定潘公戏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3人。代表性人物:桂训锦,男,1939年10月生。特长技艺:参军及棚上人物、棚下人物。
2005—2009年,德安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老艺人开始对潘公戏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广泛利用展览、交流、晚会、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剧团多次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为保护德安“潘公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德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再次专门整理出了这本潘公戏有关表演方面的口传手抄的文字资料汇编,旨在一方面将潘公戏的基本内容通过文字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可以供有关方面专家继续挖掘研讨,发挥德安潘公戏这一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自强.木偶形象设计的造型与制作技巧[J].艺海,2007(02).
[2] 夏敏.傀儡戏与辟邪巫术[J].民族艺术,2005(03).
[3] 廖奔.傀儡戏略史[J].艺术民族,1996(04).
[4] 德安县志编撰领导小组.德安县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林河.中国巫傩史[M].花城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邵杨(1984—),女,福建人,博士在读,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与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