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明秘域|屯堡文化的特色与历史传承(作者:于秀丽 赵 承

2024-07-02 17:36 《黑龙江史志》 杂志  主页 > 文旅 > 大明屯部落 >

打印 放大 缩小






屯堡文化的特色与历史传承


 
《黑龙江史志》 杂志 2015年8期    作者:于秀丽 赵 承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屯堡文化的形成
屯堡一词最早始于明代,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战役中击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陈友谅身亡,其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次年,朱元璋再度兵临武昌,陈理投降,至此,朱元璋役彻底消灭鼎力中原的陈汉政权,统一全国,建立大明王朝。在明朝的西南地区,前元朝藩王巴扎刺瓦尔密不愿归顺明朝,并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密杀朱元璋派遣使臣,公开挑衅明政权。次年,朱元璋派兵30 万余,由傅又德、蓝玉、沐英统帅,平定巴扎刺瓦尔密叛乱,使西南地区得以安定,明政权也进一步得到巩固。经过此次叛乱,朱元璋重新定义巩固西南地区安定的重要性,在《平滇诏书》中说“霭翠辈不尽服之,虽云南不能守也”,于是下令南征官兵就地驻扎,并于洪武十四年,设置贵州卫所,开始设立屯堡,以百户为屯,千户为堡。明朝前期以军屯为主,实行屯兵结合的方式,稳定西南。贵州巡视傅宗龙于公元一六二五年上《屯田策》说道:“蜀当以屯为守,黔当以守为屯,使一粟不能入水内,不贼不得出水外,且频出奇兵,渡河扰其耕获,贼不敢附河而居,然后清卫所原田,并割逆贼故坏以卫所之法行之,举屯田以守其功”由此可见屯堡的设立对西南稳定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同时为发展当地的经济,保证驻军的生活物资来源,朱元璋强制将安徽、河南、江西和江苏等地区的工匠,商人、平民和罪犯安置到今贵州安顺市天龙地区一带繁衍生息。这些被强制迁移至此的移民,在不断适应当地的风俗人情的同时,也将中原地区的发达文化带入西南,而“屯堡文化”则是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传承,从而形成了“屯堡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汉族文化气息,也掺杂着西南少数民族的发展脉络,长期的且战且耕中,创造出独具历史地域文化特性的屯堡文化。
 
二、屯堡文化的特色
600 多年来,屯堡人在恪守迁移地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当地先民们爽直、勇敢、热情的文化个性融入其中,同时又将中原地区的儒家忠、孝、仁、义、礼、智、勇的价值观念发挥到极致;在长期的文化、习俗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屯堡不仅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之情,也有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之景,同时在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地戏、花灯、山歌、“堡子音”、“言旨话”和古风犹存的妇女服饰等特有的文化符号,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吸引、震撼着世人。
 
(一)特色语言
进入屯堡村,首先要克服语言障碍。屯堡人的发音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铿锵有力,明代官话被迁移到此的移民带到此地,久而久之,具有当地特色的方言便日渐显著,于是专家们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把它称为“堡子音”。在天龙屯堡有许多写着“屯堡民谣、童谣”的牌子,其中一块写道“少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有黄金,高点明灯到五更。”屯堡人以劝勉孩童刻苦读书,多行善举,这都是中原最耳熟能详金玉良言,当地人把文雅绕口的诗句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容易被孩童理解和接受。屯堡文化因其建筑的封闭性,使得屯堡方言至今依旧保留完整,基本未被周围语言所同化。
 
(二)特色服饰
一个地区、族群的服饰特征,是该族群民族文化历史沉淀和价值取向的表现,走进天龙屯堡,屯堡人独具特色的服饰使人眼前一亮,当地人的衣着均以蓝白为主色系,袍制,长到膝盖,下摆宽大,襄裹宽边,窄袖右袄,衣扣袖扣以刺绣花纹装饰,简约大方,朴素而不失优雅,体现出当地移民对江南青瓦白墙的追忆,透出一种淡雅之韵味。
 
女子都长发挽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饰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头戴白色或黑色抹额。发髻上能看到女子是已婚和未婚的不同,抹额的颜色是年龄的标志。已婚女子不仅挽发束髻外,也要修额画眉,未婚女子则不同。年过七十的女子,抹额为黑色,不足七十岁的抹额为白色。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今世所称包头,亦即古之缠头也。古或以锦为之。前朝冬用乌绫,夏用乌纱,每幅约阔二寸,长倍之,予幼所见,皆以全幅斜褶阔三寸许,裹于额上……高年妪媪,尚加锦帕,或白花青绫帕单裹缠头,即少年装矣。”在《安顺府志》中对当地的服饰有如下描述“屯军堡子,家属虽之志黔,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依此可见当地的服饰是以当时中原地区服饰为主流。
 
当地女子保留了中原地区的裹脚习俗,她们所穿之鞋均是是纯手工一针一线捺出来的,当地人称之为—绣花丹凤鞋,光听其名字就可以想象到此鞋必定制作精美。如今,制作绣花丹凤鞋也是她们获得额外收入的一种能力。屯堡地区独特的衣着服饰,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这些民俗服饰的保存,对屯堡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是历史的活化石。
 
(三)特色地戏
屯堡地戏,当地人称之为跳神,是一种集祭祀、娱乐、鼓舞士气为一体的独特文化表演形式,以尚武、强调忠义为主要特点。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屯堡地戏,所谓演变练兵艺术,跳地戏时,其场面、开场、开箱、扫地、封箱、踩财门等无一不保留着历史上的演武招式。屯堡地戏所体现的是历史屯堡人悲壮的生活经历,也是屯堡人借以增强自身凝聚力的力量所在。”“在内容上征战是地戏唯一的主题;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戏的特征;英雄崇拜贯穿于地戏演出的始终。”(庹修明.《中国古代军旅祭祀遗韵—屯堡地戏》.《学术视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由此可见,地戏取材来源与屯堡设立的原因息息相关。
 
地戏,跟中国其他戏种一样,表演方式仍离不开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法,地戏的表演题材主要以展现战场恢弘气势为主,因此在舞台配置、演员妆容、背景音乐等方面,均以突出战场金戈铁马、人物骁勇善战为主。表演之时,演员均戴上有木雕面具,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但主要以征战沙场的将士形象为主,一场表演,犹如再现一场真实的战争,给观看者的感触更加直观、震撼,这也是军屯文化对当地艺术影响的表现。
 
(四)特色建筑
当年驻屯的军人及被强制迁到此地的居民,在当地物资缺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当地石材建筑房屋及防御城堡,移民在这片将要永久居留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建造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石头城堡。他们利用当时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先进的打磨技术,将石头打磨成一块块平整的石块,用于堆砌房屋,仅有窗户为木材制作,其余部分皆用石块堆建而成,站在高处向下俯览,整个古堡就像一片片鱼鳞,层次有致的排列着,像战士一般守护着当地的百姓。古堡的街道建造的较为狭窄,如果有敌人来犯时,巷道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兼具日常居住需求和战争防御的军事功能。当地的建筑均为全封闭模式,整个屯堡就是由无数小院落组成的大型封闭防御性城堡,既能保证当地人的正常生活,也可防御外部攻击。如今,这些石巷石屋已不在需要屯军戍边,也不需要防御敌人,但依旧如战士一般,屹立于此,守护着先人们建成的美好家园,也留给后人无穷的遐想和感叹。
 
至今在屯堡村还保留着“中华财神沈万三祠”及其故居纪念馆,其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但整体装修风格更接近江南青砖白瓦的建筑风格,整个墙壁皆用白灰粉刷而成,大门也比一般人家装饰精美、高大。依次按大门、副门、厢房建造,形成三进三出的大格局。除了四面墙壁为石材建筑而成,其他多为上好的木材雕筑而成,在木质的窗柩和门梁上,均雕有寓意吉祥如意、富贵发财的图案,不乏高雅。
 
三、屯堡文化的历史传承
屯堡文化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失去其原本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文化,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民族的整合,传承和发展屯堡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承屯堡文化首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屯堡文化遗,扩大了其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开发文化旅游,以经济促进文化,通过旅游介绍屯堡文化;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使青少年主动承担传承和发展屯堡文化的历史责任。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需求,屯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注释:
 
[1]庹修明.《中国古代军旅祭祀遗韵—屯堡地戏》.《学术视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
 
[1](清)张廷玉撰《明史·傅宗龙传》,中华书局,1997.
 
[2](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中华书局,2007.
 
[3]黄加服、段志洪.《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巴蜀书社,2006.
 
[4]贵州安顺市志编纂文员会《续修安顺府志》,贵州安顺市志编纂文员会,1983.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