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01《中国聊城城市竞争力提升(含江北水城品牌系统研究)报告》主要执笔人、课题负责人之一乔惠民书 天下口碑数据库
目录 |
---|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运河古都"。当时聊城运河漕运发达,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于万历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被誉为"江北一都会",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此交汇,人文资源独具特色,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400多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临清运河钞关、明代的光岳楼、清代的山陕会馆和三国时期的曹植墓等,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办的海源阁,藏书之珍贵丰富名闻天下。中外读者比较熟悉的《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优秀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都是聊城人。
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盛四百余年,被誉为"折叠编辑本段城市风格
折叠编辑本段城市特色
折叠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背景
近几年,聊城大力提高城市品位,精心打造"江北水城"城市品牌。他们全方位加大了城市建设、旅游景点和景区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靓点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市民素质"四大工程",特别是重点抓了东昌湖、京杭运河、徒骇河三大景区的建设。水城,在聊城人的精雕细刻中靓丽起来。
运河开发
运河开发是"江北水城"的重点工程之一。继2002年"五一"完成了一期工程后北关桥、南关桥,如长虹卧波,贯通河道湖泊。占地1600亩的湖滨公园小桥流水,绿草如茵,大大小小的雕塑和建筑小品点缀其间,腾龙广场、生肖广场、喷泉广场、湖滨浴场、江北水寨、水幕电影放映楼……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湖泊周围。
,如今,二期工程已竣工。扩挖河道4公里,河面宽30米至60米,青石砌岸,白玉护栏。岸边槐花飘香,垂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细浪拍岸。泛舟其上,好像进入巨幅画廊。南行十余公里,由河入湖,但见2003年新落成的21孔玉带桥和徒骇河开发
市区东侧的徒骇河,过去是条行洪河,2002年以来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长100米、高5米的单体橡胶坝,储水百万余立方米,水波浩淼的两岸,建成了1000多亩的绿色生态风景区,碧草丛中鲜花笑,绿荫树下草如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