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点睛:贵州良工宝
栏头合书:惠民、乔杨
国土名片网钤印:王子廬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新宇、张扬、李浩
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变迁及特征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4期
作者:蒲应秋 何鑫
摘 要:贵州是我国古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是贵州茶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在境内的部分区域,朝廷在贵州设置茶仓,表明当时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有所扩大,茶叶产量有所提高。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几乎分布在全省的各府、厅、州、县,茶叶产量增长迅速,贵州茶业在全国茶业排位当中已有一席之地。文章在贵州地方志中辑录相关茶叶资料,梳理明清贵州各府、厅、州、县茶叶产地分布状况,总结明清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变迁的特征,从自然环境、农业发展水平及人口分布三个维度探讨明清贵州茶叶产地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明清;贵州;茶叶产地;分布与变迁
中图分类号:F32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066-08
Study on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uizhou Tea Producing Area
Distribu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U Yingqiu1, HE Xin2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2. Financing Bureau of Daozhen Countuy of Guizhou Province, Daozhen, Guizhou, 563500, China)
Abstract:Guizhou is one of the ancient tea areas in China, with a long history of tea producti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tea industry. In the Ming Dynasty, Guizhou tea production areas were distributed in some areas of the territory. The government set up a tea warehouse in Guizhou, indicating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ea production areas was expanded and tea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tea production areas in Guizhou were distributed in various prefectures, offices, states and counties, and the tea production soared, with Guizhou tea industry taking up a place in the national tea industry. The article collects relevant tea materials from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Guizho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rts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ea production areas in variou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in Guizhou at that tim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Guizhou tea production area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iscussing .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uizhou tea production area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izhou; tea production area;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貴州位于茶树起源的核心地带,也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明清以前,贵州局部地区已有产茶记载。①
明清以降,文献记载贵州茶叶产地日渐增多。其中,尤以清代文献记载贵州茶叶产地最为详细。学界研究明清时期贵州茶业,关注贵州茶叶生产和贸易领域,在讨论明清贵州茶叶产地分布问题上,由于挖掘茶叶史料不够全面,在言及茶叶产地时,语焉不详,似有人云亦云之嫌。然而,明清时期又是贵州茶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界很有必要深入研讨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特别是涉及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变迁及特征的研究,尤其值得学界探讨,因为这样的研究能够为今日贵州茶叶产地追根溯源,提供现实依据。为此,笔者通过整理明清时期贵州地方志中茶叶产地的资料,动态反映明代和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变迁范围,总结其分布特征及规律,希冀为学界研究明清贵州茶叶产地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状况
明永乐十一年(1413),朝廷正式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明王朝的第13个行省 明清时期,贵州疆界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故本文论述明清时期的贵州以当今贵州省行政区域为参照。就地理位置而言:黔中包括贵阳、安顺两市,黔北为遵义市、黔东北为铜仁市、黔西北为毕节市、黔南为黔南州、黔东南为黔东南州、黔西南包括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明政府设立贵州布政使司,加强了贵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联系,有利于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明政府出于国防安全的考量,继续推行唐宋以来的茶马贸易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茶业经济发展。贵州作为重要茶区,也是茶马贸易古道上的主要节点,相关文献亦有记载。从明代文献记载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状况看,仅涉及贵州部分区域,具体而言:
黔 中
明代以前的文献未记载黔中产茶。明以降,文献记载黔中茶叶产地的资料不仅具体、翔实,还详细记录黔中贡茶课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贵州宣慰使司,土产,茶”[1]卷一,15明代“贵州宣慰使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城区。另据(嘉靖)《贵州通志》云:“贵州布政司宣慰司,土产,茶” [2]卷三,273同书又载:“土贡,贵州布政使司属司府,三年一次类解茶芽,共六十四斤一十三两四钱三分。贵州宣慰使司,岁解本色茶芽一十一斤二两四钱二分五厘”[2]卷三,273据此可知,贵州布政司及宣慰司每年向明朝廷上贡茶芽课额大约在10-20斤左右。明代,镇宁州也有产茶的记载。(嘉靖)《贵州通志》载:“镇宁州,土产,茶,州境皆出。”[2]卷九,105明代,贵州布政司所辖“镇宁州”在今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州境皆出”说明当时茶叶产地分布在镇宁州全境。显然,明代黔中地区茶叶产地分布广泛,遍及今贵阳市、安顺市。
黔 北
黔北产茶的记载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颇为疑惑的是,明代文献记载黔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没有明显变化。《事物绀珠》载:“茶类:播州茶。”[3]303明代“播州”范围大致在今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及播州区,是时朝廷在播州设置茶仓。又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庚申置成都、重庆、保宁三府及播州宣慰司茶仓,……听商人交易,与西番市马。”[4] 127另据《明英宗正统实录》载:“正统五年三月丙辰,革四川播州宣慰使司、长官司茶仓。以本司茶课折收钞故也。”[4] 273明政府在播州设置茶仓,表明当时播州茶叶产量高,说明黔北是重要的茶叶产区。黔北务川产茶历史悠久,宋代已有记载。《事物绀珠》载:“茶类:都濡高株。”[3]303“都濡”在今务川县都濡镇。“都濡茶”宋人黄庭坚曾有记载。《全蜀艺文志》云:“‘黄庭坚《答从圣使君》云:此邦茶乃可饮。但去城或数日,土人不善制度,焙多带烟耳,不然亦殊佳。今往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入香六饼,试将焙碾尝。都濡在刘氏时贡炮也,味殊厚。恨此方难得,真好事者耳。’”[4]95可见,明代以前黔北都濡所产“月兔”饼茶已是久负盛名的贡茶。
此外,黔北余庆县在明代也产茶。《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四年七月庚子,除四川余庆、九姓等长官司、天全、六番招讨司及雅江之通江、荣经二县绝户,茶课三十七万七千九百余斤。”[4] 128明代,今贵州余庆县隶属四川布政司,朝廷免除余庆等地茶课表明当时余庆产茶。但总体而言,明代黔北茶叶产地范围与唐宋时期黔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相比较,没有显著变化。
黔 南
明代以前的文献未见记载黔南产茶。入明,黔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日渐清晰。(万历)《黔记》载:“程番府,定番州辖长官司并金筑司三年朝觑。三年一贡茶芽伍拾叁斤壹拾壹两陆钱伍厘,金筑司拾叁斤陆两壹钱贰分五厘,方番司事贰拾伍斤壹两柒钱叁分,卧龙司壹拾伍斤叁两柒钱伍分。”[5]卷一九,27明代,贵州布政司所辖“定番州”原属贵阳军民府管辖,其所辖长官司“方番司”“卧龙司”范围在黔南惠水县境内。“方番司”“卧龙司”生产的茶叶质量极佳,定期向朝廷进贡茶芽。另据(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新添卫,土产,茶、葛布俱丹平司出” [1]卷十一,124明代,贵州布政司设置“新添卫”大致范围在今贵州贵定县;“丹平长官司”范围大致在今贵定县云雾镇和平塘县掌布镇交界处。明代,黔南福泉市有产茶记载。《事物绀珠》云:“茶类:平越茶” [3] 304。另据(弘治)《贵州图经志》载:“平越卫,土产,茶” [1]卷十二,129明代,贵州“平越卫”治所在今黔南州福泉市。此外,黔南龙里县产茶。(弘治)《贵州图经志》载:“龙里卫,土产,茶” [1]卷十一,120同书又载:“龙里卫,货之属,茶” [1]卷三,275明代,贵州“龙里卫”治所在今黔南龙里县。显然,明代黔南惠水、贵定、福泉、龙里、平塘等县市产茶。其中,惠水茶叶质量极好,成为贵州向明朝廷进献的贡茶。
黔东南
明之前的文献几乎未有黔东南产茶的记载。入明以后,黔东南仅有黎平、凯里等地产茶。(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黎平府,土产,洞茶,叶大而味美。”[1]卷七,77明代贵州设置“黎平府”大致范围在今黔东南黎平县,“叶大而味美”说明当时黎平府的洞茶品质较好。明代,黔东南凯里也有产茶记载。(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清平卫,土产,茶”[1]卷十二,134明代,贵州布政司所辖“清平卫”大致范围在今黔东南凯里市境内。由此可知,黔东南的黎平县、凯里市是茶叶产地。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明代贵州茶叶分布范围在黔中、黔北、黔南和黔东南等地。从茶叶产地分布变化情况看,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较之前朝明显扩大,即茶叶产地由黔北向黔中、黔南及黔东南等地扩展。其中,黔南茶叶产地扩张势头最为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扩大,表明当时贵州茶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
清代,贵州疆域界线逐渐稳定。雍正六年(1728),四川省之遵义府,湖南省之天柱县,广西自治区之荔波县划入贵州,形成今日贵州省政区的版图,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清代,贵州茶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清史稿》载:“我国产茶之地。惟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云贵为最。”[6]3651这反映了贵州茶业在全国茶业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清代文献记载贵州茶叶产地情况看,当时贵州大部分府、厅、州、县都有产茶记录,并且一部分府、厅、州、县的百姓以茶为业,其茶叶产地分布状况兹列如下:
黔 中
清代,黔中茶区范围由贵阳府扩大到安顺府,且在安顺府境内出现茶叶交易市场。(康熙)《贵州通志》載:“山川,贵阳府,高坡,在府城南十里……地产茶。补山川,贵阳府,卢山,在卢山司南,又南二十里有茶山,产茶。”[7]卷四,64同书卷之四《地理》云:“贵阳府,贵筑县附郭:高坡在城南五十里,冈峦缭绕,如带如围,石岩摩霄,烟岚夹涧,□月犹寒,地产茶,郡人尝避兵其上。”[7] 卷四,67可见,文献明确指出贵阳高坡、卢山等地产茶。又据(道光)《贵阳府志》“食物之属:茶。山园中皆有种者谓之丛茶,谷雨前采取,善于制造者,匀细而香美。近时种之者弥众。”[8]卷四七,25清代,安顺府出产的丛茶,色味皆好,吸引茶商前往收购,从而在其境内的大水桥形成茶市。据(咸丰)《安顺府志》载:“茶,俗名丛茶。谷雨前揉者,名毛尖,色味俱佳,多出鸡场屯、狗场屯。采时大水桥有茶市。”[9]卷十七,7可知,安顺鸡场屯、狗场屯所产毛尖茶品质较好。采茶时节,茶农与茶商在大水桥交易茶叶,形成茶市,由此说明清代黔中茶叶产地范围在不断的扩展。
黔 北
清代,黔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十分宽广,遍布今遵义市辖区、湄潭、仁怀、正安、务川、凤冈、习水、赤水、绥阳等地。《黔南识略》云:“遵义县,物产:生漆……茶、蜡之属”[10]卷三十, 20可见,清代遵义县产茶。清代,黔北湄潭茶叶产地分布最为广泛,全县境内皆种茶。《黔南识略》亦载:“湄潭县,平灵台,在城北四十里,马蝗箐中四面悬岩,多茂林,其竹可为纸,名平灵纸,顶上方广十里有茶树千丛。”[10]卷七,8同书又载:“地产多桐子、茶、蜡之属。”[10]卷七,9另据(光绪)《湄潭县志》记载:“湄潭县,货类:茶,质细味佳,所产最盛。”[11]卷一六,12 显然,从乾隆到光绪100多年的时间,湄潭盛产茶叶,因其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成为大宗商品。清代,黔北仁怀产茶记载颇为详细。(嘉庆)《仁怀县草志》载:“物产:茶,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课税。”[12]卷五,21又如(道光)《仁怀直隶厅志》“茶,有大茶、丛茶二种。大茶即叶茶,茶味粗;丛茶即茅茶。摘在雨前者佳。产土里及河西丙滩一带山中,上里有茶引四十道,归仁怀县征解。”[13]卷十五,15再如(光绪)《增修仁怀厅志》:“土产:茶树,有大茶、丛茶二种。大叶即叶茶,味粗。丛茶即茅茶。摘在谷雨前者佳,产土里及河西、丙滩一带山中。土里茶引四十道,归有仁怀县征解。”[14]卷八,31可见,仁怀境内生长两类茶树,即大叶茶树和丛茶,大叶树茶味苦涩,丛茶味细腻,尤以土里、河西、丙滩山间的茶叶质量最好,土里出产的茶叶,官府实行“茶引”,纳入茶课。清代,黔北正安虽说产茶,但该处所产之茶叶质量较次,茶课额却十分繁重。(嘉庆)《正安州志》云:“正安州,土产:茶,质粗味薄。”[15]卷三,4该书又云:“税课,查正安额载茶课每年征解藩库银二两,历系差役征交。除正额二两之外,又收添平银八钱,盘费色银三两,解费色银五两,以二两之正额差,收交官已增数倍,额外又收茶叶一百斛。”[15]卷二,40此外,(光绪)《续修正安州志》“茶,质粗味薄。”[16]卷五,4从中可以看出,清代,正安产茶叶质量较次,但嘉庆至光绪期间,官府在正安州征收繁重的茶课。清代,黔北务川茶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黔南识略》“务川县,多植青、桐、茶、漆树。”[10]卷一六,12又据(乾隆)《贵州通志》载:“茶,出务川,名高树茶,蛮夷司、鹦鹉溪出者名宴茶,色味颇佳。”[17]卷一五,5同书《营建》载:“务川,慈化寺,在务川县城西五十里其地产茶。”[17]卷十,23显然,务川主要生长高树茶,其蛮夷司、鹦鹉溪的宴茶色泽、味觉都不错。清代文献不仅记载黔北凤冈县产茶,还记载当地出产贡茶。《黔南识略》云:“龙泉县,木绕桐、茶” [10]卷一七,9另据《梅簃随笔》载:“龙泉县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二十四斛,色味双绝。远胜石门芽茶。”[18] 清代,龙泉县即今凤冈县别名,当时隶属石迁府,今属遵义市凤冈县。从其记载可知,清代龙泉县芽茶品质佳,地方官员将上乘的茶芽定制贡茶,茶价由官府核定收购。清代,黔北绥阳县有产茶的记载。《黔南识略》云:“绥阳,土产:蓝靛……茶……竹之属。”[10]卷三一,17
此外,黔北习水、赤水也产茶。(道光)《遵义府志》:“茶,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茶经》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明统志》茶,府县俱有。……《仁怀志》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茶课。按五属惟仁怀产茶,清明后采叶压实为饼,一饼厚五六寸,长五六尺,广三四尺,重者百斤,外织竹筐包之。其课本县输纳,多贩至四川各县,圃中间有种者,与湄潭茶同亦不能多也。又有老鹰茶、苦丁茶、女儿茶、甜茶皆生山谷。”[19]卷十七,20引文所言“二郎、土城”在黔北习水县境内。
不难看出,清代黔北茶叶产地分布在遵义市所辖11个区县市,其中,凤冈、湄潭、仁怀等地生产的茶叶质量好,声名远播,还输往邻省销售,足见清代黔北茶业经济之繁荣。
黔东北
清代,黔东北茶叶产地分布在铜仁、思南、玉屏、松桃等地。《黔南识略》载:“铜仁府,树绕桐、茶、黄蜡、黄杨之属。”[10]卷一九,6 可知,黔东北铜仁产茶。又据(康熙)《贵州通志》云:“思南府,鹦鹉溪,在城北三十里,产茶甚佳。”[7]卷五,92另据(康熙)《思州府志》云:“货类:油……茶叶……。”[20]卷四,19 显然,清代黔东北思南县茶叶成为优质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交易。清代,黔东北之玉屏县、直隶松桃同知均有产茶记载。《黔南识略》亦载:“玉屏县,植宜桐、茶、……桑、杉之属。”[10]卷一八,10 又据(乾隆)《玉屏县志》载:“货,茶。”[21]卷五,23另据《黔南识略》云:“直隶松桃同知,载桐、茶诸树” [10]卷二十,13 可见,清代今黔东北玉屏、松桃等地产茶,其产茶县达到4个。
黔西北
黔西北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其后未见该区域产茶记载。直至清代,文献才再次记述黔西北产茶。(康熙)《贵州通志》载:“平远府,茶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7]清康熙三年(1664)置“平远府”,治所在今黔西北织金县,辖境范围大致在黔西北织金、纳雍两县。从“茶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推测,疑是当今纳雍姑箐茶。有清一代,纳雍姑箐茶是水西进奉朝廷的贡茶。另据(道光)《平远州志》载:“物产,铁……茶……蕨皮。”[22]卷十八,7可见,黔西北的织金县、纳雍县产茶无疑。同書又载:“黔西州副榜张琚《桂花茶》诗曰:‘种稻取其晚,种茶取其早。方春社雨前,惊雷动百草。方茗怒生芽,雀舌兼凤爪。攀条采其英,终朝不盈抱。活火焙清明,将润还带燥。松绿与朱兰,佳品各姝造。未若丛桂开,风清月出皎。贮瓮浥三巵,露华滋皛皛。云叶吸琼浆,浸淫酣彻晓。正如坐佳士,积气潜除扫。苦舛化为甘,熏染功不少。髣髴白鹤园,风味十分好。枯肠那能禁,三碗香透脑。清萝广寒游,金粟餐英饱。六班忆香山,试院怀坡老。诗人例嗜茶,岂惟涤烦恼。颇怪桑苎翁,仙品殊不道。水西有山僧,(注:黔西开元寺僧杰地始造此茶)妙制夺天巧。可以羞王公,瓣香荐苹藻。’”[22]卷五九,32诗歌赞扬黔西开元寺制作的桂花茶很有特色。另外,黔西北的毕节盛产茶,据(同治)《毕节县志》云:“货之属,煤炭……茶……茶油、蜜。”[23]卷七,12毕节县志把茶作为货之属,说明茶叶成为当地百姓交易的商品。
黔 南
清代,黔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比明代更为广泛,其境内的一些苗族同胞以贩茶为业,茶业发展极其兴旺。(康熙)《定番州志》载:“茶,处程番、金石地方,土人必待芽之五寸方采制。”[24]卷七,10清代贵州布政司管辖之“定番州”在今黔南惠水县。又据《黔南识略》亦载:“定番州,卢山在城西,庐山司,南山极高峻,有三石峡如门,顶平广,容千人。有泉有池,田土可耕,盖乡人避兵处也。又南山有茶,山产茶。”[10]卷三,5另据《续黔书》云:“茶,黔之龙里东苗坡及贵定翁栗冲、五柯树、摆耳诸处产。”[25]卷六,3再据(道光)《贵阳府志》载:“贵阳府,茶,产龙里东苗坡及阳宝山,土人制之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11]卷四七,26清代,龙里属贵阳府管辖,今属黔南州。据此可知,清代黔南之惠水、龙里、贵定产茶,这两地的苗族民众以贩茶为业。(道光)《大定府志》“余上泗《蛮峒竹枝词一百首》(其一),‘白头巾破白衣颓,扶岸攀萝过水隈。草屋山腰童下指,呼爷牵犬背茶回。’白罗罗,罗鬼下姓也。衣襟皆用白,在龙里、贵定者多以贩茶为业。”[26](卷五八,16)此外,清代黔南的瓮安、长顺等县也产茶。(嘉庆)《桑梓述闻》“木之属:桐……茶,即茗……”[27]卷四,18从《桑梓述闻》记述内容看,它反映的是今黔南瓮安县物产经济、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情况,这就表明清代瓮安产茶。清代长顺产茶可从(道光)《广顺州志》记载知晓“食物则有山园之茶,俗名丛茶。”[28]卷二,11清代,广顺州的大致范围在今长顺县境,“山园之茶”,表明当地百姓开辟山园,种植茶树。
黔东南
清代,黔东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在明代基础之上又有发展,其叶产地分布在黎平、天柱、麻江、凯里、镇远、施秉、黄平等地。据(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黎平府,茶,出平远山岭间,制如法,味甚佳” [7]卷一五,7 又据(光绪)《黎平府志》云:“茶,西山美。……黎郡习俗原不尚茶。东坡诗所谓初绿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又或藉以止渴耳,故閤境皆产茶。而府属之西山县属之、罗槐、永從属之、六硐较多,然皆叶老,方取以供一啜,非有社前、火前、雨前之美也。但为民间日用所需,故产茶之区利亦在马。又有一种名藤茶,价甚贱,夏月饮之宜。顾惟纯西山茶户称地也。西山一千三百户,故其地曰一千三,出茶颇佳,商人收买定于雨前摘取芽焙之,宛然旗枪也。苗民则必待四月莲梗摘取,盖贪其多。今买之者众,苗民恐其不足,不肯让作芽茶,饼参以杂叶矣。诗以记之:‘西山烟庆一千三,万树茶林绕翠岚。绿叶成阴方取摘,旗枪无分忆江南。’”[29]卷三,130
此外,《黔南识略》载:“天柱县,地产菜、茶、……棉花。”[10]卷十五,3又据(光绪)《续修天柱县志》载:“杂货:米、茶油……茶……”[30](卷三,45)显然,清代黔东南天柱产茶。又据《黔南识略》载:“麻哈州,树多青,植宜芋、靛、柑橘、棉花、桐、茶之属。”[10]卷十,4今黔东南州麻江县,“清平县,山产杉木、桐、茶、橡树。”[10](卷十一,4)清代清平县即今黔东南凯里市,“镇远府,地产松、柏、桐、茶、杉、蜡诸木。”[10]卷十二,9“施秉县,地产梨、柑橘、茶、薏苡之属。”[10]卷十四,7“黄平州,树多枫、楠、茶、蜡。”[10]卷十五,4,今黔东南黄平县,清代为“州”,民国3年(1914)黄平州改为黄平县,从其记载可知,黔东南7个县都有产茶记载,说明黔东南茶叶产地分布范围广泛。
黔西南
清代黔西南产茶记载十分明显。(咸丰)《兴义府志》“货属:按,茶产府亲辖境之北乡,屯脚诸处,即毛尖茶是也。苦茶则全郡皆产。”[31]卷四三,40同书又载:“木属:按,苦茶,全郡皆产,味极苦。尔雅谓之槚,尔雅云:槚,苦荼。郭注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为羹饮。”[31]卷四三,47从其记载可知,兴义府毛尖茶产地较少,仅在府属北乡、屯脚等地,苦茶则分布在整个兴义府。另,(光绪)《安南县乡土志》第三编:乡土格致;“物产:植物类,茶。”[32]35同书又载 “输出货,洋烟……,茶。”[32]36此外,水城也有产茶记载,(光绪)《水城厅采访册》“人工所成之属:酒……茶……”[33]卷四,47
从上述清代贵州文献记录各地茶叶产地情况可知,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扩张迅猛,茶叶产地分布范围遍及今贵州全境,部分州、县百姓专门从事茶叶生产,以此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茶业成为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官府征收高额茶课,从中获得丰厚收益。
三、明清时期茶叶产地分布特征
我们通过梳理明清时期贵州各府厅、州、县记载茶叶产地的资料,发现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范围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茶叶产地跨州接道,各产茶区茶树种植广泛,其中,尤以清代最为明显。就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来说:明代,贵州茶叶产地仅分布在黔中、黔北、黔南和黔东南等4个地区,茶叶产地呈南北走向,形成条状分布。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在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茶叶产地跨州接道。从明清时期贵州各府州縣植茶情况来看:明代,贵州各府州县植茶处于零散、星状分布,几乎未有大面积种茶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贵州茶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茶业经济不发达,还未成为重要产业。清代,贵州各府、厅、州、县大面积植茶。如前所述,清代黔北、黔南及黔东南地区所辖各县均产茶,部分县的百姓以贩茶为业,说明茶业发展兴盛,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白罗罗,罗鬼下姓也。衣襟皆用白,在龙里、贵定者多以贩茶为业”是当时贵州茶业经济发展的写照。从茶叶产地增幅来说,清代贵州茶叶产地由明代的4个茶区增加到7个茶区,即新增黔东北、黔西北及黔西南3个产茶区,增长率达75%。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局限于黔中、黔北、黔南和黔东南,尚未形成跨州接道的分布状态。然而,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以黔中为中心,其周边地区茶叶产地州县相连,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
二是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相对集中,形成数个重要的茶区。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范围总体狭隘,贵州西北、东北及西南部未有产茶记载。清代,贵州茶叶产地发展迅速,茶叶产地分布在全省绝大部分地区,且形成数个重要的茶区,具体而言:首先,黔北和黔南茶区。黔北茶区是贵州最早的茶区,前述已有说明,再此不必赘述。然而,明代黔北茶区发展迟缓,茶叶产地范围变化较小,但茶叶产量较高,明政府在播州设立茶仓便是明证。清代黔北茶区发展迅猛,辖区各县都有产茶记载,其中,湄潭茶色味俱佳,深受世人推崇,茶业经济发展兴旺延续至今,也为今天贵州茶业第一大县奠定基础。黔南茶区在明代发展最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因其茶芽品质极佳,成为进献朝廷的贡茶。黔南茶区的龙里、贵定等县百姓以贩茶为业,说明当时黔南茶业经济发展繁荣,时至今日,黔南仍是贵州主要的茶区。其次,黔东北和黔东南茶区。明代文献未提及黔东北产茶,清代黔东北茶叶产地遍及所辖4州县,即铜仁、玉屏、思南和松桃,直至今日,这4县仍是贵州重要的茶区。明代黔东南仅有黎平府产茶,当时该处出产的“洞茶,叶大而味美”,受到时人喜爱,促进了茶业快速发展,到了清代黔东南产茶地增加到7府州县,反映了清代黔东南茶业发展速度快,为当今黔东南茶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再次,黔中茶区。明清两代黔中茶区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该茶区出产茶叶质量好,还有茶叶交易市场,其茶业发展可窥一斑。最后,黔西北和黔西南茶区。明代黔西北和黔西南两地尚无产茶记载,说明当时这两个区域茶业经济发展处于沉寂状态。清以降,黔西北和黔西南均有产茶记载,但所辖州县茶叶质量欠佳,仅有数处所产茶叶质量尚可,因而茶叶产量不大,对当地茶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说明当时这两个区域茶业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规模,这也是当今黔西北和黔西南茶业发展较为迟缓的一个因素。
四、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
茶树是一种常绿植物,其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受自然环境影响,茶叶经过人类加工成为一种农产品,凝聚了人类劳动、若是投放市场,则具有商品属性。因此,茶叶生产与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有一定的联系。
1.自然环境影响
茶树是常绿阔叶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它的种植与分布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其中,自然环境对茶树种植和分布取决定性作用。“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20~30℃之间。茶树对积温有一定的要求。一年中,日平均温度≥10℃的活动积温总和在4000~5000℃范围,茶树生育时期愈长,全年茶叶采摘批次愈多,茶叶产量愈高。茶树性喜湿润。在茶树生长期内降水充沛,分配均匀,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一般认为,年降水量在1000~1400,最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对酸性非常敏感,土壤pH4.5~5.5最为适宜生长。”[34]28-35“贵州处于“低纬度、高海拔、浅内陆的地理位置。虽然贵州地势较高,但是纬度较低,因此大部分地区热量较丰富,生长季较长,能够满足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对热量的要求。就其分布来说,连缘河谷地区)≥10℃的积温为5000~6500℃,10-20℃间的稳定持续日期为192~214天,无霜期300~350天。贵州省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000~1300毫米, 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多雨中心达1500毫米以上,少雨区也在900毫米左右。贵州以黄壤为主,PH值在5.5~6.5,质地比较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少。”[35]34-35因此,从茶树生长角度来说,贵州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明清时期贵州自然环境与今日贵州自然环境相似,因而,我们不难理解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在全省境内。
2.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茶叶属于农业经济作物,与农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茶叶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我国古代社的农业生产当中,粮食作物生产处于支配地位,茶叶等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从属于粮食作物的生产。粮食生产为茶叶类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明清时期贵州农田开垦力度逐渐加大。据统计“明末贵州全省土地开垦达200万亩,清末贵州全省土地开垦约270万亩。”[36]22-23明清時期,贵州垦田数量增加,意味粮食产量增产,这为贵州发展茶业经济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入贵州,贵州百姓的饮食结构多元化,也为贵州茶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状况与贵州当时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
3.人口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人口具有生产和消费两重属性。从消费角度来看,人口数量必须和一定生产力水平提供的物质资料相适应;从生产角度来看,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必备条件。茶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茶叶的采摘、制作都要依靠手工劳动来完成。同时人口数量的多少,对于茶叶消费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茶叶消费量增加,会刺激茶叶产地的扩张。因此,考察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特征,人口数量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清代,贵州人口数量激增。据相关资料统计“明末贵州人口约70万人, 清末贵州人口约870余万” [36]21 从明末到清末三百年的时间,贵州人口增长了近800万。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人口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此,我们以清道光年间黔北和黔西南人口做比较,进一步阐释人口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清道光十九年“遵义府,户:十一万一千四百五十,男女大小口:五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三。”[19]卷十二,5清道光二十一年“兴义府,户:七万九千五百有奇,口:二十八万一千九百有奇。”[31]卷二十五,2显而易见,黔北遵义府户数是黔西南兴义府户数的1.4倍多,人口约2倍。如前所述,清代遵义府茶叶产地分布遍及所辖各县,而黔西南兴义府则仅有数处产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口分布对茶叶产地分布产生影响。
五、结语
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茶叶分布空间范围而言:明代贵州茶叶产地分布在贵州的中部、北部、南部及东南部,茶叶产地分布总体呈现条块状分布;茶区植茶较为分散,形成点状分布。清代贵州茶叶产地扩大到全境范围,茶叶产地分布整体呈现网络状分布;茶区植茶较为集中,形成连片分布。从茶业发展规模上看:明代贵州茶业发展较为缓慢,茶业经济还不发达,茶业对社会经济影响甚微。清代贵州茶业发展迅速,茶业经济繁荣,茶业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由于明清时期贵州地方志资料的零散,版本残缺以及当时贵州各地方志编篡者搜集茶叶资料是否齐全等因素影响,本文依据这些方志文本整理贵州茶叶史资料必定不够全面和翔实,抑或挂一漏万。因此,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分布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便尽可能全面反映贵州茶业发展历史面貌。
参考文献:
[1](明)沈庠,修、赵瓒,纂.(弘治)贵州图经志[M].弘治刻本.
[2](明)谢东山,修、张道,等纂.(嘉靖)贵州通志 [M].嘉靖刻本.
[3] 陈祖规、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4] 贵州民族研究所.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5](明)郭子章,撰.(万历)黔记[M].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6](民国)赵尔丰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清)卫既齐、薛载德,撰.(康熙)贵州通志[M].康熙三十一年刻本.
[8](清)周作楫,修、萧琯,纂.(道光)贵阳府志[M].咸丰二年朱德璲绶堂刻本.
[9](清)常思,修、邹汉动、关寅邦,纂.(咸丰)安顺府志[M].咸丰元年刻本.
[10](清)爱必达、张风笙,纂.(乾隆)黔南识略[M].道光二十七年罗绕典刻本.
[11](清)吴宗周、欧阳曙,修纂.(光绪)湄潭县志[M].光绪三十一年增补刻本.
[12](清)禺坡,纂辑.(嘉庆)仁怀县草志[M].嘉庆二十一年抄本.
[13](清)陈熙晋,纂修.(道光)仁怀直隶厅志[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14](清)崇俊,修、王椿,纂、王培森,校补.(光绪)增修仁怀厅志[M].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15](清)赵宜霦、游玉堂,修纂.(嘉庆)正安州志[M].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16](清)彭焯,修、杨德明,等纂.(光绪)续修正安州志[M].光绪三年刻本.
[17](清)鄂尔泰,等修、靖道谟、杜詮,纂.(乾隆)贵州通志[M].乾隆六年刻,嘉庆修补本.
[18](清)张作楠,撰.梅簃随笔[M]. 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19](清)平翰,修、郑珍、莫友芝,纂.(道光)遵义府志[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20](清)蒋深,纂.(康熙)思州府志[M]. 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21](清)赵沁,修、田榕,纂.(乾隆)玉屏县志[M]. 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22](清)徐丰玉、周溶修,谌厚光撰.(道光)平远州志[M].光绪十六年刻本.
[23](清)王尔玺,等修、周范,纂.(同治)毕节县志[M].同治十三年稿本.
[24](清)年法堯,修、夏之炳,纂.(康熙)定番州志[M].乾隆,道光间增补清抄本.
[25](清)田文.续黔书[M].光绪十五年贵阳熊氏刻本.
[26](清)黄宅中,修、邹汉动,纂.(道光)大定府志[M].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27](清)傅玉书,撰.(嘉庆)桑梓述闻[M].光绪三十四年程番傅氏家藏刻本.
[28](清)金台,修、但明伦,纂.(道光)广顺州志[M]. 道光二十七年刻本.
[29](清)俞渭,修、陈瑜,纂.(光绪)黎平府志[M].光绪十八年黎平府志局刻本.
[30](清)林佩纶,修、杨树琪,纂.(光绪)续修天柱县志[M]. 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印本.
[31](清)张锳,修、邹汉勋、朱逢甲,纂.(咸丰)兴义府志[M]. 宣统元年铅印本.
[32](清)易辅上,编辑.(光绪)安南县乡土志[M].宣统元年抄本.
[33](清)陈昌言,纂修.(光绪)水城厅采访册[M]. 光绪二年纂抄本.
[3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28-35
[35]顾永泽.贵州自然地理的环境的农业评价和发展方向探讨[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2).
[36]张祥光.明清贵州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