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十年礼赞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中共安徽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共安徽省委新闻发布会。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铸就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对安徽人民给予亲切关怀,对安徽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今天,安徽省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专场,发布主题是“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向大家介绍安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取得的显著成效,展开的生动实践。本场发布会,我们十分高兴地邀请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先生作主题发布,邀请到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先生,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程丽华女士,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先生,一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郑栅洁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郑栅洁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安徽的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安徽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安徽是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农村改革的重要源头、科技创新的一个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视察、三次亲致贺信、一次亲切回信,为安徽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我们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年间,安徽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大台阶,10年增量超过从新中国成立到2011年62年增量的总和,去年生产总值达到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千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子安徽,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数量居全国前列,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都超1万亿元,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有1台是安徽制造;实现了“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省级政府透明度全国第3,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全国最少,市场主体日均新增3000多户,经贸朋友圈覆盖全球97%的国家和地区。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下好创新先手棋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经济强的创新安徽。原始创新不断展现高峰,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墨子号、京沪干线、祖冲之号、九章,参与研制的悟空号等国之重器问鼎世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人造太阳领先全球核聚变;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发的海丝一号、反隐身米波雷达守卫祖国空天。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研发投入强度由1.64%提高到2.2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近15倍,8项制造业揭榜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托珠单抗诊疗方案、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等安徽“药方”助力全国抗疫,重组蛋白疫苗为全球1亿多人提供健康保护。产业创新向高质量方向加快发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全面推进,水稻种子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农业机械化率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去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4位,今年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持续显现,产值超千亿的工业行业达到14个,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马钢研发的车轴钢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服务业锻长补短,“两化融合”助力2万家“皖企登云”,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占比”同步提升。制度创新成果不少,首席科学家、经费包干制、编制周转池、科技大市场、沿途下蛋等机制健全完善,集聚各方人才超千万,每1天新增近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近4千亿元。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看好安徽的科技创新,不仅有大校大院大企、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还有量子大道、中国声谷、科大硅谷,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让安徽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格局新的共进安徽。沪苏浙皖加快一体化,安徽经济总量占4省市比重从14.4%提高到15.6%,去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皖美旅游”“皖美好味道”让“长三角人”纷至沓来,来皖省外游客中每2人就有1人来自沪苏浙。全省发展拧成一股绳,合肥经济总量过万亿,合肥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过六成,皖北六个市经济体量都超过千亿。城市乡村形成一盘棋,美丽乡村中心村覆盖七成以上行政村,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农村畅通路建成7.2万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6.3%提高到59.4%,8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基础设施构建一张网,高速公路“县县通”即将达到“县城通”,高铁运营总里程全国前列,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全国第五,5G网络基本实现省辖市主城区连续覆盖,联通全国大中城市的高铁出行圈已经形成。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双碳”实现“三降一升”,“三降”就是碳排放强度降低21.3%,单位GDP能耗降低31%,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一升”就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6.5个百分点。前不久《人民日报》报道的六安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了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巩固胜势,细颗粒物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四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过20%,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构筑四大生态廊道,十年禁渔效果彰显,引江济淮世纪工程实施,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合肥成为国际湿地城市,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鸟类国宝东方白鹳重现巢湖,“水中国宝”长江江豚再现皖江。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活力足的开放安徽。改革方面展现新气象,省级层面推出1300多项改革举措,国企三项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亩均论英雄、园区标准地、小田并大田等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生态补偿、林长制、农业生产“大托管”、城市生命线等改革推向全国,农村“三变”、县域医共体等改革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金牌服务”拼出“项目进度”,比亚迪项目落户合肥,从签约到开工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我在调研时与企业家交流,大家都说安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开放方面呈现新格局,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链接全球,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展示安徽形象,合肥国际陆港、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联通“一带一路”,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翻一番。全国出口的每5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买全球、卖全球”开始成为安徽开放的一个大趋势。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百姓富的幸福安徽。全省人民的小康更殷实,484万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金寨县大湾村村民汪能保说,他家的日子现在是“小康奔大康”了。七千万人的生活更有保障,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多,医院数增长76%、卫生技术人员数翻一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翻一番,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岁多。今年,我们坚持为民办实事,集中拿出150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累计投入200亿元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让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1.6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2.34、消费倍差降至1.54,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增加9.7和18.7平方米,城镇每3户、农村每4户家庭拥有1辆私家车。每个人都更有安全感,信访总量去年下降近9%,平安建设连续10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在一个基层社区调研时了解到,他们采取的“代表理事、老闫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工作方法非常实用,连续10年实现“零上访”。
——这十年,我们牢记总书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论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十一届省委一次全会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一届省委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以上率下带动全省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部署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工作,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这段时间又组织“优环境、稳经济”活动,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半年全省各级领导共收集各类问题3.7万个、解决率达95%;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6年以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前两种形态占比达91%;2018年以来,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538起。今天的安徽,政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环境稳中向好,社会环境安定有序。
各位媒体朋友,回望走过的路,安徽十年来的变化,从一个省域印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望奋进的路,我们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扎实实办好安徽的事,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郭强
郭强:
谢谢郑栅洁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左边第1排这位女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对沪苏浙皖一体化发展提出重要要求。我们想知道,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工作安排?
郭强:
这个问题请郑栅洁书记回答。
郑栅洁:
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安徽从长三角的“旁听生”变成“插班生”再到“正式生”,更是总书记亲自提议、亲自推动的结果。安徽进入长三角,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政策红利得到最多,群众受益也是最多。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携手沪苏浙推动国家规划实施、重点协同事项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集中体现为“五个新”:
一是创新共建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是安徽的最强基因。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和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在量子信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比如,上海交大的技术在安徽淮北落了地,让铝里“长”出了陶瓷,这种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大飞机C919、天宫一号、气象卫星等关键部件。
二是协调共进形成新格局。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的方案,半年来帮扶城市在皖北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就达到147个、累计投资621亿元,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我在基层调研企业时发现,很多企业家口音一听就是沪苏浙的。
三是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长江、淮河、新安江是我们共同的重要生态廊道。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联合打造长三角生态屏障,长江安徽段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去年提高到92.7%。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是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全国首个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10年来我们与浙江一道,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新安江、千岛湖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圆满完成三轮试点,目前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这一做法已在全国其他10个流域、15个省份复制推广。
四是开放共赢迈出新步伐。如今坐高铁从沪宁杭到合肥只要2小时,非常方便。现在,长三角交通的通达性还在提高,比如我们和南京正在推进两条城际铁路建设,以后从滁州和马鞍山到南京市中心只要20多分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长三角人走得更勤了、货运得更多了、心也贴得更近了,去年安徽与沪苏浙双向挂职38人,到两省一市跟班学习将近1500人。
五是民生共享有了新提升。我们推进120项政务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与上海合作共建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与浙江大学推进省校全面战略合作,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建成滁州金牛湖校区等,安徽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沪苏浙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现在,我省三成粮食、六成畜禽、九成蔬菜都销往沪苏浙。上海疫情期间,我们驰援医务人员5582人,腾出隔离房源22467间,接收上海转运密接人员21717人,合力构筑起长三角疫情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要求,紧扣“三大使命”和“七项重点任务”,更主动靠上去,更积极融进去,聚焦省际合作园区、苏皖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宁马城际等重大项目,量子信息产业合作、产业链备份基地等重要事项,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让“高质量”越来越高、“一体化”越来越强、“一盘棋”越下越活。谢谢!
郭强:
谢谢郑栅洁书记。请继续提问。请右边第1排这位女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近年来,安徽省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省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就召开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社会各界形成了热烈反响,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强:
这个问题请郑栅洁书记回答。
郑栅洁:
谢谢你对安徽发展的关心关注。群众和企业,关系民生、关系发展,这是根本宗旨和第一要务。省委坚持把人民群众呼声、市场主体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全面部署“一改两为”各项工作,同步建立“一个机制”、出台“三项政策”。“一个机制”,就是每个季度初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开工,每个季度末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季度工作会,构建闭环式工作推进、调度、督查机制;“三项政策”,就是今年的皖发7号、8号、9号3个文件,即《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打出了一套改进作风、惠企利民、稳住经济的政策“组合拳”,切实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
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我们针对部分干部作风上的顽瘴痼疾,把标杆立起来、把状态提起来、把劲头鼓起来。作风是形象、是力量、是保障。我到安徽工作后,从走访调研、公开接访、人民来信、巡视巡察和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背后不少是干部作风问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旗帜鲜明树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的工作导向,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推动全省上下形成比服务、讲奉献、重实干的浓厚氛围。群众和企业家最反感的是反映问题后,党委政府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为此,在市委书记、市长二季度工作会议上,我点出了个别干部作风上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虚、躲、冷、粗、假”五个字。“虚”就是出工不出力,“躲”就是不担当,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冷”就是冷漠症,“粗”就是决策缺乏论证、政策朝令夕改,“假”就是个别地方和个别干部统计加估计、一级骗一级。对于这些问题,省委的态度就是不姑息、不护短、不容忍,对那些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百般刁难企业的干部,要求纪检和组织部门严厉查处、严肃问责,向全社会宣示省委改进工作作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为民办实事方面,我们办好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信访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省委制定《省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规定》,落实五级书记接访制度,建立基层党建重点考核信访工作制度,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第一轮全省公开接访,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有近1.2万人次参加接访,接待群众4.3万人次,解决信访问题1.3万多件。总书记强调,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今年5月,全面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比如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把就业促进行动摆在第一位,以超常规力度推动岗位供需对接,今年将提供各类岗位55万个;再如,为了缓解群众口腔医疗费用负担,将15项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又如,菜市场是家家户户天天要去的地方,通过开展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解决部分菜市“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的问题。
在为企优环境方面,我们解决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打造公平、公正、开放、便利、满意的营商环境。越是困难时期越能检验营商环境标准和成色,越是雪中送炭越能打动人心。我体会,企业反映的每一件事,都必须重视起来,不能推、不能拖,解决一个是一个,这样以点带面、积少成多,就能形成面、聚成量。为此,省委相继启动实施“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让各级党员干部到现场、到一线解决问题,让企业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二季度,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实际上很大,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出台实施一系列稳住经济政策措施,月初第三批全省重大项目开工942个、总投资6675亿元,上半年安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在长三角中也处于前列。
改进工作作风,党中央有要求,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有期待,关键要实实在在干。省委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干在实处”的韧劲,少些“纸上谈”、多些“现场干”,真正让群众和企业有感有得。不少群众给我写信,表示“感受到了向上向善的变化,更加信任党委政府,更加信任党员干部”。要有“将心比心”的态度,用干部的真心换取群众的安心,用干部的操心提振企业的信心。在集中办公活动现场,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我说,“省市领导有信心,我们更应该有信心,一定能渡过难关”。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细抓实,确保实现干部改作风、民生有改善、企业得实惠、发展上台阶的多重效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郭强:
谢谢郑栅洁书记。请继续提问。请左边第2排这位女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安徽产业发展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姿态,不少产业已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我们注意到,去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请问安徽是如何培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的?
郭强:
请王清宪省长回答这个问题。
王清宪
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
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安徽发展的殷切期望。安徽科技实力较强,制造业特色鲜明,也完全能够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在2012年到2021年的10年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位居全国第3位。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增加值占比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21年的45.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9.8%,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一些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在全国形成较强影响力。比如,去年,我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1位;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居全国第5位;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面板产能约占全球10%。进入“十四五”,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省委制定了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对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集群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
第一,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体系,努力形成快速增长的体量。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产业体系。围绕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智能家电等十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到2025年将成为万亿级产业。对这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我们按照“主导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路径去推进,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立由省级领导牵头负责的专班推进机制,逐一编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路线图,按图索骥,做好强链补链文章,形成蓬勃发展态势和完整产业生态。去年共签约、开工、投产十大新兴产业项目3493个,总投资2.4万亿元。在“双招双引”的带动下,去年全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18户,为2012年以来最多。同时,注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模式创新。比如,海螺集团虽然是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拥抱数字化转型,打造“一键输入、全程智控、高效执行”的智能工厂,企业效益居世界同行业首位,去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15位。
第二,走宽走畅“科创+产业”的路子,彰显科技创新的底蕴。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造一批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产业,这是安徽越走越开阔的一条路子。一方面,围绕创新链锻造制造业长板。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依托技术和产业基础,目前已集聚比亚迪、大众、蔚来、吉利等众多整车厂商,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150万辆,是如今的6倍。量子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量子企业。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去年有8项制造业“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从安徽的实践看,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最缺乏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推动,支持组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致力于这一类人才的培养,更好助推科创产业发展。
第三,突出“四链合一”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大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构建资金链、人才链,围绕资金链、人才链吸附产业链、创新链,使一切创新创业的元素竞相涌动、碰撞耦合、彼此成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数字化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企业的重要生存环境。我们把打造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已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30家,已有1.8万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7%,居全国第5位。特别是我们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全省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有科研能力的大学生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注册成为科技服务资源,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已汇聚企业近6万家、服务商和学生创客10万多个,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5万多条,有效促进产学研协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真正实现科研与企业一体化共创共享。
郭强:
谢谢王清宪省长。请继续提问。请右边第2排这位男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近年来,安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请问十年来安徽生态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后安徽将如何抢抓“双碳”机遇,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胜势?
郭强:
请王清宪省长回答这个问题。
王清宪:
我从三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抓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嘱托我们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2.5平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7%,地表水总体水质优良断面比例83.5%、比2012年上升10.6个百分点。这里举几个例子。一是长江大保护,长江干流自湖北流入安徽进入下游,总长约900公里,其中416公里在安徽,流经我省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市12个县。总书记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坚持治污、治岸、治渔“三管齐下”,划定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整治“散乱污”企业就有1万多家,目前从安徽流出去的长江水都是II类。二是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安徽皖南山区、大别山区被誉为“华东之肺”,有13个“中国天然氧吧”县,我们连续10年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去年又启动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四大生态廊道建设,把安徽这片长三角生态屏障建设得更厚实。三是巢湖的综合治理,2012年以来开展了六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成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湿地”,这在我国淡水湖治理中是一个创举,相信巢湖能够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其次我想说的是,安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关键在于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产业偏重的结构明显改善,过去10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1%,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1.3%。现在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们进一步突出低碳产业发展,去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5%。同时,把所有传统行业企业纳入绿色化改造清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效果日益显现。另一方面,能源偏煤的结构加快调整,202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较2015年下降7.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5.4个百分点。特别是安徽依托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全力推进未来能源科技攻关,一些成果开始得到应用。我们还选择合肥市长丰县,开展落实“双碳”战略、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的试点,已在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等领域形成了一些试点成果。
第三个方面,安徽在生态价值转化上不断探索新路子,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落实总书记“两山”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之路。比如,发源于安徽的新安江,是浙江的最大入境河流,2012年以来,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合作建立国内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10年后的今天,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的干净水,安徽不仅获得57亿的补偿资金,更重要的是绿色经济正成为这里的新增长点。还比如,我省皖南地区文旅资源得天独厚,仅黄山市就有中国传统古村落271个,真诚欢迎大家到皖南、到黄山走一看、看一看,体会一下古诗词中“烟雨江南”所描绘的皖南意象。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我们提出建设“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高起点、高品位设计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包括文化创意、研学旅游、商务会展等,使之成为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向往汇聚的创新创业之地。此外,我省大别山区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物产众多,岳西、金寨、霍山等县正在建设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欢迎大家实地体验一下。
郭强:
谢谢王清宪省长。请继续提问。请左边第1排这位男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安徽已连续多年实施民生工程,近期又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十项暖民心行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以及如何在实施中确保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
郭强:
这个问题请程丽华副书记回答。
程丽华
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程丽华: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斟酌、充分论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计划未来四年投入248.7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具体包括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放心家政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这些事项,看似针头线脑、却让人牵肠挂肚,看似鸡毛蒜皮、却关系百姓生计,件件关乎万千家庭。
我们突出就业这个最大民生。这既是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也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为此,我们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十大行动之首,提出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到2025年7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确保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群众反映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他们碰到的实实在在的大事。比如,近年来“停车难”问题群众反映越来越强烈,我们作了测算,全省城市小型汽车保有量490万辆,未来4年还将新增150万辆,目前仅有停车泊位457万个。为此,便民停车行动提出,加强公共停车设施“改扩建”“平改立”和“错时开放”,到2025年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着力解决群众停车难这个烦心事。
我们突出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当前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从“有没有”向“优不优”升级。比如,体育健身方面,“去哪健身”“怎么健身”日益成为群众关切。为此,快乐健身行动提出,利用城市边边角角、老旧厂房等建设“口袋体育公园”,推动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场地,到2023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让更多群众加入到体育健身中来。
我们突出群众普遍受益。尽可能覆盖更多群众,是这次谋划实施暖民心行动的一个重要考虑。比如,目前我省有助餐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大约200万人,但现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仅能勉强满足约40万人。为此,老年助餐服务行动通过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建设老年食堂、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等举措,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民生工作怎么干,广大群众说了算。我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由群众评判实施成效,确保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今后,还将根据群众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持续谋划推进、滚动实施若干民生事项,真正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郭强:
谢谢程丽华副书记。请继续提问。请右边第2排这位女记者提问。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请问安徽是如何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的?
郭强:
这个问题请程丽华副书记回答。
程丽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前不久专门给我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激励。安徽是粮食大省,多种粮、种好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是我们必须要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制定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常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记录,达到817.5亿斤,居全国第4位。今年夏粮总产达到344.5亿斤、居全国第3位,较上年增加4.5亿斤、增量居全国第2位,实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效益增”,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九连丰”。工作中,突出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耕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并连续3年逐年递增,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面积任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9个百分点。
第二,坚持科技赋能促进粮食增产增效。今年,省委制定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目的就是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把推进种业振兴摆在科技强农重要位置,通过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安徽芯”。围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机研制应用,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小麦、水稻和玉米均已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农机总动力超6900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第三,千方百计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在落实好各项政策补贴基础上,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基本实现投保农户“旱涝保收”。同时,在全国率先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平均每斤溢价10%。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带动广大小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开展粮食生产经营。截至6月底全省家庭农场21.1万个、农民合作社11.3万个,数量居全国第1、第5位。
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注重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发展小麦、稻米、玉米等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2021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6200亿元。加强部省共建,已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6个,全省示范基地近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前不久,我们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举办了首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并将永久会址落在那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泛集聚全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工业企业、技术、人才、资金,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谢谢。
郭强:
谢谢程丽华副书记。请继续提问。请左边第2排这位男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
近年来,安徽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打造了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请问安徽是如何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原始创新的?今后将如何发挥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郭强:
请张红文副省长回答这个问题。
张红文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红文: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全力塑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型省份取得重要进展,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并跑领跑,区域创新能力由十年前的全国第15位跃升至第8位。
一是心怀“国之大者”,举全省之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们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支持首个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加速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高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创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成功争取到深空探测实验室落地安徽。这些都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聚焦“从0到1”,持续强化战略基础研究。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全力推进重大原始创新。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成果,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燃烧超百秒刷新世界纪录;铁基高温超导体、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等3项重大成果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10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三是紧盯“卡脖子”难题,体系化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精准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创新“攻尖”等计划,构建重大科技攻关体系。动态随机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打破国外垄断,首个国产重组蛋白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上市,破除“心腹之患”、缓解“燃眉之急”。
下一步,安徽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标世界一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的要求,立足“四个面向”,狠抓重大科技攻关,加快重大原创成果的熟化、转化,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是坚持使命导向,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推动合肥国家实验室诞生更多重大成果,加快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着力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水平,打造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推动实施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创建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争创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引进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院士和青年领军人才,催生更多原创成果。
二是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聚焦量子信息、磁约束核聚变、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功能材料等新兴产业卡点,编制关键技术清单、配套缺项清单和重大问题清单,改革科研攻关体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努力甩掉“卡脖子”的手,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谢谢。
郭强:
谢谢张红文副省长。由于时间关系,再提最后一个问题。请右边第2排这位男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记者:
请问安徽是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今后将如何优化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
郭强:
请张红文副省长回答这个问题。
张红文: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指示要求,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创+产业”发展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较2012年增加5.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7%。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打好政策“组合拳”。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实施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3位。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3项“安徽经验”面向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提升平台“硬实力”。突出战略布局,高标准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成中国科大先研院、中科合肥创新院等1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国(安徽)科交会成为集聚资源的重要平台,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的安徽科技大市场,2019年以来促成近400亿元的科技成果对接交易。
三是强化第一资源,激发人才“源动力”。围绕引进培育“高精尖”人才,制定国家实验室等专项人才政策,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招引320个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业。
四是强化资金支持,用活金融“助推器”。推动银行保险业机构组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21年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171亿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已培育16家科创板企业。
五是强化转化应用,构筑产业“新高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光伏等新兴的产业地标,培育出长鑫存储、科大讯飞、国盾量子、阳光电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以及2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区增至7家,成为推动我省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安徽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指示要求,以贯彻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为牵引,努力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示范的样板省。
一是强力推进五大改革,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制度藩篱。针对痛点难点问题,实施评价考核、新型科研攻关、尽职免责、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贯通、供需融合发展等五大改革,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创新生态。
二是大力实施五大行动,推进科技与产业一体化发展。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短板弱项,推进实施平台共建、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中试孵化扩容、对接交易提质、金融支撑增效等五大专项行动,重点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高起点建设“科大硅谷”,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培育更多科技创新群体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建立市场导向、利益共享、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等重大创新载体;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等平台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经济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谢谢。
郭强:
谢谢张红文副省长的回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答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记者朋友还想了解更多情况,发布会结束后请与我们的工作人员联系。感谢郑栅洁书记、王清宪省长、程丽华副书记、张红文副省长,感谢各家新闻单位和各位记者朋友。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