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十年礼赞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刘桐 摄影)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十五场:临沧专场发布会。
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是2022年8月19日。大家都知道,去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给临沧市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今天,我们召开“云南这十年”临沧专场发布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临沧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邀请到临沧市委主要领导和临沧市的相关领导,向大家介绍临沧这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汇报临沧市各族人民在“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上做出的创新措施和工作成效,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张之政先生;
中共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女士;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子杰先生;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邱明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临沧市委书记张之政先生作发布。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张之政发布新闻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张之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的发展变化。在此,我代表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26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临沧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临沧地处祖国西南部、云南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处于东经98°~100°,北纬23°~25°交汇区,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两大水系的分界区,北回归线横穿而过,澜沧江和怒江孕育出了2.4万平方公里的美丽沃土,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平均海拔1276米,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以上,年均气温18.5℃,是真正的“恒春之都”。临沧的区位优势独特无可替代、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我心目中的临沧“美不胜收、美至极致、美至悠远”,我相信,越来越美丽的临沧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张之政:
8月19日,对于临沧人民来说,是无比幸福、无比荣光、载入史册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对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和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表示欣慰,勉励我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收信后,我们牢固树立“我们都是收信人”的理念,开展“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争当一辈子好段长”等主题实践活动。一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宣讲9900多场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遍沧江大地、各族群众。
我们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转化为“看得见”的目标,细化为476个“摸得着”的项目,总投资近700亿元。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新时代临沧发展的最强音
一是坚持不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来落实,充分发挥“读书会、早课、干部夜校、早读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入心入脑,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成为边疆各族群众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主题教育,全市上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旗帜鲜明。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边疆各族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美好
一是全市9.4万户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县(区)全部脱贫摘帽,11个世居少数民族、6个“直过民族”、9个跨境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4年居全省前列。
二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2万农户全部住上安居房,乡亲们的房子漂亮了、收入提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行、饮水、用电、读书、看病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全面改善,边疆村村寨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是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2018年创造性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了6511个自然村村庄规划,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四是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实施,获评省级美丽村庄25个,一个个“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04.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08.48亿元,年均增长9.9%,正朝着1000亿元的新台阶迈进。
二是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茶叶和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坚果种植面积、品质世界第一,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二。“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凤庆(核桃)、双江(茶叶)、永德(澳洲坚果)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耿马(甘蔗)被列为“一县一业”特色县。
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并加快建设改善,推进实施“五大行动”9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57亿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1个、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8个,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委员会秘书处和“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秘书处永久落地临沧,被列为中国—南亚东南亚跨境减贫与发展示范基地。
四是深入实施“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倍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9万户,商贸经济更加活跃。今日临沧,已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全力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是大临铁路提前建成通车,11条(段)高速公路全面建设,临沧机场高速、玉临高速(临沧段)等建成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从零到建成667公里的巨大跨越,建成16条(段)1400公里二级公路,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和抵边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凤庆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有望今年年底,明年初投入使用,临沧成为云南省第4个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
二是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耿马灌区开工建设,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一期)项目运行通气,县城区、乡镇镇区、口岸、园区、机场和4A级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三是凤庆、沧源、双江、镇康4县创建成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全市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30.1%提高到2021年的36.06%,城镇集聚功能显著提升。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为国家级边合区并加快建设,援缅滚弄大桥项目开工建设,在缅甸设立4个商务代表处,经贸、农业、警务、文化、卫生、人道救助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缅甸腊戍建立友好城市,成功轮流举办两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开启了中缅“胞波情谊”新篇章。
二是2021年8月,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仰光—临沧—成都)海公铁联运首运成功,目前已开行14批次,累计运输货物约1.05万吨,货值将近2亿元。实现了第三国货物通过“海公铁”联运专列的方式经缅甸运抵中国、缅甸货物通过“公铁”联运专列的方式运抵中国、中缅边境跨境人民币首次结算业务、缅甸青贮玉米饲料出口中国、在缅甸滚弄大桥过运“五个重大突破”。
三是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重庆—临沧—缅甸)国际铁路班列成功运营,四川德阳开运“三星堆号”国际专列,实现与中欧班列、满俄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全面对接。临沧已由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开放前沿,正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纽带和重要平台。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坚决扛起为国守边、为国戍边政治责任,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全面筑牢
一是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作用,稳妥处置“2·09”“3·06”等边境突发事件,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边疆稳定、边境安宁,临沧市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二是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有力、有序、有效打好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党政军警民日均1.8万人坚守在边境一线,慎终如始落实好“五个管住”“五个全面”等“稳堵防管”措施,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将疫情牢牢控制在边境一线。
三是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制”责任,推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深度融合,跨境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在全省率先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临沧是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缩影,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全国60%的佤族都生活在这里,被誉为“世界佤乡”,诞生于临沧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大江南北。2021年11月,全省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情况总结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会议在临沧召开。目前,4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规划编制达1224个,开工建设项目达506个,完成投资达5.7亿元。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今年7月,国家民委调研组对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检查验收。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是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720元、14196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9%,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技师学院挂牌成立,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分校落户临沧,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3年,现在几个边境县义务教育落实较好。
三是健康临沧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医共体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全覆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分别增长6.26%、100.97%,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74.85岁,这是临沧最新的成果。
四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2%,临沧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属于高富含负氧离子地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超过3000个,凤庆、古墨等地区甚至超过10000个,所以,临沧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优质的空气有益于人体健康,是发展康养旅游的理想地。
张之政:
五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涌现了“一门两忠烈”的张从顺、张子权父子、中缅边境上的“活界桩”毕世华等一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
六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落户临沧,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临沧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七是法治临沧、平安临沧建设成效明显,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显著,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现代社会治理网格化“两网融合” ,优化完善组织指挥体系,在网格化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用基层党组织体系网统领五级社会治理网,提升完善联防联动联控机制,做到体系完善、信息畅通、联动有效、处置有力。
张之政:
这十年,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颁布实施《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临沧市政协3次在全国政协交流工作经验,统一战线画出最大同心圆,群团组织架起连心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不断加强,注重在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办法不断完善,全面开展现代农民、现代企业家、可持续发展项目、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现代社会治理网格化、新时代干部人才、强边固防钢铁长城“六大培训工程”。通过持之以恒的培训,全市广大干部和各类人才解开了思想疙瘩、提升了觉悟境界、改善了工作方法、练就了过硬本领,用扎实的干部作风保障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临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张之政:
三是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持续深化,边境村党建示范引领工程深入实施,在全省率先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等大战大考中充分彰显。
四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说办就办马上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敢于向矛盾“亮剑”成为临沧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
五是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肃清余毒流毒影响,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不断巩固提升。
张之政: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临沧大地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归根结底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怀厚爱、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结果。
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锚定2022年底,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00亿元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300亿元的目标,苦干实干、奋力拼搏。
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强市、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营商环境、绿美临沧等一系列三年行动。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环保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各族群众从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张之政:
我们将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实施工业发展攻坚战,围绕“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培育加工贸易、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5个千亿级产业,茶叶、畜牧、坚果、蔗糖4个五百亿级产业,绿色能源、新材料、烟草、现代物流、房地产5个百亿级产业,努力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我们将坚定不移为国守边、为国戍边,抓好疫情防控、强边固防、安全生产等工作,高质量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力维护边疆和谐繁荣稳定。围绕双向运输1万个标准集装箱作为目标,全力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常态化、规模化。围绕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谋划项目、布局产业、精准招商,以新通道振兴带动澜沧江流域振兴、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振兴、全域旅游振兴,推进临沧全面振兴。
张之政: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媒体朋友: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勇毅前行。经过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接续奋斗,如今的沧江大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古茶之乡、药材之乡、美食之乡、温泉之乡,名副其实的恒春之都、阿佤之都、锗矿之都、高岭土之都,独一无二的通道之地、边贸之地、游学之地、康养之地,无可替代的水电之城、森林之城、坚果之城、微电影之城,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多、铁路多、机场多、航道里程多。
临沧潜力无限、未来可期。欢迎大家常到临沧,您一定会爱上临沧、向往临沧、留恋临沧。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张之政书记用心、用情、精彩的发布。
接下来,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民族时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刘桐 摄影)
民族时报记者:
2019年,临沧市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求临沧为“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请为我们介绍一下临沧在示范区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中共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女士作回复。
中共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答记者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中共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 杨宇:
谢谢您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关注。在回答临沧的做法、成效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背景。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道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确定的全球性重要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沧市于2017年启动示范区申报工作。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临沧市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临沧成为全国获批的11个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获批的州(市)。所以说,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把临沧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面向世界的、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
杨宇:
三年多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特色资源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总结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在科技创新带动方面,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以锗、高岭土、硅、林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7户,临沧被认定为国家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县(区)列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科技创新带动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强劲动力。
在乡村振兴方面,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了万名干部规划家乡、乡村振兴“三步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三套系统”、美丽乡村“六园共建”等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临沧实践”,乡村振兴成为示范区建设的有力抓手。
杨宇:
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成全闭环蔗糖循环发展、坚果产业聚集发展、林药复合生态发展和建设生态茶园等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和“风光水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建设,绿色发展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鲜明底色。
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我们都是收信人”“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等实践活动,探索了“六个共同”等经验模式,民族团结进步成为示范区建设的亮丽名片。
在对缅开放方面,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破解交通瓶颈制约,打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深化与缅甸经贸往来、农业合作和跨境园区合作,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愈发明显,沿边开放成为示范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杨宇:
在边疆基层治理方面,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探索了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两网”融合、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临翔慧民居”社区治理等模式。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1190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196元,增长19.2%;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6年,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示范区建设的直接体现。
“十四五”期间,临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还会以更大力度推进,请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我的情况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宗霞:
谢谢杨宇女士。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把临沧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面向世界的、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我们对未来的临沧充满期待。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
临沧与缅甸接壤,近年来,临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让党旗在边境线上高高飘扬,边境管控和边境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中共临沧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邱明先生作回复。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邱明答记者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邱明: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临沧的关心关注。多年来,临沧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始终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切实履行好卫国守边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把守好边境、防好疫情作为推动临沧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防”机制,深入开展争创“一辈子好段长”实践活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亮、党员在一线担当。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为统筹做好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全面统筹,成立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由4名市领导轮流值班带班,全市人力、物力、财力向边三县倾斜,8万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严防死守、精准防控,不折不扣落实“五个管住”要求,筑牢三道防线,切实承担起“外防输入”的政治责任。
邱明:
三是夯实“三防”基础。积极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并实施查缺补漏、优化提升工程,“三防”高度融合,建立起名副其实的临沧边境“钢铁长城”。
四是做实边境治理。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整治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作用,全力织牢边境地区党组织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两张网”;大力推行群众积分制、“协商在基层”等一批有效治理举措,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最大合力。
五是重视对缅合作。主动将工作延伸至境外,加强与缅联防联控,累计向缅方援助价值1.54亿元的防疫物资,援助防疫资金335万元,全市累计派出150批1005人次赴缅开展抗疫援助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持续发力,在强边固防工作中彰显临沧担当、做出临沧贡献。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云南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临沧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一个重要节点,近年来,临沧不断加大对缅开放的力度,取得了重大突破。请问,临沧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打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子杰先生作回复。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子杰答记者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赵子杰: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临沧的关注和支持,感谢云南日报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从两个方面对您提出的问题作个简要回答。
第一,临沧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最佳、最快的陆上通道,打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之举。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把临沧孟定规划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通道,提出了修建滇缅铁路的构想;抗战期间,太平洋被封锁后,为保障印度洋方向战略物资运输,国民政府于1939年开工修建了从昆明出发经临沧孟定出境的滇缅铁路,后虽因战争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于1942年被迫停建,但临沧在国家战略中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已经凸显。新中国成立后,2004年,孟定清水河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这是自1992年以来,时隔21年后国务院新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列为全省铁路、高速公路“第五出境”国际大通道,规划了从昆明至临沧经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再经缅甸腊戍至曼德勒至皎漂,连接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大通道。临沧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机遇,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局,把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指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重要回信精神的使命担当,作为临沧市最重要任务来全力推进。2021年8月25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成功首发,实现了中缅第三国过境贸易过境运输的“破冰之旅”,实现了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2022年以来,又相继开通了缅甸—临沧—德阳“公铁”联运专列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公铁联运国际专列“三星堆号”、重庆—临沧—缅甸曼德勒国际班列。截至2022年8月,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已运行14批次,实现了中缅集装箱公铁联运专列双向互运。
赵子杰:
第二,临沧将持之以恒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全力把临沧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和平台。
在新通道建设上,我市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中之重来推进。
硬联通方面:2017年以前,临沧没有一寸高速公路、一寸铁路。短短五年后,临沧已成为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
“十三五”以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交通先行”作为临沧崛起的“加速器”,全力推进以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为主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硬”基础。大理至临沧铁路于2020年12月提前半年建成通车运营,圆了临沧人民的百年“铁路梦”,临沧至清水河、临沧至普洱铁路也列入了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工建设玉溪至临沧、临沧至清水河等11条段667公里总投资1118亿元的高速公路,目前,已建成467公里、通车运营231公里,“十四五”期间还要加快实施云县至南涧等7条段331公里总投资767亿元的高速公路,到“十四五”结束,临沧全境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近1000公里,占到全省的近十分之一;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临沧机场完成改扩建,凤庆机场计划2023年建成通航,届时,临沧将成为全省首个“一市三场”的州(市)。
赵子杰:
软联通方面:临沧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政企协同为统筹,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大型实力企业为主体,全力推进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的“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智慧化”运行,并以此全力争取、推动新通道相关政策、规则、标准、服务等“软”支撑的落地。2022年以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已相继纳入《云南省建设中国环印度洋大通道三年行动计划》《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云南省现代物流业三年发展行动》等政策文件,临沧市政府与四川省德阳市政府、攀枝花市政府、重庆市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和优势,开展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许多企业看到了新通道的巨大商机,开始纷纷入驻临沧。
梦想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临沧将快马加鞭打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努力实现以大通道带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大商贸、以大商贸带大产业、以大产业促大发展目标。为此,我市制订了新通道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赵子杰:
近期目标。在硬联通上,我们将全力争取临沧至清水河铁路列入国铁集团勘察设计计划并尽早实现开工建设,加快推动援缅滚弄大桥和境外清水河至腊戍至曼德勒高速公路及铁路项目建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软联通上,我们将继续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动将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列入中缅经济走廊,强化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缅经济走廊等战略对接,形成战略互补,并争取推动中缅两国尽快签署第三国货物过境、跨境陆路运输合作、陆路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以货币互换为重点的金融合作等4个双边合作协定(备忘录),让通道更顺、更畅、更方便。力争到2025年,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印度洋出海口至缅甸至临沧至我国内陆地区公铁联运常态化顺畅运行,临沧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连接点和重要枢纽、平台地位基本确立。
中期目标。加快推动各类重点产业集群沿新通道布局,全面建成沿线物流枢纽。力争到2030年,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成为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对内,可辐射我国西南、西北、中南部分省区;对外,可辐射环印度洋地区,并可由红海通向欧洲。探索发展新通道建设带动下的落地经济模式,全面促进通道沿线地区产业繁荣发展,真正实现变“通道经济”为“落地经济”。
远期目标。力争到2035年,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国际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通过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作出示范,在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大市场中抢占先机,把临沧真正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平台,把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打造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催生的全球贸易新重心。
谢谢!
宗霞:
谢谢赵子杰先生。
通过努力,临沧终将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和平台。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临沧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教育却走在了云南省前列、成为临沧响亮的名片,请介绍一下临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下一步,又将如何让临沧教育事业再跑出加速度?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继续请杨宇女士作回复。
杨宇: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临沧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肯定,也感谢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临沧市委、市政府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临沧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更加突出地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精心规划教育发展蓝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大教育领域投入,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55亿元,新建校舍22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运动场6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全市建成省一级二等完中4所,省一级三等完中5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建成本科院校,临沧高级技工学校晋升为技师学院,临沧职业学院加快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分校落户临沧。
杨宇:
我们全力抓好教育扶贫。着力夯实就学保障,切实做到精准资助,发放资助资金53.04亿元,受益622.42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资助实现全覆盖;抓实控辍保学,高质量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从2012年的27.18%提高到2021年的72.66%。
我们加快推进教育普及。着力推动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2.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这些指标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6年,提高了3年,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我们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教育人才引进培养,开展党员“三亮”要质量活动,制定实施教育质量管理22项制度,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考优秀率和高考成绩连续稳居全省前列。2022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再创新高;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是2012年的2.55倍,上线人数增加1301人,上线率从15.6%提高到20.01%。
杨宇:
我们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加强专科建设,因人施教,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涌现出了世界竞走冠军王应柳、世界射击季军孙婷等一批优秀运动员。2021年,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荣获33金32银24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培养体育和艺术人才。近年来,共有4187名体育艺术特长生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知名体育艺术院校录取。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健全完善教育投入和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教学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学校应急管理能力;着力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以教育强市建设为抓手,朝着更高目标、更高质量阔步前进,打响“临沧教育品牌”,谱写好新时代临沧教育发展新篇章。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宗霞:
谢谢杨宇女士。
有了教育的发展,我们相信临沧的经济社会将续写新的篇章。
由于时间关系,请记者朋友提最后一个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刘桐 摄影)
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临沧在“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张之政书记提出的“面对面”工作法令人印象深刻。请简单介绍一下临沧在转作风、提效能、增活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张之政书记作回复。
张之政: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作风革命、效能建设”的关注。
没有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效能,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计划都无法实现。临沧市坚决贯彻省委关于作风革命、效能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书记王宁同志关于“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要求,推行“面对面”工作方式,把作风革命细化为“严、勤、实、细、深、全、进、竞”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把效能建设转化为“说办就办马上办”的实际行动。
所谓“面对面”工作法,就是通过领导干部带好头、做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项目现场,到矛盾里、到问题中找到矛盾问题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让党的方针政策在一线宣传、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通过具体实践,解开了思想疙瘩,提升了思想境界,展示了精神面貌,全市各级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得到了全面提升。“面对面”工作法发挥了巨大威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卓有成效。
张之政:
我们以工程化的思维推进现代农民、现代企业家、可持续发展项目、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现代社会治理网格化、新时代干部人才、强边固防钢铁长城“六大培训工程”,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企业家队伍、党政干部队伍、基层治理骨干队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和为国守边的党政军警民融合队伍。比如,市委、市政府聚焦现代农民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主体,下决心“面对面”培训广大农民群众,通过“面对面”与乡亲们见面,一级一级抓培训、一户一户见成效,让每户农村家庭都有一个“明白人”。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7轮1027场次现代农民培训,参训农民超过6万人次,这项工作将长期深入持久地抓下去。比如,我们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现代社会治理网格化培训工程,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为“一张大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用这张大网及时发现、整治、消除、解决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矛盾问题,用这张大网保障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张之政:
我们以“面对面”工作法找项目、制项目、报项目、批项目、干项目、用项目;以“面对面”工作法加快“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面对面”工作法“线上线下”招商引资;以“面对面”工作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企业原料组织、用电用能、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全过程提供服务。
“面对面”工作法最能体现思想的力量,最具战斗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持续践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持之以恒用“面对面”工作法统一思想、团结力量、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工作提供过硬的作风和效能保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宗霞:
非常感谢张之政先生掷地有声、担当作为的解答。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发布和解答。
正如刚才大家所听到的,今天张之政书记生动地、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绍了临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老支书们回信精神的举措和成效,讲述了十年来临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说,临沧大地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厚爱,凝聚着临沧市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接续努力的汗水和付出。
历史垂青奋斗者,时代不负追梦人。我们相信,临沧将继续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通过今天的发布会再次深入临沧、感受临沧,充分展示“美不胜收、美至极致、美至悠远”的临沧。
最后,我想借用张之政书记的一句话:“欢迎大家常到临沧,您一定会爱上临沧、向往临沧、留恋临沧。”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