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七彩云南 (国土名片网点睛导读 小编:杨阳)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赖勇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赖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本系列的第二十三场:大理专场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新时代大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今天,我们邀请到大理州委、州政府领导同志就大理州十年来的新发展、新成就作新闻发布,并就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先生;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李琰先生;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李苏先生;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牛燕女士;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鲁旭俊先生;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泽亮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杨国宗: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的发展变化。首先,我代表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大理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牵挂的地方,是云南悠久文化的历史根脉、山川风貌的美丽缩影、对外展示的最佳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大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十年,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大理,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等重要指示,给大理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大理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理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护洱海、战贫困、保稳定、抗疫情、惠民生、稳增长、强党建,全州持续呈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政治生态向上向好的良好局面。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调结构、培产业,成就了日新月异的繁荣白州。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33亿元,是2012年681.7亿元的2.4倍,年均增长8%,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升至第6位。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绿色能源产业跃升为大理州第一大支柱产业,“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速,其亚、溢鑫等多家绿色铝企业建成投产,加快促成贝特瑞、立新科技等新能源企业的落地投产,实现了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高原特色农业产值突破679.4亿元,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129个,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6个,牛奶产量占全省“半壁江山”。云南信创(大理)产业园顺利落地,“苍洱云”建成运行,数据中枢、理政中心投入使用,“数字大理”建设迈出新步伐,“苍洱数谷”成为大理新名片。五网建设取得突破,大理被列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昆楚大、大丽、大临、大瑞(大保段)铁路通车运营,通车里程达553公里、新增301公里,迈入了“动车时代”。高速公路里程达873公里、新增639公里,即将实现“县县通高”。机场航线达28条,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246万人次。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大中型水库37个。“新基建”加快推进,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和4G无线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5G网络覆盖所有乡镇核心区域。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护洱海、优生态,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白州。始终牢记领袖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洱海保护治理成效明显,坚持全民治湖、科学治湖、依法治湖、系统治湖,洱海保护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洱海流域入选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洱海水质保持总体稳定,连续两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价为“优”。生态廊道串起美丽乡愁,令人流连忘返,被誉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重新在洱海连片开放,“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再增底色。各类整改扎实有效,抓实上级巡视督察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细化制定了476项整改措施,已完成整改461项,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见成效典型案例。生态保护亮点纷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5%,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9.8%,“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成为大理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战贫困、谋振兴,实现了城乡融合的小康白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实施“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党员干部的身影遍布村村寨寨。全州11个贫困县、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9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挪穷窝”“斩穷根”,大理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康梦”圆满实现。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位推进洱海海西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工作,“十百千”示范工程有序实施,古生村“活化乡愁”等6个州级试点村镇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1乡愁中国·大理论坛”成功举办。城乡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实施棚户区改造12.98万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51.67万平方米,建成美丽村庄179个,成功创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和3个国家园林县城、4个省级美丽县城、6个省级特色小镇。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抓保护、促创新,打造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白州。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挖掘悠久历史文化宝藏和多彩民族文化富矿,文化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创新突破,大滇西旅游环线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等文旅品牌创新打造,DOU游中国“有一种生活叫大理”话题播放量达47亿多次。大理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历史文脉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不断完善,非遗数字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大理乡愁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一期建成运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3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8项,均居全省第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白剧《榆城圣母》《数西调》等剧目创作推出并斩获大奖。大理州入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成功举办,4个文化馆评定为国家一级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破难题、激活力,塑造了欣欣向荣的开放白州。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重点改革取得新进展,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调整优化,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改革获评多个“国字号”荣誉。43项改革列入国家级试点,3项改革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对外开放实现新提升,大理经开区列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大理机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启动实施,高水平承办了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财经合作组会和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发起成立了“澜湄国家高等教育联盟”,大理大学成为西南地区本科学历留学生最多的大学。营商环境展现新面貌,坚持把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作为大理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创新开展“双月茶叙”开门纳谏、问政于民,做到“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普德赋、帝亚吉欧等一批外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2021年实施国内合作项目380项,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18.85亿元,是2012年的2.05倍,大理正成为外来企业投资的热土、创业的沃土。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促团结、强法治,构建了安全稳定的和谐白州。始终坚持以民主聚力量、以法治护发展、以团结促实干,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示范引领巩固提升,大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4个县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苍洱处处石榴红”特色品牌持续打响,宗教事务管理、宗教场所勘界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亲如一家。民主法治持续加强,全面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立良法促善治有新成效,修订施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单行条例。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党管武装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平安建设成果丰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有力,全国市域社会现代化试点创建成效显著,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州”,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金花姐姐调解”“阿鹏博士解纷”等苍洱特色诉讼服务品牌影响广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执法满意率达96%和96.37%。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惠民生、增福祉,呈现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白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高品质生活走进千家万户。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防控措施精准有效,支援湖北、上海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支持强边固防,疫苗接种有序推进,交出了“全治愈、零死亡、零感染”的优异答卷。教育事业实现优先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毛入学率稳步提升,职业教育优质覆盖率达75%。大理大学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落户大理,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高等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二。社会保障得到全面加强,州医院医疗核心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县(市)人民医院实现提质达标,建成三级甲等医院5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0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093个。基本养老保险执行率达101.6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杨国宗:
这十年,我们强党建、树正气,重塑了向上向好的清廉白州。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扎实有效。将工业发展和产业培植的差距问题立为“大理之问”,开展大讨论活动,全州上下讲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心更齐、劲更足。“两个革命”扎实推进,创新开展“学好身边人、做好当下事”“我为群众算笔账”等活动,“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工作机制被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全面提质,接续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实施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党建示范区创建和“牢记嘱托·守护绿水青山”先锋行动,“苍洱党建长廊”有序推进,全州1.4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圆满完成达标创建。“苍洱霞光”人才计划稳步实施,命名“苍洱霞光”人才114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深刻汲取近年来省州发生的一系列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坚决肃清余毒流毒影响。巡视整改和巡视巡察指导督导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涉粮问题专项巡察联动开展。建立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严厉问责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
杨国宗:
十年的历程极不平凡,十年的发展沧桑巨变。我们深知,白州大地的每一分成绩与进步都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擘画指引。全州上下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好身边人、做好当下事”活动,做实“大理之问”后半篇文章,推动新时代大理高质量发展。一是破解洱海流域“环湖发展”困局,全力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流域高质量发展。立足“跳出洱海抓保护、走出流域谋发展”,着力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把大理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二是实施“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以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双核心区,以鹤庆、巍山、宾川、洱源、弥渡5个县的产业园区为组团,构建“双核五组团”产业格局,形成与洱海高水平保护相协调、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祥云集中建园,打造区域性产业中心城市,成为全州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实施“大祥巍”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科学规划大理市、祥云县、巍山县城镇空间布局,实现“大祥巍”同城化发展,统筹推进东部宾鹤工贸协同、南部弥南农旅结合、西部漾永云绿色主导、北部洱剑文旅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一城三区四单元”城镇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服务滇西一体化、联动滇中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四是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以产业振兴特别是工业突破催生“大理之变”。利用大理良好的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等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绿色铝硅、新能源电池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445”现代产业体系。
杨国宗:
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一定能够在奋力拼搏中加快发展、在创新发展中赶超跨越,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最后,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各位记者朋友常到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实地感受苍山的遒劲、洱海的恬静,亲身体验风花雪月、自在大理的美丽乡愁。有一种生活叫大理,您在大理的遇见,将是美丽的遇见,也是幸福的遇见。让我们携手奋进,一起向未来,共同见证大理美好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赖勇:
感谢杨国宗书记的精彩发布。下面,进行记者提问,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说明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国日报记者:
据了解,近期大理州出台了加快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请领导介绍一下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有请分管领导杨泽亮副州长解答。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泽亮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杨泽亮:
感谢您对大理的关心和提问!大理“好山好水产好奶”,乳业是大理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州委、州政府重点打造的百亿级产业,乳业振兴是大理产业复兴的一个缩影和代表。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大理州已成为云南省乃至我国南方最大的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乳制品外销基地。目前,全州奶牛存栏7.25万头,奶牛存栏及生鲜乳产量产值、乳制品加工产值、乳企销售收入等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推进乳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抓实”上:
一是抓实规划引领。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战略部署,立足大理乳业的基础现状和潜力优势,2021年,大理州制定出台了加快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州奶牛存栏力争达到20万头、年产鲜奶100万吨、奶农收入达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乳制品生产企业自建自控奶源70%以上的目标,目前正在按以上规划加快推进落实。
杨泽亮:
二是抓实布局优化。全力支持洱海流域绿色发展,推动奶牛养殖由洱海流域内的传统养殖区大理市、洱源县有序向流域外转移,流域内养殖总量控制在5万头以内,推动实现数量只减不增、方式分散到集中、管理粗放到精细、效益低产到高产四个转变。流域外合理布局奶牛养殖基地,养殖数量力争达到15万头以上。
三是抓实规模养殖。创新思路举措,由政府搭建平台载体和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州县国企投建、乳业龙头企业承租的模式,全力加快云龙、祥云、永平、巍山、洱源、鹤庆6个万头牧场和南涧千头奶水牛牧场建设。按照企业自建、政府扶持的模式,全面启动宾川万头奶牛牧场、剑川云端牧场。在新建规模牧场同步配建屋顶光伏,构建“牧光互补”发展模式。到2024年底“8+1”示范牧场建成达产后,新增奶牛存栏6.5万头,新增生鲜乳年产量40万吨。同时,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对存栏300头以下的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给予扶持。
四是抓实科技支撑。从“种、料、管、防”各个环节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抓好奶牛良种繁育,奶牛良种覆盖率达100%。积极引导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大力发展优质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带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加快发展。通过种源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饲草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领等关键环节发力,着力提高奶牛平均单产和养殖效益。
杨泽亮:
五是抓实龙头带动。目前,州内欧亚、来思尔、蝶泉3家乳企设计年加工鲜奶能力已达90万吨,自主研发酸奶、调制乳、乳饮料产品340多个。其中,来思尔鲜活菌两次搭载“神舟”飞船进入太空育种,3家乳企省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省外和东南亚新市场份额还在稳步扩大。下一步,大理州将以推进乳业一体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全力支持龙头乳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改或新建生产线扩大产能,稳固联农带农机制,巩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全省、全国乳业集群发展新高地。
六是抓实质量安全。严格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产品严检”,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产品全过程可追溯。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规定,加大乳制品生产加工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总之,我们将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目标,坚定不移抓好绿色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和乳制品加工业做强做大两个重点,坚定不移推动大理乳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率先在云南省打造“南方乳都”中成为示范和标杆。
谢谢。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近年来,大理州组织开展了“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系列IP宣传活动,强化了大理城市形象宣传。请问,今后大理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有请牛燕部长回答。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牛燕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 牛燕:
谢谢中国网记者提问,感谢记者朋友对大理的关注。针对提问,我来作一个简要回答。近年来,大理州立足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系列IP宣传活动,赋予了大理文旅新内涵、新内容、新业态。在各位朋友们的关心帮助下,“有一种生活叫大理”“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两个抖音话题播放量累计50多亿次,上传短视频近200万条,从历史文化、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乡愁意境等多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大理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大理文旅内涵、塑造了大理文旅的独特气质,唤醒了游客对大理目的地的美好向往。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大理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的定位,深入实施“文化铸州”战略,把文旅产业作为主导型支柱产业,找准文化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充分挖掘大理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等资源,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形,打好“文化牌”、念好“融合经”、唱好“文旅戏”,具体来说,我们在未来将重点打好极具大理辨识度的“五张大理文旅牌”。
牛燕:
一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洱海生态廊道人流量和沿线生态绿道、文化微景观、旅游营地、精品酒店和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培育沿线徒步、研学旅行、民俗体验等新业态,打造大理新的文旅IP。我们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从7月1日到7月26日,洱海生态廊道的接待游客数超过了100万人次,是一个新的网红热门打卡地。
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漫步苍洱”品牌。2021年末,大理州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38项,其中,有国保单位31项,指标位居云南省第一;有各级非遗项目719项,有国家级18项,位居云南第一。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落户大理州剑川县。我们将持续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大理“漫步苍山洱海”绿道体系建设,以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为引领,以“一带三道十八廊”为抓手,推进一批最美乡愁地、最美乡愁文化旅游带,打造生态、文化、发展有机统一的“中国最美乡愁带”。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积极创建全国文物保护示范区,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增强大理“文献名邦”影响力。
牛燕:
三是举办系列活动,打造“大理特色高端文旅”品牌。我们将依托天然摄影棚的资源优势,打造“光影大理”;依托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民族工艺品资源优势,打造“匠心大理”;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优势,打造“乡愁大理”;依托良好的生态、宜人的气候优势,打造“宜居大理”。举办大理国际影会、中国舞蹈节·大理舞蹈季、大理国际诗歌节、大理美好生活节、大理洱海自然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同时,我们丰富创新三月街民族节;引进开展“环洱海马拉松赛”“苍山徒步赛”“环洱海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开启洱海生态廊道“天天马拉松”“智行大理、漫步苍洱”生态廊道自动驾驶体验活动;打造天龙八部巅峰挑战赛、天龙八部手游年度盛典等电竞赛事活动;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夜游洱海等项目。未来的大理,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欢迎各位朋友们前来体验和报道。
四是围绕浪漫温馨主题,打造“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品牌。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爱情基因,有苍山洱海的自然环境基因,有全年可举行户外婚礼超300天的气候条件,以及具备承接目的地婚礼的优质场地和完善的供应链。2020年以来,大理承办目的地婚礼的数量年平均增幅达275%,增速为全国第一,2021年,全国每三场目的地婚礼就有一场在大理举办,大理已成为与三亚并驾齐驱的国内目的地婚礼举办地,爱情旅游也在大理持续升温。目前,我们已启动“有一种生活叫大理2022再出发”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打造爱情主题歌曲及“大理爱情故事”系列短剧,通过一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品牌。
牛燕:
五是精准聚焦“天地人和”,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品牌。苍洱之间聚集着许许多多追逐诗和远方的人们。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国内外到大理定居的“新大理人”有近20万人,其中各类艺术家近2万人。以凤羽慢城农庄、双廊艺术小镇、大理镇中和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村镇艺术家云集,大理已经名副其实成为艺术家的“第二居所”。我们将出台更多有利于艺术家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艺术家成长的“沃土”、聚集的“高地”、创业的“乐园”。
各位朋友,大理是诗和远方,也是朝暮人间。我们诚挚邀请朋友们来大理体验有一种叫“大理”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大理等着您!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新华社记者:
2020年和2021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连续两年都是“优”,请问,在推进洱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大理州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有请李苏副州长解答。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李苏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 李苏: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大理的关心。刚才,杨国宗书记发布中也谈到,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理州历来高度重视洱海保护治理,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视察大理,在洱海边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后,大理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洱海高水平保护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州之力打响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攻坚战。
李苏:
在这场攻坚战中,具体的措施就是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全民治湖。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洱海省级湖长,省级组建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大理州委、州政府组建一线指挥部,派驻一线工作队,把每月第一个星期六设立为“洱海保护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形成了“书记省长带着干、部委厅局帮着干、白州上下齐心干”的全民治湖格局。
二是坚持科学治湖。我们科学编制了一系列洱海保护精准治理专项规划,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建成了“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监测数据、专家意见与行政决策、工作措施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为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是坚持系统治湖。我们坚持系统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洱海保护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在流域范围内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对环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实施了生态搬迁,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在洱海流域全面推行“三禁四推”工作,有效阻断农业面源污染入湖。实施27条主要入湖河道生态化治理,截至2021年底,共有23条入湖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完成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建成湿地4万亩、各类库塘307座,流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李苏:
四是坚持依法治湖。我们颁布施行了《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11个地方性法规,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洱海保护管理体系。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严格落实洱海一、二、三级保护区分级分区管控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定位,从产业结构入手:第一,调整一产减负荷,加快流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第二,转移二产减开发强度,将流域内3座水泥厂搬迁至流域外,关停流域内57座非煤矿山,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严格控制环湖开发强度,推动流域内的产业和人口向流域外转移;第三,转型三产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大理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统筹推进洱海流域绿色发展片区、洱海流域外围绿色发展拓展片区建设,加快构建大理市、祥云县“双核”城市,发展洱源县、鹤庆县、宾川县、弥渡县、巍山县五个特色组团,形成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功能互补的“双核五组团”一体化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李苏:
通过不懈努力,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流域转型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洱海保护治理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还任重道远。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推动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记者朋友,大理恭候您的光临。谢谢。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网记者:
大理州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据了解,大理州民族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请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谢谢。
赖勇:
这个问题有请鲁旭俊副州长解答。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鲁旭俊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鲁旭俊:
首先,非常感谢媒体记者朋友对大理州民族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2016年12月,大理州首批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几年来,我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倍加珍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块金字招牌,培树具有大理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苍洱处处石榴红”创建品牌,全力以赴抓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一是构建了民族工作新格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持续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探索建立示范区建设责任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鲁旭俊:
二是打牢了共同思想新基础。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全力做好社会宣传教育。持续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了《洱海情深》《不一样的大理》等一批文艺精品,国家、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落户大理,建设大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与新华网、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型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三是绘就了民族事业新蓝图。实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三年行动计划,对获国家命名的县(市),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力促进示范区建设实体化、项目化、工程化。制定了《大理州关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方案》,完善测评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力争率先创建为全国、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
鲁旭俊:
四是开创了基层治理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大理州贯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范畴,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工作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营造了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是树立了示范引领新标杆。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为主阵地,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造了剑川桑岭村、永平曲硐村等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特色鲜亮的示范典型,加快打造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全州有14家单位、15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13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38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大理处处绽放,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鲁旭俊:
根据国家民委2020年3月《关于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的通知》要求,大理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已届满5年,需重新申报。当前,我州已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方案,正有序推进重新申报工作。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高水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建设,全力推动大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力争在云南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走在前列。
谢谢大家!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日报记者:
省委、省政府给大理州的发展定位是“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请问,在产业发展方面大理州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取得哪些成效?谢谢。
赖勇:
有关产业发展的问题请李琰副书记解答。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李琰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 李琰: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2021年3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大理现场办公会,要求大理要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支撑作用。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寄予厚望,会后,我们全州上下深入开展了“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锁定了目标,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干工业。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州战略,坚定不移实施绿色革命,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四个绿色行动”。一是实施“绿色开发”行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严格实施生态管控,持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洱海流域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启动《大理州低碳“十四五”规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2021年全州单位GDP能耗下降4.2%。二是实施“绿色能源”行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和配套的电网建设,启动建设10GW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全州电力总装机达1500余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100%;稳步推进城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年用气量达5200余万立方米。三是实施“绿色食品”行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绿色有机种植和认证力度,全州在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达288个、有机食品291个。四是实施“绿色金融”行动,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食品、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大理州绿色贷款余额达294亿元,在全省位列第一。
李琰:
一年来,我们坚持产业强州战略,以产业振兴特别是工业突破催生“大理之变”
(一)实施“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产业布局,重构大理工业体系。统筹洱海流域内外,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双核心”,在鹤庆、巍山、宾川、洱源、弥渡5个县的省级工业园为组团,构建“双核五组团”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大理州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提出了13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着力构建“445”现代产业体系。在洱海流域内做大做强文旅、大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会展经济等产业,在洱海流域外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努力做到既持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又促进大理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实施集中建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大理经开区、祥云经开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优化园区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土地、林地、供电、供水等要素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举全州之力实施集中建园,初步形成“三园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依托大理经开区,联动宾川、巍山,发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依托祥云经开区,联动弥渡,培育绿色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依托鹤庆兴鹤工业园区,构建以绿色铝、多金属循环利用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县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多个工业经济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全州园区已储备工业发展用地近13000亩,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券、融资贷款等投入园区近20亿元,推动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园区承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能力。
李琰:
(三)聚焦重点产业,大抓招商引资,打造特色产业链。按照“招龙头、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促集群”的思路,主攻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生物医药4条产业链,瞄准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不断招大引强。
一是全力打造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从硅料—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应用,选准一批主攻方向,引入行业领军企业。硅料方面,大理立新高纯多晶硅项目一期已经投产;拉棒、切片方面,湖南建鸿达10GW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项目年内可建成试生产;光伏电池方面,安徽华晟年产5GW异质结光伏电池和5GW组件项目正在加速开展场平工程,7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光伏组件方面,英利、天合光能、正信光电等合计9.1GW光伏组件项目落地大理,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采购,年内实现试生产。
二是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负极材料方面:宸宇富基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一期10月份可建成投产,贝特瑞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2023年6月可实现部分投产;正极材料方面:欣联伍、超威集团的正极材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电芯方面:正在与艾克森、比克电池等企业进行深入对接,艾克森锂电池电芯生产线项目有望在下个月签约落地;集成方面:东营昆宇6GWh全自动电化学储能集成、葛洲坝1GWh锂电池智能储能PACK厂、上海采日能源2GWh智能化PACK总装生产线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李琰:
三是全力打造绿色铝产业链。依托鹤庆兴鹤工业园区已建成的溢鑫、其亚80万吨水电铝项目,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已落地4个铝精深加工项目,实施41万吨铝材精深加工,计划明年下半年投产。同时,近40万吨铝水项目正在招商。
以上三条产业链近20个项目全部落地建设,预计可拉动工业投资近300亿元,预计5年后项目达产,可实现工业产值近800亿元,年纳税近50亿元,将对全州GDP增长形成重大支撑。
四是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主攻中药、生物药、化学药和医疗器械四个方向,正在与多家生物医药制造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把大理建成滇西生物医药产业辐射中心。目前,已与泰瑞制药、上海医药进行深入对接,部分合作项目已经签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大理州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大理特色和优势,勇于担当使命,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以工业突破和产业振兴催生“大理之变”,走出一条大理产业的绿色跨越式发展之路。
谢谢。
赖勇:
感谢李琰副书记的详细解答。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踊跃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和解答。
刚才,杨国宗书记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发布,向大家展示了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异彩纷呈、人民安居乐业、山清水秀环境好的白州大地新景象,各位发布人就大理州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乳业发展等媒体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希望媒体朋友们多角度、多方位地宣传好、报道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大理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大理州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以更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