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云南省各委办厅局解读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有关政策

2022-07-19 04:51 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主页 > 名片 > 美丽国土名片 > 滇字号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深呼吸小城专家组组长乔惠民书:七彩云南
      昭通慧谷村-乌蒙山深呼吸旅居康养研究基地推荐阅读
     (天下口碑插播导读)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政策发布及解读

2019-05-15 10:00:00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李茜:

谢谢马文亮副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请媒体记者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命题,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在起草《指导意见》时如何体现“最美”的要求,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展工作?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吕兵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吕兵: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命题。省发展改革委接到文件起草任务后,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关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召开了专家咨询会,会同相关部门拿出了初稿,之后省政府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修改,省政府办公厅进行了反复修改,按程序先后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在起草《指导意见》过程中,省发展改革委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立足于云南的优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底蕴,作出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决策部署,是给全省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立的一个目标,树起的一面旗帜。作为《指导意见》起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迅速组织安排,全力做好《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二是紧扣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五美”进行政策设计。云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美景,这是建设最美丽省份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们在起草《指导意见》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紧扣“五美”作文章;不求各项指标都排全国第一,而是通过努力使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城乡人居环境、资源利用等主要指标整体进入全国最好的行列。在重点工作方面,提出的五大行动,也是围绕实现“五美”目标来提出,与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紧密衔接。三是主要指标设置力争达到较好的结果。《指导意见》在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提出了34项指标,并在附件中逐一明确责任到相关部门。在这些指标中,有的在全国排位靠前,有的居于中间甚至是靠后。对于靠前的指标,要继续保持,追求更好。如,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018年,全省达到98.9%,名列全国第一。《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空气质量不能低于这个标准,仍然是98.9%,比国家下达97.2%的目标高1.7个百分点。再如,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是60%,《指导意见》提出要达到61%,高于规划目标1个百分点。对于靠后的指标,瞄准全国排位靠前的省份,兼顾实现可能性加快追赶。如,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2018年,全省是21%,与全国最好省份100%的收集处理率相比,差距较大。我们按照力争到2025年达到全国中等或中上水平来测算,提出到2020年达到30%的目标。总之,《指导意见》提出的这些主要指标,立足省情实际,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到2020年这些指标都实现时,云南的人居环境将会整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会更好。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主要有5个方面的工作考虑:一是发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贯彻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将绿色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按照构建“两型三化”产业体系和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抓好数字经济建设,推进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四是抓好发展改革部门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配合抓好洱海、抚仙湖、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有关项目建设。五是加快促进绿色生产生活的政策设计。《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行动,发展改革部门重点要研究制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及宣传、协调推进绿色创建等。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五大行动,第一个行动是国土空间大管控,请问,如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助推最美丽省份建设?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章吉青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章吉青:

感谢新华社记者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其核心的功能是从统筹的角度协调物质空间的保护、开发、建设等各项活动,它是各项建设活动的总纲,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公共的利益。在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将立足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要科学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进一步明确城镇开发边界,指导好我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助推我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其二,要认真做好“双评价”工作。所谓“双评价”工作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做好这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摸清家底,认真落实好、打造好我省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的工作。

其三,认真统筹做好各专业领域的空间规划要素。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确保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的各项需要,打造生态好、环境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新格局,避免乡村城市化、景观人工化、风貌同质化等不良现象。

第四,要以“绣花”的功夫做好生态修复工作,让“补丁”更美。

总之,国土空间规划将立足于把山水林田湖草打造成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让城乡融于山水之间,做到和谐,呈现美好,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当然,要做好以上工作,我们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希望新闻媒体进一步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

环境美是云南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要实现的“五美”目标之一,《指导意见》中分阶段提出了环境质量目标,请介绍一下目前云南环境状况如何?“最美丽省份”中的环境质量怎样来体现?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兰骏:

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第一,环境美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内容,是重要前提和保障。我们认为,绿色应该成为最美丽省份的基本底色,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无法实现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目标。第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良好。2018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8.9%;全省369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及湖库点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为81.3%,优良比例比2017年提高0.8个百分点;纳入国家考核的100个断面的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为79.0%,优良水体比例比2017年均提高了3个百分点。第三,《指导意见》确定的环境目标体现了“最佳环境”的要求。《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9%以上,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国第1位,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居全国前列;到2035年,环境质量走在全国前列。2025年和2035年的环境目标很明确,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重点对2020年的环境目标做个说明。《指导意见》提出的“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9%以上”,意味着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空气质量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累加起来总共不能超过64天,或者说每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年平均不能超过4天;《指导意见》提出的“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0%以上”,意味着全省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绝大部分地表水体水质优良。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也意味着到2020年,与国家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的总体目标要求相比,分别提高18.9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上述环境目标的确定,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上述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将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现场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离不开乡村的美丽,请问,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安排?

云南省农业和农村厅副厅长左荣贵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和农村厅副厅长 左荣贵: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离不开乡村,云南要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乡村必须美起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为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蓝图,明确了任务,提出了完成任务的时限和相应的措施。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每年组织评选3000个美丽乡村,让云南美丽乡村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靓丽名片。省农业农村厅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之一。今明两年,全省将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典型示范向面上推开,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动员广大农民群众,从老百姓身边小事抓起,从农民群众能自己动手干、易实施、易见效的实事做起,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入手,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一改一提升”,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农村沟塘河渠、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逐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生活习惯,稳步提升村容村貌,切实做到干净整洁有序。

三是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按照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农业农村厅起草了《云南省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9-2020年)》,明确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今明两年,全省计划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0万座以上,改造提升农村公厕7700座,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一批最美公路、最美铁路,请问,交通运输部门有什么具体安排?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陆雪松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陆雪松:

《指导意见》提出以怒江美丽公路,昆明—丽江、昆明—西双版纳高速公路,昆明主城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道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最美公路。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版,以沪昆客专、南昆客专、昆楚大铁路为重点,建设一批最美铁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省交通运输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最美公路建设工作。一是有序推进怒江美丽公路建设,预计今年底主线建成通车,2020年10月1日前绿道建成使用,届时全面完成怒江美丽公路建设。怒江美丽公路重点是高水平建设好绿道和驿站,使其具备展示、餐饮、购物、住宿、淋浴等功能,让游客、群众行走在怒江美丽公路上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体验彩云之南的独特魅力。二是研究制定高标准打造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长水机场至昆明主城区3条美丽公路项目方案,通过建绿、补绿、增绿,减少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挖掘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创新“路景”建设模式,建设绿色长廊、花园大道,打造最美丽省份的展示窗口。三是正在研究制定打造全长约1600公里的大滇西旅游环线,把滇西片区高山、峡谷、雪山、高原、草地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连起来,建设一条具有吸引力、广受欢迎的自驾游线路,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以旅游产业发展助力沿线州市脱贫攻坚。四是全面改造提升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车加油、人休闲、路添彩。目前,全省已有165个服务区完成了改造提升,106个新建和改扩建的服务区投入使用,读书铺等26个服务区被评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或全国优秀服务区。五是制定了《云南省“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逐步实现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三美”目标。“设施美”,即路面整洁干净、标线清晰醒目、标志标牌及防护工程齐全到位;“绿化美”,即对公路沿线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景观打造;“路域美”,即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到位,无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和乱堆乱放的垃圾杂物。

在建设“最美铁路”方面,一是按照“一线一主题、一站一风景”的思路打造最美铁路。以沪昆客专、南昆客专、昆楚大铁路为重点,根据铁路沿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景观需求等,合理选择方案,明确美化效果,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针对客运车站、城区范围、风景区等重点段落,进行专题设计,增强景观效果。强化施工组织,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扰动,及时修复因工程建设而受到影响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二是大力开展铁路沿线造林绿化。结合各地气候特点,提前部署年度造林绿化任务,2018年在铁路沿线完成义务植树17.8万株。加强铁路沿线林木管护,对昆广提速、楚大新线进行了绿化补强。新线开工后,要同步建设绿色通道,确保新线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100%。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了涵养生态美,开展国土山川大绿化行动,请问,省林草局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今后一段时间有何打算?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卫斌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王卫斌:

《指导意见》提出了涵养生态美、展现山水美、实施国土山川大绿化等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需要林草部门参与和配合的有许多方面的工作。我主要介绍大力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和着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两方面情况。

(一)大力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绿色是云南享誉中外的 “名片”,也是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最重要的底色。“十三五”以来,按照中央“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总体部署,全省范围内累计实施营造林3346.6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705.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67.2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80万亩,人工种草471.9万亩,推动义务植树3.49亿株,全省呈现出植被覆盖面积总量增加、林业和草原生态功能持续改善的良性发展趋势。2018年,全省森林面积2311.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3%,森林蓄积量19.70亿立方米,分别较2017年增加22.87万公顷、0.6个百分点、0.36亿立方米。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云南省经济林面积居全国第1位,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均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7位。

《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0.4亿立方米以上的任务指标。全省林草部门任重道远,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3方面工作:一是以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3条高速公路为重点开展沿路绿化,力争2年在我省建设3条绿色长廊、打造3条生态之路。二是以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为重点,着力推进重要江河和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面山的补绿增绿。我们将在这些区域加大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防护林建设、湿地修复、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实施力度,推进河湖周边绿化,推动生态持续改善。三是以乡村绿化美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重点开展集镇绿化。加快恢复城镇周边裸露地块、“五采区”、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的林草植被;全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到5个;组织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开展“万村种万树”活动;启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全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二)着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划建自然保护区161处,森林公园58处,国家湿地公园18处,风景名胜区66处,地质公园13处,世界自然遗产地3处,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1处,面积约占我省国土面积的14.32%,重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重点地区纳入各类保护地,云南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重要物种均得到有效保护。二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普达措成为全国国家公园体制10个试点区之一,《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成为了我国大陆首部国家公园地方法规,《国家公园标志系统设置指南》等多项技术标准成为我国大陆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标准。三是基本建立迁地保护网络。初步形成了由40余个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保护基地等构成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迁地保护网络。四是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实施107个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大树杜鹃、滇藏榄、萼翅藤、滇桐、伯乐树、富民枳等17种野生植物,绿孔雀、白尾梢虹雉、西黑冠长臂猿、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种群呈稳定增长态势。五是先后组织开展了候鸟保护行动、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等一系列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作用。

下一步,全省林草部门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以“四园两区一地”(国家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自然遗产地)为重点,统筹实施自然生态“大保护”,深入推进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等云南旗舰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极小种群植物拯救保护,规范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救护和合理利用等环节监管,抓好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全方位、高标准、多维度推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华网记者:

请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参会领导,围绕《关于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哪些主要措施来落实,这些措施当中有哪些亮点?谢谢!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 张绍稳:

从“城市美”和“乡村美”的实质内涵来看,城市功能是“美”的内容,城乡风貌是“美”的形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围绕“城市美”和“乡村美”,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审美的主体,指导各地准确地把握审美的基本规律,主张形式追随功能,既反对缺失美感的建设工程,更禁止脱离功能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结合工作职能职责,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强对各地建设美丽城乡工作的指导,既做好“里子”工程,又做好特色风貌的营造和提升工作。

一是充实城乡美的内容,完善城乡功能。在《关于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确定的34项任务指标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的9项任务指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园林城市创建及城市绿化率提高、公园建设等;第二类是事关市民群众出行方便的车位问题;第三类是污水、生活垃圾和黑臭水体和旱厕消除问题;第四类是违法建筑治理。联合牵头的5项任务指标重点落在完善村庄规划和村庄垃圾、村庄污水治理、乡镇及湖泊周边污染治理和公厕建设。

二是提高城乡美的形式,提升城乡风貌。第一是把城乡风貌作为对应“美”的本意,按照全省县城特色风貌提升屏边现场会确定的工作方向,把全省县城分作四类进行特色风貌打造。第一类是国家级和省级15座历史文化名城;第二类是29个民族自治县城;第三类是少数民族聚集县城;第四类是普通县城。根据四类县城自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会同相关厅局,围绕县城审美视觉进行全要素管控,全面塑造和提升县城特色风貌。第二是严格实施《云南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云南省公园体系标准》。第三是抓好城市设计,严格实施交通市政工程、店铺门头、户外广告和公共标识、公园广场、城市雕塑六类建设项目审批。第四是聚焦乡村美,以乡村审美全要素为对象进行全面管控。会同相关厅局,推动设计下乡和农房、农村生产用房、农村服务用房、农村环境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绿化等六类乡建设施指导。第五是准确把握城乡所处环境特征,将城镇和村聚类水滨型、坝区型、坡地型、河谷型四类,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构建百山百园、山环水绕的城乡环境。

三是在功能和形式基础之上,传承城乡历史文化。全省现有90个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名街,709传统村落,890个历史建筑,通海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核查,剑川县近期也将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重点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工作和历史建筑的确定、挂牌工作,聚焦新时代新民居设计营造,组织开展云南省风土建筑谱系研究和新时期新工匠培训,切实保护好云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让“城乡风貌之美”充分融入“山水之美、文化之美、民族之美”,助力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新社记者:

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云南努力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要着力开展的五大行动之一,在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云南是怎么做的?目前进展如何?

兰骏: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部署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副省长分别担任标志性战役专项小组组长;在省生态环境厅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6个省直部门分别设立标志性战役专项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各标志性战役。二是印发作战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和目标。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8个标志性战役,分别是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8个标志性战役专项小组办公室牵头,瞄准关键问题、短板问题、要害问题,编制印发实施了8个标志性战役的作战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措施。三是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1个总体分工方案和8个子项分工方案,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和8个标志性战役作战方案的任务分工方案,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四是强化工作协调,加强督查检查。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分管副省长定期协调、督促,领导小组办公室对8个标志性战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调度,各牵头和配合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机制基本建立。

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大幅度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全省无秸秆大规模燃烧情况。积极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大力淘汰黄标车,2018年全省共治理淘汰黄标车14.76万辆。加快油品升级,在全国率先全面供应符合国Ⅵ(B)标准的车用汽油、国Ⅵ标准车用柴油,比国家要求全面使用国Ⅵ(B)标准汽油要求提前四年。在九湖保护治理方面:全面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强力推进九湖保护治理,全面推进精准治湖,强化九湖保护治理工作监督,省委开展九湖机动巡视,省人民政府组建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工作组、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组,组织开展九湖治理保护专题调研和督导。在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方面:扎实开展长江流域劣Ⅴ类国控断面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长江“三磷”排查整治、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等8个专项行动。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认真实施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出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为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开展固废排查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排查,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洋垃圾”走私活动监管和对查获走私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工作力度。在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方面: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用地、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第一批试点有2个项目完工,其余13个按计划稳步推进。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农用地膜回收处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行动。禁养区内确需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已全部完成关闭或搬迁。在水源地保护方面: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全省497个问题全部整治完成。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完成规范化建设。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进入国家监管平台的33条黑臭水体,29条完成整治,初见成效。

虽然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也要认识到污染防治攻坚是一场硬仗、苦仗,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污染防治大攻坚的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积极贡献。

李茜: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记者朋友们能够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文字和镜头聚焦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宣传和解读好“五美”的目标内涵和重点任务,见证和记录好建设中每一个美丽的奋斗脚步和精彩瞬间,共同为最美丽省份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
 
  •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省政府部门网站
  • 省重要机构网站
  • 州市政府网站
  • 云南高校网站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