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注重 发展特色旅游
全力打响“皇城相府”文化品牌
山西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 张家胜
(2011年12月28日)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皇城相府集团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用13年时间,把“皇城相府”建成了全省第三个国家5A级景区。2011年预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门票收入78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称号,皇城相府还被评为全国旅游界继北京故宫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业兴村、现代服务业富民”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保护与开发,精心建设一流人文景区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明清两代,皇城村名人辈出,冠盖如林,素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特别是“皇城相府”,作为清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恩师、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厚重。
为了保护、开发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通过先后举办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陈廷敬诗学等一系列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确立了陈廷敬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理学家、诗人以及中国字典创始人的历史地位,肯定了皇城相府“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和“东方第一双城古堡”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开始,在举村顺利搬迁的前提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利用工业积累资金对皇城相府进行修复修缮,建成了一个投资过亿、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使这一古城堡焕发出新的生机,2010年更晋升为国家5A 级景区。
二、注重挖掘与提炼,全面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对皇城相府,我们主要挖掘了四方面的文化内涵:
一是陈廷敬文化。出版了《陈廷敬》、《陈廷敬与皇城相府》、《陈廷敬与康熙盛世》等30余部专集和专著;编排了500人参演的大型实景演出——“迎圣驾”开城仪式;我们策划的30集大型电视剧《皇城相府》,已经开机拍摄,2013年春将在中央1台或8台黄金时段播出。
二是《康熙字典》文化。多次举办海峡两岸《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暨词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重新印制了6个版本的《康熙字典》;修建了全国第一座字典博物馆,共收藏古今中外辞书字典5万余册、不同版本的《康熙字典》127种4800余册。
三是民俗文化。组建了景区文工团、民俗艺术团和女子军乐队,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皇城相府文化艺术团”,创编表演剧(节)目20多台。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编钟乐舞”等节目常驻景区演出,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我们排演的歌剧《小二黑结婚》,还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上荣获文化部七项大奖。
四是饮食文化。开发出相府家宴、进士小格、相爷枣花馍等皇家菜系,以及“八八水席”、“十大碗”等地方特色菜品,形成了独特的餐饮文化。
三、注重整合与带动,持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造就一流的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就不能单打一,就必须在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和旅游服务的一体化上下功夫。为此,我们继成功开发人文旅游精品——皇城相府之后,又先后开发了自然山水观光型的九女仙湖、乡村观光体验型的生态农业园、乡村休闲度假型的相府庄园、参观考察型的小康新村等旅游产品,旅游景点增加到5个,景区面积扩张了150倍,形成了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农业、商务会议、新农村建设等于一体的文化生态综合性旅游景区。我们不断完善景区的配套设施,拓展景区的服务功能,使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要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也增强了景区吸引力。
四、注重宣传与推介,着力打响皇城相府品牌
一是以小活动推动大宣传,先后在中央、省级媒体推出了80多个专刊专版和专题电视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二是参与或合作拍摄了《康熙王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文化站长》、《关中女人》等18部影视剧,产生了轰动效应。
三是通过举办全国村长论坛、央视 “中国魅力乡村”颁奖盛典、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会等大型活动,主动走出去参加各种重大旅游推介会,提升了皇城相府知名度。
四是在北京、香港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通过打造传播平台,唱响了皇城相府旅游品牌。
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品牌辐射,不仅促进了集团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使集团旗下的生物制药、锂电新能源、蜂蜜酿酒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房地产、建筑、物流贸易、园林花卉等现代服务企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全村70%的农户通过兴办了家庭旅社、家庭餐馆或从事相关经营,户均收入2万余元,周边3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走上就业岗位。2011年,集团经济总收入有望达到32亿元,可创利税6.5亿元,上缴税金3.2亿元;
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把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