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桓公山|管仲改革的成功之道(作者:彭安玉

2024-06-20 07:16 《群众》杂志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桓公山 >

打印 放大 缩小






管仲改革的成功之道



 
《群众》杂志 2018年18期  作者:彭安玉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大潮以磅礴之势席卷华夏大地,而首开其端、率先拉开各国改革序幕的则是春秋初年管仲在齐国实行的改革。
 
齐国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其国境在今天山东省的北部,南以泰山与鲁分界,北至黄河。齐国初封之时,这片土地碱性很大,人少民贫。姜太公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逐渐成为雄踞山东半岛的大国。然而,传至春秋初年襄公时,齐国却迅速衰败了。齐桓公执政后,为了扭转中衰、称霸天下,他接受鲍叔牙的建议,果断起用与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管仲改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改革行政制度,“叁其国而伍其鄙”。把国都以内地区分成工乡3个,商乡3个,士乡15个,分别安置工、商、士;将郊外广大乡村分为5属,集中居住农民。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不得随意迁徙,职业世袭。地方各级官吏由国君直接任免,统一执行国君政令。这一改革举措强化了国君对直属领地的控制。第二,改革人才制度,“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管仲冲破世卿世禄旧制的束缚,唯才是举,向齐桓公推荐了地位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五杰”担任要职,如宁戚原来就是一个给人喂马的奴仆。规定人人都有推举人才的义务,不管被荐者后来表现优劣,推荐者都只有奖励而无罪罚,甚至兴师动众派人出去大招天下贤士,以为齐用。管仲还推出一套包括官长选拔、桓公面试、实践考察在内的人才选拔制度--“三选”法。选拔制度的改革使得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国家机构,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三,改革军事制度,“作内政而寄军令”。管仲把民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统一起来,平时是民政组织,战时是作战单位,寓兵于民,军政合一。这一改革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第四,改革土地租税制度,“相地而衰征”。管仲改革地租制度,根据土地的肥瘠好坏,实行差等征收。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均地分力”,二是“与之分货”。“均地分力”就是打破公田(徭役田)与私田的界限,把公田直接分给农户耕种(均地),实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分力)。此举大大激发了耕者的劳动热情,以至“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之分货”就是按照土地质量测定粮食产量,把一部分收获物交给土地所有者,其余部分归生产者支配。上缴部分与留下部分各占一半,即什伍租率。由于分租比例固定,多产多得,故耕者为增加产量自然会“尽力”劳作。第五,鼓励境外贸易,“毋亡宾旅”“毋遏籴”。商人出身的管仲,深知商品流通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出任齐相后,在致力发展国内贸易的同时,又以极大的精力发展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境外贸易,实行比国内贸易更为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为鼓励境外贸易,管仲减免了鱼、盐商税,在生活上给客商提供优惠待遇,将便利商旅和减轻商税列入盟约,还适时调整商品价格和数量,创立盐铁专卖制度,并善于运用“轻重”理论,调节商品价格,防止暴涨暴跌。第六,改变国与国之间的敌视政策,“亲邻国”“安四邻”。管仲用重礼聘赠诸侯,划正疆界;归还从前侵夺的别国土地;不接受别国奉献的资财;缓和外交关系;主持公道正义,抑强扶弱,等等。
 
管仲改革,使一度衰败的齐国再次崛起,重新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东方大国。齐桓公以其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在称霸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齐桓公以东方集团国家盟主的资格,“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多次主持会盟,在实际上代替了周天子对华夏诸国的领导地位。桓公三十五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鲁、郑、宋、卫、许、曹诸国君主,周襄王派宰孔与会,并让宰孔分给齐桓公祭祖的祭肉,且免桓公下拜之礼,体现了对齐桓公的特别尊敬和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特别认可。在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基础上,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的战略,保卫了华夏先进的文明。春秋初年,与周室日趋衰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北方戎、狄势力不断强大。戎人频繁南下,灭邢国、卫国,横行于黄河以北,骚扰中原农耕文明区,对华夏文明构成极大威胁。与北戎相呼应,地处南方的楚国也勃然兴起,灭申、息、邓,降服蔡国,侵凌郑国,锋芒直指中原。当时中原形势危急,“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齐国在管仲的主持下厉行改革,迅速崛起,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保卫华夏文明的重任。齐桓公在南北两个方向上都发动了”攘夷“战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援燕、救邢、存卫、伐楚、安周。在齐桓公执政的43年中,齐桓公依靠管仲改革所形成的强大国力,逐渐把黄河流域的诸侯联合起来,成功保卫了华夏先进文明。后来,孔子也承认:“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他还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作为春秋初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管仲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对此,齐国上下乃至他国无不心悦诚服。鉴于管仲主持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齐桓公不仅“委国以听之”,尊之为“仲父”,而且从经济上重重给以酬谢,如夺伯氏骈邑三百转赐管仲,使管仲成为一个收入不菲的食邑主,而且被夺者伯氏竟没有怨言。不仅如此,当时齐国市场税收的一部分也赐给管仲,仅此一项收入,管仲就富比公室。像管仲这样人无怨言,人不以为他生活奢侈,而又得以善终者,是多么的难得!管仲改革何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我认为以下方面值得重視。
 
获得齐桓公的信任和支持是管仲改革成功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中国古代改革者以生命维护的改革,其成功与否,与最高统治者对改革的态度有着紧密的关系。正是在这一关键性条件上,管仲改革获得了齐桓公自始至终的全力支持。打开《国语》可以看到,每当齐桓公在兴国安邦上遇到难题,就请教管仲。当时君臣的对话即使在今天,也能让人们感受到那种亲密无间的信任关系。齐桓公爱田猎,好酒色,自己也知道有不少毛病,但他豁达大度,不记前怨,不拘贵贱,对管仲破格录用,委以重任,推诚相见,是很难得的。齐桓公曾说:“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之有舟楫也。”在君臣相处的40年中,相互之间不猜疑,真正做到知而用之,用而任之,任而信之,其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起用一个几乎送了自己性命的政敌为相,而且不听谗言,40年间君臣始终合作愉快,齐桓公有着多大的肚量、多么清醒的头脑!管仲有这么一位始终如一支持自己改革的国君,改革自然迅捷而顺利。
 
团结、坚强的改革领导集团是管仲改革得心应手的重要保证。管仲原是齐桓公政敌公子纠的辅臣,差点就射杀了桓公。而齐桓公原来的辅臣鲍叔牙却向齐桓公力荐管仲为相,自己甘居管仲之下,为齐大夫。鲍叔牙力荐管仲为相,自己却甘当助手,这种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管鲍之交”,是推进改革的最高领导集团融洽和谐的折射。由这样一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领导集体所推行的改革,首先就排除了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执和内讧。管仲相齐后,又推荐了“五杰”,再加上原齐大夫高氏、国氏、鲍叔牙,诚可谓人才济济,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一支清正廉洁、办事干练的官吏队伍是管仲推进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用贤人不用庸人,用君子不用小人,进而把正确的用人原则上升为严格的选官制度,这就为各项改革、整顿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当时的齐国,为官者多积极进取,建樹政绩,不急功近利,凡事立足长远。他们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落实国家的各项改革措施,并将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及时反馈到最高决策层。有这么一支认真推行改革新政的优秀官吏队伍,改革怎能不势如破竹?在古代官场,跑官、要官者众,齐桓公就曾为“官少而索者众”苦恼不已。面对跑官、要官者,管仲异常清醒地奉劝齐桓公“无听左右之请,因能而授禄,录功而与官”,要使无能之辈“莫敢索官”。管仲还特别提醒齐桓公高度警惕身边的小人,说这些人如同寄身于神社木中的“社鼠”,火熏则毁木,不熏又极为难,是治国之大患。管仲作为一个大改革家,在用人问题上把关甚严,这就使得小人势力在管仲有生之年一直未能得势,未能对改革形成威胁,这不能不说是管仲的过人之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吏治的清廉与改革的成功有着十分紧密的因果关系,推进改革千万不能忽视整肃吏治。任人唯亲,治吏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改革必将层层受阻,处处遇“红灯”。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管仲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管仲为相后,因时制宜,对齐国原有制度中合乎时宜者择而用之,不合时宜者则创制新法以行之。在改革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使改革“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努力把改革与百姓期盼结合起来,一致起来,使改革顺民所欲,予民实惠。改革切合国情,顺乎民意,是这次改革给后人的重要启示。
 
尽量用经济手段解决问题是管仲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奥秘。管仲深刻认识到穿衣吃饭是最实际的人生头等大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十分重视物质生产,非常强调五谷六畜之事。在对经济社会的调控中,他也十分看重经济手段。《管子》一书中记载了不少“商战”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人出身的管仲对经济手段运用的娴熟。相传鲁、梁两国常常与齐国发生冲突,齐比之为“蜂螫”。这一直是齐桓公头疼不已的事情。当齐桓公就这一问题向管仲请教时,管仲早已胸有成竹。他对齐桓公说,“鲁、梁有织绨的习俗,您带头穿绨,并下令左右大臣也穿绨,如此一来,百姓就会争相仿效。齐国绨衣流行,形成很大的市场需求。而您再下一令,禁止齐人织绨,必须向鲁、梁购买”。桓公依计而行。与此同时,管仲用高价向鲁、梁购绨。鲁、梁之君诱于厚利,竞相教民织绨。一段时间后,鲁、梁之民无不丢下农活忙于织绨,到了“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的疯狂地步。管仲说:“鲁、梁可下矣!”一时尚未醒悟过来的齐桓公忙问:“奈何?”管仲回答说:“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梁通使。”桓公一一照办。又过了一段时间,“鲁、梁之民,饿馁相及”,两国君主匆忙“令其民去绨修农”,但“谷不可以三月而得”,结果鲁、梁谷价暴涨,而齐国因抓了农业,粮食供应充裕,米价不及鲁、梁十分之一。可是齐国严禁粮食外流。为了活命,鲁、梁之民纷纷涌入齐国,不长的时间里,“归齐者十分之六”。经此折腾,鲁、梁元气大伤,第三年,相继向齐“请服”。征服鲁、梁,不费一兵一卒,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这场商战中,齐给诸侯以小利,却为本国取得了大利,深谙取予之道的管仲,就是这样以“商战”达到了“兵战”所达不到的目的。
 
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为齐国改革耗尽心血的一代改革家管仲去世。桓公派上卿高氏主办其丧事,殡葬从厚,生前食邑全部交与其子,令世为大夫。管仲为齐相40年,半生“名利福禄”,善其终,且子孙得其荫庇。作为齐国改革的主持人,管仲的改革功在国家,又造福于民,赢得了上下左右一致的尊敬和赞誉。就管仲改革及其巨大影响而言,春秋初年这场率先发生于齐国而且持续了40年之久的改革,可以说是春秋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唯实杂志副总编)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