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桓公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民高尚情操(作者:付勇

2024-06-20 07:12 《中学语文(学生版)》杂志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桓公山 >

打印 放大 缩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民高尚情操


 
《中学语文(学生版)》杂志订阅 2020年9期   作者:付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題目解析
 
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继续沿袭2019年的命题方式,采用了材料作文。而且材料来自考生较为熟悉的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这就为考生审题扫除了障碍。使考生能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这则材料,故事简洁,然而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包蕴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很好地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也就是命题者选择这则材料的原因所在。这则材料讲述了齐国两大阵营为争夺君位而展开的斗争故事,一大阵营为公子纠与管仲,一大阵营为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与鲍叔。在一次争战中,管仲用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公子小白装死才得以逃脱性命。后来,在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公子小白最终获胜,即位为齐桓公。鲍叔劝齐桓公重用管仲,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终成一代霸业。而齐桓公、管仲、鲍叔这三个人物之间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影响。考生要想写好这则材料作文,就要通过读懂这则历史故事,挖掘出蕴含在人物身上的高尚情操,进行立意、构思、写作。而命题者也十分鲜明地告诉了考生,齐桓公、管仲、鲍叔这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这就启发考生,在读懂故事的前提下,任选一个人作为你的写作对象,来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让读者读了你的文章之后,受到深刻的教益与启迪。这就要求考生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住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高尚情操,所辐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如齐桓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大度、包容、善于纳谏、敢于重用人才等美好的情感;管仲身上,展现出来的是感恩、殚精竭虑、情系家国等美好的情愫;鲍叔身上,闪耀着谦让、善于发现人才、敢于推荐人才、甘当人梯、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等高尚的情操。考生在厘清这一点后,便可选取一个人物作为写作的对象,并将人物当中最可宝贵一点作为写作的主旨,结合现实与自身,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流畅的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给读者以鼓舞,给读者以力量。
 
2020年全国Ⅰ卷的作文,给一线的教师与即将参加2021年高考的考生以深刻的启迪,那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与学习中,一定要关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些传统文化当中获取精神的营养与力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染你我的心灵,从而培育高尚的情操,为社会、国家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时代最华丽的乐章。
 
二、构思角度
 
角度1:齐桓公的包容。
 
紧扣“包容”行文:①包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运用素材:周恩来与理发师的故事。②包容能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运用素材:古代“六尺巷”的故事。 ③包容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运用素材: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角度2:管仲的家国情怀。
 
管仲本为公子纠的谋士,公子纠失败之后,他没有学商朝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当鲍叔将他推荐给齐桓公的时候,他舍小我,为大我,竭尽智慧与才能,辅佐齐桓公,帮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管仲为什么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心系家国,情牵百姓。
 
角度3:鲍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论才智,鲍叔并不逊色于管仲,但他却义无反顾地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鲍叔虽有才智,但他甘居于管仲之下,甘愿做那一块默默的铺路石。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个青年继承发扬;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将熠熠生辉、永载史册。
 
[满分作文1]
 
谈 包 容
 
湖南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今天的读书会上,很高兴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体验。读完这则历史故事,我内心感慨颇多。然而,在齐桓公、鲍叔、管仲这三者之中,我最钦佩的一个人就是齐桓公,因为在他身上,闪耀着一种让人动容的高尚情操——包容。
 
在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的斗争中,管仲曾经是小白的仇敌,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换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容纳并重用自己的仇敌,但是齐桓公却做到了。他的包容,让多少人为之汗颜;他的包容,让多少人为之感动。从齐桓公身上,我懂得了包容比仇恨更伟大,因为报复一个人很简单,但要放下仇恨却很难。在我的眼中,包容是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能够折射出心灵里的阳光。当你足够包容时,那么你将拥抱阳光,因为包容让明天更美好!
 
曾记得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这么一句话:包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包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包容的人。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包容的道理,这句话启迪着我们要有包容之心,要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的过失。包容是一种美德,包容是一种境界,我们要善于包容,因为包容利人利已。
 
曾记得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那是他们辛苦了一天一夜的成果。随后,爱迪生让一名年轻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另一个实验室,但是这名学徒因过度紧张,灯泡掉在了地上。一天一夜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当时,那位学徒异常紧张,不知怎么办。可是,爱迪生并没有责骂这位学徒,而是选择了包容。几天后,爱迪生和助手们又制作出了一个新的灯泡。这时,他连考虑都没考虑,又给了上次的那个学徒,而这次这位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爱迪生的包容之心给了这位学徒以力量。可见,包容是一份接纳,包容是一份宽容。如海纳百川,不计前嫌。爱迪生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了这位学徒的过错,才让这位学徒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
 
曾记得开国总理周恩来,有一次,他去理发店理发。在理发师给他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理发师的刀子把总理的脸给刮花了。此时的理发师内心十分得紧张和自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十分和善地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不怪你,是我自己造成的。这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让理发师的紧张与惶恐荡然无存;这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容能够给自己与他人带来快乐。试想想,如果总理没有包容之心,那位理发师将会一直带着内疚的心理,将给理发师内心造成难以弥补的阴影。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包容,让彼此之间收获了友谊与快乐;有的人选择了计较,让彼此之间多了一份隔阂与仇恨。我想,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知识、有素养的人,在面对对方突如其来的不小心给你造成的麻烦时,请选择包容。因为包容可以让你我收获快乐,收获友谊,甚至收获幸福。
 
人也好,物也罢,因为包容,才让彼此之间显得如此的美好,如此的和谐,如此的美丽。让我们心存包容,用包容为人,用包容处事,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因此而精彩无限!
 
发言人:某某某
 
2020年7月7日
 
【点评】
 
观点突出,旗帜鲜明。文章题目简洁而突出,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开头由故事起笔,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为下文的议论张本。引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言,既巧妙地印证了观点且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这就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与主张。
 
对比鲜明,论证深刻。文章主体部分用爱迪生与周恩来的事例,紧扣“包容”展开论述,这样一中一外两个典型事例,对比鲜明,论证深刻,达到了以理服人的目的。结尾再次点题,进一步指出用“包容”为人处事,将会使我们的人生精彩無限。整个文章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论述了“包容”的重要性,给读者以启示与教益。这对于生活当中那些斤斤计较的人,无异于是一剂良药,这彰显了小作者可贵的精神品质。
 
[满分作文2]
 
绿叶对根的情意
 
湖南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秋时期,战乱纷纷,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他们为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而殚精竭虑,成为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齐桓公、管仲、鲍叔之间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们大多称羡齐桓公与管仲,然而,我更钦佩鲍叔。
 
如果说管仲是根,深扎大地的树根,那么鲍叔便是那绿叶,那默黩无闻的绿叶。正是有了绿叶对根的呵护,才让根深扎大地,才让树长得如此得郁郁葱葱。在那个年代,鲍叔的才智可以说绝不逊色于管仲,但他却甘居管仲之下,以大义凛然的气概,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让管仲竭尽心力辅佐齐桓公,最终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而鲍叔甘愿充当那一块平凡的铺路石,为管仲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这是一种什么情意?这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种情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自古以来,像鲍叔这种默默奉献的人大有人在,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才让文明的发展永不停息。就拿三国时期的徐庶来说吧。他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成就了忠臣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当时,徐庶效力于刘备的麾下,用尽心力地辅佐刘备。后来,因为曹操的用计,让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难能可贵的是,徐庶在离开之前,义无反顾地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才有了著名的隆中对,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试想想,如果没有徐庶的推荐,怎么会有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徐庶的默默无闻与奉献,怎么会有诸葛亮的名扬天下。而这正是徐庶对诸葛亮的情意,而这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而如今,像鲍叔这样的绿叶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正是有了这些绿叶们的默默付出,才让深扎大地的根粗壮而有力,才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得美好与幸福。我们无法忘记那些守卫在祖国边疆的人民子弟兵,他们就是那绿叶,默默地坚守,默默地付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铸就起了一道守护祖国安宁的牢不可破的城墙。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的名字鲜为人知。也许他们的青春就在平凡中流逝,也许他们的梦想就在平凡中远去。然而,他们甘于无闻,他们甘于平凡,他们甘于奉献。这不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吗?这不正是绿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这句话用在鲍叔身上,用在像鲍叔那样的人身上,用在那些绿叶们的身上,不正是鲜明而生动的写照吗?
 
我要深情地赞美鲍叔,我要深情地赞美鲍叔那样的人,我要深情地赞美那些具有绿叶精神的人们。前行路上,有了你们的相伴,有了你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得美好与幸福!
 
发言人:某某某
 
2020年7月7日
 
【点评】
 
立意正确,符合题意。在三个历史人物之中,小作者选取了不为大家所称颂的鲍叔来写,而且集中笔墨来讴歌鲍叔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那种甘当人梯的无私精神,十分准确地把握隹了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高尚情操。
 
妙用修辞,文采斐然。“他们甘于无闻,他们甘于平凡,他们甘于奉献。这不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吗?这不正是绿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排比与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让文章的语言富于诗意与哲理,给读者以鼓舞,给读者以力量。
 
[满分作文3]
 
心系家国 情牵百姓
 
湖南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研读历史,感受经典,触碰历史人物,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我推崇齐桓公的不计前嫌,重用人才,成就一代霸业;我推崇鲍叔的甘居人下,默默奉献;然而,我更推崇管仲的心系家国,情牵百姓。
 
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管仲本属于公子纠的谋士,在与齐桓公的争斗中,管仲可以说是身先士卒,用尽了心力。他曾用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可是,历史偏偏喜欢开玩笑。在公子纠与小白的争斗中,齐桓公获胜了。当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时,管仲没有抱着效忠于公子纠的思想,学商朝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而是毅然答应了鲍叔的请求,转而辅佐齐桓公。于是,在管仲的精心辅佐下,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也许我们心存疑问,管仲这样做,不是对公子纠的背叛吗?我想,管仲之所以这么做,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是因为他心系家国,情牵百姓,是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智谋与能力,早日结束天下纷争的混乱局面,早日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因此,我不得不佩服管仲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发生激烈冲突的時候,勇敢地作出了抉择,舍弃了小我,而选择了大我。
 
管仲的舍小我,为大我,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人要永远将家国置于心中,一个人要永远将百姓置在心中。相较之下,个人的得失,个人的荣辱,都不值一提。管仲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吗?
 
可喜的是,像管仲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有人在。且不说屈原的自投汩罗、以死抗争,且不说岳飞的精忠报国、屈死风波亭,在这里,我要说一说那些在扶贫攻坚路上心系家国、情牵百姓的人们,他们为了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而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洒在了扶贫路上。在他们当中,扶贫干部黄文秀就是最典型的一个。黄文秀,一个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过着舒心惬意的生活。然而,心怀家园的她,情牵百姓的她,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来到了生她养她的家园,加入了扶贫攻坚的队伍,走在了扶贫攻坚的路上。于是,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扶贫攻坚的事业中,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为让百姓早日脱贫,她废寝忘食,她殚精竭虑,最终牺牲在了扶贫的路上。一个优秀的大学高材生,她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抉择?是因为她心中忘不了家园,心中忘不了百姓。正是有了一大批类似于黄文秀这样的心系家园、情牵百姓的扶贫干部,百姓才能够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我们要继承并发扬管仲这种心系家国、情牵百姓的精神,要像春秋时的管仲那样,要像黄文秀这类人那样,心系家园、情牵百姓,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时代最华丽的乐章!
 
发言人:某某某
 
2020年7月7日
 
【点评】
 
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读史可以明鉴,作者从管仲身上读出了一种家国情怀,读出了一种忘我情怀,这就显得与众不同。而对管仲的家国情怀,忘我情怀,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论述上,而是通过深刻的分析,通过旁征博引,揭示了蕴藏在管仲身上的高尚情怀,这既让文章思想深刻,又让文章内容丰富。
 
语言精练,发人深思。“我们一起研读历史,感受经典,触碰历史人物,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句话用语简洁而精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文中这样的用语比比皆是,彰显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
 
[作者通联:湖南郴州市湘南中学]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