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手工美学
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导读:国土名片网编研员李新宇
贵州“绣娘”绘织锦绣人生
文丨本刊记者 郎艳林
通过培训,接受订单,在家刺绣,贵州“绣娘”不但用针线绣出了美好生活,而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右手在架子上,左手在架子下,拿好针线,一针一针来,注意每一针之间的穿插……”在贵州各地,很多成熟的绣娘响应“锦绣计划”号召,主动教村寨里的妇女绣花。
201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贵州省妇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中小企业局、省民宗委等多部门正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共同推进“锦绣计划”顺利完成。
薪火相传学会妈妈的刺绣
锡绣苗是剑河县苗族100多个支系中的一支,规模不大,大约有2000多人,七八个寨子。妇女们都用蓝靛染出布料,在上面做刺绣,接着在刺绣上用一种打得非常薄的锡片,剪下来,大约在0.2公分的厚度上面,镶嵌成一种非常精美的刺绣。
“我就是喜欢绣花,喜欢按老辈传下来的样子绣花”。这是苗族绣娘龙女三九从小喜欢说的一句话。作为贵州省锡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一直保留着外婆和妈妈给她的所有绣片和旧衣,她把这些东西当作宝贝。
在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村,七十多岁的苗女“仰”对着妈妈留下的衣服,一针一线地模仿,在她的绣片中,村寨的山水、花草、动物、老房子、田埂、果树和秋天明亮的金色都熠熠生辉。
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社区的妇女在绣杯垫,附近村寨的妇女前来参观学习。(本刊记者杨 恒/摄)
“请大家每人绣四个茶杯垫,要求把咱们平寨的品牌‘竹叶布依’绣上去,时间是一星期……”在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社区村委会,60名绣娘在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后,首次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自己的第一件绣品。讲台上的培训老师来自一个名为林雪飞的培训学校。
林雪飞是贵州迄今为止唯一将民族风情与时尚服饰相结合推广的贵州民族文化服装设计师,在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品牌工作室后,她又成立了培训学校,培训范围涵盖刺绣、缝纫、服装设计、成品制作。
“现在的政策太好了!”林雪飞感叹,她免费给平寨村的60名绣娘培训结业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按照政策规定,拨付给她一定的培训费用。而培训合格的绣娘,可以接受订单,在家完成刺绣,获得酬劳。
像林雪飞这样自发培训绣娘的民营企业家,贵州省还有很多。
2009年,余英带领晟世锦绣的专家团队来到丹寨县雅灰乡,培训当地农家妇女绣花。正值隆冬时节,附近村寨很多百姓患上重感冒,余英买来几个大火炉放在培训室里,每天包车接送绣娘,还给绣娘们煮姜汁可乐喝。
在结业典礼上,绣娘们专门编了一首苗歌表达对余英的感激:“贵阳来了余老板,美丽又善良,她教我们绣花呀,就像妈妈一样。”
五年来,余英的晟世锦绣团队已先后培训绣娘近3000名。
一针一线创作有温度的作品
在剑河县的很多苗寨,濒临失传的刺绣针法慢慢回来了。这种双针绕线绣,是一件要求耐心的细活,每一针都要打一个结,绕一个弯,然后再开始下一针,可以说是进一步,退三步的一种针法。用这种针法绣蝴蝶是寨子里女人最喜欢的,也是技艺高超的一种象征。她们亲切的把它叫做“蝴蝶妈妈的回忆”。“蝴蝶妈妈”是苗族的母亲神,是文化传习的根,所以她们喜欢把蝴蝶绣在自己的绣片中。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妇联主席罗宁以一袭优雅的刺绣礼服惊艳全场。这件刺绣礼服就是由林雪飞设计,剑河绣娘绣制的。
“两会”前夕,罗宁咨询林雪飞:“我穿什么衣服参加‘两会’比较好?”林雪飞知道,罗宁的意思是穿什么能代表贵州。考虑到民族刺绣工艺,林雪飞专门设计了这件绣有蝴蝶和花的晚礼服。
“我们的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虽然是同一款礼服,但绣的花纹图案、颜色搭配都会根据穿者的身份、年龄进行调整。”林雪飞说。
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罗宁来到晟世锦绣手工制作基地,了解今年有什么新的作品。设计总监潘慧捧出了一个个银饰包边、刺绣镶嵌的胸针、吊坠,这些精美别致的小饰品,有的大气端庄,有的秀气简约。
潘慧笑着说,这是她们最近创作的“蝴蝶系列”,有的是整只蝴蝶,有的是蝴蝶的一只翅膀,还有些与季节相符,春暖花开时节,就将银饰做成树叶的外形,将图案绣成翩翩欲飞的蝴蝶。“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主导思想肯定是一致的。”
在黔东南的村寨里,绣娘大多是35岁以上的妇女,因为15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有一次,余英在一个村寨收绣片时看到一张绣片,绣得很认真,但工艺不够,得知是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时,她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我第一次看到有年轻女孩愿意跟着妈妈做刺绣。”余英得知,村里已有六七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子回家了,准备和她们一起绣花,还有另外两位小朋友也在跟着妈妈一起绣花。
余英有时候会把一些成品手包、抱枕、小饰品、家居用品拿给绣娘们看,告诉她们说,“看,这就是你们绣的花做成的产品。”精美程度让绣娘们自己也忍不住赞叹。“妈妈传下来的东西是最美的。我们的手工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文化之美,还饱含了‘情感的温度’。”余英说。
政策扶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2013年8月,贵州省《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正式下发,明确以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为载体,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支持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省财政落实新增2014年妇女特色手工专项资金500万元,省妇联和省中小企业局各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总额达1500万元。
通过培训,接受订单,在家刺绣,贵州绣娘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
生活在黔东南的刘忠常,普通话都讲不好,却会说英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凯里一家餐馆做服务员时,她的少数民族服装吸引了老外的眼光。第一天,她穿的衣服被外国人买走,第二天又被买走。连续几天,刘忠常穿着少数民族服装上班,都会被买走。于是她想,我何不开一家服装店呢?很快,刘忠常就开起了民族服装店,做起了老板。后来,她嫁给了一位中学英语老师,丈夫也辞职下海,与她一起走南闯北,经常去意大利、德国跑订单。
“现在她经常跟我讲英文啊。”罗宁感慨地说,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小姑娘,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做起了老板,还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说明她对传统民族文化有自信,经过多年在外闯荡,她的视野开阔、观念开放,设计的产品也更加受欢迎。
刘忠常是绣娘中的老板代表,现在更多的则是在家务农的技能型绣娘。
丹寨王家村是一个“人人会手工、家家有绣娘”的村寨,这个村寨因绣花而出名。绣娘莫阿普(音)绣花绣得很好,之前和丈夫在外打工,后来听说寨子里的女人在家绣花也可以赚钱,就和丈夫回到家中参加培训、学习绣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丈夫竟成为远近闻名的“绣男”。“锦绣计划”不仅改变了女人的命运,还带动男性参与。
一个绣娘每年通过绣花收入约15000元到20000元,如果用2014年的水平来衡量,按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钱来算,一个绣娘就可以带动三个人脱贫致富。变化的不只是经济收入的增长,还有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的认同。
余英第一次去绣娘吴如群家走访时,吴做了满桌的饭菜,却不能上桌(当地习俗)。余英要求绣娘必须上桌吃饭,而且绣娘的收入不能直接交给男人,要自己分配。后来,吴如群跟随余英接受采访,去北京做特约颁奖嘉宾,参加各种展会,吴如群走遍全国的照片墙成为家族与村寨的荣耀。
获得雅灰乡手工培训第一名的绣娘石阿捞,害羞地问余英能否给自己一幅奖状,这让余英和她的团队感到意外和感动。不久后当余英偶然来到石阿捞家里时,发现她把奖状挂在堂屋的正中央(这里是供奉祖先神灵的地方)。“锦绣计划”正让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村妇女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文化也得到传承。(责任编辑/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