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手工美学
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导读:国土名片网编研员李新宇
让贵州故事传得更远
我叫余英,我要说说发生在我们贵州村落里的人和事。我不是设计师、不是苗族人,也不是侗族人,我是汉族人。和许多到过贵州的人一样,我喜欢那些漂亮的刺绣,所以我在7年前决定围绕它们做点什么。但是一年以后,这些美的东西、致命的诱惑,对我来说慢慢变成了痛苦。因为从事民艺的人,特别是那些村寨里的女人,生存状态都不怎么好。
2009年,我在贵州省最贫困的丹寨县做刺绣培训班,妇女们每天往返坐4个小时的车赶过来学习。因为在村里,她们几乎没有机会挣钱,于是抱着一点点希望,想做城里人能用到的东西。其实她们的手艺很好,祖祖辈辈制作自己的盛装,在土布、手织布上刺绣、蜡染,最常见的是被面和身上背的小包。但是这些东西没有商品的形态,无法走向城市的市场。我想让她们做历史上没有的东西,不做工艺品,只做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服装、首饰、包、家居用品等。
但苗族人比较分散,不同的地方技艺也有所差别,同一个县可能有七八种完全不同的手工技艺与风格。2012年,我们打破苗绣的地域限制,把平绣、辫带绣、打籽绣、皱绣等多种绣法融合在一起,让妇女们学习。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也让刺绣也变得更加规范、丰富,与机绣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异。
最初,我们叫它立体绣,现在我们正在申请技术创新,以“锦绣”来命名。在一件产品上,把多种手工技艺融合在一起,让不同区域、擅长不同技艺的绣娘相互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因为很多创新就是在融合中产生的。
在现代乡村里,妇女是劳动的主体,她们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一边做手工,一边聊家常,这就是她们的快乐时光,短暂而幸福。我觉得在贵州黔东南的每个乡村妇女都是工艺大师,只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手工艺。7年前,吴如群还在工地上做事,背沙子、扛水泥,但现在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培训老师,还参与很多产品的设计。我对此感到特别欣慰。7年了,我的事情还在继续,我也希望发生在贵州村寨里的故事还能够继续,而我们最传统的手工,刺绣、蜡染、银饰、漆器等,也能在更多人的关注下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