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惠民书:大国绿量 天下口碑宣
【理论面对面】王亚华:水治理最佳“路线图”凸显中国特色
光明网讯(记者 张慕琛 陶媛)“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中国,水利是农业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性支撑,同时还是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保障。”本期《理论面对面》节目嘉宾——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详细为我们讲述“中国智慧构建水治理最佳‘路线图’”的历程。
王亚华提到,水利在中国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我国的水利工作是要保障我们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所以这“六个安全”是水利工作的基本的定位。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传统的水治理主要是偏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像中国古代主要是像防洪、灌溉、潮运、海塘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现代水治理是非常复杂多元的,中国要应对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就需要建立非常复杂的治理体系,来综合多元地解决这些现代的“水”的问题。
王亚华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修建了全世界最大规模和最复杂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水治理体系,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和9%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大约20%的人口。截至2020年2月,中国水质三类水以上的江河占比已经达到了82.5%,这是中国水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就。
“我们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探索了一套适合我们本土条件的治理体系。”王亚华介绍,我国的堤防已超过30万公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我们的水资源供给能力现在已经超过6000亿立方米,这些有利保障了中国的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现代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非常有利于水治理的,中国之所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是因为中国的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体制韧性使得我们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理成就。
自5月20日起,光明网推出《理论面对面》20集系列访谈短视频,邀请专家学者以生动形象、立体多面的融媒体展现形式,讲述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