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解放前夕的“模式口之战”调研资料
(乔宏立同志2008年提供北京红色瑰宝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参考)
1948年12月17日,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解放日。北平和平解放前,实际发生在石景山模式口、石景山钢铁厂、发电所一带有一场武装革命行动。北平和平解放,在新中国建国史非常值得大书一笔,但傅作义和平起义前,我党我军曾在石景山磨石口(现称模式口)所进行的悲壮动人的武装斗争,在北平和平解放实现前夕所进行的平津战役“模式口武力争夺战”重要战例,也应该作为珍贵的红色军事文化瑰宝铭留史册。
据我收藏史料,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中央军委关于与傅作义谈判的六点方针的电报》,电报中明确要求:正值“新保安、张家口的敌人被歼灭,傅作义及其在北平直系部属之地位已经起了变化,只有在此时才能真正谈得上我们和傅作义的拉拢,并使傅部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应认真进行对傅作义的工作”。电报还特别提醒“不要向全国发通电,此电一发傅作义即没有了合法地位,他本人和他的部属都可能受到蒋介石派系的压迫,甚至被解决”“傅氏反共甚久,我们不能不将他和刘峙、白崇禧、阎锡山、胡宗南等一同列为战犯,我们这样一宣布,傅在蒋介石及蒋系军面前的地位立即加强了,傅可以借此做文章,表示只有坚决打下去,除此以外再无出路。但实际上则和我们谈好,里应外合,和平的解放北平”。毛泽东在谈判方针中还指出:“傅氏立此一大功劳,我们就有理由赦免其战犯罪,并保有其家属,北平城内全部傅系直属部队,均可不缴械,并允许编为一个军。”这份“六点方针”的电报,我保存有影印件,是北平揭开新中国建国曙光的一份重要红色记忆遗产。
在毛泽东同志精密部署下,经过与傅作义方代表多次谈判,双方终于在1949年1月19日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宣布:“为迅速缩短战争,获致人民公意的和平,保护全国工商基础与文物古迹,以期促成全国彻底和平之早日实现,使国家元气不再受损伤,经双方协议公布下列各项:一、自本月22日上午10时起双方休战。二、过渡期间双方派员成立联合办事机构处理有关军政事宜。组织人选详见附件。三、城内部队兵团以下(含兵团)原建制、原番号自22日开始移驻城外,于到达指定驻地约一月后实行整编。四、移驻城外之部队可携带一星期之补给量,以后由联合办事处机构负责补给。五、华北总部成立结束办事处,其工作为对出城部队之管理约束,并与联合办事机构联合办理出城部队之补给事项,其结束之时间俟以上工作已逐步移交人民解放军前线司令部及其补给机构接管完毕时为止。”共18条。这是新中国建国大业进程中一份极其重要的文物古迹保护记忆遗产,我后来在文物出版社多次会议上提出列为红色军事文化记忆遗产加强保护和研究的建议。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傅作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0师进驻北平古城接管防务。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发表《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一文,热烈庆祝“北平的和平解放”,激情写道:“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由于各界人民的支持,由于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无敌的威力,由于国民党军中很多爱国官兵不愿意在蒋介石指挥下继续反革命内战,包围北平的人民解放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一月十四日的和平声明的基础上争取了困守北平的国民党军队接受民主改编的原则。这样,我们就把这座历史名城和二百余万人民,用和平解决的方法从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从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奴役下的北平的黑暗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北平永遠成为人民的北平了”、“新的北平,这一座光荣的人民的城市,现在已宣告它的伟大的诞生,我们愿与北平二百万人民一起,向着毛主席指示的方向,动员我们的一切力量,共同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北平而奋斗!”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新中国建国史上的一个壮美篇章。由于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决断,由于我军的战斗威力,由于全国各界爱国人士保护古城、保护文物古迹的普遍心愿,也由于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知晓义举,使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祸,完整保留,赢得新生。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然而,我有幸在青年时走进千头骆驼簇拥、东来西往的模式口古道,走进石景山平津战役前沿,了解到傅作义和平起义前我党我军在京西武力解放石景山地区的一段辉煌战史。特别有幸的是,前几年读到石景山区地方志编委会提请征求意见的《石景山区志》样书,从书中读到关于这一段辉煌战史战例的翔实记载:
1948年冬,时任国民党政府军华北“剿匪”总司令的傅作义,曾竭力抗御我军发起的平津战役,加强北平西线防御,派出其政府军一军273师817团盘踞石景山地区,817团的两个营驻守在当时磨石口(现模式口)及附近的石景山钢铁厂、北平发电所、赵山、金顶山、黑头山一带,修工事,筑碉堡,把要道,迎战气焰强烈。12月14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七军208师从门头沟逃窜至模式口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岳军区平西军分区第一营率部追至模式口附近,配合东北野战军十一纵队歼灭溃逃之敌。同日14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番号,下同)东北五纵队独立九师、第十四师进至石景山、八角村、古城、衙门口地区,遇到退守石景山的敌三、六师及保二旅各一部共1 000余人。解放军先头部队独立25团准备向敌进攻,敌佯言投降,拖延时间,妄图伺机逃跑。解放军二十五团四连一个排突入石景山钢铁厂,占领水塔,俘敌300余人。解放军独立九师急于奔赴丰台,只留少数部队监视敌人,敌人见解放军独立九师主力已走,便向占领水塔的解放军部队反扑,解放军的一个排顽强固守,激战一天,大部分壮烈牺牲,最后只剩4名同志。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师(参加过著名的塔山阻击战)赶到,将敌歼灭,救出这4名同志。15日17时,第三十二师的九十五、九十六团配备山炮8门,在第三十一师一个团的配合下,对石景山一线的国民党政府军守军发起攻击,九十五团突击队在炮火支援下,迅速攻占模式口及其附近之碉堡群,并向黑头山、石景山攻击,一举包围黑头山和石景山北部。九十六团亦同时包围石景山的东南面,至此,对敌完成包围。在攻打麻峪村东碉堡战斗中,解放军战士5名同志牺牲(解放后,麻峪村村民建无名烈士墓,永悼烈士英灵)。16日7时许,第三十二师继续向敌发起攻击,经5小时激战,九十五团攻克黑头山、北平发电所及其附近之碉堡群,五纵第十四师某团四连指导员王世振率战士马铁庄等9名同志,追歼国民党政府军溃兵于黑头山下,与敌军展开激战。激战中马铁庄牺牲,1人被俘。王世振率领其他7名战士抢占发电所煤粉炉五楼制高点,以300多发子弹,5颗手榴弹,坚守阵地一昼夜,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北平发电所(后被誉为“占领石景山发电厂的八勇士”)。九十六团逼近炼铁厂,将敌逼到该厂一所钢筋水泥的楼房里,经激战,敌人伤亡惨重。但由于九十六团所带炸药不多,师属山炮炮弹也已打光,不得不停止攻击,需重新部署,预定于翌日发起进攻。敌慑于被歼,于16日夜趁第三第十二师部署未就之际,偷渡永定河向西南逃窜,解放军第三十二师九十六团立即猛追,至17 日3时许,俘敌200余人,敌落水溺毙220余人,余敌逃至卢沟桥一带,被解放军另一纵队堵歼。此刻,石景山地区宣告解放。在解放石景山地区的战斗中,歼国民政府军守军l 679人,缴获轻重机枪28挺、长短枪764支、炮6门及部分弹药和装备器材。
此外,石景山武力解放、北平城和平解放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人员,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出发,离开了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前往北平,正式踏上建国建都的伟大征程。据许多老同志回忆,1月中旬,杨尚昆派出李克农和范离等到北平勘察选址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为保密起见,使用代号为“劳动大学”)驻地,核心地选的是香山双清别墅,而整个“劳动大学”范围,包括中央和中央军委各机关各分散在附近的办公驻地,如中央秘书处在香山的昭庙,军委作战部一局在碧云寺,军委二局在卧佛寺,军委三局在石景山区八大处。4月20日深夜,军委无电线总台在西山八大处发出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签发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电报。当时的石景山发电厂,成立于1905年时称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现称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托起京城百年动力之乡,当时还负责和确保了香山中央机关、八大处军委机关的电力供应。
我认为,石景山模式口,是平津战役和石景山武力解放、北京和平解放、新中国建国史上一个地标意义特别突出的红色军事文化记忆遗产代表地,建议北京红色瑰宝文化发展中心立为“首都红瑰宝”标志地,加以深化研究和保护利用。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